美国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多元文化主义/全球背景
“ | 教育是一件没有人能够从孩子和其他人身上剥夺的东西。 | ” |
——阿姆马尔·阿万 |
从全球视角来看,教育很难描述。教育的结构、风格和目的在不同的地方都各不相同。例如,在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九年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印度尼西亚教育与文化部,1999 年;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1999 年)。在巴基斯坦,只有五年的初等教育项目是强制性的,并且大约 50% 的学生在完成初等教育之前辍学(巴基斯坦政府教育部,1999 年)。根据 CBC 新闻的一篇文章,在阿富汗新的教育计划下,教育的三个目标是“做一个好的穆斯林,做一个现代的阿富汗人,以及做一个热爱和平的人”,而在美国,宗教在学校是被严格禁止教授的(“返校”,2004 年)。尽管世界各地学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平等的方式有几种。教育的过程,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一个全球常量,教育的概念是一种全球权利,而教育机构是一种全球需求。
教育是“全球常量”的想法表达了教育发生在每个国家、每个人身上,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每个国家、民族群体和家庭都面临着同样的任务:将世界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目的是确保社会的生存(Suárez-Orozco,2005 年)。这个过程从出生时就开始,当母亲第一次教新生儿如何哺乳时。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过程会持续下去,教育发生在他周围。通常,这些知识不是通过正规教育获得的。孩子们首先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说话、吃饭、行为举止。父亲教孩子耕作、播种和收获,却没有教他识字的孩子,仍然接受了教育。同样,在一个教室里练习乘法表的孩童也接受了教育。教育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世界上的每一个社会。
将教育视为个人发展和自由的一种手段,可以理解为什么教育应该被视为“权利”。教育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生活状况并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它的过程;这种个人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Pimentel,2005 年)。考虑前面父亲和孩子的例子。通过向孩子展示如何为自己提供食物,父亲教会孩子改变自己处境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训练,孩子的处境就是“饥饿”,但他的教育现在让他能够防止自己挨饿。
“权利”一词中蕴含着选择的理解。就像投票权一样,有些人选择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当非正式教育(例如学习耕种,目的是继续从事该领域的劳动)是个人唯一可获得的教育时,这种权利很少被放弃。在这些情况下,这种教育是生存所必需的。然而,在提供免费正规教育的国家,许多人并没有选择提供的教育。10 岁的巴拉克被送进了伊拉克的一所学校,但辍学开始工作;他学会了阅读和写作,但自从在伊拉克加入劳动力大军后,他已经忘记了这些技能。巴拉克并不是教育失败的案例。他选择辍学,因为他认为在职培训(并为此获得报酬)比在他当时的处境下接受正规教育更重要(Banerjee,2004 年)。
“ |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确保每个学生在离开学校时都应该知道自己不知道多少,并且灌输他们终身渴望知道的愿望,那么教育将变得更加有效。 | ” |
——威廉·黑利爵士 |
任何对人类生存必要的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全球需求”。这些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也包括教育。如果教育是一个持续的修改过程,其中个人对周围的世界做出反应和适应,那么教育对于每个人的生存至关重要(Terry,1980 年)。如果不了解和参与周围的世界,一个人就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这适用于非正式教育和正式教育。例如,如果一个幼儿没有学会正确地洗澡,她可能会受到寄生虫和疾病的困扰,从而阻碍她过上“正常”的健康生活。再举一个例子,在北非如何建造水井的正规培训对于该地区人民的生存至关重要。
“教育的全球需求”的典型背景是指建立正式教育体系的需求。并非所有国家都建立了一个向所有儿童开放的正式教育体系。即使对于那些拥有正式教育体系的国家,教育的质量也不尽相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教育处于与进步时代之前的美国教育相同的阶段。孩子们辍学到工厂或田地工作,仅仅是为了帮助养家糊口。这种类型的教育将培养出一大批半熟练工人,但很少培养出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从长远来看,这将阻碍国家的发展。建立一个正规的教育体系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全球需求。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考虑全球教育就意味着要意识到其他国家正在渴望获得高质量的正规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 A. 教育作为全球常量。
- B. 教育作为全球权利。
- C. 教育作为全球需求。
- A. 教育作为全球常量。
- B. 教育作为全球权利。
- C. 教育作为全球需求。
- A. 教育作为全球常量。
- B. 教育作为全球权利。
- C. 教育作为全球需求。
- A. 教育作为全球常量。
- B. 教育作为全球权利。
- C. 教育作为全球需求。
- A. 教育作为全球常量。
- B. 教育作为全球权利。
- C. 教育作为全球需求。
- A. 日本
- B. 印度尼西亚
- C. 非洲
- D. A和B
- A. 传统
- B. 父子间的亲情
- C. 非正式教育
- D. 休闲活动
- A. 他所在国家的发展。
- B. 他个人的发展。
- C. 他个人的自由。
- D. 以上所有。
点击查看示例答案。
- 阿富汗重返校园。(2004年1月27日)。CBC新闻在线。2006年9月19日检索自http://web.archive.org/web/20040227221326/http://www.cbc.ca/news/background/afghanistan/schools.html
- 班纳吉,N.(2004年3月14日)。贫困和动荡摧毁了伊拉克的学校。《纽约时报》。2006年9月19日检索自[1]
- 巴基斯坦政府教育部。(1999)全民教育:2000年评估。2006年9月19日检索自http://www2.unesco.org/wef/countryreports/pakistan/contents.html
- 印度尼西亚教育与文化部。(1999)。全民教育:2000年评估。2006年9月19日检索自http://www2.unesco.org/wef/countryreports/indonesia/contents.html
- 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1999)。全民教育2000年评估。2006年9月19日检索自http://www2.unesco.org/wef/countryreports/japan/contents.html
- 皮门特尔,卡埃塔诺。(2006年夏季)受教育权:自由与赋权。在《多元文化教育》,13,第2页。2006年9月23日检索自汤姆森·盖尔公司InfoTrac OneFile:[2]
- 苏亚雷斯-奥罗兹科,马塞洛·M.(2005年11月)全球时代教育的再思考。在《菲·德尔塔·卡帕》,87,第209页。2006年9月23日检索自汤姆森·盖尔公司InfoTrac OneFile:[3]
- 特里,J. D.,Jr.(1980)。教育原则:教育哲学。西南浸信会神学院未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