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提出,社会行为受外部事件(人类心理之外的事件)支配。基本前提是,如果某种行为紧随其后的是愉悦的事物发生或令人厌恶的事物消失,那么人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这种行为。此外,该理论还包含相反的前提,但对行为的影响往往不那么强烈:如果某种行为紧随其后的是令人厌恶的事物发生或愉悦的事物消失,那么人们不太可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这种理解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方法的优势之一是,与人类行为的认知理论相比,这些事件是可以观察到的。
在强化理论中起作用的外部事件被称为刺激。它们包括任何导致行为改变或改变的事件。刺激引起的 行为变化是一种反应。
强化理论已在一种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中被操作化。正强化是在反应之后以特定方式呈现刺激,导致反应在未来更有可能发生。负强化是在反应之后以特定方式撤回刺激,导致反应在未来更有可能发生。无条件强化,也称为初级强化,是指呈现固有强化性的刺激,如爱、食物、性或睡眠。条件强化,也称为二级强化,是指呈现通过与初级强化剂相关联而获得强化能力的刺激。社会强化是条件强化的一种形式,其中强化剂涉及与他人的某种互动。正惩罚是指在反应之后以特定方式呈现刺激,导致反应在未来不太可能发生,而负惩罚是指在反应之后以特定方式撤回刺激,导致反应在未来不太可能发生。
连续逼近是指在对期望反应的越来越准确的产生之后呈现强化剂。例如,在训练老鼠或鸽子按下杠杆或啄键时,强化最初将以仅仅转向杠杆或键为条件。随着训练的进展,被强化的反应逐渐更接近训练员想要的反应(即实际上啄键)。通过对最终期望行为的连续逼近的强化而发展起来的行为被称为塑造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塑造。
强化研究产生了强劲且可复制的结果。不同强化计划(即强化率或比率的变化)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研究。其中一些计划包括
- 连续强化,在每次期望反应后都呈现强化剂,
- 固定比率,在每第 n 次反应后都呈现强化剂,
- 固定间隔,在训练开始或从上次呈现强化剂开始经过特定时间段后呈现强化剂,前提是在该时间段内做出了反应,
- 可变比率,强化剂之间的反应次数变化,但平均等于预定数量
- 可变间隔,强化剂之间的时间变化,但平均等于预定的时间。
比率计划比间隔计划产生更高的反应率,而可变比率计划产生最高的反应率。可变比率计划对消退的抵抗力最大,消退是指在停止强化后反应强度下降。
这种理解人类行为的理论方法在许多层面上受到批评。首先,它被批评为使用循环推理,因为它似乎认为反应强度通过强化而增加,而强化被定义为增加反应强度的因素。然而,非循环定义已被提出。例如,强化可以被定义为以反应为条件的消费行为。
这种理论方法的另一个局限性在于,它将个人描绘为主要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而不是根据想象或创造性思维发起行为。简而言之,它低估了认知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因此,这种理论方法低估了其他动机在解释人类行为中的影响。此外,强化理论无法解释无私行为和利他主义,即个人为了帮助他人而做出对自己不利行为的实例。
- Michener, H. Andrew and DeLamater, John D. 1999. 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Harcourt Brace College 出版社。 ISBN 0534583210
另请参见以下维基百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