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书籍,开放世界

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通过强调构成社会各个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例如,政府、法律、教育、宗教等)来解释社会为何以这种方式运作。

详细描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结构功能主义方法是一种社会学视角,它将社会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各个部分协同工作以促进团结和稳定。它断言我们的生活受社会结构的指引,社会结构是社会行为的相对稳定的模式。社会结构塑造了我们的生活 - 例如,在家庭、社区和通过宗教组织。而某些仪式,如握手或复杂的宗教仪式,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结构。每个社会结构都有社会功能,或对整个社会运作的影响。例如,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具有几个重要的功能,例如社会化和学习。功能主义还指出,社会就像一个有机体,由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协同工作。因此,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个关键思想是,社会是由群体或机构组成的,这些群体或机构是凝聚的,共享共同的规范,并具有明确的文化。[1] 罗伯特·K·默顿认为,功能主义是关于社会更静态或具体方面的,[1] 类似政府或宗教这样的机构。然而,任何大到足以成为社会机构的群体都包含在结构功能主义的思维中,从宗教价值观到体育俱乐部,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事物。结构功能主义解释说,社会的组织方式是它被组织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

性别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女性服从于男性,允许赚钱者顺利运作,因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等级制度中的地位。这意味着,由于社会在性别分层的情况下运作良好,因此这种分层是可以接受的,不应努力改变这种安排。这个例子说明了结构功能主义通常被认为是支持现状的。

结构功能主义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它将社会视为不断努力处于平衡状态,这表明人类社会内部有一种固有的驱动力量来凝聚或团结在一起。这被称为凝聚问题。[1] 社会努力走向平衡,不是通过社会领导人专制命令,而是因为社会的社会结构鼓励平衡。

例如,美国南部实施的种族隔离法是对赋予白人权力的非正式结构优势的正式版本。由于美国南部存在奴隶制的历史,白人的财富积累比黑人多。在奴隶制期间,白人控制着政府和南部所有主要机构。奴隶制结束后,白人继续控制着许多这些机构,但由于他们在一些地区被黑人超过,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他们制定了正式的法律,即种族隔离法,使他们能够保持他们的结构优势。白人能够通过这些法律,因为他们已经控制了许多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起作用的社会机构(例如,法院、政府、企业等)。因此,白人在社会变革之前所拥有的优势使他们能够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保持变革后的优势,这是由于社会的结构。

结构功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社会某些方面仍然像过去一样持续存在,尽管某些现象对整个社会来说显然弊大于利(例如,种族隔离法)。然而,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被压迫者对社会机构和社会结构的反对方面存在不足。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存在许多关键假设。其中之一,社会努力走向平衡,如上所述。另一个假设是,机构是不同的,应该分别研究。[需要引用] 结构功能主义者单独看待机构,就好像它们与其他机构分离一样。这是一个错误,因为机构在社会中是相互关联的,那些采用结构功能主义方法的人应该考虑到这些机构之间存在的网络关系。[2]

概念定义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社会凝聚力描述了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纽带。为了使群体在社会环境中具有凝聚力,必须产生和维持积极的成员态度和行为。[3] 社会凝聚力可以在个人和群体层面进行考察。个人层面包括:个人渴望或有意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她对群体的态度和信念,个人有意削弱、维持或加强其在群体的成员资格或参与,以及她对群体影响的敏感性。群体层面的社会凝聚力直接受到个人成员的影响。[3]

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个人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任何情况。潜在的不平等领域包括投票权、言论和集会自由、财产权的范围以及获得教育、医疗保健、优质住房和其他社会商品的机会。社会不平等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该理论假设,由于不平等的存在,社会运作需要一定程度的不平等。不平等的一个可能功能是激励人们,因为人们通过奖励制度被激励去完成工作。奖励可能包括收入、地位、声望或权力。[需要引用]

相互依赖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主题;它指的是社会各部分共享一组共同的原则。[需要引用] 机构、组织和个人之间相互依存。

平衡,在社会环境中,是指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平衡。虽然暂时的干扰可能会打破社会的平衡,但由于社会结构的存在,社会最终将恢复到平衡、有序的状态。社会努力走向平衡也意味着变化发生缓慢。[需要引用]

命题是关于两个概念之间提出的关系。本节探讨了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命题。

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推导出的一个命题是,人们拥有社会资本,并且更多的社会资本转化为利益。机构中融入良好的成员(拥有大量社会资本的成员)将继续成为机构的成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资本的潜力。Schepens通过研究宗教转换发现了对这一命题的支持;荷兰不到 5% 的教会成员在一生中会改变其教会所属关系,从而保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资本。[2]

结构功能主义的假设之一是,如果一个社会由各种分享相同规范的中间群体组成,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凝聚的。这一假设导致了另一个命题:这些中间群体之间的整合程度越高,整个社会就会越凝聚。缺乏社会凝聚力会导致对他人和自身更大的暴力。[1]

一般概念图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下图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一般概念图。它显示出社会中所有不同的组织和机构都是相互依存的。当社会中的一个机构发生变化时,其他机构会通过自身的变化来适应这种变化,尽管最终的效果是减缓整体变化。

特定概念图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下面是图表,描述了偏差如何对社会有功能,以及社会如何应对偏差。“偏离”的个体犯下了被社会其余部分视为犯罪的行为,因为它会导致公众愤怒和惩罚。由于社会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对这种行为的反应就好像它是偏差一样,这在什么是有偏差和什么不是偏差之间划定了界限。因此,偏差实际上有助于指出什么不是偏差,或者,将行为或想法标记为偏差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大多数人不会从事那些行为。

结构功能主义的历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功能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发展,在世界不同地区许多社会学家的帮助下。也许对该理论最初发展最有贡献的是埃米尔·涂尔干和 A.R. 雷德克里夫-布朗。但是,我们从赫伯特·斯宾塞开始。

赫伯特·斯宾塞,一位英国社会学家,是正式结构功能主义的先驱。他最出名的是在他的书《社会学原理》(1896)中创造了“适者生存”的短语。斯宾塞的意图是支持一种社会形式的自然选择。斯宾塞作品中的一个主要焦点是社会均衡。斯宾塞认为,社会有一种自然倾向,趋向于均衡。因此,即使社会状况发生改变,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也将平衡,使社会恢复均衡。[4]

在 19 世纪后期,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奠定了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基础。涂尔干的理论至少部分是对 E. B. 泰勒等理论家的进化推测的回应。[5]涂尔干最初想解释社会制度,作为社会中个人满足自身生物需求的一种共同方式。他想要了解文化和社会特征的价值,通过解释它们在对社会和生活整体体系的运作的贡献方面。后来,结构功能主义的重点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社会机构如何满足该社会中个人的社会需求。

涂尔干对社会的四个主要方面感兴趣:(1) 为什么要形成社会以及是什么将它们联系在一起,(2) 宗教,(3) 自杀,以及 (4) 偏差和犯罪。涂尔干在他的著作《社会分工论》中探讨了他的第一个焦点。[6]涂尔干注意到,分工现象存在于所有社会中,并且想知道原因。涂尔干对此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他的“团结”概念中找到。涂尔干认为,在更古老、更原始的社会中,“机械团结”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机械团结是指每个人执行相对相似的任务。例如,在狩猎采集社会中,分工并不显著;人们狩猎或采集。涂尔干认为,共享的价值观、共同的符号和交换系统充当了这些社会中凝聚力的工具。 [7]本质上,社会成员执行相似的任务以维持社区的运转。在更现代、更复杂的社会中,个人差异很大,他们执行的任务也不同。然而,这种多样性实际上导致了另一种形式的团结——相互依赖。涂尔干称之为“有机团结”。[8]。有机团结导致了一种强烈的个人彼此依赖的感觉。例如,虽然建筑工人能够为人们建造房屋,但如果他在工作中受伤,他会求助于医生进行治疗(并且很可能求助于律师起诉他的雇主)。社会分工需要专业化,其结果是有机团结。

涂尔干关于自杀的研究也与结构功能主义有关。在他的书《自杀》中,涂尔干假设社会关系降低了自杀的可能性。通过收集来自欧洲大型人群的数据,涂尔干能够区分自杀率的模式,并将这些模式与其他变量联系起来。[7]在整本书中,涂尔干解释说,一个社会拥有的社会联系越弱,他们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个人之间凝聚力的联系越强,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小。涂尔干探讨的一个具体例子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团结差异。由于各种因素,涂尔干认为新教徒的社会团结程度低于天主教徒,他们较弱的联系导致自杀率更高。因此,团结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结构功能主义发展的另一个线索来自英国,它起源于 20 世纪初人类学研究,在布罗尼斯瓦夫·马林诺夫斯基和 A.R. 雷德克里夫-布朗的理论中。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习俗具有生理和心理功能,例如满足欲望。[5]

雷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侧重于社会结构。他认为,社会世界构成了一个与生物形式(人类)和无机形式不同的现实“层次”。雷德克里夫-布朗认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必须在社会层面上构建。[5]对雷德克里夫-布朗来说,这意味着人们只是可以替换的、暂时的社会角色的占据者,他们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对雷德克里夫-布朗来说,个人只有在与他们在社会中社会角色整体结构中的位置相关时才有意义。

在美国,功能主义是由塔尔科特·帕森斯在社会学思维中正式化的,他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存在稳定的结构类别,这些类别构成了社会的相互依存的系统,并且发挥了维持社会的作用。他认为,这种稳态是社会的重要特征。帕森斯支持个人融入社会结构,这意味着个人应该自己找到他们如何融入社会的不同方面,而不是被分配角色。帕森斯将社会系统视为“一个多元的个人行为者,他们在至少具有物理或环境方面的环境中相互作用,行为者在“优化满足感”的趋势方面受到激励,他们与包括彼此在内的环境的关系通过文化结构化和共享的符号系统来定义和调节”。[需要引用]帕森斯社会系统的基础是地位-角色复合体,它由个人在一个系统中所处的结构元素或位置组成。这些位置被称为地位,由必须履行角色以维持系统秩序的个人担任。因此,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个人执行某些角色以履行系统的功能;这些角色是他们地位的函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新的角色和地位,使个人能够表达他们独特的个性,从而导致个人主义。

帕森斯社会系统论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的行动理论。帕森斯基于这样的观点发展了行动理论,即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决策对他自己具有动机意义。[需要引用]个人不断被提醒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这将他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因此,个人被激励去实现由他们的文化系统定义的个人目标,同时这些目标也使整个社会受益。

结构功能主义是二战到越南战争之间社会学的主流方法。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结构功能主义非常流行,并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也许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取向”。[2]然而,到 20 世纪 70 年代,它不再被如此广泛地认可。“结构功能主义已经失去了很多重要性,但对其的修改引导了许多社会学研究”。[9]

现代结构功能主义导向研究的例子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001 年 9 月 11 日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001 年 9 月 11 日,由于袭击事件,现代美国文化感到迷茫。这一事件影响了美国旅行习惯,反映了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即社会中的一个元素的变化会导致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在袭击事件发生之前,美国存在机场安检,但它们在袭击事件发生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旅行者的审查加强了,包括新的协议,例如脱鞋、脱皮带,最终还包括液体,以及随机的、更详细的检查。因此,安全意识的文化变化导致了旅行协议的相应变化。

技术进步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现代科技对经济和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电话、互联网和视频会议出现之前,大多数商务会议都是面对面进行的。如果一个人在纽约有一个公司在旧金山的商业提案,她必须前往旧金山。现代科技改变了这一点,减少了商务旅行的必要性。因此,面对面会议在商业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是社会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开始失去其结构性作用。

同样,两个国家之间传统的战争方式是全面入侵,涉及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派遣了超过 200 万人参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派遣了超过 1100 万士兵参战。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派遣了大约 150 万军队。最后,在 1990 年,超过 70 万士兵参加了沙漠风暴行动。由于军事技术和新的军事战术规范的提高,战区中军队的数量急剧减少。当美国在 2003 年入侵伊拉克时,他们派遣了 15 万人。现代科技,包括先进的远程武器和无人机,改变了大规模入侵的作用。

补充阅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示例视频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结构功能主义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a b c d Hak, Durk. 2007. "Stark and Finke or Durkheim on Conversion and (Re-)Affiliation: An Outline of a Structural Functionalist Rebuttal to Stark and Finke." Social Compass. 54, 2:295-312.
  2. a b c Sjoberg, Gideon. Contradictory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Social Systems. Sage Publications, Inc., June 1960.
  3. a b Friedkin, Noah E. 2004. Social Cohes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0:409-25.
  4. Bain, A. “Spencer’s,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Fair Use. Mind. Volume 1 No. 1, 1876.<http://fair-use.org/‌mind/‌1876/‌01/‌critical-notices/‌the-principles-of-sociology>
  5. a b c Porth, E., Neutzling, K., & Edwards, J. (n.d.).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Retrieved April 15, 2011, from http://anthropology.ua.edu/cultures/cultures.php
  6. Durkheim, Emil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N.p.: Free Press, 1997.
  7. a b Perrin, Robert G. 1973. “The Functionalist Theory of Change Revisited.” The Pacific Sociologist Review 16,1.
  8. Pope, Whitney. “Inside Organic Solidar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5 (1983)
  9. Bottomore, Tom. Competing Paradigms in Macro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Aug. 1975.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