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世俗化
自社会学诞生以来,社会学家就一直在对宗教进行理论化。宗教社会学中最早也是最常用的理论是世俗化范式。这个名称借鉴自天主教会,自黑暗时代以来,教会就使用“世俗”一词来描述在宗教团体之外工作的牧师。它在社会学中获得了新的含义,开始用来描述宗教衰落和否定(Beckford 2003)。卡萨诺瓦(1994)认为:“世俗化理论可能是唯一能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获得真正范式地位的理论。以某种形式……世俗化论点为所有奠基者所共享:从卡尔·马克思到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从奥古斯特·孔德到赫伯特·斯宾塞,从E·B·泰勒到詹姆斯·弗雷泽,从费迪南德·滕尼斯到格奥尔格·西美尔,从埃米尔·涂尔干到马克斯·韦伯……”(第17页)
世俗化理论可以追溯到圣西门(1975),他认为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宗教和国家由同一阶级统治,导致两者相互交织。在中世纪,这两者变成了截然不同的机构,其中教会占主导地位。在近现代,国家成为两者中更强大的一个(圣西门 1975)。
此时,我们可以区分世俗化理论的四种不同变体。孔德(1974)认为,科学的进步将导致宗教的消失。韦伯(1990)接受了孔德关于科学破坏宗教的观点;然而,他不认为宗教的消失是完全可能的。他对世俗化理论的方法要求宗教虔诚度下降(韦伯 1990)。卢克曼(1963、1967、1990)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认为,宗教确实会衰落,尽管区分了有组织的宗教(在他看来,正在衰落)和私人宗教,后者将弥补制度化宗教的损失。这种从公共宗教到私人宗教的转变被认为是私有化理论(卢克曼 1963;卢克曼 1967;卢克曼 1990)。帕森斯(1977a,1977b)被认为是第四种方法的提出者,该方法预测了宗教虔诚度的转变。他说,有组织宗教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并转向个人领域。然而,基督教价值观与西方社会交织在一起,实际上成为了我们社会体系的神圣核心(帕森斯 1977a;帕森斯 1977b)。
除了世俗化范式中的四个核心理论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概念化尝试融合最初的四个理论。最流行的一种由伯杰(1967)描述,他将转型理论和私有化理论杂交,并认为宗教确实会影响社会,尽管日益仅限于私人领域(伯杰 1967)。另一种理论将消失前提与韦伯的衰落假设结合起来,并指出宗教价值观根植于既定社区的习俗中。此外,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对这些价值观的权威提出了挑战(威尔逊 1982;威尔逊 1985)。
世俗化理论的批评者认为,该理论缺乏足够的经验证据,社会学家“神圣化”了该理论,并且由于大西洋两岸的社会学奠基者本身都是宗教的坚定批评者,因此应该废除该范式在理论话语中的地位(哈登 1987;斯塔克 1999;斯瓦托斯和克里斯蒂亚诺 1999)。然而,正如山根(1997)所论证的那样,这种“神圣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在库恩严格意义上的范式,它以一个共享核心概念集、‘范例’基础设施的具体科学共同体为基础,即使范式内部存在理论层面的多样性”(第110页)。对世俗化范式的攻击导致了理论的进一步修正,被称为“新世俗化”(菲利普斯 2004;萨默维尔 1998;山根 1997)。这种新方法要求不要将世俗化与宗教参与率下降联系起来,而是将其描述为“宗教权威范围的缩减”(查韦斯 1994)。这与曾经交织在一起的宗教和世俗机构的区分有关,这些机构日益与其宗教领域分离。正如萨默维尔(1998:251)解释的那样:“……我们并不是说区分导致世俗化。这就是世俗化。”因此,看来范式已从强调结果转向阐释过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