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阳系/地球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面向开放的世界
一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远的行星,直径为 12,756 公里,是第五大行星。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地方。地球是四个类地行星(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之一。

物理特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地球的极地直径比赤道直径短 44 公里。

地球轨道(黄色),与圆形比较。

轨道几乎是圆形的,偏心率仅为 0.0167。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 365.2422 个恒星日(相对于遥远恒星的自转),平均距离为 149,597,870 公里,这个距离被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AU)。这个距离通常以英里表示,约为 9300 万英里。每年地球都处于其最靠近太阳的位置(即近日点),时间范围在 1 月 2 日至 1 月 5 日之间;地球最远离太阳的位置(即远日点)时间范围在 7 月 4 日至 7 月 7 日之间。太阳光平均需要 499 秒(8 分 19 秒)才能到达地球。

地球自转方向与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相同(顺行),相对于遥远恒星,每 23 小时 56 分 4 秒自转一次。由于地球在这段时间内正在绕太阳运行,因此还需要额外的 3 分 56 秒才能完成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因此太阳日长达 24 小时。(实际上,“小时”被定义为太阳日的 1/24。)

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的垂直线倾斜了 23.45°。这种倾斜是地球产生季节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轨道几乎是圆形的,因此距离太阳的微小变化不是季节变化的原因。)北半球或南半球的昼长最长的一天出现在轨道中,当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北纬或南纬 23.45°)上的点在正午直接指向太阳(因此太阳看起来正午时分直接在头顶)时。这段时间被称为该半球的夏至,而另一个半球则被称为冬至。当赤道上的点在正午直接指向太阳时,被称为春分秋分,因为在那段时间内,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经历着日出和日落之间的 12 小时,以及日落和日出之间的 12 小时。

引力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地球重力异常图。这些变化非常微小,无法感知。

大气层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大气层层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平流层和电离层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气候变化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头顶拥挤的天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板块构造图。

大陆漂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撞击陨石坑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地球内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地球剖面图。

穿越地球之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磁场和磁层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地球磁层的示意图。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