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精神病学教科书/解离性障碍/特殊人群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由于解离性障碍与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存在显著的共病和重叠,因此诊断这些疾病可能很困难。研究表明,住院患者的患病率在 5% 到 21% 之间,门诊患者的患病率在 12% 到 29% 之间,这突出了准确诊断的难度(Brand 等人,2009 年)。解离性障碍被证明与多种其他精神疾病具有显著的共病,这些疾病应该进行筛查,包括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社交焦虑症和躯体化障碍(Evren 等人,2007 年)(Evren 等人,2009 年)。需要对解离性人群进行更多研究以得出更确切的结论,但已经收集了许多相关性。在与解离性障碍相关的特殊人群中,应考虑自杀/自残、受创、进食障碍、滥用药物和儿童群体。

自杀和自残人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自杀企图和自残行为都属于更广泛的自伤范畴。虽然在临床上可能并不总是容易区分自杀或拟自杀(自残)行为,但从定义上来说,它们是截然不同的。自残是指没有自杀目的的自伤行为,而自杀行为是指旨在导致死亡的行为。

有相当多的证据支持解离性障碍与自杀意念/企图之间存在联系。在一项对药物依赖患者的研究中,与没有解离性障碍诊断的患者相比,患有解离性障碍诊断的患者的自杀企图发生率明显更高(Tamar-Gurol 等人,2008 年)。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多次自杀企图的患者中,与边缘性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酒精滥用/依赖相比,解离性障碍是对多次自杀企图的最強预测因素(Foote 等人,2008 年)。由于频繁共病,解离性障碍、其他精神疾病和自杀行为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重叠。虽然解离性障碍似乎与自杀意念有关,但伴有解离性障碍的躯体化障碍共病诊断是自杀意念的显著预测因素(Ozturk 和 Sar,2008 年)。虽然自杀行为可能出现在每种特定的解离性障碍中,但在解离性身份障碍中尤其普遍,这可能是由于对情感耐受力降低(Kaplan 和 Sadock,2007 年)。

虽然自残和自杀企图是截然不同的实体,但近 55% 到 85% 的自残行为者曾有过自杀企图(Evren 等人,2008 年)。因此,由于解离性障碍有如此高的自杀行为风险,因此它们也会增加自残的风险。在酒精依赖患者中,根据解离体验量表的结果被归入解离组的患者,其自残风险更高(Evren 等人,2008 年)。

受创人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创伤性事件是许多精神疾病的常见因素,包括焦虑症,如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等人格特质。在各种解离性障碍中,创伤经历史都很常见。研究表明,与没有此类诊断的人群相比,患有解离性诊断的人群中,情感虐待的发生率统计上更高(Tamar-Gurol 等人,2008 年)。但是,从一个解离性诊断到另一个解离性诊断,创伤的性质可能非常多样或具体。解离性游走状态经常出现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或在战时出现在军人中。儿童期创伤,通常是身体或性虐待,在 85% 到 97% 的解离性身份障碍患者中可见。解离性遗忘症通常是由于虐待造成的;然而,它也可能与战时经历有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样,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战斗的强度高度相关(Kaplan 和 Sadock,2007 年)。由于创伤经历与解离性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其中一个的存在应提醒人们筛查另一个。

进食障碍人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许多冲动行为与解离性障碍有关,病理性进食行为也包括在其中。事实上,在患有贪食症的个体中经常描述解离症状(Waller 等人,2001 年)。在各种解离性诊断中,进食障碍似乎在解离性身份障碍中最为普遍(Kaplan 和 Sadock,2007 年)。一项研究考察了患有进食障碍的女性群体,包括厌食症、伴有暴食-清除亚型的厌食症、贪食症和暴食症。这些女性随后接受了解离体验量表 (DES) 评估,以识别那些具有最显著解离特征的人群。研究结果表明,厌食症的暴食-清除亚型具有最大的解离病例比例,而暴食症患者的比例较低,与对照组相似(Waller 等人,2001 年)。其他因素,如虐待或创伤,可能会混淆这类研究的分析。然而,解离性障碍与冲动行为之间似乎存在相关性,其中包括进食障碍。

滥用药物人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药物滥用是多种精神疾病的常见共病,包括情绪、焦虑和精神疾病。在患有解离性障碍的人群中,经常报告药物滥用。然而,研究表明,它们之间的关联结果各不相同。一项研究包括药物依赖(大麻、可卡因、海洛因、摇头丸、溶剂)的住院患者,这些患者通常也伴有酒精依赖。与普通精神科住院患者相比,药物依赖住院患者中解离性障碍的患病率明显更高,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Tamar-Gurol,2008 年)。另一项研究包括酒精依赖的住院患者,不包括其他任何共病药物滥用。在此,酒精依赖患者中解离性障碍的百分比与普通精神科住院患者非常相似。这表明酒精依赖住院患者不存在解离性障碍的风险增加(Evren 等人,2005 年)。酒精依赖与药物依赖之间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然而,两项研究都表明,大多数人群在酒精或药物使用之前就已出现解离症状,分别为 90% 和 59.3%(Evren 等人,2005 年)(Tamar-Gurol,2008 年)。这强调了筛查解离症状的重要性,这可能有助于预防发展为药物滥用或依赖。

儿童人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虽然儿童人群很少被诊断出解离性障碍,但这个亚群可能会经历与解离性诊断相关的创伤。一项对药物依赖患者的研究评估了解离性障碍组与没有解离性障碍组之间的几个变量。除了自杀企图外,唯一达到统计学意义的增加解离性诊断风险的变量是儿童期的情感虐待(Tamar-Gurol,2008 年)。另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接受解离性障碍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平均 12 年后,仍有 82.6% 的人符合精神疾病的标准。其中近一半被诊断出患有性格障碍,成年后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明显较低(Jans 等人,2008 年)。因此,识别儿童期的创伤和解离症状可能有助于及早开始治疗,以帮助成年后的适应和功能。

正如儿童人群中经常看到的那样,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症状表达有时会有所不同。在解离性身份障碍中,孩子们被发现不太能区分时间上的间断和异常行为,而且通常是老师和亲戚记录了这些变化。在解离性游走中,成年人经常被发现远距离旅行或持续很长时间。然而,儿童和青少年在这方面的能力通常非常有限,他们的游走通常距离较短或持续时间较短(Kaplan 和 Sadock,2007 年)。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