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位
外观
< 传统中医
脉位 | 脉象基本原理 | 把脉方法 | 脉象分类和命名法 | 脉律和稳定性 | 脉率 | 我们的脉象反应系统 | 脉量 | 脉深 | 脉的大小:宽度和长度 | 脉形 | 各个脉位 | 脉象作为心理失调的征兆 | 预后和预防 | 脉象解读
(1) 在《脉经》(撰写于公元2世纪后期)中,王叔和将脉位与脏腑的关系总结如下:
在左腕位置 -
- 寸口浅:小肠
- 寸口深:心
- 关口浅:胆
- 关口深:肝
- 尺口浅:膀胱
- 尺口深:肾
在右腕位置 -
- 寸口浅:大肠
- 寸口深:肺
- 关口浅:胃
- 关口深:脾
- 尺口浅:三焦
- 尺口深:肾(命门)
寸口位置也称为寸(cun)位,中间/第二位置称为关(guan)位,最远离手腕的近端/第三脉位称为尺(chi)位。
这些位置的强弱分别在3个深度进行评估,即浮(fu)、中(zhong)和沉(chen)。[1]。
(2) 在《难经》(约公元200年撰写)中,脉位与脏腑的关系总结如下:
在左腕位置 -
- 寸口浅:手太阳
- 寸口深:手少阴
- 关口浅:足少阳
- 关口深:足厥阴
- 尺口浅:足太阳
- 尺口深:足少阴
在右腕位置 -
- 寸口浅:手阳明
- 寸口深:手太阴
- 关口浅:足阳明
- 关口深:足太阴
返回
- ↑ Hammer, Leon. 当代中医脉诊手册。版权所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