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交通规划案例集/新加坡道路定价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世界开放书籍

          新加坡这个小城邦国家,独特地实施了一系列交通管理策略,以抑制这个资源有限的国家对私人车辆的使用。在 1970 年代,新加坡在 1965 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后,开始迅速发展。这种扩张迅速得到了创新的交通政策的回应,这些政策是为了控制城市交通而制定的。一些方法包括区域许可方案 (1975)、许可证 (1990) 和电子道路定价方案 (1998)。电子道路定价 (ERP) 系统是在主要道路上实施的,以管理交通并减少拥堵。该收费系统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开放式道路收费平台允许用户在不停车的情况下通过 ERP 站,从而创造了一种简单、畅通无阻的交通体验。以下是 ERP 系统规划、政策、部署和运营的关键属性。

行动者注释列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陆路交通管理局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 (LTA) 成立于 1995 年,是新加坡第二任总理吴作栋领导下的交通部的法定委员会。 [1] 他们的目标是使公共交通成为新加坡人和游客的首选出行方式,以及通过优化道路网络和提高安全性来管理道路使用。 [2]

  • 新加坡司机

          2014 年,新加坡的日均交通量为 300,400 次,该城邦大约有 972,000 辆车,其中 55% 为私家车。 [3] 要在新加坡开车,必须拥有通过许可证 (COE) 系统注册的汽车(在新加坡道路上运营车辆的 10 年许可证)。该国许可证的数量有限,并通过公开、透明的在线抽签进行监管。

  • 外国司机

          新加坡政府要求司机支付每天 25.00 新元的 VEP(车辆入境许可证)费用。机动车主每年可获得 10 天免费 VEP,以方便短期度假者和因公入境者。 [4]

  • 技术开发人员

          三菱重工有限公司创建了 ERP 系统使用的车载单元。这项技术卖给了新加坡,一个包括飞利浦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三菱重工有限公司、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和 CSE 全球有限公司在内的技术开发人员联盟加入了进来,以进一步开发 ERP 系统。IBM 也参与了 ERP II 的试点,ERP II 是当前道路定价方案的基于 GPS 的版本。

  • 新加坡政府

          作为一种收入来源,ERP 系统取得了巨大成功。部署成本估计约为 1.25 亿新元,年收入为 5000 万新元;自 2002 年实施以来,这意味着每年大约有 4000 万新元的收入来源,其中大部分用于改善和维护现有的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 [5]

事件时间线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1975 年 6 月 2 日,区域许可方案 (ALS) 在限制区内使用。
  • 1984 年 2 月 13 日,ALS 扩展至 Cuppage 路和 Koek 路。
  • 1985 年,政府官员研究香港电子道路定价试点。
  • 1986 年 11 月 19 日,ALS 扩展至滨海中心。
  • 1989 年 6 月 1 日,ALS 扩展至傍晚高峰时段。
  • 1994 年 1 月 3 日,ALS 时间延长至全天。
  • 1995 年,道路定价方案 (RPS) 在三条主要高速公路上实施。
  • 1998 年 4 月 1 日,电子定价方案 (ERP) 启用,取代 ALS。
  • 1999 年,ERP 扩展至 Ayer Rajah 高速公路 (AYE) 和城市外的主干道。
  • 2003 年 9 月,为外国注册汽车推出了新方案。
  • 2005 年,为离开城市的回家交通实施了傍晚 ERP。为乌节路区域实施了单独的 ERP 围栏。
  • 2007 年 10 月,加冷-巴耶利巴高速公路 (KPE) 部分开放,一个新的 ERP 门架启用。ERP 扩展至武吉知马高速公路 (BKE)。
  • 2008 年,政府宣布了一种新的标志,称为可变速率信息系统。新加坡河线启用,包括沿新加坡河的五个新的门架。在新的摩托车上安装了下一代 IU。KPE 全面开放,共安装了 16 个 ERP 门架。推出了一种新的方案,允许机动车主发生的 ERP 收费记入他们的信用卡。 [6]
  • 2009 年,LTA 和 IBM 使用交通估算预测工具 (TrEPS) 进行试点。 [7]

地点地图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新加坡高速公路地图叠加在新加坡交通系统基础地图上,来自 http://www.visakanv.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13/05/singapore-map-nice.jpg

新加坡道路定价的两种选择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区域许可方案(ALS)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区域许可计划 (ALS) 是电子收费定价系统的先驱。它始于 1975 年,旨在解决新加坡中央商务区 (CBD) 的交通拥堵问题。ALS 旨在控制四个因素:区域、时间、车辆和车费。它在该计划的影响区域(即进入 CBD)设置了一个警戒线,并对进入和离开 CBD 的高峰时段进行了测量和评分。最初,这项政策适用于私人汽车和出租车,但到 1989 年,除了定期巴士以外的所有车辆都需缴纳费用。该系统在 1986 年左右稳定下来,拥有标准的基础设施和操作流程。           实施后,ALS 开始显现出成功的迹象,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减少了 44.5%,包括进入和离开 CBD 的流量减少了 70% [8]。即使在实施十年后,CBD 的就业人数增长了 30%(对应于进出该地区的工人数量增加),交通流量减少量仍保持在 1975 年之前的 70% 的水平。

电子道路收费 (ERP)

[edit | edit source]

          电子道路收费计划使用按需付费平台来管理高峰时段交通网络上的车辆数量。该系统背后的理念是,当司机需要为他们使用的路线付费时,他们会考虑使用个人车辆以外的替代方案。这激励司机在非高峰时段出行,使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或拼车。这些替代方案中的每一种都会减少道路上的车辆数量,从而提高平均行驶速度并优化道路使用率。该系统包括路边基础设施、车载设备和后台管理。

基础设施

[edit | edit source]

          ERP 门架安装在所有连接新加坡中心区域到都市区外围的道路上。每个收费点都设有两个门架,配备传感器,通过独特的短程通信系统获取车辆信息。第一个门架记录迎面而来的车辆,而第二个门架记录车辆的后车牌,以进行额外识别。

北桥路 ERP 门架


车载装置 (IU) 固定在挡风玻璃右下角。每个设备都配备了一个存储价值智能卡卡槽,该卡槽连接到司机的账户。该设备有两个用途,与 ERP 传感器通信,以及通知司机他们的账户余额。IU 的数字显示器的位置可以让司机在经过 ERP 门架时查看从账户中扣除的金额。IU 使用专用的无线电频率线路与门架传感器通信。目前,IU 接受非接触式 NETS 现金卡和 EZ-Link 卡。如果现金卡没有正确插入 IU 卡槽,并且司机经过 ERP 站,门架传感器无法读取卡,车辆将被标记为违规,并会被罚款。EZ-Link 是新加坡第一个非接触式存储价值智能卡系统,最初于 2002 年为公共巴士和地铁列车开发 [9]

ERP 政策问题

[edit | edit source]

          收费方案基于时间、车辆类型和选择的路线。陆路交通管理局会定期对收费道路上使用的车速进行季度审查,以确定 ERP 收费率 [10]。这些审查也在夏季和冬季假期期间进行,以适应假期交通。收费价格基于干线的最佳车速为 30 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为 45-65 公里/小时。ERP 门架通常在工作日上午 7:30-9:30 和下午 5:30-8:00 运行,通常在周六不运行,周日从不运行。在高峰时段,收费每半小时调整一次,以适应当前的交通流量。重型货车和小巴的收费是乘用车/轻型货车/出租车的收费的 1.5 倍,大型车辆和大巴的收费是乘用车的 2 倍。这阻止了大型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并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确定道路收费的其他因素是使用道路的位置和类型。
这个系统对外国司机如何运作?新加坡政府要求司机支付 25.00 新元的每日 VEP(车辆入境许可证)费用。驾车者每年可享受 10 天免费 VEP,以方便短期度假者和商务入境者 [10]。此外,外国人可以购买 Autopass 卡,该卡专门为旅行者定制。该卡本身充当电子车辆入境许可证,只能与一辆车辆关联。在新加坡驾驶车辆,没有 Autopass 卡或 VEP 属于违法行为。

修改

[edit | edit source]

          经过多年的 ERP 使用,人们发现,当有机会避开收费上涨时,司机倾向于在 ERP 区域超速行驶。例如,价格每半小时改变一次,因此司机试图在价格上涨之前通过 ERP 门架。为了控制这种现象,陆路交通管理局开发了分级电子收费方案,该方案在半小时内逐渐改变 ERP 价格 [10]。在半小时时间段的前五分钟,价格会上涨,接下来的 20 分钟保持设定价格,最后 5 分钟如果下一个时间段的价格更低,则为更低的价格。该计划用于价格变化 0.70 新元或以上的时段。
新加坡拥有成为无现金社会的长期愿景。政府在 2006 年与陆路交通管理局合作建立全国性的“互通微支付平台” [9]。是首次尝试遵守非接触式电子钱包应用程序 (CEPAS 2.0) 标准。EZ-Link 的开发人员不得不将所有现有的 ez-link 卡替换为符合 CEPAS 的卡,以推进该计划。目前,所有 ERP 站都使用 CEPAS 标准下的 EZ-Link 卡。新加坡的其他地区使用 CEPAS 标准来使用自动售货机、快餐店和便利店,以及货物运输。随着该规范的广泛应用,有可能将 CEPAS 标准推广到电子停车系统 (EPS) 和其他市场。

违规

[edit | edit source]

          如果司机在现金卡/EZ-Link 上没有足够的资金,就通过了 ERP 站,将在两周内向车主发送罚款。司机必须在收到通知后两周内支付费用和 7 新元的行政费,用于处理该案件。如果使用在线支付门户网站之一,则费用将降低至 5.60 新元 [10]。随着车主忽视支付费用,规则变得更加严格。如果逾期付款,费用将增加到 50 新元;如果超过一个月,费用将增加到 1000 新元或一个月监禁 [11]

比较 ALS 和 ERP

[edit | edit source]
ALS[12] ERP
覆盖区域 7 平方公里(新加坡的 1.2%) 超过 1.2%
入口/收费点数量 22-33 45
资本成本(英镑) 380 万 6600 万
年度运营成本(英镑) 550 万 520 万
每年净收入(英镑) 2650万 1980万
区域内私人汽车减少百分比(%) 45(上午高峰时段) 15
区域内平均速度增加百分比(%) 189 变化不大

          ALS 向司机收取费用,并允许他们进入或在某个区域内驾驶,而 ERP 则在司机通过收费站时收取费用。 作为纸质系统,ALS 的价格变化仅取决于车辆类型和时间。 但 ERP 定价会根据车辆类型、时间和收费站位置进行调整。 ALS 的目标是减少限制区域的交通量,并鼓励乘客从私家车转向公共交通工具。 “ERP 的目标是更准确地向道路使用者收取他们实际使用的费用” [13]。 ERP 收费低于 ALS。 “实施的第一年,收入比 ALS 和 RPS 联合收入减少了 33%” [14],这主要是因为收费降低,而不是交通量减少。
至于支付方式,ALS 系统要求驾驶员提前购买纸质许可证并将其放置在挡风玻璃内。 ERP 系统要求道路使用者插入一张装有足够金额的现金卡。 ALS 是一个基于人工的系统,因此它变得越复杂,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一方面,ERP 是一个自动系统,因此人为错误的可能性较小。 由于新加坡城市不断发展,规则越来越复杂,ALS 将不会扩展 [15]

ERP 系统的问题

[edit | edit source]

          ERP 系统通过根据时间和地点向司机收取固定通行费来运作。 在高峰时段,通行费最高(约 3 美元/站),而非高峰时段则最低(约 0.40 美元/站)。
按次付费原则使每次行程可以根据沿途经过的 ERP 站点的数量收取多次费用。 如果支付失败,收费站传感器会记录汽车牌照以及未支付费用的推定原因。 政府有两种处理通行费的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每月向司机发送通行费账单,第二种方案是在行程期间自动转账。 前者需要昂贵的记录系统,因此政府选择了即时扣费方案。

实施结果

[edit | edit source]

          ERP 在解决拥堵方面是否有效? 陆路交通管理局对这一常见问题做出了如下回应:“我们已经能够将收费道路在高峰时段的交通速度维持在最佳速度范围 [45 公里/小时] 内。” 系统运营商定期进行的审查和费率调整为每周用户创造了一致的驾驶体验。 新加坡非常适合道路定价,因为它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且可以确保企业不会为了避开收费而离开。 实施取得了成功,因为政府认真对待该计划并有效地执行。 最终,新加坡的浮动道路定价已成功降低了高峰时段交通量,减少了单人驾驶车辆的数量,并鼓励人们选择替代路线。

进展

[edit | edit source]
  • 实时交通估计和预测系统 (TrEPS) 整合了监控系统、数字传感和通信技术,以预测交通状况并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导航 [16]。 TrEPS 通过整合历史交通数据和来自多个来源的当前交通信息,预测一小时后的拥堵程度。 结果是,该系统可以根据实际交通状况调整通行费价格,将价格信息传递给驾驶员,并提醒驾驶员前方路况。
  • LTA 将建立一个综合交通系统,将其他现有交通管理系统与 ERP 系统集成。 新加坡现有的交通管理系统包括高速公路监控咨询系统 (EMAS)、绿线确定 (GLIDE) 系统、路口电子眼 (J-Eyes)、电子监管标志 (ERS) 和 TrafficScan [17]
  • 新加坡下一代电子道路定价将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美国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 使用 GPS 技术将实现基于距离的拥堵收费,并消除对物理收费站的需求。 这些变化将使系统成本更低,并可能更加准确。 目前,使用多条拥堵道路的司机与使用一小段拥堵道路的司机收取的费用几乎相同。 [18]

案例叙述

[edit | edit source]

          现代新加坡是在与马来西亚合并后于 1965 年获得独立后出现的。 作为一个国家,它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城邦之一。 它从 19 世纪初开始作为英国殖民地发展起来,因为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要冲,而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主要水上通道。 新加坡的增长是其战略位置和世代贸易通过该城市的综合结果。 另一个增长原因是新加坡政府强大的国家主义经济,这使得该国能够实施快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政策。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韩国、香港和台湾一起),其增长速度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过程中令人瞩目。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这种繁荣增长,以及新加坡政府对公共政策的强有力控制,对更广泛的规划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这个人口稠密、面积紧凑的城邦能够高效地发展和扩张 [19]
拥堵是一种社会沉没成本;在交通中浪费的时间实际上就是浪费的钱,而这些钱本可以用于生产性经济活动。 拥堵不仅对经济有害,而且对环境和驾驶员的士气也有害。 交通拥堵会增加车辆排放到大气中的碳排放量,增加汽油和石油消耗,加剧局部热岛效应,并且由于需要为车辆提供不透水基础设施,还会降低该地区的降水和生物条件。 驾驶员在交通中等待时还会经历心理上的痛苦,从无聊到路怒情绪都有。 此外,交通网络上的拥堵会限制紧急车辆到达需要帮助的人的能力。
据称,减少城市交通量的方法有三种:鼓励高效的土地利用,从而减少活动节点之间的出行次数;实施物理和经济限制;营造一种社会心态,即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使用私人汽车。 [20]
为此,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 (LTA) 以四种方式解决道路拥堵问题:(1)修建更多道路,(2)管控车辆使用增长,(3)使用智能交通系统,以及(4)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LTA 积极推动使用电子道路定价,因为预计这样做会带来诸多好处,即减少交通拥堵。 全自动收费系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错误,并使用中央计算机结构监控路边设备、收集交通状况数据、调整价格并发布收费通知。 这与之前的交通管理策略 (ALS) 有很大不同,因为驾驶员无需购买月票,也不需要警察来执行规则。 通过电子系统,司机根据他们在拥堵道路上的使用频率支付费用,而不是支付固定费用或税款。 最后,道路使用效率显著提高,因为交通量在一天中均匀分布,使司机能够顺利通行。 [21]
1973 年 6 月 2 日,新加坡向该地区引入了首个道路定价方案。 该区域许可方案在限制区域 (RZ) 实施,以缓解道路拥堵。 尽管过去已经使用过其他经济管理政策,例如高额道路年费和车辆注册费,但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施的交通拥堵定价方案。
初始阶段共建造了约34个高架天桥(截至2014年增加至77个),并由警官进行监控。控制区域约为720公顷,是新加坡交通拥堵最严重的区域,占新加坡总面积的1.2%。所有驾驶员在开始驾驶前都需要在邮局、加油站、便利店和销售摊位购买纸质许可证。纸质许可证需要在运营时间内贴在汽车挡风玻璃或摩托车手柄上。如果驾驶员不遵守此规则,他们不会被要求停车,但会被记录在案。实施后,上午7:30至晚上9:30期间的车辆数量显著减少。
由于ALS取得成功,1995年实施了一项名为RPS(道路定价计划)的新拥堵定价政策,控制了三条主要高速公路的城市路段。与ALS类似,该计划仍为人工操作,驾驶员在一天中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汽车时需要出示许可证。
这项简单的ALS政策成功地控制了新加坡20多年的交通拥堵,为许多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虽然ALS以较低的成本显著减少了交通流量,但该政策和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主要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需要收取“肩峰”费用来控制这种情况下的交通流量,但这使得该计划对用户和政府来说过于复杂。大量汽车试图在限制时间前后到达控制区域,但这种交通流量可能无法通过“肩峰”费用来解决。此外,驾驶员试图将许可证非法转让给其他驾驶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收费站来避免,但这可能会导致交通延误。需要一项计划来有效解决ALS的问题。1998年9月1日,ERP取代了ALS和RPS。ERP在1998年的目标(截至2004年仍是)是将高速公路的平均速度维持在45-65公里/小时,主要道路的平均速度维持在20-30公里/小时,与ALS类似。此外,该系统旨在根据拥堵情况对每次通行收费。

全球类似系统

[edit | edit source]

伦敦的“钢铁环”

[edit | edit source]

          伦敦市于2003年2月实施了自己的拥堵定价机制,截至2007年,它是采用拥堵收费模式的最大城市[22]。该模式与新加坡ERP系统不同,用户需要支付每天11.5英镑的费用,才能在上午7:00至下午6:00期间无限次进入和离开中央商务区。付款可以在出行前或当天进行。驾驶员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支付。拥堵收费自动支付(CCAP)是驾驶员遵守道路定价计划的最佳方式,因为它会自动从与注册车辆关联的账户中扣除费用。驾驶员还可以通过在线、短信、电话和邮寄方式支付单次收费。这个昵称“钢铁环”来源于围绕伦敦中央商务区边缘设置的一系列复杂摄像头。这些闭路电视 (CCTV) 会拍摄进入该区域的每辆车的两张照片。这些照片会与已预付日费或拥有自动支付账户的人员列表进行比较。如果计算机系统无法识别车牌,操作员会目视检查照片并确定车辆是否可以通行或需要收费。该系统比新加坡的系统更加技术复杂,但它取得了同样程度的成功[22]。伦敦交通局 (TfL) 报告称,过去10年交通流量下降了10.2%[23]

圣迭戈

[edit | edit source]

          为了控制臭名昭著的南加州交通,圣华金山交通走廊管理局开发了一种电子收费系统,该系统只包括四条州级路线(73、133、241和261)。与伦敦类似,高架天桥上的摄像头会拍摄车牌的照片,并在计算机网络中处理信息,然后向驾驶员可用于自动付款的五个可接受账户中的任何一个收费。该系统是根据圣迭戈的汽车和高速公路数量以及低密度交通环境而开发的。与伦敦的“人人付费”计划相反,圣迭戈的系统允许愿意支付更多费用的驾驶员使用快车道,比邻近的交通更快速地行驶。这是一种有争议的方法,因为它赋予了那些能够支付费用的人特权,因此被称为“雷克萨斯车道”。

讨论问题

[edit | edit source]
  • 可以开发哪些功能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来简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 ERP是防止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吗?如果是,为什么没有更多国家采用这项技术?

阅读推荐

[edit | edit source]
  • "城市拥堵收费:伦敦与新加坡的比较",G Santo,2005年
  • "新加坡:世界上第一个数字拥堵收费系统”。Dac & Cities。N.p.,2014年1月21日。网络。2015年10月3日。 [1].
  • "漫漫长路”。漫漫长路。N.p.,n.d. 网络。2015年10月3日。 [2].

完整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1.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白皮书:世界一流的陆路交通系统”。LTA,新加坡(1996年)
  2.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2013年陆路交通总体规划 (LTMP)”。LTA,新加坡(2013年)
  3.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2014年简要统计”
  4. "自动通行卡”。Www.lta.gov.sg。陆路交通管理局,n.d. 网络。2015年10月3日。 [3].
  5. 可持续城市。“新加坡:世界上第一个数字拥堵收费系统”。丹麦建筑中心。网络。发布日期:2014年1月21日。访问日期:2015年10月2日
  6. 陈,邦妮。“电子道路定价系统”。新加坡信息百科全书。新加坡政府,2009年。网络。 [4]
  7. "拥堵定价”。预测交通流量的方向”。Planetizen。2007年8月1日。网络。2015年10月3日。 [5]
  8. 林,苏海,和陈,定端。“新加坡的陆路交通政策和公共交通”。运输 33.2 (2006): 171-188.
  9. a b 易通交通卡”。Watchdata.com。Watchdata,n.d. 网络。2015年10月3日。 [6]
  10. a b c d "自动通行卡”。Www.lta.gov.sg。陆路交通管理局,n.d. 网络。2015年10月3日。 [7]
  11. “什么是ERP?”陆路交通管理局,2015年2月11日。网络。2015年10月3日。 [8]
  12. 桑托斯,乔治娜。“城市拥堵收费:伦敦与新加坡的比较”。运输评论 25.5 (2005): 511-534.)
  13. "在马来西亚,RFID车辆税贴纸将跟踪所有车辆”。Springwise.com。N.p.,2015年9月23日。网络。2015年10月3日。 [9]
  14. 高,马克。“新加坡的交通管理和电子道路定价”。交通地理学杂志 10.1 (2002): 29-38
  15. 桑托斯,乔治娜。“城市拥堵收费:伦敦与新加坡的比较”。运输评论 25.5 (2005): 511-534.
  16. 董,静。实时交通管理的预测旅行者信息和定价。ProQuest,2008年。
  17. "智能交通系统”。ONE.MOTORING。陆路交通管理局,2013年10月16日。网络。2015年10月3日。 [10].
  18. "LTA招标开发基于卫星的ERP系统”。TODAYonline。MediaCorps Press Group,2014年10月2日。网络。2015年10月3日。 [11].
  19. 阿布希尔,让·E。新加坡的历史:让·E·阿布希尔。加州圣巴巴拉:格林伍德,2011年。印刷。格林伍德现代国家史。
  20. Tennøy,Aud。“为什么我们无法减少城市道路交通量:规划者如何界定问题很重要吗?”《交通政策》17.4 (2010):216-223。
  21. Agarwal,Sumit 和 Koo,Kang Mo。“电子道路收费 (ERP) 变化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 SSRN 可用:2641270 (2015)。
  22. a b “CChargeLondon.co.uk。”拥堵费方案的操作系统。伦敦拥堵费,无日期。网络。2015 年 10 月 3 日。 [12]
  23. “拥堵费。”(官方)。伦敦交通局,无日期。网络。2015 年 10 月 3 日。 [13]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