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和新兴学习技术/简介
Web 2.0 是一个隐喻,暗示着网络技术使用方式的范式转变。Web 2.0 指的是“读写网络”;也就是说,用户不仅可以阅读网络上的内容,还可以为其内容做出贡献。在 2006 年 12 月,时代杂志 将“你”评为年度人物。Web 2.0(也称为读写网络)赋予学习者在线生成想法和评论的能力(主动学习),而不是仅仅阅读或浏览他人的评论(被动学习)。实际上,我们不再处于被动消费型学习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学习者拥有发言权并有可能对其自身学习拥有某种程度所有权的参与式时代。在本世纪初,新兴技术——例如在线相册、博客、维基、播客、电子书、YouTube 视频、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模拟、虚拟世界以及无线和移动计算——正在高等教育、K-12 学校、企业培训和其他学习环境中掀起新机遇的浪潮。
学习者沉浸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了解这种转变的教育意义。许多人[谁?]认为,当今的学习者想要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但支持这些主张的证据充其量是支离破碎的。各教育领域的教师都在探索和分享创新的方式,利用技术来促进互动、协作,并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不幸的是,正如任何高中生都会告诉你的,这远不如大多数人希望的那样普遍。[我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对这一说法感到不安)。作为回应,现在是时候利用新的参与式学习文化,让学习者在网上互相构建、修补、探索、分享和协作了。现在也是时候在各教育领域和收入水平之间利用免费和开放的教育资源、开放课程、学习门户和开源软件了。
因此,本维基教科书将是一次探索学习技术(即本质)、教学机会(即培养)以及这些事情现在正在发生的人员、社会和文化的旅程!事实上,本维基教科书起源于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教授Curt Bonk教授的 Web 2.0 和参与式电子学习课程。来自印第安纳大学以及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中国北京师范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开放大学和台湾新竹的国立交通大学的学生是最初的参与者之一。我们邀请世界各地对该主题感兴趣的任何人都可以为本维基教科书“Web 2.0 和新兴技术(WELT)”做出贡献。
有些人对 Web 2.0 与电子学习之间的关系感兴趣。Web 2.0 技术激活学习者。这些是学习工具,也是电子学习的一部分。它们不一定等同于电子学习。但是,我们学习的武器库中需要所有这些工具!如今,有如此多的选择和机会。实际上,Web 2.0 个性化了学习,并让更多的声音被听到。
正如威斯康星大学的 Charles Wedemeyer(1981 年)在几十年前指出的那样,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再需要面对面学习的时代。在 2001 年 6 月的一次演讲中,迈克尔·摩尔指出
“自 19 世纪远程教育诞生以来,其核心使命一直是为那些在传统体系中被剥夺机会的人提供机会。回到 1970 年,我去美国与查尔斯·韦德迈尔合作——他是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创始人,我希望你已经阅读了足够的文献来认出他的名字——他在办公室里、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张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的照片;他是一个俄罗斯农奴男孩,他透过门看着里面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们——他们是富裕的孩子,他们接受教育。那个小男孩在门口往里看。当他写他的书时,查尔斯·韦德迈尔把他的书叫做《后门的学习》,这很好地捕捉到了早期远程教育者的情感——他们为那些被剥夺机会的人提供了机会。”(摩尔,2001 年;见 [[1]])
虽然远程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但摩尔担心,新兴技术,尤其是在线技术,加剧了数字鸿沟,而不是缩小了数字鸿沟,因为访问互联网当然是必需的。获得韦德迈尔的观点会很有趣。正如韦德迈尔等人所希望的那样,如今有许多“面对面”学习的选择,包括视频会议、混合学习、完全在线学习等。对于每一种交付系统,都有适合教师和学习者的选择。正确的混合或平衡赋予学习者更多选择和自我决定权。如果做得周到,有效的在线教师不仅教授,还会主持、指导和帮助学习过程。这是一个赋予学习者权力的时代!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 Web 2.0 营造让学习者为自身学习做出贡献的环境。你可以通过像我们这里所做的那样,创建和发布一本关于 Web 2.0 技术的跨文化维基教科书来做到这一点。你可以通过将教学与 YouTube、TeacherTube、Splashcast、CurrentTV、BBC 新闻和世界报道、CNN 视频等中找到的视频联系起来,以及让你的学生创建他们自己的 YouTube 和其他在线视频来做到这一点。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让他们在课程中记录自己的经历,然后分享这些博客或评论彼此的想法来做到这一点。他们甚至可以创建一些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课堂播客或视频播客。可能性无穷无尽。
我们有足够的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经验,知道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协作学习,以及进行更孤独的学习。在学习的旅途中,有无数的电子合作者(Bonk & Kim,1998);Web 2.0 只是让这一点变得更加明显和可利用。本维基教科书《WELT》中的章节旨在作为一种想法、故事、示例和案例的汇编,其中教育技术正在世界各地学习者的生活中产生影响。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参考文献'
Bonk, C. J., & King, K. S. (Eds.). (1998). Electronic collaborators: Learner-centered technologies for literacy, apprenticeship, and discourse. Mahwah, NJ: Erlbaum
Moore, M. G. (2001, June 6).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tate of the art. Series of lectures on the educational use of ICT and virtual educ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7, from [[2]]
Wedemeyer, C. A. (1981). Learning at the back door: Reflections on non-traditional learning in the lifespa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自 2005 年以来,Web 2.0 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它最初是由O’Reilly Media(一家以出版书籍和网站而闻名的知名媒体公司)提出的。它是一个指的是新一代基于网络的社区和托管服务的短语,例如社交网络网站、维基、通信工具和民间分类法。这些网站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来展现自己,例如分享他们的经历、观点、意见和兴趣,以及网络用户在浏览网络时利用网络应用程序技术。
什么是 Web 2.0?
Richard MacManus(年份)发布了他对 Web 2.0 的定义,即读写网络,即“我更喜欢简洁的“网络即平台”这一说法,因为我可以根据我的对话对象来填补空白。对于企业人士来说,网络是商业的平台。对于营销人员来说,网络是沟通的平台。对于记者来说,网络是新媒体的平台。对于极客来说,网络是软件开发的平台。等等。”(第 x 页)
Web 2.0 是跨越所有连接设备的网络即平台。Web 2.0 应用程序是那些充分利用该平台固有优势的应用程序:将软件作为持续更新的服务交付,使用的人越多,它就越好,从多个来源(包括个人用户)消费和混合数据,同时以允许他人混合的形式提供自己的数据和服务,通过“参与式架构”创造网络效应,超越 Web 1.0 的页面隐喻,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O’Reilly,2005 年)。
Web 2.0 的特点
Web 2.0 是一种革命性的现象。我列出了使用 Web 2.0 概念的网站的一些最基本特征
• 读写网络。
• 网络即平台。
• 丰富的用户体验。
• 数据作为驱动力。
• 参与式架构。
• 利用集体智慧。
• 丰富、交互式、用户友好的界面。
• 利用流行趋势,包括博客、社交标签、维基和点对点共享。
• 包含新兴的网络技术,例如 RSS、AJAX、API(以及相应的 Mashup)、Ruby on Rails 等。
• 以用户为中心的“自行创建” API 形式的开源或可共享/可编辑框架。
Web 2.0 的技术
Web 2.0 不是一种新的网络技术,而是一种网络应用。Web 2.0 的技术基础架构非常复杂,并且一直在发展。它包括使用内容聚合、服务器软件、具有扩展和插件的标准化浏览器、客户端应用程序和消息传递协议。所有这些先进的技术为 Web 2.0 提供了传播、创建和信息存储功能。Web 2.0 网站使用多种主要技术。其中一些包括
• CSS、语义有效的 XHTML 标记和微格式。
• 重要且清晰的 URL。
• RSS/ATOM 数据的聚合。
• 以 RSS/ATOM 格式发布数据。
• REST 或 XML Web 服务 API。
• 一些社交网络方面。
• 支持发布到博客
Web 2.0 的技术服务
• 混搭
• 标记
• 标签云
• 民间分类法
• 博客
• 维基
基于 Web 2.0 的网站的流行示例
Web 2.0 网站建立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参与式网络应用程序的基础上,主要关注用户体验和协作。以下是一些利用 Web 2.0 技术的网站
1. YouTube –[3]
YouTube 的概念很简单。它允许用户与全世界分享他们的视频并上传他人的视频。
2. 维基百科 –[4]
最著名的在线百科全书,用户可以通过撰写文章、定义等内容进行贡献。它完全由用户编辑和维护。
3. MySpace – [5]
该网站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个人资料、博客、好友列表和个人主页,并在上面添加任何他们想要的内容(文本、图像、视频、链接等)。
4. Flickr – [6]
该网站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照片并与任何人分享。
5. Facebook – [7]
Facebook 是一款社交工具,可以将人们与朋友以及在他们周围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联系起来。人们使用 Facebook 与朋友保持联系、上传无限数量的照片、分享链接和视频,以及了解他们遇到的人。
参考
O’Reilly,Tim。“什么是 Web 2.0?下一代软件的设计模式和商业模式。”一切 Tim:tim.oreilly.com。2005 年 9 月 30 日。2006 年 1 月 25 日。
O’Reilly,Tim。“Web 2.0:简洁的定义?”O'Reilly 雷达。2005 年 10 月 1 日。2006 年 3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