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网络 2.0 和新兴学习技术/下一代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下一代学习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谁适合这种模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生活在一个先进技术的社会中,同时面临着一系列技术变革。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托马斯·L·弗里德曼提到,在他那个时代,如果孩子们不吃东西,父母会说很多非洲人没有食物吃,你必须吃完。但是,现在在信息时代[1],如果孩子不努力学习,父母就会警告说,中国和印度的孩子会超过他们,抢走他们未来的职业。

请记住,支持电话 (1-800-XXX-XXXX) 可以被转接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目前,许多美国公司正在将他们的支持部门外包到世界其他地区,使用 Skype[1][2][3]。随着互联网将我们与所需信息仅隔几步之遥,世界边界开始融化。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改变,以满足当今学习者的需求。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我们试图指导的学习者类型。这个 TeacherTube 视频很好地描述了当今的学生:http://www.teachertube.com/view_video.php?viewkey=40c570a322f1b0b65909&page=1&viewtype=&category=tr[4]。与视频中提供的所有因素相关联,人们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这一代人,例如 X 世代w:Generation X、Y 世代w:Generation Y、巢族w:Nester 和互联网世代w:Internet generation。YouTube 是一个在线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在这里,我称他们为网络一代,基于塔普斯科特的《数字时代成长》一书[5] 中的定义。

关于描述网络一代特征的文章很多,但他们是谁,他们与前几代人有何不同?奥布林格和奥布林格 (2005) 描述了“网络一代学习者——出生于 1980 年代及以后的学生”(p. 1.2)[6]。需要强调的是,关于这一代人的大多数说法并非基于实证研究。相反,它们的性质是推测性的,或者基于轶事观察。苏·贝内特、卡尔·马顿和丽莎·克维恩在英国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网络一代文献的优秀综述 http://www.ingentaconnect.com/content/bpl/bjet/2008/00000039/00000005/art00002。有一个博客试图促进对代际问题及其对高等教育相关性的更知情和以证据为基础的讨论:http://netgennonsense.blogspot.com/

关于网络一代的说法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之一是描述他们的学习风格,另一个是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两种风格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方式。

学习风格

1. 从实验中学习。 比林斯 (2004) 指出,网络一代喜欢发现新事物,并从实践经验中学习 (p. 104)[7]。他们更喜欢通过实践学习,而不是被告知要做什么或阅读静态书籍。这些学生能够直观地使用各种 IT 设备并浏览互联网。他们喜欢玩弄最新的电子产品,例如 iPod、MP3 播放器和手机。他们喜欢这些东西,因为他们可以触摸和玩这些设备。他们还喜欢探索互联网以学习新事物、结交新朋友[8]、制作自己的相册[9] 或者学习新的博客工具[10] 等等。他们喜欢通过自我发现学习,并主动学习新工具。

2. 更喜欢视觉学习。 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生活中技术普及,网络一代在媒体丰富的环境中感到舒适,周围环绕着各种数字设备,如计算机、液晶投影仪、PDA、iPod、MP4 和 iPhone。生活在这个多媒体环境中,网络一代接触了互动式电脑游戏和电影,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电视和电脑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导致他们更习惯于以这种方式接收信息。奥布林格和奥布林格 (2005) 指出,“网络一代的文本素养可能不如前几代人发达 (p. 2.5)。”

当网络一代在线寻找信息时,他们不仅会尝试不同的搜索引擎(如 Google 和 Yahoo),还会从 YouTube.com 上搜索互动材料。网络一代使用 RSS,即简易信息聚合,它允许用户选择接收来自博客、新闻服务和其他网站的“提要”或“新闻提要”(p. 23)[11]。这一代人熟悉 Google 的 AdSense,这是一种根据用户搜索内容向搜索者提供广告的服务[12]

有时,虚拟现实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对这些网络一代学生来说并不那么清晰。第二人生中的林登虚拟货币可能很难与真钱区分,尤其是在存在既定的汇率时[13] 安谢·钟是第二人生中最富有的人,而 CNN 计划在第二人生中开设一个 I-Report 中心[14]。他们喜欢从最新的视觉辅助工具中学习,并且在更新信息时对音效感到舒适。网络一代也喜欢在互联网上创建化身角色[15]。化身是为在线空间(如第二人生或电脑游戏)创建的虚拟人物形象。许多人通常拥有多个化身,并且可能会选择根据环境使用不同的化身。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化身不必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外貌的真实表现。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使用纸质书籍可能无法有效地引起网络一代对学习的关注和兴趣。相反,他们可能更喜欢从 YouTube.com 等网站上搜索互联网以获取更多互动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一代喜欢的视觉学习风格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环境塑造的,因为社会每天都将他们暴露在媒体丰富的环境中。在互联网上,他们也感觉不到那么孤独,因为他们可以与一群有相同兴趣的人互动。例如,在 YouTube 上,只需点击某个人的个人资料并查看他们喜欢的视频剪辑,就可以与他们建立联系[16]。此外,在永久链接w:Permalink 下,你可以看到该视频的链接,并从那里探索更多视频。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这些类型快速便捷的社交网络工具来培养联系和社区感。

3. **喜欢团队合作。** 网络一代喜欢与同伴组成团队,并使用 Google Apps 等协作工具[17]。总体而言,这些学生更倾向于在支持性的环境中学习,并进行团队合作。与他们的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的活动,例如维基项目,可能比个人作业更受网络一代的青睐。

这种学习特点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勒夫朗科瓦 (1997) 解释说,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被定义为“个人当前的进一步智力发展的潜力 (第 98 页)”。网络一代喜欢通过与同伴合作来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学习较慢的学生会得到学习较快学生的帮助,他们通过互相学习来构建知识。如果学习被视为一项没有同伴支持的个人任务,那么更多学生将会落后。因此,网络一代符合维果茨基的支架理论,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喜欢与同学一起在小组中学习。他们在与同伴合作时获得信心和支持,他们共同构建知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如果你在第一次学习新事物时没有理解,没有什么可耻的;相反,他们喜欢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经验。谷歌开发了许多创新的应用程序,为这些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18]

4.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善于多任务处理。** 网络一代习惯了信息丰富的环境,这似乎缩短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如果你要求他们连续几个小时做同一件事,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或沮丧。如果他们可以同时完成几件事,他们可能会更享受这些活动,因为他们通常可以迅速将注意力从一项任务转移到另一项任务。他们通常比他们的父母更擅长多任务处理,并且可以将注意力分散到不同的活动中。奥布林格和奥布林格 (2005) 观察到“他们喜欢平行处理和多任务处理……他们喜欢立即满足感”(第 2.14 页)。因此,老师看到学生在做作业时听音乐、上网和与朋友通电话,不应该感到惊讶。这些不同的活动都是网络一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5. **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一词是两个词的组合:教育和娱乐,指的是寓教于乐或娱乐性的教育。产品的內容在娱乐的环境中为用户提供特定的技能发展或强化学习。想想当教育与娱乐结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根据维基百科,“寓教于乐通常试图通过将课程嵌入某种熟悉的娱乐形式中来指导或社会化受众:电视节目、电脑和电子游戏、电影、音乐、网站、多媒体软件等。”

与老一辈人对教育的态度相比,网络一代认为学习与老师的权威无关。相反,学习被认为是交互式的,并且涉及有趣的活动。他们更喜欢老师将游戏和活动融入课程中。石和洪 (2007) 指出,从网络一代的角度来看,学习可以更容易更有趣 (第 20 页)。老师不能只通过教授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游戏融入教育似乎是一种最新颖、交互式的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强他们学习动机的方式。此外,学生更乐于在他们之间分享想法。

最近,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用模拟和游戏来补充标准课程。他们发现这些增强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内容。

教育应该通过娱乐活动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例如,韩国游戏学院是韩国游戏开发与推广研究所的下属机构,该研究所是一个致力于促进韩国游戏产业和游戏教育发展的公共机构[19]

6. **复制和粘贴。** 对于网络一代来说,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复制和粘贴或剪切和粘贴。虽然这种能力比打字或创建其他形式的内容更方便,但它会导致剽窃问题。

7. **认同终身学习、E-、U- 和 M-学习。** 追求知识和学位不再是青少年到博士生的特权。持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概念在网络一代中越来越普遍。他们好奇,这些学生喜欢学习和考虑新想法。他们所学的知识并非一成不变或停滞不前,他们认为知识不是静止的。他们不断更新和构建知识,并紧跟趋势和当前问题。此外,网络一代更喜欢根据他们的当前需求个性化和定制他们的学习环境。

U-learning 代表无处不在的学习,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无限学习是考虑 U-learning 的另一种方式。过去,人们可能认为,一旦他们完成了学业,他们就完成了学校,可以自由地进入现实世界。然而,生活在信息时代,人们渴望学习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这一点对网络一代来说尤其如此。U-learning 的巨大潜力的一个例子是麻省理工学院现在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材料[20]

世界在不断进步,年轻的网络一代也在不断进步。因此,E-learning 和 U-learning 正好满足了他们特殊的愿望和需求,因为他们能够在学习中调整自己的节奏,而无需感知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毫无疑问,未来,学习解决方案和服务将被整合到各种移动设备中。“这些设备可以是手持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包括新型智能手机)、iPod……视频播放器……平板电脑,甚至可穿戴设备。它们可以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网络连接,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2007 年 12 月 6 日检索自 http://adlcommunity.net/mod/wiki/view.php?id=142&page=Mobile+or+Ubiquitous+Learning)。

生活方式

1. **始终保持“在线”连接。** 网络一代通过手机和电脑连接。事实上,他们的手机和电脑通常处于开机状态,他们害怕错过电话和信息。此外,他们使用 MSN、雅虎通、AOL 和 Skype 与朋友聊天,无论他们身在何处。这群人通常觉得在像 Second Life 这样的虚拟社区中生活很舒适,通过上述方式连接,并随时随地被朋友联系。他们似乎无法摆脱社交网络。他们还有几种无线连接方式,包括蓝牙[21]

2. **更喜欢用 Google 搜索而不是去图书馆。** 每当网络一代需要信息时,他们最有可能首先“谷歌”信息。去图书馆不在他们的首选范围内。从网络一代的角度来看,在网上查找信息更快更有效,包括在 Wikipedia.org 上搜索术语和解释——这是一个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网站,也是一个协作的公开项目。同样,许多人认为 Google 搜索引擎是节省时间查找所需信息的方法。他们只需输入关键词,然后按“回车”键,就能在几秒钟内看到大量结果。网络一代还使用标签,将一个单词描述符分配给 del.icio.us 上的书签,以便为这些网页书签整理和创建易于记忆的关键词[22]

3. **喜欢电子商务。** 对于网络一代来说,可以在网上完成家务,甚至点披萨并要求送货。他们可以在网上浏览不同的网站寻找理想的商品,比较价格,阅读其他人的评论,然后购买产品,而不是外出购物。他们经常相信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他们希望通过使用在线服务来节省时间。同样的事情可以应用于网上银行服务。与网络一代相比,他们的父母那一代对网上银行没有足够的信心。父母对网上银行或电子商务的不信任可能是由于他们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脑缺乏信心。温德汉姆观察了网络一代的行为,并得出结论,当他们外出购物时,他们总是选择用信用卡或借记卡付款 (2005, 第 5.14 页)。这群人通常觉得在线管理他们的银行账户比使用更传统的方式更容易,例如在桌上放一本账簿和纸质支票。网络一代绝对是连接的世代,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无线方式。他们对使用在线服务感到非常舒适。例如,许多人可能认为 PayPal 比去父母的银行支付更快捷方便[23]

4. **对在网上结识陌生人感到轻松。** 网络一代在思想上通常更开明;他们赞成多样性和差异;他们喜欢在网上分享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会被老一代人认为是私人的。他们通常使用博客作为在线日记,将个人照片上传到 Facebook,通过在线平台分享他们的生活和想法,以及与朋友一起玩在线游戏。因此,他们在虚拟环境中结识新人的感觉轻松而舒适。对老一代人来说,网络一代想要成为注意力的中心,并享受生活在虚拟聚光灯下。

网络一代还使用网络在现实世界中结识人。例如,如果一个人计划出国旅行,并希望与当地人进行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那么这位旅行者可以通过访问 http://www.homestayweb.com[24] 来与人联系。然而,对于他们的父母那一代来说,冒这样的风险可能是不可接受的。

在网上与他人互动的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协作工具,例如 Google Apps,这是一款针对教育用途的免费在线程序。Google Apps 包含日历、4GB 邮箱、聊天、博客等功能。其中最强大的工具之一是随时可用的在线文档。当您邀请其他人查看并协作使用这些 Google Apps 时,协作元素便发挥作用了。[25]

5. 善用免费的在线资源。 这些学习者将万维网视为一个在世界各地分享信息的平台。通常,网一代知道在哪里以及如何下载音乐、电影和电子书。尽管在线分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一直存在着侵犯版权法的問題,但网一代仍然使用点对点计算机网络来共享文件。

Tapscott(1998)在《数字成长》一书中指出,网一代消费者具有五个特点。首先,他们期待选择。考虑到为年轻人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其需求和愿望的电视频道数量。这些网一代可以决定可用选项,尤其是在现代生活环境中。对于网一代来说,他们正是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这个环境为他们提供了选择,让他们能够从看似丰富的资源中选择他们想要的东西。

其次,他们喜欢定制。千篇一律的标准不再适合网一代的需求。他们想要酷炫、独特、与众不同。如果有可定制的产品,他们愿意省钱并拿出所有积蓄来追求独特性。第三个特点与第二个特点有关:他们想要改变主意。如果您认为网一代会忠于他们真正喜欢的品牌,您可能错了。与老一代对特定品牌名称的忠诚度不同,网一代不会只坚持一种。他们喜欢比较不同品牌的产品,并不一定要在一个品牌购买所有类型的商品。他们有权混合搭配他们喜欢的产品。

第四,他们想要尝试。在购买东西之前,他们喜欢测试和操作产品,然后决定是否要购买。他们喜欢在做出决定之前比较商品。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他们关注功能和实际价值。Epstein(1998)指出,“网一代对技术并不印象深刻——他们关心技术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总的来说,网一代更务实。他们根本不在乎品牌。无论什么功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都会使用它。

我们应该关注的事情

虽然互联网给学习者和教师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技术和网络发展确实帮助教师设计和演示视觉和互动式学习。“NCLB(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要求教授核心学术学科(包括阅读、语言艺术、数学和科学)的教育工作者掌握教学技能”(Melinda,2007)。Melinda 质疑所有这些在线课程是否都能合格,并符合学校的宗旨或政策。由于远程和在线学习的增长,学校应该将资源投入到创建“数字”或“虚拟”教室中。此外,教学设计师应该开发互动式和吸引人的在线课程,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有了更多选择。有些人喜欢课堂上的面对面互动,而一些全职工作者不得不选择在线课程。然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将成为决定学生在线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不喜欢在线课程的学生说他们在管理时间方面有困难,而且不知道如何处理在线课程。因此,学生在在线课程环境中的孤立感和自主感似乎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此外,由于全球远程学习的迅猛发展,学生和教师无需去学校,可以在最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上课。然而,他们可能会失去与彼此联系的机会。Alfred 和 Kirk 认为学生和教师缺乏社交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这些在线课程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让人们进行眼神交流,营造幽默氛围,使用包容性的代词……以及其他情况(Alfred P 和 Kirk T)。在我看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在在线课程中的孤立感的任务与教师的课程设计有关。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

结论

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我们如何利用关于这一代人的说法。教育工作者过快地无批判地接受了这些说法。基于猜测和轶事观察的说法被反复提及,就好像它们是事实一样。如前所述,几乎所有这些说法都没有基于实证研究。上面列出的这些特点主要是描述了网一代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学生不仅需要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来使用最新技术来促进学习,而且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跟上学习者的步伐。教师必须了解当前学生的学习偏好,并设计最新的课程以满足网一代的学习需求,但这必须基于证据,而不是猜测。


参考文献

Bennett, S. Maton K. & Kervin, L. (2008). The `digital natives' debat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9(5), 775-786.

Billings, D. (2004, May/Jun). Teaching learners from varied generations.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35(3), 104-105.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Epstein, J.H. (1998, April). The net generation is changing the marketplace. The Futurist, 32(3). 14.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Geck, C. (2006, February). The generation Z connection: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the newest net generation. Teacher Librarian, 33(3), 19-23.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Generation C. An emerging consumer trend and related new business ideas.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http://www.trendwatching.com/trends/GENERATION_C.htm

Lefrancois, G.R. (1997). Psychology for teaching. (9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cNeely, B. (2005). Using technology as a learning tool, not just the cool new thing (chap. 4). In Oblinger, D.G & Oblinger, J.L. (Eds.), 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er.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http://www.educause.edu/educatingthenetgen

Oblinger, D.G. (2004, July 21). 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er.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http://www.nwacc.org/archive/conferences/2004_Spring_Board_mtg/oblinger.pdf

Oblinger, D.G, & Oblinger, J.L. (Eds.). (2005). 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http://www.educause.edu/educatingthenetgen

Roberts, G. (2005).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expectations of the net generation (chap.3). In Oblinger, D.G & Oblinger, J.L. (Eds.), 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er.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http://www.educause.edu/educatingthenetgen

Shih, T. K., & Hung, J.C. (2007). Future directions in distanc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ershey: 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Skiba, D.J. (2006, May/Jun). Collaborative tools for the net generation. 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 27(3). 162-163.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Tapscott, D. (1998). 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 New York: McGrow-Hill Companies, INC.

Windham, C. (2005).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chap.5). In Oblinger, D.G & Oblinger, J.L. (Eds.), 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er. Retrieved October, 1, 2007 from http://www.educause.edu/educatingthenetgen

Wati Abas, Z., Kaur, A.,Tengku, P. N., & Tengku, S. (2007, January). Trends and Issu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UNITEM Sdn Bhd. (p.219)

Y 世代:这一代人将如何影响工作场所的 Web 2.0?

[edit | edit source]

下一代技术精通的年轻有为者被称为 Y 世代,他们习惯于移动和 Web 2.0 协作技术。Web 2.0 提供了即时沟通、协作、数据共享和随时随地工作的能力。本章将介绍 Y 世代对工作场所 Web 2.0 的挑战和需求。

Y 世代在规模上接近婴儿潮一代(超过 7000 万人)。这一代人始终在线,始终保持连接,并且认为他们有权持续连接互联网和彼此。根据 Goldenburg 的说法,“这些人主要负责在 2006 年购买 10 亿部手机(与 2006 年之前售出的 10 亿部手机相比),推动了 2007 年 4 月的第 1 亿部 iPod 的销售,并且平均每天花费 8.5 小时连接到数字世界。”(Goldenberg,2007)

尽管每个人都遇到过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但请记住,每一代人中都存在这种类型的人。总的来说,发现 Y 世代勤奋、有创业精神、惊人地真实、令人耳目一新地坦率,并且非常乐观。(Welch,2007)

婴儿潮一代的 16 至 25 岁的孩子带着与他们年长同事不同的想法、价值观和期望进入职场。他们大胆、自信、要求严格,并且不怕权威。企业发现,他们需要适应这批新工人。(Myers,2007)根据 Ranstad USA 的年度“工作世界”研究,Y 世代员工使用台式计算机、传真机、固定电话、手机、笔记本电脑和 PDA 进行工作目的的频率低于其他任何受访的世代群体。(技术,2007)

使用 Web 2.0 的企业将面临任务和挑战,但如果采用得当,它们可以使企业更具生产力和成功。那些不接受改变的人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落后。最大的挑战似乎是如何让 Y 世代将 Web 2.0 用于工作目的。很明显,他们非常了解如何使用这些设备。

Y 世代在工作场所的态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对自己的高期望:他们力求比其他员工工作更快、更好。

对雇主的高期望:他们想要公正、直接的管理者,并且高度参与他们的职业发展。

持续学习:他们寻求创造性的挑战,并将同事视为丰富的资源,从中获取知识。

立即承担责任:他们希望从第一天起就对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变化:Y 世代不期望在同一工作或职业中停留太长时间。

目标导向:他们希望有紧迫期限的小目标,以便他们能够建立对任务的所有权。

工作与生活平衡:与倾向于将职业放在首位的婴儿潮一代不同,当今最年轻的员工更倾向于让工作适应他们的家庭和个人生活。他们希望工作灵活,有远程办公的选择,并且能够兼职工作。

CBS 60 分钟节目中有两个视频片段谈论 Y 世代(千禧一代)问题

预览:“千禧一代” http://www.cbsnews.com/sections/i_video/main500251.shtml?id=3475131n

千禧一代来了!http://www.cbsnews.com/sections/i_video/main500251.shtml?id=3486473n

Y 世代将如何影响 Web 2.0?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技术将没有限制。

根据《印第安纳波利斯之星报》的一篇文章,克里斯汀·富斯·威尔斯在家里试图放松并查看她的 Gmail 帐户,她发现了一条消息,宣布她已被添加为 Facebook 帐户的朋友,这让她感到不安。这通常是件好事,也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这次不同。邀请来自她工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Knight,2007)

在清理了她的帐户并确保没有任何不适合他看到的东西后,她接受了邀请。但是,Facebook 不再是朋友安全舒适地了解你的地方。它已成为职业世界的公开场所。老板、同事和潜在雇主正在查看 Facebook 和 Myspace,以了解真实的你。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雇主只是想尝试这些功能,并想找到一个朋友作为 Facebook 的新手。他实际上看到了这些网站作为专业工具的潜力。它现在正在成为工作场所工具。安永在其网络上有 16,000 名员工成员,花旗集团有 8500 名员工成员。

根据《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雇主可能会过于努力。千禧一代仰视他们之前的几代人。他们不希望那些有权威的人以他们的水平思考并使用他们的语言。他们认为这非常做作,他们不想在 Facebook 上添加他们的老板为朋友。他们认为这会将他们的公司置于他们想要保护的地方。(Welch,2007)

新的饮水机现在在网上

Starcom MediaVest 集团发现他们的员工在工作日的一部分时间里都在社交网络上。因此,他们决定,与其反对它,不如自己创建一个网络,仅供员工使用,名为 SMG Connected。自 2007 年 4 月以来,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员工已注册了自己的页面,并创建了个人资料,概述了他们的工作,列出了他们喜欢的品牌,并描述了他们的价值观。

公司希望通过吸引员工加入网络来利用他们的技能和人脉。洛杉矶的电影基金会正在使用 Lotus Connections 来帮助管理一项教育电影计划。员工可以共享日历、聊天、博客和存档研究文档。他们相信,通过让成员头脑风暴、准备预算和审查彼此在网络上的工作,他们可以将创建材料所需的时间减半。

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系的一名 29 岁的博士生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称 Facebook 和 Myspace 之间存在社会阶层差异。Facebook 是为 WASP(中上层阶级专业人士及其子女)准备的,而 MySpace 是为穷孩子(DJ、音乐家、滑板运动员)准备的。(Toyoung,2007)在线社交网络似乎存在 U 和非 U 的区别。随着更多工作场所在线社交网络的创建,这将创造哪些机会和问题,这将是令人感兴趣的。这可能是一场 Y 世代与前 Y 世代的社交网络斗争。

将创建新的空间来共享信息

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州最近创建了一个在线网站(indy.com),对该市感兴趣的个人可以在一个有生机的社区中创建个人资料。创建个人资料后,用户可以发布图片库、撰写餐馆和电影评论、评论当地艺术和娱乐新闻,并与其他成员交谈。如果使用得当,企业可以利用新的空间改变他们的营销方式,以吸引他们城市或地区的潜在客户。

服务需要易于使用

银行业意识到,他们的成功关键在于多渠道方法(包括网点、电话和 ATM)与产品和信息中所吹嘘的价值观的转变相结合。基于 Web 的财务管理和银行的 ATM 可用性将是导致 Y 世代消费者选择一家银行而不是另一家银行的原因。出于方便起见,他们还更喜欢来自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提醒。Y 世代消费者的获取和留存将侧重于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内容:节省时间、多渠道可用性、财务管理和便利性。(Dyke & Garascia,2007)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在线进行财务管理。看到金融行业的变革将是很有趣的。

一切都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

Y 世代认为,所有内容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如果答案不在网上,那么你很有可能问错了问题。他们能够掌握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他们能记住的以及他们放在桌上的。以后总是可以谷歌搜索。所有内容都是可以重新检索的。

研究将有所不同,但会得到改进。将有针对不同主题的定制搜索引擎,可能还会有一个在线目录,允许用户添加注释,并创建他们可以与同行分享的 Web 文献,它会记住他们已经查看过哪些内容,并根据他们的兴趣提出建议。(Bates,2007)

尽管网络为研究提供了许多机会,但始终存在问题。信息过载将是一个问题。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你如何才能找到时间阅读所有信息?维基百科、博客和可定制搜索引擎等解决方案将在筛选信息方面变得更加普遍和重要。

版权问题也将存在。不仅要负责向他人提供信用,还需要保护自己的想法。共享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在商业中,有一些东西是不应该共享的,这其中存在一条细线。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对于印刷品和电子产品来说都是一样的。在某些方面,电子产品变得更容易使用,因为它可以搜索。但是,信息量实在太大了。例如,这部维基百科增加了更多关于 Web 2.0 的内容。我只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读完它。

培训将被下载并在学习者方便的时候完成

在线培训将越来越普遍。JC Penny 公司有一个培训项目,可以在员工的收银机上完成。特色卫星广播可以下载并在员工方便的时候观看。他们可以使用键盘与广播互动。在不久的将来,活动范围更广的区域经理将能够将培训下载到 iPod 上。安全屏幕是这些单元的一部分,因此访问该单元的唯一方法是输入安全代码。(Amato-McCoy,2007)

安排培训以适应每个人的时间表的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是,为这种培训提供支持,并确保这种培训能够在收银机和 iPod 上使用,可能会是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的益处似乎超过了缺点。

Y 世代使用 Web 2.0 的示例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登录本地网络“Facebook”
  2. 收到 eBay 的通知,告知他们的竞标成功(购买公司设备)
  3. 登录 PayPal 并转账支付设备费用
  4. 收到设备已购买的电子邮件通知
  5. 查看 StubHub,看看当地 NBA 篮球队是否有国际客户的票
  6. 使用 Skype 呼叫客户,告诉他们你能够获得参加活动的票
  7. 查看你发布在 Kijiji 上的分类广告是否有申请人
  8. 在 MapQuest 或 Google 地图上获取去篮球比赛的路线,并在线预订晚餐
  9. 在维基百科上研究中国文化 - 为娱乐客户做简要介绍
  10. 查看你在本地网络上创建的关于新制造流程的维基百科
  11. 查看 YouTube 上是否有关于该流程的任何新视频
  12. 查看销售人员上传到 Flickr 上的图片,展示了佐治亚州的一条新生产线
  13. 访问 whoissick.org 并查看当地的疾病 - 你醒来后头痛,有点担心
  14. 你的桌面出现一个提醒,提醒你参加 Second Life 上的会议
  15. 会议结束后,你计划去游戏室放松一下,与一些同事一起进行头脑风暴

毕竟 - 在你的 9:00 会议结束后,你计划完成的任务中有一半以上在 10:00 之前就完成了。你不禁想知道他们在 Web 2.0 出现之前都做过些什么。

Y 世代将迫使公司更具创造性地思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公司需要适应,但并非所有 Web 2.0 技术都对企业有用。将内部和外部数据混合在一起的混搭将在新的方式中使用。(Dornan,2007)

互联网终于提供了即时沟通、协作、数据共享和随时随地工作的功能,从而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如果你超过25岁,却没有培养Web 2.0工作环境所需的技能和态度,那么你可能会像老式打字机一样变得多余。(2007年)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关于Web 3.0的传言已经出现。根据蒂姆·雷利在YouTube上的采访,他认为下一步将是将应用程序拼凑在一起,这些应用程序快速、小巧、可定制,具有社交网络和电子邮件,可以在手机、PC等设备上使用,旨在在任何地方工作并进行虚拟分发。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en:Web 3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Amato-McCoy, Deena M (2007年8月). 按需教育. 连锁店时代, 83(8), 86. 于2007年10月19日从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21857881).

Bates, Mary Ellen (2007年9月). 我可以在Facebook上发布吗?在线, 31(5), 64. 于2007年10月19日从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32397651).

Dornan, Andy (2007年10月). 基础设施是Web 2.0在工作中应用的关键. 信息周刊,(1156), 39. 于2007年10月19日从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65815831).

Dyke, James Van和Garascia, Jean M. (2007年8月10日). 观点:你认为你了解Y世代吗?再想想. 美国银行家,p. 11. 于2007年10月19日从Research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21082031).

Goldenberg, Barton (2007年8月). 数字客户的崛起. 客户关系管理, 11(8), 12. 于2007年10月19日从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24403811).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哭就哭. (2007年1月). IT周刊,27. 于2007年10月19日从Research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206732641).

Knight, Dana (2007年10月24日). 虽然你下班了,但你的老板可能会在网上遇到你. 印第安纳波利斯星报, p. J1.

Myers, Jennifer (2007年10月). 如何以及为什么. 利润, 26(4), 43-44. 于2007年10月19日从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45443091).

技术正在挑战着所有人,但也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2007年9月). 人力资源焦点, 84(9), 8-9. 于2007年11月12日从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29582541).

TOYOUNG (2007年9月). Facebook versus MySpace仅仅是Web 2.0世界表达U和非U的方式. 旁观者. 于2007年10月19日从Research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66981161).

Welch, Jack & Suzy (2007年10月). Y世代的负面评价:声誉:贪婪和狂妄. 现实:有动力、有思想、坦率. 商业周刊,(4053), 108. 于2007年10月19日从ABI/INFORM Global数据库中检索. (文件ID: 1353929711).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