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年:西线战役/同盟国与协约国
1870-71 年的普法战争使德意志帝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力量。德国彻底羞辱法国,并获得法国的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德国迅速获胜使欧洲其他国家感到震惊,并创造了一种气氛,最终在四十多年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于法国来说,1871 年到 1914 年这段时期是充满对德国仇恨的时期。尽管她在 1870 年在军事上被打败,并被迫向德国支付巨额赔偿金,但法国的自然财富、她的殖民帝国和她的基本民族团结使她能够迅速恢复元气。到 1914 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强国中仅次于德国。法国渴望收复阿尔萨斯-洛林,这使得一场复仇战争似乎不可避免。
在同一时期,德国正在巩固其大陆帝国,并在国内扩展其工业,并在国外扩展其贸易。作为一个商业和工业国家,她仅次于大不列颠,但她对市场和原材料的需求产生了对殖民帝国的渴望。大不列颠和法国都有许多殖民地,但德国的殖民地探索开始较晚。因此,她被迫在偏远且不太理想的地区获得殖民地——在南非、亚洲部分地区和南太平洋。为了维持和保护这种殖民体系,有必要建立一支舰队,因此,在 19 世纪末,德国开始建造一支大型海军。这自然引起了大不列颠的怀疑和敌意,大不列颠作为岛国帝国,希望保持其最高海军力量。
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奥匈帝国正在慢慢衰落。然而,奥地利人希望以更加衰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代价,增加他们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和领土。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君主制饱受持续的内部动荡的困扰,这是帝国内部日耳曼人、马扎尔人和斯拉夫民族之间摩擦造成的。这种摩擦因巴尔干半岛南部省份的许多斯拉夫民族渴望加入邻国塞尔维亚而加剧。此外,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野心激怒了俄罗斯,俄罗斯也对该地区有着重要的利益。
俄罗斯帝国虽然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奥匈帝国还要弱。俄罗斯在 1904-5 年的日俄战争中惨败,也因内部革命动荡而实力削弱。她难以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并在巩固像奥匈帝国那样多样化的内部群体方面遇到了困难。然而,俄罗斯仍然抱有在巴尔干半岛扩张的思想,以获得通往地中海的通道。这导致了与奥匈帝国的利益冲突。这也导致奥地利人认为俄罗斯对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煽动动乱负有责任。
这些在西欧和东欧的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导致欧洲主要强国形成保护性同盟体系。普法战争之后,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率先采取行动,他试图在维护新德意志帝国实力的同时维护欧洲和平。他很快意识到,俄罗斯和奥匈帝国之间的摩擦使得德国无法与这两个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因此,他在 1878 年与奥匈帝国缔结了针对俄罗斯的防御同盟。三年后,意大利加入,组成了三国同盟。德国和奥地利同意,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攻击,他们将支持意大利,以换取意大利同意在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保持中立。
俾斯麦还意识到了法国和俄罗斯结盟对抗德国的可能性(实际上在 1893 年发生了)。为了平衡这种可能性[检查拼写],他试图与英国保持友好关系。然而,在 1890 年,年轻的威廉二世皇帝解除了俾斯麦的首相职位,并很快通过建造德国海军和在非洲和太平洋建立殖民地帝国来引起英国的怀疑。这导致了 1904 年的英法同盟,证实了俾斯麦早期的担忧。威廉还通过支持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的野心,激怒了俄罗斯,这反过来导致了英俄同盟。1907 年,这两个同盟加入了三国协约——大不列颠、法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同盟。
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互相抵消,将欧洲分成两个武装阵营。此外,其他几个较小的国家间接参与了这些同盟。大不列颠、法国和德国共同保证了比利时的中立。此外,为了阻止奥地利进一步扩张到巴尔干地区,并出于对她的“斯拉夫小妹妹”的同情,俄罗斯实际上保证了在奥匈帝国发动攻击的情况下向塞尔维亚提供援助。
当欧洲外交官忙于缔结这些同盟时,军人们也展开了类似的行动。法国在 1870-71 年惨败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德国总参谋部的优势。因此,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所有强国都试图发展高效的参谋体系。
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是整个欧洲最精锐、训练最严格的部队。德国解决军事协调问题的方案是,将责任分配给数量最少、经过精心挑选、训练有素的参谋军官。这支已经高效的参谋部队在普法战争后的几年里不断得到改进。
法国制定了在总参谋长领导下设立四个参谋部门的组织,这将成为美国陆军的典范。英国在总参谋长领导下有两个主要的参谋部门。其他欧洲主要国家模仿了德国或法国的体系。奥地利的参谋体系是德国体系的拙劣模仿;俄罗斯的体系是法国体系的更拙劣模仿。
法国在 1870 年的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完善的法国作战计划。所有欧洲总参谋部都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制定作战和动员计划,以应对所有可能的对手组合。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的施里芬计划。
1893 年,即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担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两年后,法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他们的同盟条约。施里芬意识到在一线作战的危险,他认识到法国是更直接的威胁。因此,他制定了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快速击败法国,然后再俄罗斯动员起来构成更大的威胁之前。
从法国边境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穿过崎岖的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发动攻击将很缓慢且代价高昂,而从瑞士阿尔卑斯山绕道进攻几乎不可能。因此,施里芬决定派遣一支庞大的包抄部队,从荷兰南部和比利时穿越。这次进攻将具有突破薄弱的法国-比利时边境的优势,并让法国措手不及,因为他们不会料到会从中立的比利时和荷兰发动攻击。
施里芬计划让德国右翼以梅斯为支点,兵力是左翼的七倍,左翼将在从梅斯到瑞士边界的防御线上坚守。施里芬正确地假设,在战争中,法国将在进攻德国较弱的左翼,试图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但他相信,崎岖的地形和德国的防御工事可以阻止任何法国的进攻,而不会放弃太多德国领土。事实上,施里芬希望诱使法国对德国左翼发动这种攻击,以便他强大的右翼可以绕到进攻的法国军队背后,然后在德军两翼的夹击中将法国军队击溃。
在东线,一支小规模的德国军队将抵御缓慢集结的俄国军队,直到德国击败法国。然后施里芬的军队将被转移到东方,以击败俄罗斯。
施里芬于 1905 年退休后,他的继任者是海尔穆特·冯·毛奇将军,他是普法战争时期元帅冯·毛奇的侄子。年轻的毛奇是一位不同类型的人,在 1914 年面临着变化的情况。虽然他仍然使用基本的施里芬计划,但他对其进行了相当大的修改,以适应新的条件。
新情况的一部分是,在法国的压力下,俄国军队可能比施里芬预期的更快地动员起来。毛奇认为,这将需要比施里芬计划中更多的部队来保护德国东普鲁士。此外,毛奇不想放弃任何普鲁士领土,而施里芬认为这可能是暂时必要的。
在西线,毛奇决定让左翼比最初计划的更强大。这部分是因为他总体上不愿放弃任何德国领土,部分是因为他认为重要的德国莱茵兰工业区需要更好的保护。他还决定不通过荷兰南部发动攻击,也许是因为他认为,如果荷兰幸免,英国可能不会为了保卫比利时而参战。
由于这些变化,德国西线右翼的兵力仅为左翼的四倍,而不是施里芬计划中的七倍。这些变化的另一个不利之处是,最右边的两支德国军队必须通过比利时列日要塞的瓶颈。
法国十七号计划
[edit | edit source]1911 年,法国总司令维克多·米歇尔将军预料到施里芬计划,并制定了一项计划,一旦德国人违反比利时的中立,就立即通过比利时发动攻击。这意味着要减少法国东部边境的兵力,这遭到了政府中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还担心,这一计划可能会导致法国意外地违反比利时的中立,从而可能阻止英国加入法国一方参战。最重要的是,由于这意味着放弃立即进攻以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米歇尔的计划没有被接受,他被约瑟夫·霞飞将军取代了总司令的职位。
1911 年至 1914 年期间,霞飞制定了一项新的作战计划,称为十七号计划。它要求法国军队集中在从瑞士到比利时的边界线上,并在战争爆发时,进攻并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虽然霞飞意识到德国可能会违反比利时的中立,但他认为,德国军队不可能在没有过度扩展的情况下,向西越过默兹河。与英国的非正式计划安排,使得英国远征军在欧洲全面战争爆发时,将占据法国左翼的一个位置。
十七号计划的主要弱点是,法国情报部门没有发现德国预备役训练的有效性,这将使德国军队拥有比法国人预期的更大的初始一线兵力。这实际上使德国人在数量上大大超过法国人,并允许他们向西进行比霞飞认为可能的更广泛的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