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100% developed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1942 年夏季,德军及其盟军部队在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地区发动进攻,试图控制工业活跃且资源丰富的外高加索地区。德国第六集团军奉命夺取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尽管最初只是一项辅助行动,但斯大林格勒战役很快演变成一场重大战役,因为苏联人顽强抵抗,并发动了大规模反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被包围后被迫投降。

斯大林格勒的决定性德军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高加索地区的德军被迫撤退,以免再次陷入包围,并且这次将更加糟糕。在失败后,德军失去了东线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战役之一。

蓝色方案,即对伏尔加河和高加索的进攻,于 1942 年 6 月 28 日发起。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并在 11 月底从高加索撤退,德国的计划宣告失败。斯大林格勒战役于 1943 年 2 月 2 日结束,尽管包围圈内的德军抵抗一直持续到 3 月。

巴巴罗萨行动于 1941 年 6 月发起,未能实现希特勒在单次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苏联的目标。然而,德军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和工业,战争对德国人来说仍然进展顺利。

尽管去年遭受挫折,希特勒仍想发起进攻。希特勒决定在战线南部的黑海地区发起战役,这受到其经济顾问提供的不实信息的左右:他们告诉他,如果没有黑海和外高加索的资源,德国将无力维持战争。山脉以北是农业生产中心,拥有大量的煤炭和金属储备;而山脉以南则是外高加索地区,这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工业中心,生产了苏联每年石油产量的 80%。

到 1942 年 2 月,陆军总司令部(OKH)或陆军最高司令部开始计划对高加索地区的进攻。1942 年 4 月 5 日,希特勒发布了“元首指令第 41 号”,其中概述了新进攻的基本计划;这项计划后来被称为“蓝色方案”。主要目标是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主要油田:迈科普、格罗兹尼和巴库。德国将军们对如此深入敌方领土的突袭感到担忧,担心侧翼的安全。因此,希特勒的计划中也包括由德军盟友占领斯大林格勒(尽管这座城市最初将由德军占领),并在顿河和伏尔加河沿线建立防御线,这些防御线也将由盟军控制。此外,占领斯大林格勒将带来额外的优势,即封锁伏尔加河上所有敌军交通,伏尔加河是重要的运输动脉。

由威廉·李斯特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由第一装甲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第十七集团军和第三罗马尼亚集团军组成。该集团军负责对高加索的进攻。

伏尔加河战役由B集团军指挥,该集团军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后由马西米兰·冯·魏克斯元帅指挥。B集团军由第四装甲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六集团军以及第二匈牙利集团军、第四罗马尼亚集团军和第八意大利集团军组成。

为德国集团军提供空中支援的是第四航空队,由第四和第八航空兵军组成,由亚历山大·洛尔上将指挥,后来由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上将(著名战斗机王牌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的堂兄)接替。

苏联的“总参谋部”或“军令部”认为德军将进攻莫斯科。尽管苏联人从坠毁的德军参谋人员飞机残骸中找回了蓝色方案的计划,但斯大林认为这些计划是欺骗的一部分,而且部分原因是德国人真正实施了欺骗行动,因此他坚定地认为德军的进攻目标将是莫斯科。因此,苏联的大部分部队被部署到莫斯科防御。然而,苏联在蓝色方案目标地区仍然拥有 100 万名前线部队和 170 万名后备部队(约占其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由于预计德军将在北部发动进攻,因此由谢苗·季莫申科元帅指挥的红军部队于 5 月 12 日在南部发动进攻,以削弱德军力量。这次进攻演变成了哈尔科夫战役的第二阶段。尽管最初进展顺利,但由于德国空军取得了空中优势,并发起了装甲部队反攻,进攻最终失败。很快,苏联军队陷入包围,这场战斗成为苏联的重大失败。5 月 28 日,季莫申科下令停止进攻。几天内,苏联被迫投降,伤亡人数接近 30 万。

大约在同一时间(5 月 8 日),德军对克里米亚最东部的刻赤半岛发动了进攻,该地区仍由苏联控制。在第二十二装甲师进攻后被困在海边,苏联防御陷入混乱。刻赤最终在 5 月 20 日沦陷。苏联防御部队伤亡约 17 万,而德军伤亡不到 1 万。刻赤的沦陷为德军提供了一个基地,以便在对高加索的进攻中对苏联发动侧翼进攻。在全面空中进攻之后,德军随后向塞瓦斯托波尔市发起进攻,这座城市已被德军围攻了八个月。虽然一些防御者继续在城市的地下室坚持抵抗,但塞瓦斯托波尔在 7 月 4 日沦陷。苏联防御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但轴心国部队也蒙受了重大损失(约 3.6 万人伤亡)。

随着德军在这三场战役中的胜利,蓝色方案的实施已无障碍。

德军进攻于 6 月 28 日发起。德军在左翼遇到了相当大的抵抗,但第四装甲集团军在苏联部队耗尽补给后突破了防线。随后,德军迅速向顿河推进,很快到达了沃罗涅日市。苏联人认为,占领沃罗涅日之后,德军将继续向北进攻莫斯科。实际上,德军对占领沃罗涅日的设想并不那么宏伟:它仅仅是为了掩护向东南方向的进攻。

斯大林害怕莫斯科遭到攻击,导致大量苏联预备部队被投入到伏罗涅日的防御中。对莫斯科威胁的感知使苏联人忽略了高加索地区进攻带来的危险。德国的推进也得到了苏联混乱防御的帮助,这主要是因为最近在哈尔科夫的惨败,并允许第一装甲集团军快速突破。

直到7月22日,德国人才设法强渡顿河,并在第二天突入罗斯托夫城的防御阵地。罗斯托夫很快就在德国的攻击下沦陷。罗斯托夫的沦陷切断了来自油田的管道,使苏联人依赖从里海运来的油轮或新的铁路运往北方的石油。

德国及其盟国现在已经从起点线推进约 250 英里/400 公里,并俘获了大量苏联军队。然而,这个“袋子”比 1941 年的小得多。这是因为 1941 年失去了最好的坦克部队,并且变得更加谨慎。此外,1941 年的装甲“集团军”变成了装甲“集团军”,为坦克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但在这一过程中牺牲了速度。面对德国的推进,许多苏联军队向东北撤退,也就是向斯大林格勒方向撤退。

高加索

[edit | edit source]

在 7 月 23 日占领罗斯托夫后,德国人在两天后越过下顿河。第一装甲集团军随后向东南推进,进入 Manych 河谷。当苏联人摧毁了河上的水坝,淹没了山谷时,他们被耽搁了两天。

从那里,第一装甲集团军的推进扩散开来。其右翼纵队向南推进,并于 8 月 9 日占领了迈科普的油田,其中心到达了高加索山麓的皮亚季戈尔斯克,其左翼向东推进至布琼诺夫斯克。

虽然 8 月初的推进很快,但由于山区地形、当地征募的部队对其地区的了解和保卫家园的动机越来越强,以及燃料供应不足,必须通过一条从俄罗斯轨距转换为中欧轨距的铁路运输燃料,推进速度很快下降。

在占领迈科普后,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任务是占领从罗斯托夫到第比利斯的公路;然后,它将进攻巴库城。第 17 集团军负责战线西侧的一个狭窄区域,该区域以黑海和拉巴河为界。它将占领黑海港口诺沃罗西斯克和图阿普谢,然后向南进攻位于苏联-土耳其边境的巴统。

第 17 集团军的任务似乎很容易:它只需前进 50 英里/80 公里就能到达海岸,那里山坡逐渐下降。然而,推进受到库班河附近沼泽地带的阻碍,而东部则是崎岖的山丘。诺沃罗西斯克在 9 月中旬被占领;图阿普谢从未被占领;不用说,第 17 集团军未能抵达巴统。

第一装甲集团军的情况略好一些,但其推进速度正在减慢,它经常不得不暂停几天,等待补给。缺乏专门的山地部队加剧了后勤问题,这些部队原本被分配给第 17 集团军。该集团军在前往格罗兹尼及其以外地区的途中难以渡过特列克河,但最终在莫兹多克镇附近强行渡过。一旦渡过河,它就遭受了在特列克河南岸森林中顽强抵抗的苏联军队的重创,以及数百架苏联轰炸机的袭击,这些轰炸机可以不受惩罚地攻击该集团军,因为其防空炮已被送往斯大林格勒。此外,俄国骑兵部队骚扰了它的侧翼。该集团军每次试图推进都被阻止。

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保罗·冯·克莱斯特将军设想了一个使用钳形攻击推进的计划。他在 10 月底发起了进攻。右钳取得了一些进展,占领了纳尔奇克和阿拉吉尔。然而,由于雨雪,进攻再次停滞不前。尽管他们离他们的直接目标(格罗兹尼)触手可及,但苏联的反攻导致了一个罗马尼亚师的崩溃,迫使第一装甲集团军撤退。

希特勒意识到占领格罗兹尼和巴库油田不太可能后,命令空军对格罗兹尼进行轰炸。除非轰炸机在面对强大的苏联空中力量的情况下完全没有防备地飞行,否则无法到达巴库。

希特勒还计划打出他的空中王牌,以帮助第 17 集团军。来自欺骗性地称为第七空降师的伞兵将空降到从图阿普谢到巴统的沿海公路,而第 17 集团军将再次向南推进。然而,这个计划从未执行,因为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突然发起了反攻。已经集结在克里米亚准备空降的伞兵被紧急送往斯大林格勒。

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

[edit | edit source]

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由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将军指挥的第六集团军执行。起初,进攻进展顺利,但一些部队被派往防御越来越长的进攻的北部侧翼。

7 月 28 日,一支机动先锋部队到达了顿河弯道附近的卡拉奇。该集团军在进攻中已推进约 350 英里/560 公里,现在距离斯大林格勒的目标只有 40 英里/65 公里。然而,尽管先锋部队渗透了,但该集团军的大部分力量却被瓦西里·丘伊科夫将军指挥的第 64 集团军顽强的抵抗所阻挡,丘伊科夫将军后来成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第 62 集团军的指挥官。他们用了两周时间才击溃了顿河弯道的苏联部队,又用了十天时间才渡过顿河。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空军的大规模轰炸开始。德国人投下了超过一千吨的炸弹。8 月 23 日,陆军部队开始进攻,空军杀死了数千人,并在战略轰炸造成的大火中将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个烧毁的废墟城市。

8 月 23 日,德国人对斯大林格勒发起了钳形攻击,第六集团军组成北钳,第四装甲集团军组成南钳。在这一天,轴心国部队到达了斯大林格勒郊区。他们还占领了伏尔加河西岸长达 8 英里/13 公里的地段。这使得他们的炮兵能够击沉过河的船只。尽管如此,苏联人还是设法将两支部队分隔开来。即使当新的进攻在中心展开时,苏联人也坚守阵地。他们对苏联人发动了许多次进攻,有时防御线也被突破。然而,苏联人仍然设法守住了阵地,最多只是进行小规模撤退。面对如此顽强的抵抗,进攻部队几乎没有取得进展,并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战斗已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然而,苏联的人力储备要多得多。虽然设备不足,但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设备流入帮助缓解了这种情况。

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以及这座城市的名称使它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象征。从心理上来说,它比战略上更重要。苏联人不能输掉它;德国人不能输掉它。

9 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渗透到郊区,然后渗透到城市工业区。这剥夺了德国人的机动空间,这对一支如此依赖速度、突然袭击和闪电战来取得先前成功的军队来说至关重要。城市里的建筑区也阻止了大规模进攻;相反,战斗分裂成一系列的局部突击,降低了决定性进攻的机会。苏联的“紧贴”敌人战术,即尽可能地靠近敌人,阻止了对空支援和炮兵的广泛使用。德国人卷入了他们所谓的“鼠战”,无法利用他们过去使用的优越战术取胜。

苏联人意识到,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最佳方法是守住俯瞰战略街道和广场的建筑物。因此,各种建筑物都被改造成堡垒,配有狙击手、机枪和铁丝网。房屋之间的战斗非常激烈,几乎每栋建筑物、废墟和下水道都被争夺;甚至同一栋房子的不同房间都被争夺。斯大林格勒的部队集结是史无前例的,整个师在仅 1 英里/1.6 公里宽的战线上发起进攻,甚至更小。

战斗在工厂区尤其激烈,几个工厂因为在控制权方面的激烈战斗而闻名。俯瞰城市的马马耶夫山岗也遭到激烈争夺,在战斗过程中数次易手。“巴甫洛夫的房子”,位于市中心俯瞰着宽阔的广场,坐落在一条交叉街道上的公寓楼,由一个装备了迫击炮、反坦克步枪和迫击炮的排守卫。在德国地图上被指定为堡垒,它的守卫坚持了一个多月才被解救。

战斗是如此的凶猛和绝望,以至于被派往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增援部队在战斗中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 24 小时。即使是精锐部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军官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3 天。一些苏联士兵意识到他们不太可能活下来,试图逃过伏尔加河。然而,当苏联“特别部队”(后来改名为“斯梅尔什”)威胁要立即处决任何越过河流的人时,逃兵潮被阻止了。

经过三个月的激战,德军已占领伏尔加河以西的所有斯大林格勒地区,除了工厂区和马马耶夫岗的一些部分。

苏军反攻

[edit | edit source]
在斯大林格勒作战的部队。

计划

[edit | edit source]

当斯大林格勒市内的战斗正在进行时,苏联人用小规模的侦察攻击探测德军推进的防御薄弱的侧翼。德军侧翼主要由分散的、训练不足和装备不良的部队防御,其中大多数不是德国人。在某些地区,一个排负责防御 1.2 英里/2 公里的区域。德军盟军要求德军提供支援。甚至德国总参谋部也注意到了侧翼的薄弱,并警告希特勒,如果苏联人在冬天发动攻击,侧翼就无法防御。希特勒无视他们的建议,并下令继续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事实上,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上将因其与希特勒的频繁分歧而被解职。

总参谋部对侧翼力量和潜在的苏联反攻的担忧被证明是合理的。早在 9 月,就在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之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就已经在计划对德军进行反攻。这场后来被称为天王星行动的进攻主要由苏联将军亚历山大·瓦西列夫斯基和格奥尔基·朱可夫策划。

天王星行动的计划设想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北部和南部突破,那里由罗马尼亚军队薄弱地防守。他们将在德军防线后方会师,包围第 6 集团军,将其困在斯大林格勒。它将与火星行动同时进行,火星行动是针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更北部的进攻。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进攻,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地区部署了 110 万人,以及 800 多辆坦克、13000 门火炮和 1000 架飞机。

尽管空中侦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可疑的兵力集结,但德国将军拒绝相信苏联能够对战线的两个不同区域发动同时攻击。因此,德国人对进攻开始时感到惊讶。

进攻

[edit | edit source]

虽然天王星行动原本应该在 11 月 17 日开始,但它被推迟了两天。由于 11 月 19 日早晨有雾,能见度差,一些苏联指挥官希望推迟进攻的开始。然而,前线总部决定继续进攻,在早上 7 点 20 分,3500 门火炮向保卫斯大林格勒第 6 集团军左翼的罗马尼亚第 3 集团军开火。炮击持续了 80 分钟。虽然敌军阵地被浓雾遮蔽,但事先的准备使苏联炮兵能够准确地进行射击。炮击摧毁了弹药库、通信线路和炮兵阵地。一些幸存的罗马尼亚部队开始逃离。

尽管进行了炮击,一些罗马尼亚军队也叛逃,但苏联军队的前两次进攻,由第 21 集团军和第 65 集团军以及第 5 机械化集团军执行,都被击退了。然而,坦克部队设法突破,到当天结束时,罗马尼亚军队被击溃。苏联人俘获了 27000 名罗马尼亚士兵。同时,第 48 装甲军被派去反击正在推进的苏军。他们成功地阻止了苏军前进了一段时间,但第二天就被击败了。

苏军受到暴风雪的阻碍。枪支瞄准具被堵塞,坦克失去牵引力。然而,暴风雪也阻止了德军对威胁做出连贯的反应。

虽然苏联空军在为苏军提供空中支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德国空军几乎没有对德军防线的防御做出贡献。

第二天,斯大林格勒以南又发起了另一场进攻。由于浓雾,原本定于早上 8 点开始的进攻被推迟到 10 点开始。第 51 集团军没有收到该命令,提前发动了进攻。尽管犯了错误,但罗马尼亚第 4 集团军只进行了微不足道的抵抗,许多人投降。10 点钟,第 57 集团军加入了进攻。

这一次,德国人反应更快。第 29 装甲掷弹兵师被部署去攻击苏军。虽然取得了一些最初的胜利,但这支师很快就被重新部署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军的两条钳形攻势互相靠近。11 月 22 日晚上,北部的钳形攻势到达了卡拉奇镇,那里有一座横跨顿河的桥。由于难以相信敌军能够深入到友军领地,桥上的警卫最初没有试图阻止苏军的通过,以为他们是德国坦克。直到为时已晚他们才意识到情况并非如此,他们既无法阻止坦克,也无法摧毁桥梁。11 月 23 日,两支钳形攻势在卡拉奇以南会师,对第 6 集团军以及第 4 装甲军的一个军进行了包围,包围完成。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两支苏军的联系得到了加强,苏军外围包围被执行,以阻止任何可能前来援助被困第 6 集团军的援军。

最后的结局

[edit | edit source]

冬季风暴和小型土星行动

[edit | edit source]

在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或口袋(字面意思是“大锅”)里,有 29 万德军和罗马尼亚士兵被困,还有大约 1 万苏联平民和几千苏联战俘。

在苏军双重包围后不久,德军将军请求允许向顿河方向突围。然而,希特勒正在巴伐利亚的贝希特斯加登的避暑山庄与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德国空军司令,在一起。戈林向希特勒保证,德国空军能够通过空运供应被包围的部队,同时集结一支救援部队。本来应该很清楚,这样的行动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由于天气恶劣、技术故障、战斗机拦截和猛烈的防空火力,空运任务惨败,平均每天交付的物资不到 100 吨。被困部队每天需要约 800 吨物资。

同时,11 月 25 日,最高统帅部开始计划土星行动,该行动旨在切断高加索地区的德军,以及圆环行动,该行动旨在消灭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内的德军。

大约在同一时间,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被认为是德国国防军中最优秀的战略家之一,开始制定计划,准备进行一次反击,旨在打破苏联对斯大林格勒的封锁。这被命名为冬季风暴行动,或德语中的“冬雷”行动。

12 月 12 日,第 4 装甲军开始向东北方向进攻斯大林格勒。德军在面对薄弱的苏联抵抗时取得了一些早期进展,但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并在距离困境中的第 6 集团军 30 英里/40 公里处被阻击。苏联第 2 近卫集团军被重新部署,以阻击德军。12 月 19 日,曼施坦因派一名情报人员通知保卢斯,第 6 集团军司令,关于战略形势,并敦促他与曼施坦因的救援部队合作尝试突围。虽然他最初同意,但保卢斯改变了主意,认为第 6 集团军太弱,无法尝试突围。同一天,德军再次进攻,在距离斯大林格勒 50 英里/80 公里处被阻止。

12 月 16 日,当曼施坦因的救援行动正在进行时,苏军发起了小型土星行动,这是一次基于土星行动的修改后的、正如其名称所暗示的那样,规模更小的进攻。这场新的进攻,由两支钳形攻势从顿河和奇河中部发动,威胁要切断第 4 装甲军,12 月 23 日,该军被命令撤退。第二天,它回到了冬季风暴行动之前的位置。随着冬季风暴行动的失败,所有从救援部队手中拯救第 6 集团军的希望都破灭了。该军的毁灭或投降已不可避免。

小型土星行动很快就将敌人从顿河-顿涅茨走廊中赶走。然而,顽强的德军抵抗和积雪阻碍了小型土星行动的进展。尽管进攻速度放缓,但就连希特勒本人也终于意识到,小型土星行动对他在高加索的军队构成了重大威胁。他认识到,如果他固执地坚持征服高加索的企图,就会比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更加惨败。1943 年 1 月,希特勒下令 A 集团军撤退。他们及时逃脱了。

第 6 集团军投降

[edit | edit source]

尽管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坚定地相信他们会被救援,但第六军团已经明显无法得到援助。随着1月10日“圆环行动”的发动,德军被迫从城市郊区撤退到城市本身。在苏联进攻开始后的几天内,德军失去了他们在皮托姆尼克的主要机场。很快,德军便没有任何机场可控。除了少量通过降落伞空投的物资外,空中补给停止了。

尽管德军弹药和食物都严重短缺,但他们仍然以与苏联军队在防御时相同的顽强意志抵抗着。

在战斗的最后绝望日子里,一群苏联基层军官向保卢斯将军提出了最后通牒:如果第六军团在24小时内投降,苏联将保证所有战俘的安全,为伤病员提供“正常”的食物和医疗照顾,并允许战俘保留个人物品。保卢斯没有回应。1月22日,保卢斯请求允许投降,但希特勒却下令斯大林格勒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1月30日,希特勒晋升保卢斯为**元帅**。由于此前从未有德国元帅被俘,希特勒认为保卢斯宁愿自杀也不愿被苏联俘虏。然而,第二天,当苏联部队包围了保卢斯位于一家百货商店的指挥部时,保卢斯投降了。2月2日,除少数顽固抵抗者外,城市中其他轴心国军队也投降了。共有约91000名士兵被俘,包括3000名罗马尼亚士兵。其中包括22名将军。希特勒对保卢斯的投降感到愤怒,他苦涩地评论说,保卢斯“本可以摆脱一切悲伤,升入永恒和民族不朽,但他却选择去莫斯科”。到3月,所有抵抗都停止了。

斯大林格勒是纳粹政府首次公开承认失败,他们在1月31日播报了战败的消息。2月18日,约瑟夫·戈培尔在柏林体育宫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承认德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并鼓励德国人民,尽管他们面临着困难,但要继续战争,因为德国和西方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

战役余波

[edit | edit source]

伤亡

[edit | edit source]

据估计,轴心国军队伤亡人数在50万至85万之间(阵亡、受伤或被俘)。在战斗结束时被俘的91000名轴心国士兵中,只有5000至6000人活着回到了德国。另一方面,苏联损失了超过110万人。除了军事损失外,许多苏联平民在战斗中丧生或受伤。总计,这场战斗可能造成多达200万人的伤亡,使斯大林格勒成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斗之一。

战略分析

[edit | edit source]

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归因于**国防军**指挥官,包括希特勒本人的错误。

未能完成“蓝色方案”任何目标(占领高加索和外高加索,以及夺取斯大林格勒)的主要原因是希特勒的狂妄自大、傲慢和过度自信。他下令同时对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进行进攻,将南方面军一分为二,导致双方兵力不足以实现各自的目标。如果希特勒集中力量占领高加索,德军可能拥有足够的兵力既实现目标,又确保侧翼安全。

德国将军们也因过度自信而受到指责。在战争初期,德军成功地使用了闪电战战术,突破敌军防线,深入敌后,留下大量敌军被困在包围圈中,等待后期“清扫”。保卢斯在试图占领斯大林格勒时,为什么没有包围城市,消灭后来的敌军(就像苏联所做的那样),这可以归因于他认为苏联军队即将崩溃,斯大林格勒将在几天内沦陷。然而,对城市的正面进攻给第六军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即使他们成功占领了斯大林格勒,这也将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保卢斯也应该使用预备队,但他显然认为这是不必要的。虽然他的后方有一些分散的师,但保卢斯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如果出现重大机遇或灾难,可以决定性地影响战斗进程。

虽然保卢斯是一位优秀的参谋军官,但他缺乏果断和灵活的指挥能力,并且几乎直到最后都是希特勒的盲目崇拜者。当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陷入僵局时,尽管有明显迹象表明他目前的战略不会成功,但保卢斯并没有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当有人指出保卢斯的侧翼不安全时,他未能提供预备队,认为俄国人力量不足以攻击他。当俄国人反攻来临时,保卢斯反应迟缓,花了三天时间才意识到危险,并请求允许突围。当“冬季风暴行动”执行时,保卢斯不愿违抗希特勒,错过了突围的机会。

战略意义

[edit | edit source]

斯大林格勒战役通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之一。虽然德国在东线的失败可能是在“巴巴罗萨行动”期间未能迅速给予致命一击所决定的,但斯大林格勒标志着德国在战争期间取得成功的顶峰。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果是德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德国不仅在斯大林格勒损失了超过50万人,还损失了12000门火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以及3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相当于德国每年武器生产量的约一半。包括第六军团在内的6个轴心国军队被消灭,第六军团是**国防军**中最大、也是最有力的军队。除了人员和装备损失外,还有22名将军被俘。

斯大林格勒是战争中德国首次重大军事灾难,也是对德国士气的重大打击。**国防军**的领导层和德国民众开始对**国防军**战胜苏联的能力失去信心。德国的盟友也失去了信心,许多人试图退出联盟。

轴心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使苏联能够确保其获得外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储备和工业中心。这种燃料对苏联的战争努力至关重要。该地区以及摩尔曼斯克,是美国运送租借法援的主要路线。这种援助对于维持苏联的战争努力和帮助苏联工业恢复至关重要。

也许斯大林格勒最重要的后果是战略主动权从德国人手中转移到了苏联人手中。它永远不会再转移回去。在斯大林格勒包围第六军团之前,苏联工业刚刚开始恢复,红军的补给线受到威胁。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补给线威胁解除,苏联在战斗结束后拥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德国人从未从斯大林格勒的失败中恢复过来。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