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AQA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4/组织内部信息系统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信息系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数据处理系统是指捕获数据并将其存储为更便于后续使用形式的系统,例如,EPOS 系统将交易文件中售出的商品列表存储起来。

信息系统 (IS) 将数据(通常来自数据捕获系统)转换为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决策。例如,超市信息系统可以获取 EPOS 的交易文件,并将其转换为“最畅销商品”列表以进行决策。

信息系统在决策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帮助管理人员将他们能够获得的大量数据整理成更易于使用的信息形式。高质量、高效的信息处理可以带来更好的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管理信息系统 (MIS) 的存在是为了获取来自内部(例如 EPOS 数据)和外部(例如市场调查)来源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然后,将适当的信息传递给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以完成他们负责的任务。

有效的 MIS 将成为组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共同努力实现业务目标。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MIS 包括输入(外部和内部数据)、处理和输出(报表、查询结果和专家系统)。

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生命周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系统生命周期是大多数系统(不仅仅是 IS)遵循的一个便捷的生命周期。系统在生命周期中的阶段取决于当前对系统进行的开发类型。

系统生命周期有 6 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为什么要有一个新的系统?可行性研究旨在确定拥有一个新系统的理由(或者,如果现有系统运行良好,则不拥有一个新系统的理由)。

  • 当前系统可能无法满足组织的要求。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或者之前的系统未正确实施时。
  • 当前系统可能已经过时。
    技术的进步可能意味着当前系统效率低下,并且可能不兼容,难以维护。例如,旧的 EPOS 系统可能无法利用正在部署的新“芯片和引脚”系统。
  • 系统可能难以维护。
    运行在过时硬件上的旧系统可能难以找到替代品,而且开发人员(例如能够使用 COBOL 进行开发的开发人员)可能难以找到。

可行性研究主要检查 5 个方面的可行性,称为“TELOS”。

  • Technical feasibility - 技术上可行吗?
  • Economic feasibility - 是否有资金可以开发该系统?是否还有更经济的方法可以开发相同的系统?
  • Legal feasibility - 是否已将法律考虑在内?(例如,数据保护法)。
  • Operational feasibility - 当前的工作实践是否能够支持新系统?
  • Schedule feasibility - 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开发该系统?

在开发系统时,必须尽早进行对当前系统和用户需求的分析。

为了进行准确的分析,组织所有层级的员工都必须参与分析阶段。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

  • 访谈
  • 文档检查
  • 问卷调查
  • 观察(例如“时间与动作”研究)。

最终的分析报告将:

  • 展示新系统将如何工作(而不是如何工作)。
  • 记录组织的数据流(包括输入和输出)。
  • 分析系统的成本和收益。
  • 解释如何实施该系统。
  • 解释该系统如何与组织结构相适应,以及需要对工作实践进行的任何更改。
  • 考虑备选方案(硬件配置、软件设计等)。

在这个阶段,将解释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文档应包括硬件和软件要求的说明。

它应该包含系统如何捕获/输出输入和输出,包括对输入数据的任何验证检查,以及对系统流程的说明。

还应在这里描述用户界面(通常借助于图表)。
大多数现代系统都是模块化开发的,因此每个模块和任务的细分也将成为设计文档的一部分。

您的设计还应包括您的测试计划。您的测试计划应涵盖每个输入的极端数据、错误数据和正常数据,以及这些数据的预期输出。

设计文档的最后部分是变更计划。在这里,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实施完成的系统,以及如何从旧系统切换到新系统。

实施和测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这个阶段,将根据设计计划创建系统。理想情况下,应使用测试计划不断测试该系统,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还应该有里程碑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系统应该再次进行测试。

创建系统后,应将其根据变更计划实施到组织中。

有时被称为评估。

系统成功安装后,需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满足分析中概述的组织需求。如果不满足,可以执行以下类型的维护:

  • **完善性维护** - 对分析中最初未识别的系统进行改进
  • **适应性维护** - 对系统进行调整,例如组织需求发生变化时
  • **纠正性维护** - 解决测试期间未发现的系统问题

**MIS 的成功与失败**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开发人员可能只关注一个指标来判断 MIS 的成功与否,即它是否能正常运行。然而,仅仅能运行并不意味着 MIS 就成功了。例如,可能没有人使用完成的 MIS。

还有更好的指标来衡量 MIS 的成功。

  • 系统是否得到使用?
  • 最终用户是否对系统感到满意?
  • 系统是否满足分析中提出的最初目标?

**导致成功的因素**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用户参与**
    • 让用户参与分析和测试阶段,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系统,从而提高最终用户的满意度
  • **系统复杂性**
    • 如果由缺乏经验的团队负责,高度复杂的系统往往会失败
  • **开发管理**
    • 管理不善的项目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 成本超支
      • 延迟
      • 性能问题
  • **管理支持**
    • 新系统必须得到开发该系统的组织管理层的支持
      • 必须提供充足的资金
      • 必须提供人力
      • 必须支持对现有系统的更改

**导致失败的因素**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MIS 可能会在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失败,但失败往往在生命周期后期变得更加明显,此时纠正错误的成本和难度都会大幅增加。

最有可能出现失败的阶段是分析阶段。

  • 任命了分析能力差的分析师
  • 进行了错误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在现有系统方面
  • 分析人员配备不足
  • 用户参与不足

设计阶段的失败可能是由于:

  • 系统无法满足未来需求
  • 需要对工作实践进行重大更改
  • 用户参与不足

在实施阶段,失败可能是由于:

  • 编码时间估计不足
  • 缺乏必要的软件开发技能
  • 设计缺陷
  • 内部沟通不畅
  • 分配的资源水平低
  • 没有设计适当的测试计划,因此没有进行适当的测试
  • 最终用户没有参与测试,也没有进行验收测试

在安装阶段,

  • 没有制定转换计划
  • 分配给转换的资金不足
  • 新系统文档不足
  • 没有进行性能评估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