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希望描述一个集合中两个数学实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查看地球上所有人的集合,我们可以定义“是...的孩子”作为一种关系。类似地, 运算符在整数集上定义了一种关系。二元关系,以下简称关系,是针对两个集合的元素任意选择定义的二元命题。
 运算符在整数集上定义了一种关系。二元关系,以下简称关系,是针对两个集合的元素任意选择定义的二元命题。
形式上,关系是两个集合  和
 和  之间的笛卡尔积的任意子集,因此,对于一个关系
 之间的笛卡尔积的任意子集,因此,对于一个关系  ,
, 。在这种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 被称为该关系的定义域,
 被称为该关系的定义域, 被称为其陪域。如果一个有序对
 被称为其陪域。如果一个有序对  是
 是  的元素(根据
 的元素(根据  的定义,
 的定义, 且
 且  ),那么我们说
),那么我们说  通过
 通过  与
 与  相关。我们将使用
 相关。我们将使用  来表示集合
 来表示集合
 . .
换句话说, 用于表示在
 用于表示在 的陪域中,某些定义域中的
 的陪域中,某些定义域中的  所关联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所关联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为了表示两个元素  和
 和  对于关系
 对于关系  相关联,其中
 相关联,其中  是某个笛卡尔积
 是某个笛卡尔积  的子集,我们将使用一个中缀运算符。我们写成
 的子集,我们将使用一个中缀运算符。我们写成  对于某些
 对于某些  和
 和  。
。
有很多种关系。实际上,进一步检查我们之前提到的例子可以发现这两种关系大不相同。在“是某人的孩子”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人物 A、B,既不是 A 是 B 的孩子,也不是 B 是 A 的孩子。在  运算符的情况下,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两个整数
 运算符的情况下,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两个整数  ,
, 或
 或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为了学习关系,我们必须研究更小的关系类。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为了学习关系,我们必须研究更小的关系类。
特别是,我们关注关系的以下性质
- 自反性:关系  是自反的,如果对于所有 是自反的,如果对于所有 ,都满足 ,都满足 。 。
- 对称性:关系  是对称的,如果对于所有的 是对称的,如果对于所有的 都有 都有 。 。
- 传递性:关系  是传递的,如果对于所有的 是传递的,如果对于所有的 都有 都有 。 。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三个性质中,我们都是对集合  中的所有元素进行量化。
  中的所有元素进行量化。
任何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  被称为
  被称为  上的等价关系。由等价关系相关的两个元素被称为在等价关系下等价。我们用
  上的等价关系。由等价关系相关的两个元素被称为在等价关系下等价。我们用  表示
  表示  和
  和  在
  在  下等价。如果只有一个等价关系在考虑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写成
  下等价。如果只有一个等价关系在考虑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写成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简单地说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简单地说  是集合
  是集合  上的等价关系,并让其他含义隐含。
  上的等价关系,并让其他含义隐含。
示例:对于一个固定的整数  ,我们在整数集合上定义一个关系
,我们在整数集合上定义一个关系  ,使得
,使得  当且仅当
 当且仅当  对某个
 对某个  成立。证明这个关系在整数集合上定义了一个等价关系。
 成立。证明这个关系在整数集合上定义了一个等价关系。
证明
- 自反性:对于任意  ,立即得到 ,立即得到 ,因此 ,因此 对于所有 对于所有 成立。 成立。
- 对称性:对于任意  ,假设 ,假设 。那么必须有 。那么必须有 对于某个整数 对于某个整数 成立,并且 成立,并且 。由于 。由于 是一个整数, 是一个整数, 也必须是一个整数。因此, 也必须是一个整数。因此, 对于所有 对于所有 成立。 成立。
- 传递性:对于任意 ,假设 ,假设 和 和 。则 。则 和 和 ,对于某些整数 ,对于某些整数 。通过将这两个等式加在一起,我们得到 。通过将这两个等式加在一起,我们得到 ,因此 ,因此 . .
证毕。
备注:在初等数论中,我们用 来表示这种关系,并说 a 与 b 模 p 同余。
 来表示这种关系,并说 a 与 b 模 p 同余。
令 为在
 为在 上的等价关系。然后,对于任何元素
 上的等价关系。然后,对于任何元素 我们定义
 我们定义 的等价类为子集
 的等价类为子集![{\displaystyle \left[a\right]\subseteq X}](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418e8928bc261e258651b8404b4f70473537dc10) ,由
,由
![{\displaystyle \left[a\right]=\left\{b\in X|a\sim b\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25b76ff0a2e8dd26a7da129e97e071c71527b324) 
定理:![{\displaystyle b\in \left[a\right]\implies \left[b\right]=\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59cf0ad96fe663b1fa3da0ccaa84e4cd7c9208a9)
证明:假设![{\displaystyle b\in \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6f0525edb1af501ad4d93c2d82a1aebd0fc97ded) 。根据定义,
。根据定义, .
.
- 我们首先证明![{\displaystyle \left[b\right]\subseteq \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5af49017afed29f639ebd6e4c2a779942fbfcf21) 。设 。设 是 是![{\displaystyle \left[b\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813105d450b3e25e8f985010eac1eeb8f95ccf17) 中的任意元素。那么根据等价类的定义, 中的任意元素。那么根据等价类的定义, ,并且根据等价关系的传递性, ,并且根据等价关系的传递性, 。因此, 。因此,![{\displaystyle {p\in \left[b\right]}\implies {p\in \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d42298bc0afef648afb1e353b55a4db25fa1113d) 并且 并且![{\displaystyle \left[b\right]\subseteq \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5af49017afed29f639ebd6e4c2a779942fbfcf21) 。 。
- 我们现在证明![{\displaystyle \left[a\right]\subseteq \left[b\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74a7395dde7c781bf7ac1b3b076c01525cb1f090) 。设 。设 是 是![{\displaystyle \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76984b1ba4f30272a4b22c033dd18093f9566686) 中的任意元素。那么根据定义 中的任意元素。那么根据定义 。根据传递性, 。根据传递性, ,所以 ,所以![{\displaystyle q\in \left[b\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a59e8f7efb5bfa0ad6fb71fbc497c19b2dcfbc65) 。因此, 。因此,![{\displaystyle {q\in \left[a\right]}\implies {q\in \left[b\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97ddcc68abc8cd691cf69eb9f9886497a2c3460f) 并且 并且![{\displaystyle \left[a\right]\subseteq \left[b\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74a7395dde7c781bf7ac1b3b076c01525cb1f090) 。 。
由于![{\displaystyle \left[a\right]\subseteq \left[b\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74a7395dde7c781bf7ac1b3b076c01525cb1f090) 并且
 并且 ![{\displaystyle \left[b\right]\subseteq \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5af49017afed29f639ebd6e4c2a779942fbfcf21) ,我们有
,我们有![{\displaystyle \left[b\right]=\left[a\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58660fd4812714c5e6e787b0d9a64cb039d0256d) 。
。
证毕。
集合  的一个划分是集合
 的一个划分是集合  ,
, 的一个不相交的族,使得
 的一个不相交的族,使得  .
.
定理:  上的等价关系
 上的等价关系  诱导出
 诱导出  的一个唯一划分,同样地,一个划分也诱导出
 的一个唯一划分,同样地,一个划分也诱导出  上的一个唯一等价关系,使得它们是等价的。
 上的一个唯一等价关系,使得它们是等价的。
证明:(等价关系诱导出划分):设  是
 是  的等价类的集合。那么,由于
 的等价类的集合。那么,由于 ![{\displaystyle a\in [a]}](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8e21b33d3bf0176aa3d2866bec500adf92f748eb) 对于每个
 对于每个  都成立,
 都成立, 。此外,根据上述定理,该并集是不相交的。因此,
。此外,根据上述定理,该并集是不相交的。因此, 的等价类集合是
 的等价类集合是  的一个划分。
 的一个划分。
(划分诱导等价关系): 令  是
 是  的一个划分。那么,定义
 的一个划分。那么,定义  在
 在  上,使得
 上,使得  当且仅当
 当且仅当  和
 和  都是同一个
 都是同一个  的元素,对于某个
 的元素,对于某个  。
。  的自反性和对称性是直接的。对于传递性,如果
 的自反性和对称性是直接的。对于传递性,如果  且
 且  对于同一个
 对于同一个  ,我们必然有
,我们必然有  ,传递性随之而来。因此,
,传递性随之而来。因此, 是一个等价关系,其等价类为
 是一个等价关系,其等价类为  。
。
最后,从  中获得
  中获得  的一个划分
 的一个划分  ,然后从
,然后从  获得一个等价方程,显然又回到了
  获得一个等价方程,显然又回到了  ,所以
,所以  和
  和  是等价结构。
  是等价结构。
证毕。
令  是集合
  是集合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那么,定义集合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那么,定义集合  为
  为  的所有等价类的集合。为了对这个结构做更有意思的说明,我们需要更多尚未发展的理论。但是,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在整本书中都会得到很多关注。
  的所有等价类的集合。为了对这个结构做更有意思的说明,我们需要更多尚未发展的理论。但是,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在整本书中都会得到很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