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无政府主义常见问题解答/为什么无政府主义者反对现行制度?/1.5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书籍,开放世界

B.1.5 如何形成专制文明的大众心理基础?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在 A.3.6 节中指出,等级森严的专制机构往往具有自我延续性,因为在这些机构的影响下成长会导致顺从/专制的性格——这些人既“尊重”权威(基于对惩罚的恐惧),也渴望对下属行使权力。拥有这种性格结构的个人并不真正希望拆除等级制度,因为他们害怕真正自由所带来的责任。在他们看来,“自然”和“正确”的社会机构,从专制的工厂到父权制的家庭,都应该是金字塔形的,顶端是发布命令的精英,而下面的人则仅仅服从。因此,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自由主义者”和“无政府”资本家们在鼓吹“自由”的同时,却也倡导工厂法西斯主义和私有化国家。简而言之,专制文明代代相传,因为它通过一个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条件系统,创造了支持现状的大众。

威廉·莱希对专制文明再生产中涉及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最彻底的分析之一。莱希的分析基于弗洛伊德四个最扎实的发现,即:(1)存在一个潜意识,它对行为有着强大的但非理性的影响;(2)即使是幼儿也会发展出活泼的“生殖器”性欲,即对性愉悦的渴望,这与生育无关;(3)儿童性欲以及在单一配偶制和父权制下亲子关系中产生的恋母/恋父情结通常会被压抑,因为害怕因性行为和性思想而受到惩罚或指责;(4)这种对儿童自然性行为的阻断及其记忆的消除并没有削弱其在潜意识中的力量,反而加剧了它,并使其能够以各种病理障碍和反社会冲动的方式表现出来;(5)人类的道德规范并非源于神圣起源,而是源于父母和父母替代者在儿童早期使用的教育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反对儿童性欲的措施。

通过研究布罗尼斯瓦夫·马林诺夫斯基对特罗布里安群岛人的研究,这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社会,儿童的性行为没有受到压抑,神经症和性变态以及专制机构和价值观几乎不存在,莱希得出结论,父权制和专制最初是在部落首领开始从其儿子们缔结的某种类型的婚姻(“交叉表兄弟姐妹婚姻”)中获得经济优势时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婚姻中,妻子的兄弟有义务以持续的贡品的形式向她支付嫁妆,从而使丈夫的氏族(即首领的氏族)富裕起来。通过为他的许多儿子安排这种婚姻(由于首领拥有一夫多妻的特权,所以儿子通常很多),首领的氏族可以积累财富。因此,社会开始根据财富分层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为了确保这些“良好”婚姻的永久性,需要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然而,人们发现,如果没有压抑儿童的性欲,就不可能维持一夫一妻制,因为正如统计数据所示,被允许自由表达性欲的儿童往往无法成功地适应终身一夫一妻制。因此,随着阶级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专制的育儿方法被用来灌输压抑的性道德,而新的父权制系统依赖这种道德来进行自我复制。因此,一方面是前父权制社会、原始的自由主义共产主义(或用莱希的话说,“劳动民主”)、经济平等和性自由,另一方面是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经济、经济阶级分化和性压抑,两者之间存在历史相关性。正如莱希所说

“每一个从[母系]发展到父权制组织的部落都必须改变其成员的性结构,以产生与其新的生活方式相符的性欲。这是一个必要的改变,因为权力和财富从民主的氏族[母系氏族]转移到首领的专制家庭,主要是借助于压制人民的性冲动来实现的。正是在这种方式下,性压抑成为社会分化成阶级的必要因素。”“婚姻,以及它所带来的合法嫁妆,成为了一种组织向另一种组织转变的轴心。鉴于妻子的氏族对丈夫的家庭的婚姻贡品加强了男性的,尤其是首领的,权力地位,高级氏族和家庭的男性成员对使婚约永久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换句话说,在这个阶段,只有男性对婚姻感兴趣。就这样,自然劳动民主的简单联盟,可以随时轻松解散,变成了父权制的永久性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永久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成为父权制社会的基本制度——至今仍是如此。然而,为了维护这些婚姻,有必要对自然的生殖器冲动施加越来越多的限制,并贬低它。”

[1]

这种从母系到父权制社会的转变中所涉及的自然性欲的压抑产生了各种反社会冲动(虐待狂、破坏冲动、强奸幻想等),然后也必须通过强加一种强迫性的道德来压制,这种道德取代了人们在前父权制社会中发现的自然自我调节。就这样,性开始被认为是“肮脏的”、“恶魔般的”、“邪恶的”等等——它确实已经通过次要冲动的产生而变得如此。因此

“由于后来的[母系制]的革命过程(首领家庭从母系氏族中获得经济独立,部落之间日益增长的商品交换,生产工具的发展等),导致了父权-专制的性秩序,这种秩序通过剥夺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的性自由,将性商品化,并将性兴趣置于经济压迫的控制之下,成为专制意识形态的主要基础。从现在开始,性确实被扭曲了;它变得邪恶和恶魔化,必须受到抑制。”

[2]

一旦父权制的萌芽出现,一个完全的专制社会就会形成,这个社会的基础是通过性压抑来摧残其成员的心理

“对儿童自然性欲的道德抑制,其最后阶段是对儿童生殖器性欲的严重损害,使儿童感到害怕、害羞、畏惧权威、服从、“善良”和“温顺”(用专制的意义来理解)。它对人类的反抗力量具有削弱作用,因为每一个重要的生命冲动现在都背负着严重的恐惧;而且,由于性是一个禁忌话题,因此一般的思考和人类的批判能力也受到抑制。简而言之,道德的目的是培养顺从的臣民,他们尽管遭受痛苦和羞辱,但仍然适应专制秩序。因此,家庭是微型的专制国家,儿童必须学会适应它,作为以后对他要求的普遍社会适应的准备。人类的专制结构——这一点必须明确地确定——基本上是由性抑制和恐惧的植入产生的。”

[3]

通过这种方式,通过破坏个人反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儿童性欲的抑制——以及其他形式的自由、自然的生物能量表达(例如喊叫、哭泣、奔跑、跳跃等)——成为创造反动人格的最重要武器。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反动政治家都如此强调“加强家庭”和促进“家庭价值观”(即父权制、强制一夫一妻制、婚前贞洁、体罚等)。用莱希的话说

“由于专制社会借助于专制家庭在民众的个体结构中自我复制,因此,政治反动必须将专制家庭视为‘国家、文化和文明’的基础并予以捍卫……[它是]政治反动的细胞,是产生反动男女的最重要中心。它起源于特定的社会过程,并从中发展起来,成为维护塑造它的专制制度的最重要机构。”

[4]

家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基本机构,因为儿童在最初几年,从出生到大约六岁,最容易受到心理伤害,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主要由父母照顾。当孩子们长大到可以离开父母时,学校和教堂就会继续进行这种塑造的过程,但如果父母没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通常会失败。因此,A.S. 尼尔观察到:“幼儿园的训练非常类似于犬舍的训练。被鞭打的儿童,就像被鞭打的幼犬一样,会成长为一个顺从、低等的成年人。就像我们训练我们的狗来满足我们自己的目的一样,我们也训练我们的孩子。在那个犬舍,幼儿园,人类的狗必须干净;当我们认为他们方便进食时,他们必须进食。1935年,我在柏林的坦佩尔霍夫看到成千上万只顺从、谄媚的狗在伟大的驯兽师希特勒吹响命令时摇着尾巴。” [5]

家庭也是青春期压抑的主要机构,此时性欲达到顶峰。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父母没有为青少年提供私人空间,让他们与伴侣不受干扰地进行性关系,反而积极地阻止这种行为,通常(就像在原教旨主义基督教家庭中)要求完全禁欲——这恰恰是在禁欲最不可能的时候!此外,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青少年在经济上依赖于父母,社会没有提供住房或宿舍来允许性自由,年轻人别无选择,只能屈服于父母关于婚前性行为禁欲的非理性要求。这反过来迫使他们在汽车后座或其他偏僻的地方偷偷摸摸地发生性关系,在那里他们无法放松或获得完全的性满足。正如赖希发现的,当性欲受到压抑并充满焦虑时,其结果总是某种程度上的他所谓的“性高潮无力”:无法完全屈服于性高潮期间释放的能量流动。因此,性张力的释放不完全,导致慢性生物能量停滞状态。赖希发现,这种情况是神经症和反动态度的温床。(更多详情请参见J.6节)。

在这方面,有趣的是要注意,在发展出父权-专制制度之前,“原始”社会,例如特罗布里安群岛,为青少年提供专门的社区房屋,让他们可以与伴侣一起享受不受干扰的性关系——并且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在一个无政府主义社会中,这样的制度将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隐含在自由的概念中。(有关青少年性解放的更多信息,请参见J.6.8节)。

民族主义情绪也可以追溯到专制家庭。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当然是自然的,也是所有家庭纽带的基础。从主观上讲,祖国和民族概念的情感核心是母亲和家庭,因为母亲是孩子的祖国,就像家庭是“微型国家”一样。根据赖希的研究,他仔细研究了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的大众吸引力,民族主义情绪是家庭纽带的直接延续,根植于对母亲的固着依恋。正如赖希指出的,虽然对母亲的婴儿期依恋是自然的,但固着依恋并非如此,而是社会产物。在青春期,如果对青少年的非自然性限制没有导致它被永恒化,那么对母亲的依恋将为其他依恋让路,即自然的性关系。正是通过这种社会条件化的外部化,对母亲的固着成为成年人中民族主义情绪的基础;也只有在这个阶段,它才成为一种反动的社会力量。

后来跟随赖希分析创造反动性格结构过程的作家们拓宽了他的分析范围,除了性方面的抑制之外,还包括强加于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其他重要抑制。例如,瑞安·艾斯勒在她的著作《神圣的快乐》中强调,正是这种负面的性态度,而不是负面的快乐态度,创造了这些类型的个性。对快乐感觉价值的否定渗透到我们的潜意识中,例如,在普遍的想法中反映出来,享受身体的快乐是人性的“动物性”(因此是“坏的”)方面,与精神和“灵魂”的“更高”快乐形成对比。通过这种否认身体精神方面的二元论,人们会对享受任何快乐的感觉感到内疚——这种条件确实为他们在资本主义和国家主义下,以牺牲快乐(甚至生命本身)为基础的生活做好了准备,因为它们需要大众服从异化的劳动、剥削、保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服兵役等等。与此同时,专制意识形态强调痛苦的价值,例如通过美化坚韧、麻木不仁的战士英雄,他们为了某种冷酷无情的理想而忍受痛苦(并对他人施加“必要的”痛苦)。

艾斯勒还指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家庭中,如果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痛苦的惩罚是常态,那么孩子们就会学会抑制对父母的愤怒。也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种愤怒随后常常会转移到传统上被剥夺权力的人群(如少数民族、儿童和妇女)身上。” [6]这种被压抑的愤怒随后成为反动政治家的肥沃土壤,他们的群众吸引力通常部分依赖于将社会问题归咎于少数民族。

正如心理学家埃尔斯·弗兰克尔-布鲁尼克在《权威主义人格》中所记录的那样,那些从小遭受虐待而被迫将自己的意志服从于令人恐惧的专制父母要求的人,在成年后也容易将自己的意志和思想服从于专制领导人。“换句话说,”弗兰克尔-布鲁尼克总结道,“在他们学会将自己被压抑的愤怒转移到他们认为弱小的人身上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服从独裁或‘强人’统治。此外,由于任何反抗的迹象(即使是‘顶嘴’关于受到不公平待遇)都会受到严厉惩罚,他们逐渐也学会否认自己小时候所遭受的任何不公正待遇——并将其依次施加在自己孩子身上。” [7]

这些只是维持现状的一些机制,它们创造了崇拜权威和害怕自由的个性。因此,无政府主义者通常反对传统的育儿方式、父权-专制家庭(及其“价值观”)、对青少年性欲的压制以及教会和大多数学校教授的否定快乐、肯定痛苦的态度。取而代之的是,无政府主义者赞成非专制、非压迫性的育儿实践和教育方法(分别参见J.6节和J.5.13节),其目的是防止或至少减少个人的心理残疾,让他们能够发展自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的学习。我们认为,这是人们成长为快乐、有创造力、真正热爱自由的个人的唯一途径,他们将为无政府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繁荣提供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法西斯主义的大众心理学,第90页
  2. 赖希,同上,第88页
  3. 赖希,同上,第30页
  4. 同上,第104-105页
  5. 萨默希尔:一种激进的育儿方法,第100页
  6. 神圣的快乐,第187页
  7. 权威主义人格,第187页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