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史/依恋
依恋被定义为婴儿和照护者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和情感纽带 (Carlson, Buskist, Enzle, & Heth, 2002)。
以下是两位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的动物研究的总结,他们的想法塑造了后来的研究人员对人类依恋的理解;康拉德·洛伦茨 (1903-1989) 和 哈里·弗雷德里克·哈洛 (1905-1981)。特别是,被认为是依恋理论和研究奠基人的研究人员,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安斯沃斯,认为以下关于动物的研究可以为他们自己对人类的研究提供参考。
1937 年,康拉德·洛伦茨对雏鹅进行了研究,支持了依恋的生态学观点。他观察了刚出生的雏鹅的行为,它们会跟随或“印记”几乎任何移动的物体 (例如,母亲、鸭子,甚至人类) (Shaffer, Wood & Willoughby, 2002)。洛伦茨报道说,印记是自动的,不需要学习,这种行为发生在出生后的关键时期,雏鹅会一直依恋特定的物体 (Shaffer, Wood & Willoughby, 2002)。洛伦茨解释道
- …雏鹅的跟随反应被印记到“鹅”或“人”身上,但哪个特定的刺激情况代表了这些概念中的每一个,仍然是一个有趣的谜团。被人类印记的雏鹅会毫不含糊地拒绝跟随鹅而不是人,但它不会区分矮瘦的年轻女孩和留着大胡子的老男人 (Lorenz, 1965)
洛伦茨继续解释说
- 在离开巢穴后的头两天,雏鹅会跟随父母四处走动,并且它的跟随反应的选择性会再次大幅度增加。到那时,它已经学会了个人识别父母,并且永远不会把其他鹅认作是它们… (Lorenz, 1965)
这种印记的想法影响了鲍尔比关于人类依恋的理论。1956 年,他写了关于他对依恋的生态学观点的支持,与学习理论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的相反观点和更流行的观点相比
- 现在有两种观点流行。一种,是所有学习理论学派持有…被许多精神分析学家持有…认为婴儿唯一的初级需求是食物、温暖等生理需求,以及,只要他对母亲产生情感依恋,那是因为他学会了她是他满足生理需求的代理人…另一种观点是,婴儿依恋母亲的需要与他获得营养或喜欢温暖胜过寒冷的需要一样初级。这意味着存在一种初级的社会导向的驱动力,基本上独立于对食物或温暖的需要。这种观点被以洛伦茨和廷伯根为首的欧洲动物行为研究小组持有…在得出结论之前,我认为第二种假设更有可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很明显,婴儿天生就至少有两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反应,即哭泣和微笑… (Bowlby, 1956)。
与鲍尔比密切合作的玛丽·安斯沃斯承认,鲍尔比对依恋的进化和生态学方法的兴趣最初让她“不安”,她曾要求他重新考虑这种理论立场 (Ainsworth, 1983)。直到安斯沃斯进行关于依恋的第一个实证研究之后,她才重新考虑了这种立场。
鲍尔比和安斯沃斯关于依恋的想法也受到哈里·哈洛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进行的研究的影响和支持。哈洛进行过许多研究,考察了出生后与母亲分离的恒河猴的影响。他最著名的研究包括考察从出生起就被两个替代母亲抚养的幼猴的行为;一个“铁丝”母亲和一个“布料”母亲。这项研究表明,无论猴子从哪个母亲那里获得营养,它们都会不断地寻求舒适和安全感,从布料制作的替代母亲那里寻求舒适和安全感 (Shaffer, Wood & Willoughby, 2002)。
安斯沃斯特别感兴趣的是哈洛关于他的猴子对象在布料母亲面前的行为的发现,他在其中解释说,“……好像布料母亲给了婴儿一种安全感,释放了探索和玩耍的积极反应…” (Harlow, 1961)。哈洛的发现支持了安斯沃斯关于照护者作为婴儿安全基地的想法。
对康拉德·洛伦茨和哈里·哈洛的动物研究的简要描述证明了它们对依恋研究和今天仍然突出的想法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婴儿需要与照护者建立依恋,以及这种依恋如何影响随后的发展的想法。
约翰·鲍尔比 于 1907 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出身于上层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母,尤其是他的父亲,被描述为“冷漠”且“难以接近”,他与他们的关系被认为是“疏远”的 (Coates, 2004)。鲍尔比和他的兄弟姐妹的照护主要由保姆提供,因为这是他们那一阶层 (被称为上层资产阶级) 和那一代人的习俗。鲍尔比有两个姐姐,还有两个兄弟 (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安东尼 (比鲍尔比大 13 个月) 被认为是他们母亲的明确最爱。他似乎在智力上很有天赋,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实业家,并继承了他们父亲的名字。约翰和安东尼被当作双胞胎对待——穿着相同的衣服,被安排在同一个教室。鲍尔比试图战胜他的哥哥,而他的哥哥则决心对他弟弟保持优势。他们的弟弟吉姆似乎表现出可能的智力缺陷,并且一生都在挣扎。鲍尔比的竞争力和对他人的关注可能是源于他兄弟之间的位置。鲍尔比非常保护吉姆,尤其是当他被哥哥欺负的时候。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鲍尔比对安东尼对弟弟的明显缺乏敏感性感到特别愤怒 (Brandell & Ringell, 2007)。
鲍尔比的母亲认为宠坏孩子是“危险”的,所以她经常阻止孩子们试图引起她的注意和感情 (van Dijken, 1997)。她的母亲曾向朋友坦白说,她从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并且感觉很舒服地把他们留给自己。她会从保姆那里收到关于她孩子的报告,保姆负责所有日常照护工作 (例如,洗澡、喂食等)。他们的母亲每天下午 5 点到 6 点之间会“探望”孩子们,喝茶后,她会给孩子们读书 (Holmes, 1993)。她似乎在夏季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更多,那段时间他们在斯凯岛度过。
鲍尔比在幼儿时期与他的保姆保持着亲密的亲子关系,保姆是他的主要照料者。然而,在他快四岁的时候,保姆离开了这个家庭。鲍尔比后来写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完全由一个充满爱心的保姆照料,然后在她两三岁,甚至四五岁的时候离开,几乎和失去母亲一样悲惨”(鲍尔比,1958,引自范戴肯,1997,p. 25)。八岁的时候,鲍尔比和他的哥哥被送到了寄宿学校,这恰逢他们的父亲被送去参战。鲍尔比表示自己在学校期间非常不快乐。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告诉妻子,他不会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把“狗”送走(科茨,2004):"孩子的不快乐会累积,因为他看不到黑暗隧道的尽头。一个学期的十三周,就像十三年的时间一样漫长"(鲍尔比,1973,p. 3,引自科茨,2004,p. 574)。这些经历似乎塑造了鲍尔比关于父母和早期经历对孩子影响的想法。尤其是,他痛恨当时传统的英国育儿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对孩子隐瞒爱和关怀,以免宠坏他们。
虽然鲍尔比最初选择在剑桥大学学习医学,但他对与儿童合作产生了兴趣,并在一年后放弃学业,成为一家小型分析性寄宿机构的志愿者,该机构收治的是行为失调和有犯罪倾向的儿童。鲍尔比认为,这段经历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学习机会(范戴肯,1997)。鲍尔比尤其被两个孩子的困境所吸引。其中一个孩子是一个孤立、内向的孩子,因为偷窃被学校开除。鲍尔比写道,这个孩子从未体验过与母亲形象的稳定关系。另一个孩子是一个焦虑的男孩,他非常依恋鲍尔比,像影子一样跟着他。这两个孩子都经历过失去母亲,正是通过与他们的合作,鲍尔比才对母爱剥夺对儿童发展和福祉的影响变得敏感(卡伦,1998)。他对这两个男孩的经历促使鲍尔比重新考虑他的职业目标。具体来说,鲍尔比回到医学院,但选择接受儿童精神病学培训。之后,他加入了英国精神分析诊所,在那里接受梅拉妮·克莱因的培训。
通过精神分析的培训(以及他与自己的分析师的经历),鲍尔比开始认为分析师(包括梅拉妮·克莱因)过度关注孩子的内心幻想生活(例如,攻击性冲动和性冲动之间的冲突),而忽略了孩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经历。鲍尔比主张更加重视父母互动在塑造孩子个性中的作用,并推测这些互动的起源在于父母早年与自己父母的经历。
1936 年,鲍尔比开始在伦敦儿童指导诊所工作,在那里他研究了在机构中长大的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障碍。他发现,这些孩子中有很多都是“无情”的。换句话说,他们无法爱,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形成与母亲形象的牢固依恋关系。布兰德尔和林格尔 (2007) 指出,鲍尔比的观察发生在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许多家庭失去了去战场参战的父亲。留在家中的家庭成员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困难,导致父母不得不将婴儿送往医院和机构抚养。从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开始,鲍尔比发表了几篇关于母爱分离和丧失对儿童影响的论文。具体来说,鲍尔比认为“心理剥夺”(由于母爱剥夺)而不是经济、营养或医疗剥夺是儿童行为失调的主要根源(科茨,2004)。
约翰·鲍尔比在 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研究中首次概述了母爱剥夺(通过因死亡或分离而失去母亲)对儿童的影响。鲍尔比声称,母爱剥夺会导致发展中的孩子在生理、智力、行为和情绪方面出现不利的结果。在《儿童保育与爱的成长》(1953)中,鲍尔比展示了自己对少年犯的研究,以及其他人(包括安娜·弗洛伊德)对在机构和寄宿托儿所中长大的儿童的观察。他通过直接观察和回顾性研究(检查这些孩子的早期历史)来研究对这些孩子的“伤害”。根据这些数据,鲍尔比得出结论,与由母亲抚养的孩子相比,被剥夺母爱关怀的孩子更有可能经历到广泛的不利影响。具体来说,在机构中长大的孩子被发现会出现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迟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他人建立稳定关系的能力明显受损。根据自己的观察,鲍尔比认为“在生命的前五年,孩子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长期分离,是导致性格发展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鲍尔比,1944,引自霍姆斯,1993)。此外,鲍尔比认为,即使在生命的前五年短暂分离也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利影响。鲍尔比关于母爱剥夺影响的发现为他开创性的依恋理论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鲍尔比被认为对依恋形成提供了最全面、最有影响力的解释。他的贡献深受行为学的影响,包括强调行为的进化起源和生物学目的。
鲍尔比认为,幼儿由于其基因禀赋,在生物学上“偏向”于与照顾者发展依恋关系。与照顾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确保生存,尤其是在捕食者出现意味着危险的时候。因此,依恋关系对于物种来说与其他天生的行为系统(如进食和交配)一样重要。为了生存,婴儿必须能够激活并维持父母的亲近性。这些行为包括依恋反应,如哭泣、依偎和跟随。这些行为只有在父母回应孩子的行为时才能有效。因此,人们认为在进化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互补的父母依恋系统。目前,依恋行为仍然受到感知到的危险的触发,并通过感知到的安全感而终止。依恋的生物学功能是保护幼崽,而心理功能是提供安全感。因此,婴儿“基因上被预先设定”来保持与母亲的亲近性,并在遇到压力时向母亲发出寻求关注和帮助的信号。反过来,母亲被设定为回应这些信号。
鲍尔比还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的概念。这些模型从孩子开始能够更好地以符号形式将世界呈现给自己(通常在 2 岁左右)时开始形成。他们开始形成自己、重要他者以及他们与他人关系的模型。这些模型最终通过帮助孩子预测他人的行为并计划适当的行为反应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内部工作模型是在与特定依恋人物的经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了与该人物关系的质量。与温暖、接受的母亲反复建立联系的经历有助于形成内部工作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孩子将母亲视为安全和支持的来源。反过来,孩子会期望母亲能够作为安全基地,可以预测地提供支持,并且会对母亲产生积极的情绪。这些期望很可能会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一旦形成,这个模型就会像模板一样强加于新的互动中。此外,孩子的自我模型也是在第一个依恋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一个经历过惩罚和拒绝母亲的孩子会产生失败和缺乏自尊的感觉。如果自我在他人的眼中不可接受,这将损害孩子的自我形象。在没有敏感和回应性的照护的情况下,孩子会开始认为他人不可信,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因此,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模型是同步发展的。
玛丽·艾恩斯沃斯 原名玛丽·丁斯莫尔·索尔特,1913 年 12 月 1 日出生于俄亥俄州格伦代尔。玛丽·艾恩斯沃斯在安大略省多伦多长大并接受了所有正规教育(布雷瑟顿,2003)。玛丽的学术、职业和个人决定始终将她引向依恋研究。这个方向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她 76 岁完成最后一项依恋实证研究,在她 85 岁去世前几个月,她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梅恩,1999)。
教育
玛丽在自传中解释说,她是在高中最后一年,15 岁时,意识到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在阅读了威廉·麦克杜格尔的《性格与生活行为 (1928)》后,玛丽解释道
- 我以前从未想过,一个人可以从内心寻找对自己的感受和行为的解释,而不是完全受制于外力。这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我于是决定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1983,p. 201)
玛丽·安斯沃斯于1935年和1939年分别在多伦多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美国心理基金会 (APF),1998年)。玛丽的博士论文题目为“基于安全感的适应性评估”,其中她指出,“在家庭安全缺失的情况下,个人会因缺乏安全基础而受到阻碍”(梅恩,1999年,第683页)。这段经历为玛丽后来在依恋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婴儿将照顾者视为“安全基础”的理念成为了核心组成部分。
完成研究生学业后,玛丽继续在多伦多大学担任讲师,直到1942年,她加入了加拿大女子军团 (APF,1999年)。加入军队是玛丽自己的选择,正如她解释的那样,她“不再满足于远离所有行动……”(安斯沃斯,1983年,第206页)。凭借这段经历,玛丽在临床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面试、病史采集和测试管理(布雷瑟顿,2003年)。1946年,她从军队退役,并接受了多伦多大学的教授助理职位。玛丽还与她之前的博士导师布拉兹博士共同领导了一个研究团队(布雷瑟顿,2003年)。正是在这个研究团队中,她遇到了一个名叫莱昂纳德·安斯沃斯的硕士生,两人于1950年结婚(布雷瑟顿,2003年)。
英国伦敦
这对新婚夫妇决定搬到英国伦敦,在那里莱昂纳德将在伦敦大学学院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玛丽到达伦敦后,重新联系上了她在军队期间认识的一位同事埃迪斯·默瑟,后者将她注意力引向《伦敦时报》上的一个招聘广告。这份工作是塔维斯托克诊所的研究职位,与约翰·鲍尔比合作研究母亲分离对婴儿人格发展的影响。玛丽申请了这份工作,通过面试并被录用。玛丽后来表示,“……埃迪斯·默瑟和一份报纸广告重新设定了我整个研究生涯的方向”(安斯沃斯,1983年,第208页)。
在鲍尔比的诊所工作期间,玛丽与詹姆斯·罗伯逊密切合作,后者对她日后整个职业生涯中收集数据的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罗伯逊曾接受过安娜·弗洛伊德的指导,并接受了关于儿童观察的全面培训,包括在自然观察期间进行广泛的叙述(布雷瑟顿,1992年)。玛丽对罗伯逊的方法印象深刻,并将在自己的工作中继续效仿这些方法。
乌干达
1953年,玛丽和莱昂纳德·安斯沃斯搬到了乌干达。正是在这里,玛丽进行了第一个实证依恋研究(1955-1956年)。这是一项短期纵向自然研究,玛丽在其中采用了罗伯逊的广泛记录方法。玛丽从这项研究中得出结论,“依恋并非出生时就存在,但无论如何它都会逐渐出现……”(安斯沃斯,1967年,第430页)。也是在这项研究中,安斯沃斯重新审视了她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关于“安全基础”的观点,并开始揭示“母亲敏感性”在婴儿依恋中的关键作用(安斯沃斯,1967年;布雷瑟顿,2003年)。
巴尔的摩
到达巴尔的摩后(1955年),玛丽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临床医生和临床与发展心理学的讲师。在这段时间里,1960年,玛丽和莱昂纳德离婚,她将这段经历描述为“个人灾难”,并解释说“对离婚的抑郁反应导致我去寻求专业帮助,最终发展成八年的心理分析经历”(安斯沃斯,1983年,第210页)。据报道,通过她在心理分析中的经验,她对自己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热情”,因此开始更频繁地工作(梅恩,1999年)。安斯沃斯本人声称,心理分析“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积极影响”(安斯沃斯,1983年,第210页)。
正是在巴尔的摩,玛丽在鲍尔比的鼓励下发表了她关于乌干达的研究结果。她还进行了一项新的实证研究,以复制她早期的发现。这项研究包括对婴儿及其母亲前54周的婴儿生命进行深入观察(每个婴儿母子对72小时)(布雷瑟顿,2003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玛丽开发了一种实验室程序,该程序至今仍然广为人知,并用于对婴儿的依恋进行分类,即“陌生情境”测试。在这个程序中,玛丽在观察婴儿与母亲短暂分离后重聚的行为模式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为模式。这一程序再次促使玛丽重新审视照顾者作为婴儿“安全基础”的作用。哈洛对猴子进行的研究支持了她的观点,以及如何在陌生情境中对其进行分类,在这些研究中,猴子实验对象在“布妈妈”而不是“铁丝妈妈”的陪伴下表现出更多探索行为。她还开发了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的分类,这些分类至今仍然广为人知。总而言之,玛丽对巴尔的摩的研究感到满意,她说:“这项研究证明了我期望的一切,它将我职业生涯中所有的线索都串联了起来”(安斯沃斯,1983年,第211页)。
支持鲍尔比理论的研究结果影响了对现有育儿实践的建议,取代了最初由学习理论家提出的观点(布雷瑟顿,2003年)。玛丽的依恋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起了很大争议,因此并不总是被接受。她被指责“与当前生活方式的变化脱节”,并且不支持妇女解放;然而,她表示,她的信念是,“……婴儿可能比他们(当前的生活方式)落后了一百万年”(安斯沃斯,1983年,第213页)。1977年,儿童发展研究协会 (SRCD) 拒绝了一篇总结她工作的期刊投稿。直到其他研究人员开始复制她的工作,她才开始获得认可(布雷瑟顿,2003年)。事实上,SRCD 最初拒绝了她的观点,但在1985年授予了她“对儿童发展杰出贡献奖”(布雷瑟顿,2003年)。
导师/研究员
除了她在依恋研究方面的贡献外,玛丽还受到许多她在该领域指导的学生的赞赏。安斯沃斯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颁发的第一个“导师奖”(布雷瑟顿,2003年)。她也被现有的依恋研究人员视为“导师”和“英雄”(佩德森和佩德森,个人通讯,2006年)。她的学生记得她是一位“活泼而健壮的女性”(梅恩,1999年,第682页)。玛丽·安斯沃斯没有自己的孩子。她被认为将自己的研究生视为自己的家人,她曾说过:“我生命中最非凡的事情是看到这么多人对依恋概念感兴趣,并致力于进一步发展它……我认为他们是我的家人”(布雷瑟顿,2003年)。从玛丽·安斯沃斯的一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致力于发展和理解婴儿与母亲的互动。她的工作继续影响着当前的依恋研究。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给她“心理学科学终身成就金奖”,旨在表彰她“作为20世纪研究幼儿与照顾者关系的主要人物之一(E.沃特斯)”(布雷瑟顿,2003年)。
陌生情境与依恋模式
[edit | edit source]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是两种婴儿行为,揭示了依恋(卡尔森等,2002年)。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的谨慎和恐惧反应(例如,哭泣和依偎在照顾者身边)。这种行为通常在婴儿 6 个月到 12 个月之间出现。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照顾者试图离开时表现出的恐惧反应(例如,哭泣、兴奋和依偎在照顾者身边)(卡尔森等,2002年)。分离焦虑大约在婴儿 6 个月时首次出现,并在 15 个月时达到顶峰。这种发展模式在多种文化中都有发现(卡根、基尔斯利、泽拉佐,1978年)。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是安斯沃斯依恋测试的基础,被称为“陌生情境”测试。
陌生情境是一种依恋测试,涉及由安斯沃斯及其同事(安斯沃斯、布莱尔、沃特斯和沃尔,1978年)开发的陌生环境、人物和事件,旨在考察在高压力和低压力条件下依恋和探索行为之间的平衡。它包括一系列八个片段,每个片段持续大约 3 分钟,在此期间婴儿/儿童会接触到旨在引发与依恋和安全相关的某些压力的事件(例如,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它还可以观察婴儿对照顾者和陌生人的安慰反应。陌生情境测试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婴儿与照顾者之间形成了安全依恋,那么婴儿将利用照顾者作为安全基础,探索陌生的环境。通过评估婴儿在陌生情境测试中的行为,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依恋类型。
一个典型的陌生情境测试包括以下 8 个片段(摘自沙弗、伍德和威洛比,2002年):
- 1. 实验者将父母和婴儿带到游戏室,然后离开。
- 2. 父母坐着,婴儿玩玩具。(父母作为安全基础)
- 3. 陌生人进入,坐下,与父母交谈。(陌生人焦虑)
- 4. 父母离开,陌生人如果婴儿感到不安,则提供安慰。(分离焦虑)
- 5. 父母回来,向婴儿打招呼,如果婴儿感到不安,则提供安慰。陌生人离开。(重聚行为)
- 6. 父母离开房间。(分离焦虑)
- 7. 陌生人进入,提供安慰。(能够被陌生人安慰)
- 8. 父母回来,向婴儿打招呼,如果需要,提供安慰,并试图引起婴儿对玩具的兴趣。(重聚行为)
* 注意:除第一集外,所有集数时长均为 3 分钟。但是,如果婴儿变得极度不安,分离片段可能会缩短,重聚片段可能会延长。
艾恩斯沃斯确定了三种依恋模式:安全型、抵抗型和回避型。安全型依恋是理想的依恋模式,在大约 10 个婴儿中就有 7 个出现这种模式(Myers & Spencer,2001)。它的特点是婴儿对照顾者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胜过陌生人。当照顾者回到房间时,婴儿会寻求安慰,并且能够被照顾者安抚。婴儿在母亲在场时通常对陌生人很外向。安全依恋婴儿的照顾者往往会迅速地回应他们的哭泣,敏感而恰当地做出反应。
抵抗型依恋的婴儿在与照顾者关系中表现出紧张的迹象。在照顾者离开房间之前,他们会紧紧地依偎在照顾者身边,但当照顾者回来时,会表现出接近和回避的行为。例如,当照顾者回到房间时,他们可能会继续表现出痛苦的迹象,比如哭泣,甚至可能会推开照顾者,如果照顾者试图安慰他们。这些婴儿通常对陌生人非常警惕,即使母亲在场也是如此。抵抗型依恋通常是在照顾者对婴儿没有耐心,很少花时间与他们互动时形成的(Carlson 等人,2002)。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通常不会对照顾者和陌生人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他们倾向于在独自一人时不表现出痛苦,并且很可能会在照顾者回来时回避或忽视照顾者。这种依恋模式在大约 10 个婴儿中就有 2 个出现(Myers & Spencer,2001)。这些婴儿通常对陌生人很合群,但是,他们有时也会像忽视照顾者一样忽视陌生人。回避型依恋模式通常是在照顾者对婴儿的需求不敏感时形成的(Carlson 等人,2002)。
当大一点的孩子(即 2 岁以上)不再因与照顾者短暂分离和与陌生人接触而感到压力时,陌生情景测试对于描述大一点的孩子依恋关系就没有那么有用了。依恋问卷 (AQS) 是一种替代性依恋质量评估方法,可用于 1 至 5 岁的儿童。它要求父母或训练有素的观察者对一组 90 个描述依恋相关行为的描述符进行分类(例如,“孩子用大大的笑容迎接母亲”),并将这些描述符分为从“最像”到“最不像”的类别,以获得一个代表孩子安全程度的概况。人们发现问卷与陌生情景依恋分类系统是一致的(Pederson & Moran,1996)。
玛丽·梅恩 & 成人依恋访谈 (AAI)
玛丽·梅恩是玛丽·艾恩斯沃斯的学生之一。1986 年,她发现了一组比其他孩子更焦虑,并且不符合艾恩斯沃斯最初 3 种依恋类别的孩子。她将这种第四类依恋模式称为“混乱/解组织型”(Main & Soloman,1990)。符合这种依恋模式的孩子表现出与抵抗型和回避型孩子相关的行为,但这些行为表现得不可预测。据说是 5% 到 10% 的北美婴儿具有这种依恋模式(Shaffer,Wood & Willoughby,2002)。具有这种依恋模式的婴儿似乎是最焦虑的。他们对照顾者的反应相互矛盾。例如,他们可能会在被照顾者抱住时停止哭泣,但会变得僵硬,把头转向照顾者,并且不表现出任何情绪。梅恩报告说,许多混乱型孩子的母亲曾是创伤的受害者,或者在童年早期经历过未解决的损失。她认为,母亲的焦虑和恐惧感因此被传递给了婴儿。据报告,大多数受虐待婴儿也发现了混乱型依恋(Carlson 等人,1989)。
梅恩还在依恋领域做出了贡献,她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了成人依恋访谈 (AAI)(Main & Goldwyn,1993)。AAI 是一项包含 20 个问题的访谈,这些问题询问人们与父母和其他依恋人物的经历。AAI 还询问与生活中重大的损失、创伤以及与自己孩子经历有关的问题。这项访谈大约需要 60 到 90 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然后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评分。评分过程很复杂,需要 2 周的强化培训,然后进行 18 个月的可靠性培训,才能使研究人员得到合格的培训。在评分访谈时,会分析受试者回答的总体连贯性。
梅恩最初开发 AAI 的目的是将艾恩斯沃斯的婴儿-母亲依恋模式转化为相应的成人模式。AAI 将成人分为以下三种依恋类别:
- 自主-安全型(成人对早期依恋提供了清晰连贯的描述,无论这些依恋是否令人满意)。
- 专注型(成人谈论了关于依恋的矛盾的童年记忆,但没有将这些记忆整合到一个有条理、一致的画面中)。
- 回避型(成人无法回忆起童年时期关于依恋关系的很多事情。当回忆起具体的记忆时,这些记忆表明了排斥事件)。
父子关系与依恋
[edit | edit source]虽然过去在讨论依恋的概念时往往关注母子关系,但父亲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孩子依恋风格的影响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兴趣领域。在过去 30 年中,随着传统性别角色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母亲在家庭之外获得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积极的育儿角色(Dacey & Travers,1996)。这让人质疑,婴儿是否真的对他们的父母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反应。父母与孩子之间发展的关系类型和依恋风格在母亲和父亲之间是否有所不同?
探索母亲与孩子依恋和父亲与孩子依恋之间相似性的研究表明,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一些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在探索父亲与孩子之间发展成的依恋风格时,鲍尔比(1988)指出,出现的风格与母亲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依恋风格非常相似。然而,鲍尔比还指出,在同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的依恋模式之间没有关联”(Dacey & Travers,1996,147)。也就是说,母亲和婴儿可能是安全依恋的,而父亲和婴儿可能不是,反之亦然。研究表明,当婴儿与母亲和父亲都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时,他们的社会反应能力更强。此外,有证据表明,与父亲建立的安全依恋关系可以缓冲母亲-婴儿不安全依恋关系的潜在负面影响(Shaffer,Wood & Willoughby,2002)。
文化差异与依恋
[edit | edit source]依恋的发展受到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因为婴儿和父母的依恋行为因文化而异。例如,一项关于跨文化依恋模式的研究(Harwood,Miller,& Irizarry,1995)发现,美国白人母亲强调她们孩子的独立性、自力更生和自信心,因为她们认为孩子应该成长为能够自力更生的个体。相比之下,人们发现波多黎各母亲在与孩子互动时强调尊重、礼貌和技巧,因为她们认为孩子应该成长为有礼貌、守法的公民。研究还表明,抵抗型依恋的特点是强烈的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这种依恋在照顾者很少将婴儿留给替代照顾者的文化中更为常见,例如日本(Shaffer,Wood,& Willoughby,2002)。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哪些符合安全或不安全依恋的标准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社会,安全依恋的特点是婴儿被鼓励与照顾者分离,以探索环境,从而变得独立自主。相比之下,日本母亲强调婴儿对母亲的完全依赖,导致日本婴儿在分离和重聚期间表现出某些行为,如果在陌生情景测试中进行测试,这些行为将被归类为不安全依恋。然而,这些行为正是日本文化中被认为非常适应的行为,因为它强调社区和相互依赖性(Shaffer,Wood,& Willoughby,2002)。
依恋的解释:依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edit | edit source]取决于人们对依恋的理论立场,父母与孩子之间发展起来的关系类型的机制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精神动力学理论家**遵循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婴儿会依恋那些满足其早期欲望的人,例如口欲的满足。婴儿依恋父母,尤其是母亲,因为父母是婴儿的主要喂食者。艾里克森也是一位精神动力学理论家,他认为婴儿会依恋父母,因为喂食能让母亲和婴儿之间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行为主义者**遵循斯金纳的观点,强调强化在依恋中的作用。不同的依恋风格取决于父母和婴儿之间互动的强化程度。包含亲密的身体接触、安慰和适当刺激(例如视觉和声音互动)的互动应该是积极的强化,并导致更安全类型的依恋。
虽然**认知发展理论**没有提供太多关于婴儿如何与照顾者建立依恋的信息,但该理论确实表明,形成依恋的能力取决于婴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具体来说,在形成依恋之前,婴儿必须能够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此外,婴儿还必须具备“客体永久性”,因为如果一个人在他们看不见的时候就不复存在,那么很难对他们产生依恋(Schaffer, 1971)。有趣的是,依恋在婴儿 6 到 9 个月左右开始出现,这也是皮亚杰第四个感觉运动子阶段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婴儿第一次能够寻找并找到他们看到有人藏起来的物体(Shaffer, Wood & Willoughby, 2002)。
**行为生态学理论**的依恋源于康拉德·洛伦茨(1937 年)关于印记的研究。他发现,非常小的鸭子会跟随任何移动的物体,无论是它们的母亲、其他动物还是人类。他将这种行为称为“印记”。他指出,印记是自动的,因为幼小的雏鸟不需要学习跟随,它发生在鸟儿孵化后的一段关键时期内,而且是不可逆的,一旦幼鸟开始跟随某个特定的物体/人,它就会一直依恋它(Shaffer, Wood & Willoughby, 2002)。洛伦茨得出结论,印记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如果幼鸟跟随它们的母亲寻找食物,可以增加它们生存的机会。从洛伦茨的工作中可以看出,行为生态学家认为,许多先天行为旨在促进婴儿和照顾者之间的依恋。依恋关系保护幼崽免受伤害,并确保它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它们能够存活足够长的时间来繁殖,从而保证物种的延续。
依恋和后来的发展
[[编辑]]人们相信,婴儿与照顾者形成的依恋类型对他们后来的生活有影响(Belsky & Cassidy, 1994),尤其是在他们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方面(Waters, Merrick, Treboux, Crowell & Albersheim, 2000)。安全依恋的婴儿更有可能表现出更有利的成长结果。安全依恋的成年人发现自己很容易与他人亲近,并且不担心变得过于依赖或被抛弃(Myers & Spencer, 2001)。他们更有可能报告说他们的关系令人满意且持久。回避型的成年人往往在关系中投入较少,也更容易离开(Myers & Spencer, 2001)。研究发现,回避型的成年人往往占有欲强、嫉妒心强且不信任他人。他们经常与同一个人反复分手(Myers & Spencer)。此外,在女性中,不安全的依恋与临床抑郁症以及应对压力的困难相关(Barnas, Pollina, & Cummings, 1991)。
鲍尔比(1980, 1988)和布雷瑟顿(1985, 1990)认为,婴儿使用内在工作模型,即对自身和他人的人际关系的认知表征,来解释事件并形成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因此,敏感、有反应的照护会导致积极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认为他人是可靠的。另一方面,不敏感、忽视或虐待的照护会导致他人消极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的特点是不安全和缺乏信任。
依恋应用:安全圈计划
[[编辑]]安全圈计划(COS)是多年依恋理论和研究如何指导目前针对有风险的照顾者和婴儿的干预措施的例子。COS 计划是从当代依恋理论发展而来的,针对有风险的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其照顾者(Marvin, Cooper, Hoffman, & Powell, 2002)。
COS 计划是一种以小组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六名照顾者参加 20 周(每周 1.15 小时)的治疗师带领的小组会议。理论和研究为小组中每个成员制定个性化方案,基于照顾者及其孩子的依恋模式。在干预之前,利用以证据为基础的依恋程序(例如陌生情境测验、成人依恋访谈)评估依恋模式(Marvin, Cooper, Hoffman, & Powell, 2002)。
干预措施的重点是照顾者,照顾者负责改变照顾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照顾者以用户友好的方式了解依恋理论(例如图表)。介绍的主要概念探讨了艾恩斯沃斯关于照顾者是孩子“安全基地”和“安全港”的想法。父母接受培训,以识别和修复与孩子之间的“中断”互动。一项干预前后研究报告了成功的结果,将混乱的依恋模式改变为安全的依恋模式。(Marvin, Cooper, Hoffman, & Powell,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