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基础地质/外核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地球的外核是一个液态层,厚度约为2,261公里,由铁和镍组成,位于地球的固体内核之上,地幔之下。其外边界大约位于地球表面下方2,890公里(1,800英里)。内核和外核之间的过渡位于地球表面下方约5,150公里处。

外核的温度范围为4400°C(7952°F)至6100°C(11012°F),靠近内核。人们认为外核中镍铁流体的涡电流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外核的压力不足以使其固化,因此即使其成分与内核相似,它也是液态的。外核中也可能存在硫和氧。

如果没有外核,地球上的生命将非常不同。科学家认为,外核中液态金属的对流产生了地球的磁场。这个磁场从地球向外延伸数千公里,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保护罩,偏转了太阳的太阳风。如果没有这个磁场,太阳风会吹走我们的大气层,地球会像火星一样没有生命。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