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圣经研究/新约注释/马可福音/第 8 章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背景信息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马可福音 8 章概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称马可福音为最基本的福音书并不为过。威廉·巴克莱

耶稣怜悯那些跟随他的人,让他们能听他的教导。他关心人们的肉体和精神健康。耶稣要向门徒表明,他们必须有信心。门徒起初不相信能得到足够的面包来喂饱所有的人;在他们所处的偏远地方买那么多面包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跟随耶稣太久了,以至于他们没有食物了。

耶稣用别人给他的少许食物,为所有人提供了食物。当每个人都吃饱了后,耶稣和他的门徒离开去了另一个地方。法利赛人试图用一个问题来陷害耶稣,但他没有落入他们的圈套。

耶稣试图警告他的门徒法利赛人的错误教导,但门徒不明白耶稣的意思。尽管耶稣两次奇迹般地喂饱了众人,但门徒仍然不明白。耶稣希望门徒明白他在做什么,但他们此时却无法理解。在耶稣与他们在一起的大部分时间里,门徒都相当迟钝。尽管耶稣已经尽可能地明确了,但门徒并没有完全理解耶稣所说的话的含义。

在伯赛大,当耶稣医治一个瞎子时,耶稣不想让这个瞎子告诉别人他是谁。这可能是因为耶稣不想让法利赛人有任何想法,这些想法他们可能会夸大,说耶稣在亵渎神明。毕竟,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但现在还不是揭示的时候。耶稣希望他的门徒知道他是谁,但他们自己却无法理解。彼得说耶稣是基督后,耶稣公开谈论了自己将在耶路撒冷受苦,然后被杀害的事情。彼得对耶稣谈论他的死亡感到不安,所以他责备了耶稣。

耶稣责备彼得,说他说话像撒旦在通过他说话,而不是像一个认识上帝的人说话。这使耶稣开始讨论上帝的事情和人的事情。上帝的事情是人所不能理解的。然而,人必须遵行上帝的律法,不要羞愧上帝。跟随上帝比跟随自己的欲望更重要。

历史背景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关于马可福音 8 章背景的注释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们在社会关系上互相帮助;互惠是常态。如果一个人在政治支持方面帮助了某人,那么他们就会以返还恩情,比如当你旅行时提供招待(第 63 页)。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使用这种制度,除了穷人。穷人通常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交换他们收到的帮助,所以其他人通常不会帮助穷人。“在现代意义上,‘慈善’几乎是闻所未闻的(Stambaugh 64[1])。” 大多数生活在耶稣时代的犹太人住在小城镇。家庭住在公寓式建筑里,许多家庭住在一起。

还有一些其他传统也有类似于马可福音 8 章 22-26 中所记载的瞎子被医治的故事(Boring 175[2])。

门徒无法完全理解耶稣在谈论自己的死亡和复活之前想要表达的意思(Achtemeier 547[3])。

谁是马可?我们对马可福音的作者了解多少?新约告诉我们他是耶路撒冷马利亚的儿子,他们的家庭是早期教会的一部分。事实上,他们的家是早期教会的聚会场所。所以,马可从一开始就被带入了基督教的友谊中。(巴克莱,威廉。第 3 页)马可也是巴拿巴的侄子,他陪同保罗和巴拿巴进行第一次传教之旅。然而,这件事对马可来说并不顺利。当他们到达伯加城时,他离开了保罗和巴拿巴,回到了家乡。这证明是他与保罗决裂的转折点。保罗认为他退出了任务,不再允许他与他们同行。关于马可的这场争论导致保罗和巴拿巴分手,各自独自旅行。

然而,多年后,马可再次出现在保罗的监狱里。保罗然后将他视为自己呼召基督的重要成员。事实上,保罗这样写马可:“你带着马可来,因为他在我这里很有用。”(提摩太后书 4:11)

据说马可从彼得的讲道中获得了他的信息。也就是说,他记录下了他听到的关于彼得传福音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它是公元 65 年彼得去世后不久出现的第一个福音书。[4]

文学背景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马可福音属于文学中的叙事体裁。

马可福音第 8 章提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四千人饱餐
    • 跟随耶稣的群众没有食物
      • 耶稣怜悯群众
        • 门徒问如何喂饱群众
          • 耶稣叫门徒拿来七个饼
        • 耶稣感谢神赐予的饼
          • 门徒把饼分给人群
        • 耶稣感谢神赐予的鱼
          • 门徒把鱼分给人群
    • 人群吃饱了
      • 门徒收了七篮剩余的饼
    • 耶稣叫人群回家
  • 法利赛人要求耶稣显神迹
    • 耶稣和门徒乘船前往达玛努撒
      • 法利赛人前来质问耶稣
        • 法利赛人想让耶稣显神迹来考验他的权柄
          • 耶稣对法利赛人的不信感到失望
        • 耶稣不会给法利赛人显神迹
      • 耶稣离开法利赛人
    • 耶稣和门徒回到对岸
  • 门徒和饼
    • 门徒忘记带饼
      • 耶稣警告门徒要提防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
        • 门徒不明白耶稣在说什么
          • 耶稣知道门徒不明白
            • 耶稣提醒门徒关于神迹般地喂饱人群的事
          • 门徒回答了耶稣的问题,并表明他们仍然不明白
        • 耶稣希望门徒能明白
  • 耶稣医治了一个瞎子
    • 在伯赛大,人们带了一个瞎子来找耶稣
      • 人们希望耶稣医治瞎子
        • 耶稣把瞎子带出村庄
        • 耶稣吐唾沫在瞎子的眼睛上,并按手在他身上
          • 瞎子看到像树一样走路的人
      • 耶稣再次按手在瞎子的眼睛上
        • 瞎子仔细地看
          • 瞎子能清楚地看到人了
        • 耶稣把那个人送回家
  • 耶稣预言他的死亡
    • 耶稣和门徒前往凯撒腓立比附近
      • 耶稣问门徒,人们说他是谁
        • 门徒回答说,人们说耶稣是伊利亚,施洗约翰,或者先知中的一个
      • 耶稣问门徒,他们说他是谁
        • 彼得说耶稣是基督
    • 耶稣告诉门徒不要告诉任何人他是谁
      • 耶稣开始教导他的门徒
        • 耶稣告诉门徒关于他的死亡和他的苦难
        • 耶稣告诉门徒,他将在三天后复活
          • 彼得责备耶稣
          • 耶稣责备撒旦,因为撒旦正在通过彼得说话
      • 耶稣对人群和门徒说话
        • 如果有人想要跟随耶稣,他或她必须放弃自己的欲望
          • 试图拯救自己生命的人将会失去生命
        • 如果失去灵魂,就什么也得不到
        • 没有人可以用任何东西来交换自己的生命
        • 如果有人羞于承认耶稣,耶稣也会在父的荣耀里再来的时候羞于承认他

马可福音6章“五千人的喂饱”和马可福音8章“四千人的喂饱”的对比

[edit | edit source]

2圣经:新修订标准版. 1989 (可 8:1-10). 纳什维尔:托马斯·尼尔森出版社。

  • 第一个神迹般的喂饱故事的引言比第二个神迹般的喂饱故事的引言更长。
  • 在第一个神迹般的喂饱故事中,耶稣和他的使徒试图独自一人,但在第二个神迹般的喂饱故事中,人群已经和耶稣在一起几天了。
  • 人群与耶稣在一起的原因在两个故事中有所不同。
  • 在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门徒是想要为人群提供食物的人;在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耶稣是想要为人群提供食物的人。
  • 在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没有提到时间。
  • 在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门徒建议人群去买食物;在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耶稣要为人群提供食物。
  • 在两个故事中,耶稣都问:“你们有多少饼?”
  • 在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门徒在耶稣问有多少饼的时候,并没有立即知道;在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门徒在没有先检查有多少饼的情况下,就回答了耶稣。
  • 在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耶稣是行动的倡导者,但在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门徒是第一个向耶稣提到人群的人。
  • 在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没有提到人群是如何坐下来的,但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提到了这一点。
  • 在两个故事中,耶稣都把饼和鱼递给门徒,让他们分给人们。
  • 在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饼和鱼是同时分发的;在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先分发饼,然后分发鱼。
  • 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提到有“五千个男人”,但喂饱四千人的故事中说有“四千人”,没有区分性别。
  • 喂饱五千人的故事中没有提到耶稣遣散人群。

文本变体

[edit | edit source]

在第7、10、26、29、35和38节中存在文本变体。它们并没有改变这段话的整体意思,但它们仍然是影响段落阅读的变体。大多数变体可能是故意的,因为文本在去掉这些词语后更容易阅读,而不是保留它们。第26节的变化是为了使文本更容易阅读,所以这很可能是后来添加的。“省去代词 [在第7节] 可能是因为对直接宾语(鱼)的包含感到不舒服,而不是将其留下来,假设神是“蒙福的”,尽管同样的习语在路 9:16; 1 哥 10:16 中很明显(France, 305)[5]”。


词语研究:“饼”

[edit | edit source]
在旧约中的使用
[edit | edit source]

希伯来语中的“饼”不仅仅指我们认为的饼,还包括用谷物制成的任何东西。所用的谷物类型取决于谷物种植的地方,因为不同的地区生产不同类型的谷物。“饼”通常指固体食物。除了有酵饼和无酵饼外,这个词还指粥和其他谷物。饼在旧约中很重要。它是每顿饭的中心,大多数家庭自己烤饼。由于它是每顿饭的主要部分,“吃饼”这个短语开始意味着人们要一起吃饭。饼总是被视为神的礼物。在以色列人游荡在沙漠的四十年中,神为他们提供了吗哪,一种像饼一样的物质。有一些习语使用“饼”这个词,表明饼在旧约中并不微不足道。[6]

在新约中的使用
[edit | edit source]

artos这个词,也就是‘饼’,在新约中出现了近100次(Reed 779)[7]”。希腊语中的“饼”有单数和复数形式,与英语不同,英语中的“bread”既是单数又是复数形式。在新约中,特别是在约翰福音第6章中,耶稣被称为“生命的粮”(参看约翰福音6:25, 33, 35, 48, 51)。由于耶稣是饼,所以没有人会挨饿。对犹太人和外邦人来说都有足够的饼。然而,在马可福音中至少记录了三件事,门徒认为饼的数量不够(参看马可福音6:37; 8:4, 16)。与旧约一样,饼在新约时代是人们饮食的主要部分。[8]

词语研究:“七”

[edit | edit source]

七在圣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通常用来表示完美或完成。

在旧约中的使用
[edit | edit source]

诺亚有七条诫命,这是对所有人类的诫命。(Guelich)

在新约中的使用
[edit | edit source]

希腊语“hepta” 数字七在圣经中出现了735次。圣经本身分为七个部分:1) 律法 2) 先知 3) 诗篇 4) 福音书和使徒行传 5) 一般书信 6) 保罗书信 7) 启示录。[9]

马可福音第8章与其他福音书的对比

[edit | edit source]

马可福音第8章与其他福音书对比的明显异同点

[edit | edit source]

  • 马可福音 (8:1 "another") 提到了类似情况之前发生过,但马太福音 (唯一记载了四千人被喂饱故事的福音书) 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件事的内容。
  • 在马太福音 (15:33) 中,门徒们质疑从哪里能得到足够的饼来喂饱所有人,但在马可福音中,门徒们没有问从哪里能得到饼。
  • 马可福音的记载显示耶稣把饼分给了所有人,他们有了饼之后,鱼就被分发了 (8:6, 7)。马太福音 (15:36) 显示耶稣同时分发了鱼和饼。
  • 马太福音提到四千人的数量只包括男人,不包括妇女和儿童。马可福音只提到有四千人。
  • 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对耶稣离开人群后去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
  • 马可福音讲述了耶稣和他的门徒一起上了船,但马太福音没有提到门徒。
  • 路加福音没有具体说明是谁来考验耶稣,要求他从天降下神迹,但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都提到了法利赛人。马太福音还说撒都该人来了。约翰福音没有说谁要求耶稣显神迹。
  • 在马可福音中,法利赛人开始和耶稣争论,但其他福音书没有提到法利赛人和耶稣争论。
  • 马可福音是唯一提到耶稣在灵里深深叹息的福音书。
  • 马可福音中法利赛人要求神迹的记载明显短于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记载。马可福音的记载中没有包括耶稣说人们可以解释天空的景象,而其他福音书中有。
  • 马太福音说门徒到达彼岸时忘记带饼了;马可福音的版本暗示他们在船上时意识到自己忘记带饼了。
  • 马可福音告诉我们门徒只有一块饼;马太福音没有提到门徒带了任何饼。
  • 路加福音把耶稣谈论法利赛人酵母的地方放在了人群聚集的时候,而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没有提到这个故事中的时候有群众。
  • 马太福音再次强调了耶稣警告门徒要当心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母;马可福音只告诉我们耶稣说了一次。
  • 马可福音没有提到门徒理解了耶稣的意思,但马太福音告诉我们门徒“后来……明白了”。
  • 马可福音第8章中耶稣医治瞎子的整个故事都没有被包含在其他任何福音书中。其他福音书当然有耶稣医治瞎子的故事,但没有描述这个瞎子在眼睛完全恢复之前看到了什么的故事。
  • 四福音书对耶稣和门徒问他们是谁的记载地点不一致。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都把地点放在了凯撒利亚腓立比附近,尽管马可福音说耶稣在去那里的路上问他的门徒,而马太福音说耶稣在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问他的门徒。路加福音告诉我们,耶稣是在独自祈祷时,周围有门徒的情况下问门徒这个问题的。
  • 每个福音书中提出的问题措辞略有不同。耶稣在马可福音中的问题是最广泛的;在马太福音中,耶稣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具体问人群对耶稣的看法。
  • 马太福音中关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的记载比其他福音书更长。约翰福音在某些地方比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更接近马太福音。
  • 马可福音告诉我们耶稣开始教导门徒关于他将要经历的事情,但马太福音说耶稣开始向门徒显明,路加福音告诉我们耶稣是在对门徒说这些话。
  • 根据马可福音的记载,耶稣是公开说这些话的,但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没有提到这一点。
  • 马可福音告诉我们耶稣的话,说这世代的人要羞愧于他,但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没有提到这一点。

归纳式问题和观察

[edit | edit source]
  1. 跟随耶稣的人群难道没有带食物吗?或者他们是因为食物吃完了,不想离开耶稣去买更多食物才没有东西吃的吗?
  2. 耶稣说他怜悯人群是什么意思?
  3. 人群在和耶稣一起度过的三天时间里一直没有食物吗?或者他们只是最近才没食物了?
  4. 多远才算远?
  5. 如果有些人“是从远方来的”,而且人群已经和耶稣在一起三天了,耶稣一边教导人群一边继续前进吗?这就是他们远离家乡的原因吗?还是说这些人一开始就从很远的地方来?
  6. 门徒问是否可以用饼来喂饱人群。门徒们认为用其他东西喂饱人群可能吗?
  7. 数字七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正好有七个饼?
  8. 掰饼有什么意义?掰饼是指把它分成嘴的大小,还是分成一个人只有一块的大小,还是说它被掰成两半?
  9. 门徒们是如何把饼分发给人群的?12个人给4000人,听起来门徒人数远远少于人群。人们会互相传递饼吗?也许是拿够他们自己吃的,然后把剩下的饼传递给下一个人?
  10. 感谢某件事(比如饼)和祝福某件事(比如鱼)之间有区别吗?
  11. 为什么剩下七篮子碎片?再一次,七是一个有意义的数字吗?
  12. 当这段经文说人们吃了就饱了,是指他们吃得足够,不会在回家路上昏倒,还是说他们吃得足够,没有地方再吃东西了?
  13. 为什么耶稣在人们吃完饭后立即把他们打发走了?耶稣是不是想在他们吃完饭之前就打发他们走,但因为担心他们在路上因为缺粮昏倒才没有打发他们走?
  14. 当这段经文说耶稣立即上了船,是指耶稣在人群散开的时候上了船,还是说上船只是耶稣接下来做的事?
  15. 为什么法利赛人会和耶稣争论?这意味着耶稣也反驳了吗?因为争论需要双方才能成立。或者法利赛人来的时候是想挑起争端?
  16. 为什么从天上降下神迹是对耶稣的考验?
  17. 福音书的作者是如何知道耶稣在灵里深深叹息的?
  18. 耶稣是感到不安吗?还是因为法利赛人想找茬而感到沮丧?
  19. 耶稣没有给出为什么不会向这世代显神迹的原因。
  20. 当这段经文完全没有提到门徒时,门徒们是否留在了船上?或者他们只是在这个对话中没有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没有被提到?
  21. 到达彼岸需要多长时间?这是一趟只花几个小时的旅程吗?还是需要一整天?
  22. 忘记饼有什么意义?门徒们在耶稣喂饱四千人后收集的七篮子剩下的饼发生了什么事?
  23. 把饼放在船上是很常见的事情吗?
  24. 耶稣是否利用了门徒忘记带饼这件事来进行教导?
  25. 法利赛人的酵母和希律的酵母是什么?它们是不同的酵母吗?还是它们都是一样的,只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来源?
  26. 门徒们能明白耶稣不是在说饼,而是在说其他东西吗?
  27. 当耶稣意识到门徒之间在谈论饼时,是因为他听到了吗?还是门徒中的一个人问了耶稣他是什么意思?
  28. 耶稣期待门徒立即明白他关于法利赛人酵母和希律酵母的说法吗?门徒不明白是否曾经让耶稣感到惊讶?
  29. 耶稣问门徒的心是否刚硬,眼睛是否不能看见,耳朵是否不能听见,是否来自以赛亚的书?还是这完全不同?
  30. 耶稣问门徒他们是否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见,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
  31. 为什么喂饱五千人和喂饱四千人时收集的剩下的篮子数量有如此大的区别?
  32. 门徒们应该明白什么?
  33. 带盲人去见耶稣的人是否期望耶稣能使盲人复明?人们认为耶稣的触摸会有什么作用?
  34. 为什么耶稣把盲人带出村庄?
  35. 耶稣用唾沫蒙住盲人的眼睛有什么意义吗?
  36. 耶稣想要治愈某人时,是否总是会把手放在他们身上?
  37. 行走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
  38. 这位盲人天生就失明吗?如果是这样,他会知道人或树木是什么样子吗?
  39. 这个人专心致志与他的视力恢复有关系吗?
  40. 耶稣第一次把手放在这个人的眼睛上吗?
  41. 为什么耶稣把这个人送回家,而不是带他回到他们离开朋友的村庄?他们带这个人去见耶稣。
  42. 为什么耶稣不想让这个人进村?
  43. 这段经文中没有提到门徒。耶稣的门徒在场见证了盲人的治愈吗?
  44. 耶稣真的关心人们对他的看法吗?或者耶稣问他的门徒这个问题是为了看看他的门徒是否明白他到底是谁?
  45. 似乎耶稣在问他的门徒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之前,先问了他的门徒对他的看法,这样门徒就有时间思考他们的答案,看看他们是否同意其他人对耶稣的看法。
  46. 为什么只有彼得回答耶稣?其他门徒不明白耶稣是谁,还是彼得是他们的发言人?
  47. 为什么耶稣严厉地命令他的门徒不要告诉任何人关于他?
  48. 门徒是否完全理解耶稣所说的苦难?
  49. 为什么耶稣公开说这些?
  50. 彼得如何斥责耶稣?其他门徒会怎么想?
  51. 为什么耶稣在斥责彼得之前看着他的门徒?
  52. 耶稣实际上是在斥责撒旦,还是暗示彼得在像撒旦那样思考?
  53. 耶稣在开始对他们说话之前,召集人群和他的门徒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54. 一个人否认自己意味着什么?
  55. 我们如何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56. 为了耶稣的缘故和福音的缘故,失去自己的生命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57. 一个人如何对耶稣和他的话感到羞愧?
  58. 人子会怎样感到羞愧?
  59. 人子会与父和圣天使一同降临吗?

解释

[edit | edit source]

逐节分析

[edit | edit source]

四千人的供养 - 1-9 节

[edit | edit source]

第一节

马可说“又一次”,他指示我们把这个事件与之前的事件进行比较(法国 307[10])。然而,在五千人的供养中,门徒提醒耶稣注意饥饿的人群,但在本故事中(四千人的供养),耶稣是提醒门徒注意饥饿的人群的那个人(盖里奇 403[11])。这段经文不同于马可的一贯风格,因为马可没有提到耶稣改变了他之前所处的位置。可以推断,耶稣仍处于同一地点,即十城,因为他之前就在那里。他所在的地区主要由外邦人组成,只有少数犹太人(莱恩 272[12] 和马库斯 492[13])。

第二节

当在圣经或犹太文献中提到“三天”时,并不一定意味着三个 24 小时的日子;它可能意味着一段短时间,其长度是不确定的。“三天的主题强调了紧急情况的严重性,它可能与圣经传统有关,即上帝在第三天或三天后帮助他的子民(例如,何西阿 6:2)。但在马可的语境中,它也可能旨在预示上帝在“第三天”,即耶稣复活时,展示末世拯救的力量(马库斯 492[14])。”无论如何,人群已经没有剩余的补给。他们完全没有食物了。马可没有告诉我们人群为什么与耶稣待了三天,但“在描述人群时,马可使用了一个罕见的、加强版的‘停留’一词,prosmenein,暗示了对耶稣的一种特殊的依附和承诺(爱德华兹 229[15])。”因此,我们看到,人群与耶稣在一起并非偶然,而是有意为之。当耶稣对人们有怜悯之心时,不仅仅是同情人们,而是为了人们的缘故而“令人心碎的情感(爱德华兹 230[16])”。怜悯被认为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第三节

耶稣非常清楚,如果他以目前的状态把人们送回家,会发生什么;人们需要食物才能获得体力去旅行。加利利海的西边,也就是十城的所在地,没有多少城镇或其他地方可以买到食物;这不是一个适合人们没有食物的地方(爱德华兹 230 [17])。如果一个人必须在十城内旅行,即使没有食物的一天,也不可能在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的情况下进行(法国 307[18])。“从远处/很远的地方”可能暗指“旧约中关于将来从遥远的地方聚集上帝子民的应许(胡尔塔多 122[19])。”这表明上帝将外邦人也纳入他的子民。由于人们已经与耶稣待了三天,他们可能是一些跟随耶稣从其他地点来的人,耶稣曾在那里传道(盖里奇 404[20])。

第四节

这节经文再次展示了门徒不明白耶稣是谁的主题,而且他们没有从之前与耶稣经历过的事件中学习到教训(法国 308[21])。门徒关于从哪里得到面包的问题,类似于以色列人在出埃及记 16:3 中的抱怨(马库斯 488[22])。尽管门徒与耶稣在一起,当时耶稣喂饱了五千人(见马可福音第 6 章),但他们仍然对耶稣打算如何喂饱这庞大的人群感到迷惑不解。然而,门徒提出的问题有几个目的。首先,它“强调了”耶稣将要行的神迹的非凡之处,首先指出了完成神迹的难度。其次,它指引我们回到出埃及的故事,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然后在旷野中游荡。第三个目的,门徒的问题符合门徒不明白的主题(马库斯 495, 496[23])。巴克莱引用了门徒在耶稣想要他们喂饱人群时所面临的挑战。耶稣想要门徒明白,突然之间,“怜悯变成了挑战”。巴克莱说耶稣是在说,“不要试图把责任推卸给其他人。不要试图说如果你有东西可以给予,你就会帮助。不要试图说在这些情况下,帮助是不可能的。把你所拥有的拿出来给予,看看会发生什么。”[24]

第五节

当耶稣问:“你们有多少饼?”时,这句话与他在马可福音 6:38 中询问门徒关于五千人饱食的问题一模一样(法国 308[25])。当耶稣向门徒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数字七在圣经中通常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代表完美或完整(胡尔塔多 129[26])。七也与外邦人有关。然而,如果我们通读马可福音,就会发现它不像约翰福音或启示录那样经常引用象征性意义,因此“总体而言,为他的细节,尤其是他的数字,赋予象征性意义是不明智的(爱德华兹 231[27])。”

第六节

耶稣是指示人群坐在四千人饱食事件中的那个人,这与门徒在五千人饱食事件中指示人群坐下的情况形成对比(马可福音 6:39)。当耶稣为面包感恩时,他使用了一种外邦人-基督教的祝福祈祷形式,而不是在马可福音 6:41 中发现的更犹太式的形式(爱德华兹 231[28])。使用不同的动词来描述祝福可能是因为马可想要借此引用基督教的圣餐(法国 308[29])。耶稣拿七个饼并掰开它们的描述与犹太父亲在用餐中的角色相符,他会掰开面包并在他说祝福后分发给人们(格利奇 406[30])。当耶稣把面包交给门徒分发给人群时,他允许他们分享奇迹,即使他们不相信这会发生(格利奇 406[31])。因此,门徒成为耶稣恩典传递给人群的媒介。在马可福音中,门徒的角色比其他福音书中更加突出(马库斯 488[32])。

第七节

鱼似乎是面包的附带物(法国 308[33],格利奇 406[34]);它们没有像马可福音 6:42 中那样作为面包主菜的一部分被分发。“显然,鱼是故事的永久组成部分,但它们被放在了最后。如果它们被提前纳入,与主晚餐的平行关系就会消失(施魏策 157[35])。”鱼的祝福没有与面包一起分享,而是一个独立的祝福。这种对鱼的单独祝福使鱼在故事中的地位比在严格的犹太环境中通常更重要(格利奇 406[36])。“为面包祈求祝福是犹太人开始用餐的正常做法,但分发鱼之前祈求上帝的名似乎是为了教导人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的日常食物(莱恩 274[37])。”在希腊语文本中,对鱼的引用是贬义的,马可可能是为了夸大可供使用的鱼的数量,以表明这些鱼肯定不足以喂饱如此庞大的人群(法国 309[38])。

第八节

有足够的面包来填饱饥饿的人群,而且每个面包还产生了足够多的剩余,装满了七个篮子(格利奇 408[39])。本段中使用的“篮子”一词与马可福音 6:43 中使用的词不同。马可福音 6:43 中提到篮子的词是一个专门的犹太词,但马可福音 8:8 中提到的篮子的词是一个更广泛的词,指的是一般文化中常用的篮子(法国 309,格利奇 408,胡尔塔多 130,马库斯 489)。这个篮子大到可以容纳一个人躲藏(参使徒行传 9:25)。

第九节

当马可告诉我们有四千人时,这并不一定是确切的数字。“四千似乎只是一个代表大量人群的概数(马库斯 490[40])。”在人群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耶稣打发人群离开。现在他们可以离开,而不用担心昏倒。

法利赛人要求耶稣显神迹 - 第 10-13 节

[edit | edit source]

第十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可福音的特色词语:“立刻”。马可喜欢快节奏的动作,事情从来不会发生得太慢。耶稣和他的门徒立刻去了另一个地方。然而,我们只知道耶稣在四千人饱食后立刻前往的地方的名字。达玛努撒在新约中没有其他地方提到过,甚至在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没有提到过(爱德华兹 234[41])。很可能有很多小渔村的名字没有被记录下来,达玛努撒可能是其中之一(法国 309[42])。我们不必知道达玛努撒的具体位置,但更重要的是,达玛努撒位于湖的西侧。西侧更多地是犹太人聚居的地方(马库斯 498[43])。

第十一节

这段经文没有说明是什么导致法利赛人前来与耶稣争论,但他们之间一定有过之前的对话(莱恩 276[span>44])。在旧约中,人们向上帝祈求神迹。这并不是不顺服的表现,但那些祈求神迹的人通常会受到轻视(马库斯 498[45])。人们经常要求先知从天上显现神迹来证明他们的权威,但先知的真正考验是他们是否能实现自己的预言(爱德华兹 235[46])。法利赛人要求耶稣显神迹也暗示了旧约中许多经文,以色列人“试探”上帝,他们不信服上帝已经赐予他们的神迹,却要求更多神迹(胡尔塔多 124[47])。
马可并没有混淆神迹和奇事。耶稣在整个事工期间都行过奇事,法利赛人一定已经见过。然而,这里与耶稣对质的法利赛人很可能是在加利利地区的法利赛人(法国 311[48])。
人们会寻求两种不同的神迹。第一种神迹是门徒在马可福音 13 章中所寻求的那一种,即时代终结的神迹(马库斯 499[49])。第二种神迹是证明要求神迹之人的权威或真实性(马库斯 499[span>50])。法利赛人要求的神迹是证明真实性的神迹,这表明法利赛人是耶稣的对手(胡尔塔多 13[51])。“这个请求是虚伪的。……但这只是他们拒绝回应耶稣已经通过教导和事工提供的明确证据的借口(法国 312[52])。”法利赛人只是想考验耶稣,试图反驳他。他们并不关心得到一个能证明耶稣真实身份的回答。

第十二节

耶稣在灵里深深地叹息所用的希腊词语,在新约中只出现过一次,在其他希腊文献中也不超过三十次(Edwards 236[53])。马可福音 1:41, 43 中出现了一个类似但没有“深深地叹息”或“呻吟”那么强烈的词语(France 312[54])。这个词语在马可福音 8:12 中被用得十分强烈,表示强烈的绝望或沮丧(Edwards 236[55]),悲伤或愤怒(Lane 277[56]),或者可能是法利赛人拒绝相信他所带来的深深的痛苦(Guelich 414[57])。耶稣知道法利赛人对他持怀疑和敌对态度(Lane 277[58]),这就是他如此反应的原因。
耶稣接下来问的问题是一个反问句,并不需要答案。耶稣对法利赛人缺乏信仰感到有些恼怒。短语“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引入了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评论。这在马可福音中只出现了第二次(France 313 [59])。短语“这世代”可以追溯到旧约,当时不信的以色列人世代在旷野里游荡了四十年(Marcus 501[60])。
这句话“这世代的人,必不蒙什么神迹!”是以一种强调语句强烈否定的闪族形式(France 313[61])。这就像一个庄严的誓言,说“如果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愿我死去!”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表述。说话者实际上要求诅咒降临在他身上,如果他说不会发生的事情发生了(Marcus 501 [62])。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表达。由于这世代的人还没有相信耶稣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一切,他不会给他们任何神迹。当说“这世代”时,耶稣指的不仅仅是法利赛人,而是所有没有相信他的人。给他们神迹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些被不信蒙蔽的人,任何神迹都不能充分地揭示耶稣话语和工作的本质 (Guelich 415[63])。”耶稣不会提供没有人会接受的东西。

第十三节

当耶稣离开法利赛人时,他不仅仅是离开,而是一个有意的离开,结束了与法利赛人的谈话,这与他强烈的审判声明相符(Guelich 415[64])。耶稣没有理由呆在那些不相信他的人的地方。福音不会被揭示给法利赛人,因为他们继续不信(Lane 279[65])。现在,耶稣离开加利利西部,回到东部。通过这一举动,他基本上结束了自己在加利利的公开事奉(Guelich 416 [66])。

马可福音第八章的释义

[edit | edit source]

四千人饱餐

[edit | edit source]

1节 那时,跟随耶稣的人群很多,他们都饿了,因为他们的食物吃光了,于是耶稣叫门徒到他跟前,说: 2节 我怜悯这些人,因为他们已经三天跟我在一起了,现在却没有吃的。 3节 如果我把他们没有吃饱就打发走,他们在路上可能要昏倒。他们中有些人住得离这里很远。 4节 门徒问他:“我们到哪里去弄饼,在旷野里给这些人吃呢?” 5节 耶稣问门徒:“你们有多少个饼?”他们回答说:“七个。” 6节 于是耶稣叫众人坐在草地上。他拿了七个饼,感谢神,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就分给众人。 7节 他们还有几条小鱼,耶稣也感谢神,叫门徒分给众人。 8节 众人都吃饱了。门徒收拾剩下的碎饼,装满了七个筐子。 9节 约有四千人在那里吃了。耶稣打发他们走了。

法利赛人要求耶稣显神迹

[edit | edit source]

10节 耶稣随即和门徒上了船,往达玛努撒的地区去。 11节 法利赛人来,问耶稣,要他从天上显个神迹,试探他。 12节 耶稣在灵里深深地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这世代的人,必不蒙什么神迹!” 13节 耶稣撇下他们,又上了船,渡到那边去了。

门徒和饼

[edit | edit source]

14节 门徒忘记带饼了,在船上除了一个饼以外,没有别的饼。 15节 耶稣警戒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 16节 门徒彼此议论,说:“我们没有饼了。” 17节 耶稣知道他们的议论,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议论没有饼呢?你们还不明白,还不领会吗?你们的心是硬了吗? 18节 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你们还不记得, 19节 我掰五个饼,分给五千人吃的时候,你们收拾了多少篮子的碎饼呢?”门徒说:“十二篮。” 20节 “我掰七个饼,分给四千人吃的时候,你们收拾了多少筐子的碎饼呢?”他们说:“七筐。” 21节 耶稣说:“你们还是不明白吗?”

耶稣医治了一个瞎子

[edit | edit source]

22节 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着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使他看见。 23节 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出了村子,在他眼睛上吐唾沫,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吗?” 24节 瞎子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好像树木行走。” 25节 耶稣又按手在他的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恢复了,能清楚地看见一切。 26节 耶稣打发他回家,说:“你不可进村子。”

耶稣预言他的死亡

[edit | edit source]

27节 耶稣和门徒来到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在路上,他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 28节 门徒说:“有人说你是施洗约翰,有人说你是以利亚,有人说你是先知中的一位。” 29节 耶稣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 30节 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别人他是谁。 31节 耶稣就教训门徒说:“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他们杀害,第三天要复活。” 32节 耶稣坦然地说出这些话。彼得拉住他,责备他。 33节 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责备彼得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34节 耶稣又对众人和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从我。 35节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人,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36节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37节 人还能拿什么来换自己的生命呢? 38节 凡在这淫乱、不信的世代,因为我,因为我的话,羞愧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羞愧那等人。” [67]

影响

[edit | edit source]

接受

[edit | edit source]

教会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何看待这段经文?

奥古斯丁(354-430)根据马可福音 8:5 及其后的经文写了一篇讲道。他阐述了接受耶稣所提供的饼的意义。他还谈到了数字的意义。七个饼代表圣灵的运作,圣灵由七部分组成。四千人对应于建立教会的四福音书。奥古斯丁最后将剩下的七篮饼与教会的完美性进行了比较。从这些比较中,奥古斯丁发展了他的讲道。 [68]

当杰罗姆(347-420)写这篇经文时,他谈到了信仰。他评论了在四千人(七篮)饱足后剩下的饼量与在五千人(十二篮)饱足后剩下的饼量之间的差异。杰罗姆说,外邦人的信仰比犹太人强。“信仰更坚定的人吃得更多,所以剩下就更少!我希望我们也能吃更多圣经中丰盛的饼,这样我们剩下的学习就更少。” [69]

马修·亨利(1662-1714)在马可福音 8:1 中评论道,人群很可能是地位低下的人,但耶稣仍然谦卑自己,不在乎自己的名声。耶稣鼓励即使是最低下、最微不足道的人来到他那里寻求生命和恩典。 [70]

马修·亨利看待这段经文的另一个角度是,它体现了基督对人的关怀。耶稣基督不像法利赛人那样轻蔑地看待人。而是谦卑地带着温柔和怜悯看待人,这表明我们应该像耶稣那样尊重人。耶稣知道人们来自哪里。 [71]

约翰·卫斯理(1703-1791)认为,关于四千人饱足的这段经文应该鼓励我们吃耶稣提供的食物。耶稣,从天上降下来的真饼,是我们需要的饼。我们应该不断地祈求主赐给我们这饼。我们永远不会缺乏对耶稣,真饼的需求。 [72]

影响

[edit | edit source]

救恩

马可福音 8:1-9 的主题是救恩。这救恩不是只为犹太人预备的,而是扩展到了外邦人。耶稣并没有限制救恩。救恩是整本圣经中一个共同的主题。这段经文有助于理解救恩,它表明救恩是为每个人提供的,耶稣在没有让我们付出代价的情况下给了我们救恩。在新约中,这段经文让我们瞥见了耶稣在人们恳求之前就为他们提供的救恩。耶稣怜悯那些有需要的人。我们不必告诉耶稣我们是贫穷的,因为他已经知道。

耶稣在我们甚至没有恳求之前就赐给我们恩典。在马可福音 8:1-9 中,耶稣看到人们虚弱饥饿,就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这些人可能在连续三天跟随耶稣后又脏又累,但耶稣并没有忽视他们。今天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疲惫不堪,我们可能不认为人们会来帮助我们。然而,耶稣在那里帮助我们。他免费地赐给我们救恩。人群没有办法支付面包和鱼的费用。他们即使有能力支付,也无法在荒凉的地方买到面包。耶稣看到了他们的需要,并以他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即使用七个饼和几条鱼(耶稣使之倍增)喂饱了四千人后,还有很多篮子剩余!这表明我们应该相信上帝会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相信并跟随上帝,那么我们就知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耶稣会为我们提供。

我们可以用这些信息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艰难的日子。有时候我们会饿一段时间,或者陷入困境,没有机会休息一段时间。我们太累了,无法养活自己。如果我们试图帮助自己,我们可能会害怕昏倒。耶稣提供帮助。他会以灵性滋养我们。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受耶稣提供的帮助。



  1. Stambaugh, John E., Balch, David L.; Meeks, Wayne A. The New Testament in its Social Environment Philadelphia, PA: Wesminister Press, 1986
  2. Boring, M. Eugene, Berger, Klaus, and Colpe Carsten, editors. Hellenistic Commentary to the New Testament.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95
  3. Achtemeier, Paul J. "Gospel of Mark"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Vol. XL. David Freeman, editor. New York, NY: Doubleday Publishing, 1992
  4. Barclay, William. The Daily Study Bible Series. Westminister John Knox Press, Louisville, Kentucky 1975. 4-5.
  5. France, R.T.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6. Reed, Stephen A. "Bread."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Vol. I. Pp 777-780. New York, NY: Doubleday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7. Ibid
  8. Guelich, Robert A. “Mark 1-8:26.”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XXXIV A. Pg 421.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9.
  9. http://www.biblestudy.org/bibleref/meaning-of-numbers-in-bible/7.html
  10. France, R. T.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II.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11. Guelich, Robert A. “Mark 1-8:26.”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XXXIV A.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9.
  12. Lane, William 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Mark.”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Vol. II.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1974.
  13. Marcus, Joel. “Mark 1-8.” The Anchor Bible. Vol. XXVII A. New York, NY: Doubleday, 2000.
  14. Ibid.
  15. Edwards, James 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2.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16. Ibid.
  17. Ibid.
  18. France, R. T.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II.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19. Hurtado, Larry W. “Mark.” New International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XX.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1989.
  20. Guelich, Robert A. “Mark 1-8:26.”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XXXIV A.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9.
  21. France, R. T.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II.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22. Marcus, Joel. “Mark 1-8.” The Anchor Bible. Vol. XXVII A. New York, NY: Doubleday, 2000.
  23. Ibid.
  24. Barclay, William. The Daily Study Bible Series, The Gospel of Mark. Westminister John Knox Press, Louisville, Kentucky, 1975. 183.
  25. France, R. T.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II.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26. Hurtado, Larry W. “Mark.” New International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XX.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1989.
  27. Edwards, James 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2.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28. Ibid.
  29. France, R. T.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II.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30. Guelich, Robert A. “Mark 1-8:26.”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XXXIV A.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9.
  31. Ibid.
  32. Marcus, Joel. “Mark 1-8.” The Anchor Bible. Vol. XXVII A. New York, NY: Doubleday, 2000.
  33. France, R. T.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 II.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 Co., 2002.
  34. Guelich, Robert A. “Mark 1-8:26.”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XXXIV A.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9.
  35. Scheweizer, Eduard. The Good News According to Mark. Richmond, VA: John Knox Press, 1970
  36. Ibid.
  37. 莱恩,威廉·L. “马可福音注释。” 新国际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1974 年。
  38. 弗朗斯,R·T. “马可福音。” 新国际希腊语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39. 格里奇,罗伯特·A. “马可福音 1-8:26。” 文字圣经注释。第 XXXIV 卷 A。田纳西州纳什维尔:托马斯·尼尔森出版社,1989 年。
  40. 马库斯,乔尔. “马可福音 1-8。” 锚圣经。第 XXVII 卷 A。纽约州纽约:双日公司,2000 年。
  41. 爱德华兹,詹姆斯·R. “马可福音。” 支柱新约注释。第 2 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42. 弗朗斯,R·T. “马可福音。” 新国际希腊语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43. 马库斯,乔尔. “马可福音 1-8。” 锚圣经。第 XXVII 卷 A。纽约州纽约:双日公司,2000 年。
  44. 莱恩,威廉·L. “马可福音注释。” 第二卷。新国际新约注释。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1974 年。
  45. 马库斯,乔尔. “马可福音 1-8。” 锚圣经。第 XXVII 卷 A。纽约州纽约:双日公司,2000 年。
  46. 爱德华兹,詹姆斯·R. “马可福音。” 支柱新约注释。第 2 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47. 胡尔塔多,拉里·W. “马可福音。” 新国际圣经注释。第 XX 卷。马萨诸塞州皮博迪:亨德里克森出版社,1989 年。
  48. 弗朗斯,R·T. “马可福音。” 新国际希腊语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49. 马库斯,乔尔. “马可福音 1-8。” 锚圣经。第 XXVII 卷 A。纽约州纽约:双日公司,2000 年。
  50. 同上。
  51. 胡尔塔多,拉里·W. “马可福音。” 新国际圣经注释。第 XX 卷。马萨诸塞州皮博迪:亨德里克森出版社,1989 年。
  52. 弗朗斯,R·T. “马可福音。” 新国际希腊语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53. 爱德华兹,詹姆斯·R. “马可福音。” 支柱新约注释。第 2 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54. 弗朗斯,R·T. “马可福音。” 新国际希腊语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55. 爱德华兹,詹姆斯·R. “马可福音。” 支柱新约注释。第 2 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56. 莱恩,威廉·L. “马可福音注释。” 第二卷。新国际新约注释。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1974 年。
  57. 格里奇,罗伯特·A. “马可福音 1-8:26。” 文字圣经注释。第 XXXIV 卷 A。田纳西州纳什维尔:托马斯·尼尔森出版社,1989 年。
  58. 莱恩,威廉·L. “马可福音注释。” 第二卷。新国际新约注释。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1974 年。
  59. 弗朗斯,R·T. “马可福音。” 新国际希腊语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60. 马库斯,乔尔. “马可福音 1-8。” 锚圣经。第 XXVII 卷 A。纽约州纽约:双日公司,2000 年。
  61. 弗朗斯,R·T. “马可福音。” 新国际希腊语新约注释。第二卷。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2002 年。
  62. 马库斯,乔尔. “马可福音 1-8。” 锚圣经。第 XXVII 卷 A。纽约州纽约:双日公司,2000 年。
  63. 格里奇,罗伯特·A. “马可福音 1-8:26。” 文字圣经注释。第 XXXIV 卷 A。田纳西州纳什维尔:托马斯·尼尔森出版社,1989 年。
  64. 同上。
  65. 莱恩,威廉·L. “马可福音注释。” 第二卷。新国际新约注释。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1974 年。
  66. 格里奇,罗伯特·A. “马可福音 1-8:26。” 文字圣经注释。第 XXXIV 卷 A。田纳西州纳什维尔:托马斯·尼尔森出版社,1989 年。
  67. 参考版本:奈斯勒-亚兰希腊语新约第 27 版,钦定版,新美国标准版,新修订标准版,新国际版,新生活翻译,新世纪版,信息版。
  68. 奥古斯丁,奥勒留。 “新约精选课文的讲道。” 尼西亚和后尼西亚教父精选文库:第一辑。第 VI 卷。菲利普·沙夫,编。讲道 XLV。第 406 页。密歇根州大急流城:威廉·B·埃德曼斯出版公司,1956 年。
  69. 奥登,托马斯·C. “马可福音。” 圣经早期基督教注释。新约第 II 卷。第 106 页。伊利诺伊州唐纳斯格罗夫:校际出版社,1998 年
  70. 亨利,马修。 经典圣经注释。2009 年。BibleClassics.com 2009 年 4 月 1 日 http://www.ewordtoday.com/comments/mark/jfb/mark8.htm
  71. 同上。
  72. 卫斯理,约翰。 “圣马可福音注释。” 2007 年。卫斯理中心在线:应用神学卫斯理中心。马可福音第八章第八节。2009 年 3 月 31 日。 http://wesley.nnu.edu/john_wesley/notes/mark.htm#Chapter+VIII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