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加拿大刑事证据/可信度/犯罪后行为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一般原则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犯罪后行为是一种间接证据形式。[1] 它是基于相关性而可接受的。[2] 它的效用取决于从整体情况中可以公平地推断出哪些推论。[3]

它被认为是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仅仅是[对]有罪的证明的行为”。[4] 这从之前使用的术语“有罪意识”中更加明显。[5]

犯罪后行为通常被视为:[6]

  1. 从犯罪现场或犯罪发生地的管辖区逃离;
  2. 企图反抗逮捕;
  3. 未能在审判时出庭;以及
  4. 隐瞒行为,例如说谎、假冒姓名、改变容貌以及隐藏或处理证据。

这种推论是基于具体情况的,基于以下因素:[7]

  1. 行为的性质;
  2. 试图从行为中推断的事实;
  3. 当事人的立场;以及
  4. 证据的整体性。

犯罪后行为不能用来推断罪责程度,但可以用来攻击可信度。[8]

当有独立证据证明存在捏造行为时,才能使用被驳斥的无罪辩护声明来对被告进行不利推论。[9] 关键是确定有欺骗意图来支持有罪意识的推论。[10]

捏造行为的证明可以基于声明的具体情况。[11] 这包括令人信服的不一致之处[12] 或相互矛盾的声明,表明存在捏造。[13]

此类声明应以与不在场证明相同的方式处理。[14]

被告从现场逃离的证据可以推断出发生了犯罪。它并不允许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情况下推断出它就是所指控的具体犯罪。

  1. R v Gagnon 2006 MBCA 125 (CanLII)
  2. R. v. White, 2011 SCC 13 at 23
  3. R. v. Teske [2005] O.J. No. 3759(C.A.) at para. 85
  4. R. v. Turcotte 2005 SCC 50 at para 37
  5. R v White 1998 125 C.C.C. (3d) 385
  6. R v White
  7. R. v. Figueroa (2008), 232 C.C.C. (3d) 51 (Ont. C.A.), at paras. 33 and 35 [1]
  8. R. v. Jaw, 2009 SCC 42 at 39
  9. R v Hein 2008 BCCA 109 at para. 53
  10. R v Hibbert, 2002 SCC 39 at 67
    R v Tessier 1997 CanLII 3475
  11. R v O'Connor 2002 CanLII 3540 at para 26-27
  12. R v Bennett, 2003 CanLII 21292 (ONCA)
  13. R v Andrade, (1985) 6 OAC 345, 18 CCC (3d) 41 at 67
  14. R v O'Connor 2002 CanLII 3540 (ONCA) at para. 18

另请参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