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古典汉语/第二课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词汇与翻译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 人性本恶,人性的善都是人为的(即并非真正的人性)。
    • (ren2) - 人,人们
    • (zhī) - 所有格粒子,类似于现代汉语的的(它大致对应于英语结尾 ´s,去,它
    • (xìng) - 本性
    • (è) - 邪恶
    • (qí) - 他/她/他们的
    • (shàn) - 好的
    • (zhě) - 那/那些/那个人
    • (wěi) - 人造的
    • (yě) - *参见语法*
  • ; - [常人的本性,] 追求生命和仁慈,追随旧的争端,放弃生命,却忽略了死亡的追随。(现在是人的本性,天生就喜欢利益,追求利益会导致争执和冲突,而谦虚和退让却消失了。)
    • - 现在
    • - 拥有
    • - 好意,喜欢
    • - 利益
    • - 于是
    • - 顺应
    • - 的确,这
    • - 古代,因此
    • - 争执
    • - 强夺
    • - 生命
    • - 但是
    • - 辞退,谦虚
    • - 允许,退让
    • - 死亡
    • - 于是
  • ;- 人天生就带有嫉妒和仇恨的情绪,追求这些情绪会导致强盗和盗窃,而忠诚和信任却消失了。
    • 疾 - 疾病
    • 惡 - 邪恶
    • 殘 - 毁坏
    • 賊 - 被盗
    • 忠 - 忠诚,忠心
    • 信 - 信念,信任

语法笔记

[edit | edit source]

英文句子类型A 是 B(A 曾是 B,等等),其中 A 和 B 是名词,在文言文中是这样表达的AB 也

请注意, (yě) 是一个语气助词,而不是像英文中的 is 这样的动词。(如果它是动词,它应该放在 A 和 B 之间)。

结构“AB 也”用于 A 在任何情况下始终是 B 的情况。因此,例如,你可以说“我是一个人”——“吾人也”,但不能说“我是一个大臣”,因为这是一种可以被剥夺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动词 为 (wéi) 被使用,它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语气助词(因此它放在两个名词之间,就像英文中的行一样)。A 为 B

例如,“吾为臣”——“我是一个大臣”。

请注意, 为 (wéi) 不像英文动词那样改变形式(am, is, are, be)。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