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式定理确定了不同和的幂的展开式;写出来,它就是

这里,
是n 和i 的二项式系数,它在上一章中被定义为一个计数从n 个元素的集合中选择i 个元素的方法的数量,读作“从n 个元素中选择i 个”,它的值可以计算为

因此,
以及 
展开式中的系数是帕斯卡三角形中一行中的项。即
给出了帕斯卡三角形第五行的系数。
二项式定理有很多可能的证明。组合证明如下
考虑两边
的系数,其中k为固定值。左边即
展开后,只有
类型项,其中i从0到n。
出现的次数恰好等于从n个数中选出k个数的方法数。这是因为,从每个因子 (x+y) 中,总共有n个因子,我们需要选择k个y(剩下的就是x)。因此,左边
的系数将是
。这与右边系数相符,证明完成。证明应该是逻辑性的,不是陈述句。
二项式定理有许多推论。
首先,在定理中令x = y = 1,我们得到
。这意味着,一个包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总数(即
,我们已经得到了这个结果)等于从n个元素中选择i个有序集合的方法数的总和,对所有i来说。
其次,在定理中令x = 1,y = -1,我们得到
。等价地,这意味着,
,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n阶集合,其奇数阶子集的数量等于其偶数阶子集的数量。
第三,通过比较
在
中的系数,我们得到了范德蒙德恒等式。

注意,这里我们使用的是两个多项式相乘的定义,它们的次数分别为 *m* 和 *n*,即

其中我们使用约定 *as* = 0 对于所有整数 *s* > *m* 和 *bt* = 0 对于所有整数 *t* > *n*。
比较
的系数,我们得到了范德蒙恒等式

注意,在范德蒙恒等式中将 m 设为 1,我们可以得到上一章中讨论的帕斯卡关系,尽管形式略有不同

范德蒙德恒等式也有一个组合证明。二项式系数
代表从 m + n 个元素的集合
中选取 k 个子集的个数,其中
和
。包含 i 个 A 中元素的 k-子集的个数将是
(从 A 中选取 i 个元素,并且从 B 中选取剩下的 k-i 个元素)。求和
计算了所有 i 的这些子集。
范德蒙德恒等式另一个有用的结果是在恒等式中令 m = k = n。这将得到: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结果,第四个结果。考虑
,其中有
个
项在等式右边。左侧
的系数是
。在等式右侧,该系数可以通过查看从 m+n+1 个 (1+x) 类型的项中挑选出 n+1 个 x 和剩下的 1 的方法数量来获得,这与我们在二项式定理证明中所做的方法类似。假设最右边的 x 来自第 n+i+1 项,其中 i 显然从 0 变化到 m。这给了我们从剩下的 n+i 项中选择 n 个 x 的选择,这可以在
种方法中完成。方法总数显然可以通过对所有可能的 i 求和来获得。所以
的系数将是
,因此我们有关系

与范德蒙德恒等式一样,该恒等式也可以用组合方法证明。左侧表示从 m+n+1 个集合中选择 n+1 个有序集合的方法数,比如
。假设对于任何给定的 n+1 个有序集合,最大元素在 n+i+1 中,其中 i 从 0 变化到 m。那么剩下的 n 个元素必须从 n+i 个元素中选择,并且这样做的选择方法数正好是
。对所有 i 求和,我们得到了方法总数,该总数已被确定为左侧。只需要将这两个项等同起来。
在上述恒等式中改变变量,我们得到

这也意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