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意识研究/冲突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本节讨论回归和递归是如何破坏意识体验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地方的想法的。.

冲突 - 附着性与现象意识内容的位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当我们触碰某物或观看风景时,我们可能触碰或看到的实际上是世界中的事物,它们存在于我们身体之外。许多哲学家和几乎所有科学家都同意这种推测。但是,我们的意识体验本身是否直接就是我们触碰的事物,还是更像是电视上这些事物的图像,或者完全是其他东西?此外,我们真的能确定我们认为自己体验到的东西确实存在吗?

假设我们的体验确实存在,并且由在时间和空间中排列的事物组成。意识体验似乎是一组同时发生的事物(即:在空间中排列的事物),但这些事物在哪里,这个空间又是什么?意识体验中发生的事物可能基于身体之外的世界,是大脑中的一种虚拟现实,或者它们可能是事物本身,通过某种未知的现象直接观察,甚至有人提出它们可能是非物质的东西。

意识体验内容在哪里这个问题引发了意识哲学领域最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直接实在论,认为意识体验的内容是世界中的直接事物;第二种是间接实在论,认为意识体验的内容是基于“世界之外”事物的表示,通常存在于物理大脑中;第三种是唯心主义,认为没有物质世界,只有非物质的意识体验。这三种分类在很大程度上重叠,例如,一些自然二元论者认为感觉体验的内容是直接来自于身体之外的世界,但一些思想则基于非物质的灵魂,而一些哲学家则引入了二元论概念,即包含非物质信息的“逻辑空间”。

哲学家经常使用“附着性”的概念来考察意识内容的位置。附着性是两组属性之间的关系。附着性可以很简单,例如,金戒指附着于一块金子上。附着性也可以很复杂,例如,生命附着于细胞中的生物过程。附着性最困难的案例是,将高级描述与更简单的物理属性(如形式和内容)相关联。附着性有正式的陈述

The properties of A supervene on the properties of B if no two possible
situations are identical with respect to the properties of A while
differing with respect to the properties of B (after Chalmers 1996).

路易斯对附着性给出了一个更简单的,尽管不那么技术性的定义

A dot-matrix picture has global properties -- it is symmetrical, 
it is cluttered, and whatnot -- and yet all there is to the picture 
is dots and non-dots at each point of the matrix. The global 
properties are nothing but patterns in the dots. They supervene: no 
two pictures could differ in their global properties without 
differing, somewhere, in whether there is or there isn't a dot". 
Lewis, D.,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lackwell

如果第二组属性是由第一组属性决定的,那么一组属性就被认为在局部附着于另一组属性。形状是局部附着性的一个例子,例如,用金子锻造的圆形金属丝决定了金戒指。如果必须包含属性的整个上下文,则一组属性就被认为在整体上附着于另一组属性;例如,两个生物体可能在物理上相同,但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生物体的物理形式并不完全决定其行为。哲学家还将附着性分为逻辑附着性和自然附着性。逻辑附着性处理的是可能世界中的可能关系,而自然附着性处理的是自然界中发生的關係。

参见 初级信息理论,了解信息系统中附着性的讨论。

意识研究中一个特定的问题是,意识现象体验是否附着于物质世界,如果是,在哪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哲学家和神经学家必须对物理学有很好的理解。他们应该了解初级物理本体论,例如动能是四维宇宙中粒子的相对论质量增加,牛顿定律是由于探索时空中的所有路径而产生的。如果对物理学没有足够的了解,我们就可能问意识现象体验是否附着于世界的抽象模型,而这个模型本身并不附着于世界(即:我们可能问意识现象体验是否附着于牛顿物理学,或者是否附着于信息系统理论,而不是问意识现象体验如何附着于自然世界)。

意识体验并不真正存在,至少不是以我们认为它存在的方式存在,这种可能性被称为“我思故我在”的不可修正性问题(哈里森 1984)。如果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想并非无懈可击(不可修正),那么现象意识的概念可能就是错误的。


(例如,参见

初学者入门相对论

初学者入门相对论

量子物理解释牛顿运动定律

http://www.eftaylor.com/pub/OgbornTaylor.pdf )

回归问题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哲学家吉尔伯特·莱尔关心的是他所谓的智力主义传说,它要求智能行为是意识应用心理规则的结果。智力主义传说也被称为“机器中的幽灵教条”、“双重生活传说”、“双世界故事”或“双重生活传说”。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在“每个行为的先驱都是一个思想”这句话中总结了智力主义传说。莱尔反对每个行为都需要一个意识思想的想法,并表明这种“智力主义传说”会导致思想的无限回归。

"According to the legend, whenever an agent does anything 
intelligently, his act is preceded and steered by another internal 
act of considering a regulative proposition appropriate to his 
practical problem. [...] Must we then say that for the hero's 
reflections how to act to be intelligent he must first reflect how 
best to reflect how to act? The endlessness of this implied regress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iterion of appropriateness does 
not entail the occurrence of a process of considering this criterion."
(The Concept of Mind (1949)) 

"The crucial objection to the intellectualist legend is this. The 
consideration of propositions is itself an operation the execution 
of which can be more or less intelligent, less or more stupid. But if, 
for any operation to be intelligently executed, a prior theoretical 
operation had first to be performed and performed intelligently, it 
would be a logical impossibility for anyone ever to break into the 
circle." 


莱尔的回归变体通常针对认知主义理论。例如,为了解释老鼠的行为,爱德华·托尔曼认为老鼠正在构建一个“认知地图”,帮助它们找到强化物,并且他使用意向性术语(例如,预期、目的、意义)来描述它们的行为。这导致了古斯里对托尔曼工作的著名批评,古斯里指出,如果有人暗示每个行为都必须由一个认知“行为”(一个“思想”或“图式”或“脚本”或任何东西)来启动,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行为?显然,它必须由另一个认知行为启动,而这个认知行为又必须由另一个行为启动,如此循环往复,除非在某个阶段出现外部输入,否则就会出现无限回归。

作为一个进一步的例子,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下来自《心智概念》(1949)的陈述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表明,有许多活动直接表现出心智的品质,但它们本身既不是智力操作,也不是智力操作的结果。智能实践不是理论的私生子。相反,理论化是其他实践中的一种,本身是智能地或愚蠢地进行的。”

莱尔指出,“理论化是其他实践中的一种”,因此将爱默生的陈述翻译成“每个行为的先驱都是一个行为”或“每个行为的先驱都是一个行为”。每个行为都需要另一个行为作为其先驱,就会出现无限回归。

应该注意的是,莱尔的回归是对行为主义传统中产生的认知主义的批判。在《心智概念》的结尾,莱尔说道:“行为主义者的方法论计划对于心理学计划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它一直是哲学怀疑双世界故事是神话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莱尔的逻辑行为主义不能与 B. F. 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或约翰·B·华生的方法论行为主义混淆。正如亚历克斯·伯恩所说,“莱尔的确,正如他所说,‘只是一个胳膊和一条腿是行为主义者’”。

涉及回归的论点在哲学中很常见。事实上,任何自反或自指的过程或论点,如果没有外部输入,都会涉及回归。这适用于无论是数字计算机还是智能体(参见:史密斯 (1986),叶茨 (1991))。

莱尔的回归表明,智能行为不是在现象意识中产生的。它们可能具有非意识成分,甚至完全是非意识的。莱尔认为,这意味着意识可能只是大脑“机器中的幽灵”,因为如果意识不是智能行为的创造者,那么意识就是附带现象。然而,正如下面将看到的那样,这个结论可能为时过早,并且肯定不能用来否定现象意识不存在或不存在于大脑中。

主客体悖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个悖论在 1904 年由威廉·詹姆斯清楚地阐明

“纵观哲学史,主体及其客体被视为绝对不连续的实体;因此,后者对前者的存在,或者前者对后者的‘理解’,就具有了一种悖论性的特征,各种理论不得不被发明出来克服它。” 詹姆斯 (1904)。

主客体悖论指出,一个有意识的主体似乎将自己作为一个客体观察。但如果它将自己作为一个客体观察,那么作为一个客体,它就不能是一个主体。正如伯穆德兹 (1998) 所说

“任何试图通过对第一人称代词的语言掌握来阐明思考第一人称思想能力的理论都是循环的,因为被解释的事物是解释者的组成部分。”

托马斯·里德利用这个悖论来表明,所有被观察到的东西都必须存在于灵魂之外,因此他提出,体验就是世界本身。

维特根斯坦 (1949) 通过否认主体的存在为悖论提供了一种出路

"5.63 1. 思考、呈现主体;根本不存在。如果我写了一本书《我所发现的世界》,我也必须在其中报道我的身体,并说明哪些肢体服从我的意志,哪些不服从等等。这将是一种将主体孤立起来的方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表明在重要的意义上不存在主体:也就是说,在这本书中,它本身是无法被提及的。 5.632. 主体不属于世界,而是世界的边界。 5.633. 在世界中的哪里可以注意到形而上学的主题?你说这种情况完全像眼睛和视野一样。但你并没有真正看到眼睛。从视野中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得出它是从眼睛看到的结论...... 5.64 1. ...哲学上的我并非人,并非心理学所论述的人体或灵魂,而是形而上学的主题,即边界——并非世界的一部分。"(维特根斯坦 1949)。

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与格林 (2002) 的观点类似,格林认为在事件流形的中心点没有任何东西(不存在点眼)。詹姆斯 (1904)、莱克托尔斯基 (1980) 以及许多其他人也试图通过提出实际上没有观察者,只有感知的观察或“反身行为”来解决这个悖论。这个想法在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概念中,主体和客体融合成一种“关于性”。

"每个心理现象都以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所称的意向性(或有时称为精神性)的存在方式为特征,我们希望称之为,尽管不完全是明确的,指向内容的指向(Beziehung)、指向对象的指向(Richtung)(在这种情况下的理解不应是真实存在的)或内在对象性(immanente Gegenständlichkeit)。每个都包含某些东西作为其对象,尽管每个的方式不同。在表象 (Vorstellung) 中,某些东西被表象,在判断中,某些东西被承认或拒绝,在渴望中,某些东西被渴望,等等。这种意向性存在方式是独属于心理现象的。任何物理现象都没有表现出类似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说它们是包含意向性对象的心理现象来定义心理现象。" 布伦塔诺,F. (1874)。

所有这些作者都将感知的内容与世界本身、事件流形或关于世界本身的合成“关于”等同起来,试图避免这种悖论,然而,正如稍后将看到的,还有其他解决这种悖论的方案。

Bermúdez, J. (1998), 自我意识悖论,布拉德福德/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Brentano, F. (1874). 从经验的角度看心理学。第 1 卷。 http://www.marxists.org/reference/subject/philosophy/works/ge/brentano.htm

威廉·詹姆斯 (1904)。纯粹经验的世界。首次发表在《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方法杂志》第 1 卷第 533-543 页、第 561-570 页。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James/experience.htm

心智哲学中的小人和谬误

[edit | edit source]

小人论证用用来解释的现象本身来解释一种现象(理查德·格雷戈里 (1987))。小人论证总是谬误的。在心理学和心智哲学中,“小人论证”对于检测心智理论在何处失败或不完整非常有用。

小人论证在视觉理论中很常见。想象一个人在看电影。他看到图像与自己分离,投射在屏幕上。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一个简单的理论可能会提出,来自屏幕的光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图像,大脑中的某些东西会看着这些图像,就像它们是屏幕一样。小人论证表明,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解释,因为所做的只是在眼睛后面放了一个完整的人或小人,他注视着视网膜。一个更复杂的论点可能会提出,视网膜上的图像被传输到视觉皮层,在那里被扫描。同样,这也不能是一个完整的解释,因为所做的只是在皮层后面的大脑中放了一个小人物。在视觉理论中,小人论证使那些无法解释“投射”的理论失效,即观看点与所看到的事物分离的体验。(改编自格雷戈里 (1987)、(1990))。

在视觉的情况下,有时有人建议每个小人需要一个在它内部的小人,无限循环。这是小人概念的递归形式。请注意,与回归不同,递归会在事件发生之后发生。

小人论证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即结论总是如果需要一个小人,那么该理论就是错误的。毕竟,小人并不存在。

很少有人会提出大脑中确实有一个小人正在观察大脑活动。然而,这个提议被用作心智理论中的“稻草人”。吉尔伯特·赖尔 (1949) 提出,人类心智是通过其智慧行为而为人所知的。(参见赖尔的回归)。他认为,如果大脑内部有一个内在的存在可以引导自己的思想,那么这将导致一个荒谬的重复循环或“回归”,然后再出现思想

"根据传说,每当一个代理人做任何智慧的事情时,他的行为之前都会有一个内在行为,并受到另一个内在行为的引导,即考虑一个适合他实际问题的规制性命题。"

".... 那么我们是否要说,为了..[代理人].. 如何行动的反思是明智的,他必须首先反思如何最好地反思如何行动?这种暗示的回归的无穷无尽表明,适用性并不意味着考虑这个标准的过程的发生。"

小人论证和回归论证通常被认为是一样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小人论证说,如果需要一个“小人”来完成一个理论,那么该理论就是错误的。回归论证说,一个智慧的代理人需要先思考才能有思想。

赖尔的理论是,智慧行为不能是内在存在或心智的属性,如果这样的东西真的存在的话。

认为意识体验是信息流向一个没有延伸的地方(一个点眼)的想法,使自己容易受到指责,即在点眼之外插入了一个小人。仔细阅读后,很少有(如果有的话)真正的理论会真正提出通过点眼流动,而是提出某种模糊的直接关系与点眼前的信息有关。例如,笛卡尔有一个直接考虑普通感觉内容的点灵魂,而里德有一个直接考虑世界本身的点眼。

问题:可以说,小人谬误意味着,要么意识体验的唯物主义解释是错误的,要么意识体验不存在:讨论。物理主义不是唯物主义,讨论。像纠缠或时空观测理论这样的物理现象,其中观测向量被限制在流形中,是否可以避免小人谬误?

贝克莱的“被动观念”

[edit | edit source]

赖尔的回归,当应用于意识时,是基于对意识智力活动作为一系列状态的分析。在任何时刻,意识智力都包含一个状态,例如“我将思考一个词”。这意味着该状态要么刚刚进入脑海,要么有一个先前的状态导致了它,例如“我将思考思考一个词”。笛卡尔和其他经验主义者已经注意到,思想确实会突然进入脑海。因此,如果我们将赖尔的分析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我们就会发现,通过从意识现象体验中移除一系列思想的起点来避免回归。一连串的想法只是开始了,它没有意识的起源,笛卡尔的意思是它可能是在无意识中合成的。

假设笛卡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假设思想确实会突然进入脑海,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是否仍然存在意识的智力代理人,或者智力代理人主要是无意识的?最简单的智力过程之一是对相等性的测试,即:“A 等于 B 吗?”,以及由此产生的流动路由,即:“如果 A = B 则转到”。一个智力代理人可以在意识的现象体验中执行相等性测试吗?

考虑一下“A = A”的测试,你关注左边的“A”,然后是右边的“A”,并宣布它们相等。你究竟做了什么?感觉符号相等只是突然进入脑海。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用“直觉”这个词来描述答案突然进入脑海的现象(康德 1781)。它通常伴随着情绪体验(达马西奥 1994,比尔曼 2004)。

如果智力活动实际上是一系列突然进入现象意识的东西,那么赖尔关于现象意识就像大脑“机器中的幽灵”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现象意识不会是智力活动。现象意识将包含智力活动的阶段或一系列状态,但不会包含连接这些阶段的过程。这种关于意识体验是被动观念的连续性的观察在哲学中是众所周知的(参见: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25)。

点击上方了解更多关于现象意识、访问意识、直接现实主义、间接现实主义、二元论、唯心主义和泛心主义的信息。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Harrison, J. (1984). Cogito 的不可修正性。心灵:新系列,第 93 卷,第 XCIII 期,1984 年。

回归问题

  • Ryle, G. (1949) 心理概念。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49 年。


小人国论证

  • Gregory, R.L. (1990) 眼睛和大脑:视觉心理学,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
  • Gregory, T.L. (1987). 牛津心灵伴侣。牛津大学出版社。

主体-客体悖论

本体论地位

  • Damasio, A.R. (1994)。笛卡尔的错误:情感、理性与人脑。纽约:Grosset/Putnam 图书。


直接现实主义

  • Aydede, M. (2001) 自然主义、内省和关于疼痛的直接现实主义。意识与情感,第 2 卷,第 1 期,2001 年,第 29-73 页。

http://web.clas.ufl.edu/users/maydede/pain.pdf

  • Chapman, C.R. 和 Y. Nakamura (1999)。灵魂的激情:意识研究者对疼痛的介绍。意识与认知,8: 391-422。
  • Dennett, D. (1991)。意识解释。波士顿:小,布朗
  • Fowler C A (1986):“从直接现实主义的角度对语音感知研究的事件方法”,语音学杂志 14(1):3-28。
  • Gibson, J. J. (1966) 感官被认为是知觉系统。霍顿·米夫林公司,波士顿。
  • Gibson, J. J. (1979) 视觉知觉的生态方法。:劳伦斯·厄尔鲍姆联合出版商,希尔斯代尔。
  • Gregory, R.L. 1988. 科学和哲学中的意识:良心和良心。当代科学中的意识。第 12 章(编辑:Marcel, A.J. 和 Bisiach, E.)。牛津科学出版物。
  • Oliveira, André L. G. 和 Oliveira, Luis F. (2002) 迈向音色的生态概念。在 2002 年听觉感知认知和行动会议论文集,堪萨斯城。 http://cogprints.org/2713/
  • Skinner, B. F. 科学与人类行为。纽约:麦克米伦,1953 年。
  • Skinner, B. F. 1971。超越自由与尊严。纽约:诺普夫。
  • Skinner, B. F. 1948。瓦尔登二世。纽约:麦克米伦。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