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建构主义与技术/学习过程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第 2 章。人们如何学习:建构主义者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证据,表明学生通过扎根于社会背景的动手“现实生活”体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McMahon, 1997)。皮亚杰 (1973) 研究了这样一个想法,即与被动学习相反,建构主义者必须不断地创造性地创造这些学习体验,使用给定时间段内最具创新性的技术。不同的学习风格,如视觉-听觉-动觉和多元智能,为我们提供了概述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方式的载体,并为我们提供了指导课堂教学以满足所有学习者的机会 (Hyslop-Margison, 2004)。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做到这一点,尽管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Ginsberg & McCormick, 1998)。

学习理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教育中,学习通常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它结合了“认知、情感和环境影响以及经验,用于获得、增强或改变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习理论”,2009 年)。学习侧重于学习本身的事件,而学习理论则是试图建立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理论通常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者词汇和用于解码学习的理论框架 (“学习理论”,2009 年)。关于学习理论以及包含的框架,我们的重点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学习理论,它被认为是一种学习过程,其中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

思考与分享的作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或框架中,思考和分享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乔治·E·海因教授的说法,思考在他的建构主义层次结构中被列为最重要的,并被标记为“关注学习者思考学习” (Hein, G.E. 1996)。他指的是思考作为学习过程的基础——作为学习发生前必须利用的东西——学习者必须参与到学习本身的思考中。马克·麦克马洪 (1997) 定义的分享是“当个人参与社会活动时,就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麦克马洪 (1997) 同意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他继续说道:“学习不仅仅是发生在我们脑海中的过程,也不是由外部力量塑造的我们行为的被动发展,当个人参与社会活动时,就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McMahon, 1997)。尽管思考和分享是建构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有其他因素也促成了建构主义。

大多数理论家都认为建构主义是由阶段组成的。有多种适用的模型。根据 Gagnon 和 Collay 的说法,他们将构成其名为建构式学习设计的模型的元素包括“情境、分组、桥梁、问题、展示和反思”(Gagnon & Collay, n.d.)。建构式学习设计的第一个部分是“情境”。“情境”指的是教师最初为学生准备的内容,以及学生预期从最初的设置中构建的意义。“分组”元素有两个类别:学生如何分组以及材料如何分配和最佳利用。第三部分是“桥梁”。此步骤确定学习者的先前知识以及他们需要从已知到未知建立联系的额外信息。“问题”步骤旨在贯穿建构式学习设计的所有元素使用。这些问题旨在指导教学,促进学习,增强反思,并继续学习。第五阶段是“展示”,它表明学生需要制作他们学习的物理表现形式。建构式学习设计的最后部分是“反思”。预计学习者会与他们的老师和同伴一起反思他们的学习。虽然所有这些元素在对建构式学习模型的贡献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归结到之前提到的两个基本点——思考和分享,这就是思考和分享对建构主义如此重要的原因 (Gagnon & Collay, n.d.)。

创造力、创造性、创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创造力、创造性、创新都在建构主义中发挥作用。在建构主义的世界中,理想情况下,根据让·皮亚杰的说法,“理解就是发现,或通过重新发现重建,如果将来要培养能够生产和创造而不是简单重复的人,就必须遵守这些条件,”(Piaget, 1973)。创造力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方面,因为建构主义者经常将传统教学法视为被动教学,因为学习者被提供先前创建的材料,如教科书,这限制了学习者能够自己贡献的创造力数量 (Levine, 2005)。

建构主义者希望学习者有创造力,在他们的创作中独树一帜,鼓励他们自己推导出规则和规范来进行创造,从而导致创造性。建构主义者还希望学习者通过俱乐部和服务项目等渠道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建构主义者更喜欢使用创造性的自我探索方式来学习。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实验参与得出自己的结论。建构主义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向”学生教授,而是通过实践方法帮助学习者理解 (“建构主义”,2008 年)。

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工具,它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运作,同时扩展更多有趣且有效的课程和课堂活动。技术使学生能够与世界互动和探索,为学习者带来丰富的资讯和经验,这些资讯和经验通常在不离开课堂的情况下是无法获得的。技术也是一种增强学习者创造力和鼓励自我指导的创新方法。它还有助于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国家和全球尊重中有责任感的公民所需的知识 (Hyslop-Margison, 2004)。

学习风格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已识别的众多学习风格中有两种是视觉-听觉-动觉和多元智能。视觉-听觉-动觉模型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根据威利斯 1999 年 (在米勒 2001 年的引用中) 的视觉-听觉-动觉 (模式偏好) 模型,是基于学生使用视觉、听觉或身体运动学习的方式。学习者偏好三种感官中更能帮助他们处理资讯的一种 (米勒,第 2 页)。米勒 (2001) 文章中的两项不同研究发现,更高比例的学习者偏好动觉学习。模式优势模型确定学习者在三种感官中的哪一种更强 (米勒,第 3 页)。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进行的测试模式优势模型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视觉、听觉或两者混合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米勒,第 4 页)。威尔逊 (1998) 指出,了解学习者的优势比了解他们的偏好更有益 (米勒,第 3 页)。尽管模型在对学生最有益的优势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但研究视觉-听觉-动觉模型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到,学生需要在适合他们个人需求的刺激环境中积极参与学习 (米勒,2001 年)。

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旨在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求(Abdallah,2008)。早些时候,智商测试是衡量智力的主要方法(Abdallah,p. 25)。加德纳(1999)和霍尔(2000)都注意到,这些测试只评估了学生的学业能力(Abdallah,p. 25)。加德纳希望将“聪明”的概念扩展到书本学习之外,他认识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拥有“智能”(Abdallah,2008)。加德纳认识到,学习者作为个体,受到外部世界和自身特殊情况的影响与教科书学习一样大(Abdallah,2008)。传统上,学术界测试逻辑和言语语言能力,但加德纳将智能范围扩展到:言语语言、逻辑/数学、内省/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视觉/空间、音乐/节奏智能(Abdallah,2008)。加德纳在教育领域的成果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帮助更多学生取得成功,同时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Abdallah,2008)。

虽然教师可以选择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风格,但并非所有教师都遵循相同的路径。Ginsberg和McCormick(1998)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以特别创新的方式使用计算机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研究中有效的学校倾向于更频繁地使用计算机,但差异并不显著。Ginsberg和McCormick发现,计算机在差异化学习方面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实现。他们对缺乏对教学问题的关注感到惊讶,因为这表明教师的培训不足以让他们意识到这些问题(Hunter,2003)。Nigel Ford和Sherry Chin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将学习风格与学生个体相匹配的教师看到了显著的成绩提升(Ford & Chen, 2003)。在第三项研究中,差异化成为关注的焦点。Danzi等人于2008年4月发表的这项特定研究解释了当今教师面临的挑战。他解释了如何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拥有广泛的能力,并且需要在标准化测试的压力下满足所有需求,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学校的支援非常有限(Danzi等人,p. 30-31)。那些课堂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学生会变得缺乏动力,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课堂环境和教师出现问题(Danzi等人,2008)。差异化似乎有助于解决其中一些问题,并营造一种氛围,使所有类型的学习者都能得到满足(Danzi,p. iii)。

结论

[edit | edit source]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积极的、个体化的学习问题推到了教育研究的前沿。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会阻碍真正的学习。将学生视为个体,并允许他们创造对他们特定学习风格有意义的情境,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对他们有意义的信息和经验(Danzi等人 (2008); McMahon 1997)。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技术等创新资源,不仅挑战学生,也挑战自身(Hyslop-Margison,2004)。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帮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更加富有创造力,并使学生能够以更具社会性和更积极的方式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Abdallah, M.M.S. (2008). 多元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和口语交流中的教育意义。 [在线提交]。2009年2月17日从ERIC数据库检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08年12月28日). 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9年3月2日从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tructionist_learning检索

Danzi, J., Reul, K., Smith, R. (2008). 使用差异化教学提高混合能力课堂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线提交]。2009年2月17日从ERIC数据库检索。

Ford, N. & Chen, S.Y. (2001). 匹配/不匹配再探:学习与教学风格的实证研究。 [电子版]。英国教育技术杂志,第32卷第1期,第5-22页。

Gagnon, G.W. & Collay, M. (n.d.).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2009年3月2日从http://www.prainbow.com/cld/cldp.html检索

Gardner, H. (1999). 重塑智能:面向21世纪的多元智能。纽约:Basicbooks。

Ginsberg, R. & McCormick, V. (1998). 优秀学校的计算机使用情况。教职工发展杂志。第19卷第1期,第22-5页。

Hein, G.E. (199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09年2月27日从探究研究所网站检索:http://www.exploratorium.edu/ifi/resources/constructivistlearning.html

Hoerr, T. (2000). 成为多元智能学校。监督和课程发展协会 (ASCD)。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

Hunter, J. (2003). 学习与教学风格。2009年3月2日从http://www.ucalgary.ca/~jwhunter/ict/Rationale/styles.htm检索

Hyslop-Margison, E. (2004). 技术、人类能动性和杜威的建构主义:在虚拟课堂中开拓民主空间。澳大利亚教育技术杂志。20(2), 137-148。从北卡罗来纳州教育委员会 (2000) 检索。北卡罗来纳州教育技术计划 2001-2005。 [2003年7月3日查看,2004年3月16日验证] http://www.tps.dpi.state.nc.us/techplan2000/techplan2000.html)

学习理论 (教育) (2009年3月2日). 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9年2月27日从http://en.wikipedia.org/wiki/Learning_theory_(education)检索

Levine, P. (2005年5月2日). 关于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发布在http://www.peterlevine.ws/mt/archives/000039.html

McMahon, M. (1997年12月). 社会建构主义与万维网 - 学习的范式。在 ASCILITE 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澳大利亚珀斯。

Miller, P. (2001). 学习风格:心灵的多媒体。研究报告。2009年2月18日从ERIC数据库检索。

Piaget, J. (1973). 让·皮亚杰 - 智力发展。2009年3月2日从http://www.sk.com.br/sk-piage.html检索

Wilson, V.A. (1998). 学习如何学习: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献综述。美国教育部,教育资源信息中心。

章节测验

[edit | edit source]

建构主义与技术/学习过程/第二部分 1.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被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有什么区别?定义被动和创造性的术语,然后分别给出两种方法的例子。解释哪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更有益。


建构主义与技术/学习过程/差异化 2. 描述当今教师在设计满足各种学习者需求的课程时面临的两个挑战。请举例说明你在自己的课堂上如何克服或可以克服这些挑战。


3. 根据 Gagnon 和 Collay 的“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的阶段是:

    • A. 倾听、学习、设计、评估、反思和回应
    • B. 创造、设计、讲座、学习、反思和评分
    • C. 玩耍、吸收、设计、创造、评估、同行评审和反思
    • D. 情况、分组、桥梁、问题、展示和反思

4. 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

    • A. 真的
    • B. 错误

5.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风格

    • A. 多元智能
    • B. 超感官视觉
    • C. 听觉-视觉-动觉

6. 关于在建构主义课堂中使用技术的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 它有助于教师提高效率。
    • B. 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自主。
    • C. 它为学生创造全球化的学习体验。
    • D. 以上所有
    • E. 仅 A 和 B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