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维基百科的方式/分工
想象一下,我招募了三个人来写一本手册。艾米在查找和总结研究方面比其他人有优势,但她的英语写作不太优雅;本最擅长来源、改编和为图片添加标题;而克里斯,一个语法专家,最擅长校对。组织他们的一个自然方法是将他们分成不同的角色:艾米担任作者,本担任插画师,他们将草稿交给克里斯校对。
与其给工人贴标签,不如采用另一种更符合 DNA 计算机精神的方式,给工作贴标签。草稿的页面会被加上标签,以表明“需要更新”、“需要插图”、“看起来已经完成:需要审核”等等。带有标签的页面会被放入一个队列,例如克里斯通过查看“需要校对”队列来跟踪需要做的事情。没有标签的页面会被放入“需要标签”队列。每个人不必按照顺序依次工作,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下一个合适的项目上工作。
让我们也引入微归属:每个页面都标明了谁在上面工作过以及他们做了什么改变。在纸质上,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做:在数字领域,这可以是一个贡献数据库。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完成的页面都是由艾米、本和克里斯共同完成的,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贡献,没有人需要担心其他人盗用自己的成果。
这种方法比严格的计划更灵活。克里斯在校对方面的优势比本(插画师)大,但本在这方面也还不错。因此,如果校对时间超出了预期,相关队列就会出现积压,工人们会注意到本可以改变他的工作来减少积压。他知道他的工作会得到认可,而不是被认为是克里斯做的。有时工人们会想使用他们的特殊技能,而其他时候他们可能想做一些更简单重复的工作:他们只需要改变他们工作的队列。
为了扩展这个比喻,我们可以邀请陌生人进入这个工作场所,查看草稿和它们的标签,跟踪他们的工作,如果他们的贡献存在问题,就添加标签。不能容忍错放撇号的语法专家可能会修正草稿中的某些错误,即使人群的贡献像这样价值很低,工作仍然可以更快地完成。众包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由“人群”完成。众包可以包括让更广泛的公众与专业人士合作,或为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添加特定价值。
这就是维基提供的运作方式。虽然维基的定义是“可以快速轻松编辑的网站”(“wiki”是夏威夷语中“快速”的意思),但也许可以更好地将其视为一种组织工作的方式,简化了如果用便利贴和彩色笔来做就会迅速失控的东西。标签、类别、队列、积压和用户贡献记录都帮助将高级任务(“创建一份可出版质量的手册”)分解成小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分配工作,并跟踪进度。
-
一篇被标记为“需要内联引用”的维基百科文章...
-
...会自动添加到包含该问题的文章类别中。
上一个 | 索引 | 下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