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与文化年鉴 2014/第二章:网络身份
互联网最初并非被设计为“个人通信媒介”,更不用说是粉丝围绕其娱乐对象连接的方式,人们寻找潜在的浪漫伴侣的方式,雇主寻找或调查潜在雇员的方式,或任何此类社会过程。它是为了保护军事知识而开发的。[1]
术语“网络身份”明显带有人们在社交网站(如 Facebook)上拥有的个人资料的含义。然而,网络身份的领域并不局限于社交网站,也不仅仅专注于社交网站,它包含大量提供网络表达和身份表现的平台。
思考网络身份以及我们如何使用它,以及它如何反过来使用我们,可以引发对一系列主题的思考,包括:社交媒体技术如何帮助我们动员我们的身份;我们彼此交流的方式;我们通过网络身份构建的叙事如何与我们的文化相关;我们在社交媒体世界中如何向他人展示自己;以及数字表现形式的生产和消费的本质。
许多理论家和评论家认为,网络身份是另一种表达身份的途径,并且人们对伴随它的修改过程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我们的实际身份是否与我们的网络身份一致,或者它是否比这更复杂,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理论家们也对此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网络身份的广阔范围。
理解叙事对于理解网络身份对个人和 21 世纪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叙事的描述需要比“叙事与故事有关”更具批判性。虽然它确实涉及讲故事和描述的过程,但叙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有力的交流形式;它可以以简单的形式或在复杂的层面上运作。它与文学中发现的讲故事类型不同,因为它独立于虚构。它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是我们理解我们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方式。将我们的叙事发布到网络上并将其展示出来可以保存它,使它更真实,并通过提供证据来帮助我们感觉更像人。Facebook 状态、图片和相册就是最好的例子。叙事独立于“可讲述性”:你可以讲一个故事,但叙事包含心理成分,因为它涉及听众或观察者参与“填补故事中的空白”。这些空白可以是背景故事、文本间引用、人物塑造,甚至类型熟悉程度。叙事和现实主义在数字表现形式的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Van Koten 认为,就生产而言,叙事和现实主义是数字表现形式的主要形式。[2] 网络身份与自我表达形式紧密相连(本质上就是自我表达形式)。从本质上讲,在网上为自己创造一个身份,并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叙事,是我们为自己创造平台的方式之一。这个平台允许我们表达我们想要拥有的身份,并想要展示给世界。
Facebook 可能被全世界大多数人使用,但我们如何使用自己的个人主页是另一回事。Facebook 是叙事存在的地方,因为人们通过照片、状态更新和活动来发布有关他们生活的信息。事实上,Facebook 甚至已经发展到为人们提供自己的时间轴,人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故事,看看自己的存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它如何在 Facebook 上被记录和分享。
Gemini Adams 的一本书探讨了人们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 Facebook 帖子[3] Adams 认为,Facebook 上存在两种类型的叙述者;一种是将所有事情都发布出来的人,另一种是更具选择性地发布帖子的人:例如,有些人使用 Facebook 谈论所有事情,例如:他们吃了什么 他们正在看什么电影 他们是否快乐或悲伤 他们是否喜欢讲座或睡着了 他们生谁的气 他们在雨中行走或等公共汽车时感到沮丧的事实 他们所有外出时的照片,无论质量如何 这可能看起来不是问题,Adams 指出,这些,“肤浅的”,细节并不太有害。然而,据信有些人对 Facebook 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将其视为一个几乎神圣的空间,只用于重要的或有用的更新,例如:我要结婚了 烹饪鸡肉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我通过了考试 有谁可以推荐一下该地区最好的出租车公司? 我要买房子 我去度假了,这是我的照片 我要找一份新工作
因此,Adams 表明,Facebook 上的叙述主题因人所属的学校或“分享级别”而异。
然而,这本书还指出,给定叙述的细节还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 Facebook 作为发布信息的论坛。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在 Facebook 上宣布他们怀孕了,而没有先告诉朋友或家人。有些人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 Facebook 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正常且常见的沟通方式。然而,另一些人则担心 Facebook 迫使人们失去了沟通的亲密性,并消除了人们联系他人的必要性。有人还建议,一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是私人的,将其与构成很大一部分人 Facebook 好友群体的“随机熟人”群体分享是不合适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Facebook 是一个叙述的网站,但用户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它,并选择以多种风格分享他们的故事,这引发了关于沟通行为的争议性问题和理论。
叙事和在线聊天室
[edit | edit source]在线聊天室是人们可以敞开心扉并发展其真实性格的地方,因为他们可以匿名自由地表达自己。然而,由于在聊天室中,人们会与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或遇到的陌生人交谈,因此人们极度渴望为了以下目的创造虚假叙述:乐趣、实验、情感解放或剥削。
Monica T. Whitty 博士和 Adiran N. Carr 博士合著的一本关于网络浪漫史的书解释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现实包袱的限制,这些包袱令人压抑或有问题。[4] 同样,Lynn Schofield Clark 在聊天室环境中使用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他们在网上如何与陌生人互动,并得出结论认为,聊天室通常仅用于“娱乐”,而不是追求严肃的恋爱关系;其吸引力在于其网络叙述中缺乏后果。[5] 互联网聊天室为人们提供了逃离这种困境的机会,用户可以创造新生活、新的背景故事,并摆脱他们希望在现实中摆脱的不受欢迎的细节。
这种能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尚有待商榷,因为它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有人可能会说,拥有创造虚假叙述的自由可以让一个人表达自己,并探索在普通生活中似乎不可能的情感或想法。它可能会降低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因为一个人有一个论坛可以进行实验,并演绎出令人困惑的问题。然而,也可以认为,这会阻止人们生活在现实中,并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处理他们的生活。虚假叙述会助长欺骗,并允许人们通过使用虐待性操纵和情感故事来剥削和伤害弱势群体。
无论道德论点如何,通过探索关于在线聊天室的研究,甚至通过个人使用,都可以证明,它们确实为用户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可以不惧被人知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叙述。但聊天室也让人们能够创造新的或虚构的叙述,这些叙述可能对他们自己的发展有利,也可能对他们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伤害。
印象管理
[edit | edit source]在线自我呈现是身份的表达,也是一个谨慎的管理过程,通过视觉呈现,试图改变他人对我们个性的印象
万维网让用户能够在远处向他人展示自我的各种形式。随着在线身份的出现,这种身份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查看,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你如何被呈现和评判可能成为一个主要问题。这会影响自信心,并可能导致有些人操纵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然后再将这些事件的记录发布到网上(通过编辑照片、帖子等),但也能够将生活的某些方面区分开来;例如,职业生活和社交生活,你如何向家人介绍自己以及如何向朋友介绍自己,以及随之而来的期望。因此,可以将印象管理说成是选择性地呈现和隐藏自身身份的某些方面的行为。
由于在线身份越来越有可能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情况,因此可以说印象管理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自 2006 年以来,绝大多数执行公司一直在使用搜索引擎对申请人和潜在员工进行背景调查。[6] 八年后,这一比例不仅有所上升,而且雇主更有可能因在线发现的负面信息而淘汰潜在的候选人。此外,2012 年由猎头公司任命的管理人员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最初是在社交网络上被联系或发现的,这意味着潜在的申请人不仅必须更加警惕,防止其在线身份出现负面方面,而且还必须积极努力地将自己呈现为可雇佣的人。[7]
匿名性
[edit | edit source]脱身效应
[edit | edit source]脱身效应指的是在线用户的代理,他们能够在线交互和沟通,超越了他们身体的局限性。数字环境似乎无视自我与身体之间联系的概念。用户能够使用语言、头像、图片以及其他社交线索,并利用 SNS 来操纵他们不同的社交线索和 affordances,以创造脱身的在线实体,这些实体可以以可能与他们在现实中社交互动的方式不同的方式运作。在匿名性是特定 SNS 的 affordance 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按照或违反其社会行为的规范行事。有些人可能会在匿名性的允许下,表现出恶意行为,偏离他们通常的文明、社会化行为。
去抑制效应
[edit | edit source]去抑制效应是指在线用户在他们匿名的、不可见的在线身份中抛弃了他们现实时间的社交抑制,它被认为可以分解为 6 个解释性因素:分离的匿名性、隐形、异步性、自我中心的内射分离和权力的最小化。去抑制通常分为良性和毒性两种,前者是指人们在网上往往比面对面时表现得更好,而后者是指人们可以反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并探索更黑暗的领域。
分离的匿名性
[edit | edit source]在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地址是我们作为用户相互了解的主要信息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在网上保持相对匿名:有些人使用假名,而有些人则没有名字。在表示关于自我的如此有限的数据时,我们能够在没有问责的情况下运作。通过将自己的在线行为与自己和真实身份分离,人们不太犹豫地表达他们的任何想法或意见,并自愿地公开自我。一个人可以避免承担自己在线行为的责任,甚至可以让自己相信这种行为与自己无关,而且“根本不是我”。[8]
隐形
[edit | edit source]在网络互动中,由于缺乏实体上的存在和视觉上的呈现,会导致脱抑制效应加剧。因为人们有能力和机会浏览和查看各种不同的在线区域,例如聊天室和在线互动。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与用户的在线互动和他们自我的披露来了解很多关于用户身份的信息,但我们仍然无法看到他们。 [9] 通过消除实体互动中存在的物理社交线索,例如面部表情和对令人不安言论的反应,以及一个人在发表有争议言论时的外貌,最终可以消除一个人对这种言论对自己形象的影响或对他人感受的重视。 [10] 这种隐形最终会影响我们如何展现自己,以及我们在这种脱抑制的行为模式下如何与他人互动。
异步性
[edit | edit source]在线互动,我们不必实时交流 - 我们可以等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周才回应对方 - 而在实时互动中,我们需要处理他人对我们所说和所做的即时反应。在实时行动中,我们需要考虑他人,这会抑制我们遵守社会规范,并以对对方有社会关怀的态度做出反应。当这些社会线索在匿名、隐形的网络领域中被消除时,我们可以静待时机,让自己发展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观点,从而产生结构化和清晰的回应,良性和有害的脱抑制,从而避免社会规范。
独我性内摄
[edit | edit source]由于不进行面对面的互动,用户之间的在线互动会模糊自我边界。人们可能在精神上感受到与他们交谈的用户的想法和信息之间的联系,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脑海中设计出那个用户的“声音”和“形象”,并将对方的思维过程和“声音”引入自己的心理。在线用户随后就成为一个人内心心理世界中的伙伴,在那里人们可以继续在线对话,并说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会说的话。当在线阅读伴侣的信息时,听到在脑海中为他们构造的声音,人们可能会听到自己的声音,并将伴侣所说的话当作自己的声音对自我而言。在与另一个在线用户互动时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像与自己交谈一样,人们很可能会脱抑制,说出脑海中想到的一切 - 因为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自我交谈感觉非常安全。 [11]
解离性想象
[edit | edit source]人们可能会开始相信,他们在脑海中为其他在线用户创造的角色,以及他们对自身在线自我的观念,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中;一个在线维度。在假设这些在线组件生活在独立的空间中时,人们可能会将在线活动和行为与线下责任分开。可以说,有些人将互联网和在线领域视为一种游戏,其中社会互动的常规规则并不适用,而另一套可接受行为的准则则占据主导。 [12] 这导致了一个法律灰色地带,这从以下事实可见一斑:如果在报纸或杂志上发表,会被认为是诽谤的句子和文章,可以通过网站和博客发布给国际读者,大多数时候不会引起争议。在韩国,40%的人口玩《天堂》游戏,首尔市甚至有自己的“网络犯罪部门”,该部门每月报告至少 100 起因游戏世界互动而引发的现实生活中的攻击事件。 [13]
权威最小化
[edit | edit source]人们的线下权威通过各种社会线索进行编码和传达,例如在日常社会中的穿着方式、肢体语言和社会地位。在没有实体世界的这些社会线索的情况下,人们在用户感觉同样有能力和有权表达自己观点的领域中,在线权威会大幅下降。匿名性赋予了一种自由,如果生成、展示或分享的材料具有越轨性,这种自由将带来明显的个人利益。 [14]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出于对惩罚的恐惧而选择不直言不讳,而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其提升、赋权的在线身份的信念,这些限制就会消失。由于网络领域依赖于文本的表达,不一定必须立即对用户做出回应,而是在人们想表达的时候表达,那些能够以复杂方式操纵语言的人可以通过显得智力超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在线权威。在这种情况下,在线权威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 [15]
网络欺凌
[edit | edit source]自社交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欺凌或“网络喷子”一直是一个问题。这种欺凌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率的评论到有组织的暴力行为和隐私侵犯。大多数欺凌针对的是基于性别、性取向、种族或阶级的群体,但评论可以轻松发送,导致所有类型的人都会受到网络恐吓。最常见的是,人们只为网络欺凌而创建新的在线身份。网络欺凌是指使用互联网或其他数字技术发送或发布有害材料,或参与其他形式的社会攻击。 [16] 这可以由单个欺凌者或多个欺凌者完成,主要发生在社交网络网站上。人们还经常在在线约会网站上创建虚假资料,并假扮成别人,这被称为“猫鱼”。
网络欺凌有时比现实生活中的欺凌更严重,因为欺凌者通常会隐藏在虚假在线身份提供的匿名面具后面。由于个人可以通过使用不同身份的备用帐户来掩盖其数字踪迹,这些帐户通常使用不同的 IP 地址或个人信息,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信息,因此很难准确估计人们可以对多少行为负责。此外,由于缺乏面对面接触,欺凌者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欺凌行为可能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因此无法意识到他们行为的严重性。 [17] 匿名欺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许多案例表明,受害者甚至因来自匿名来源的折磨而自杀。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欺凌很难预防,因为受害者通常不会向家人透露自己正在受到欺凌,因为他们担心父母可能会采取极端的预防措施来防止进一步事件,例如没收他们的电脑和手机。 [18]
最具悲剧性的网络欺凌案例之一是密苏里州 13 岁的梅根·迈尔的案子。2006 年,梅根开始与一个自称“乔希·埃文斯”的少年在社交网站 MySpace 上聊天。在进行了几周的在线关系后,他们的交流性质突然改变,乔希开始发表侮辱性的评论。最终,他们的通信导致梅根自杀。几个月后,乔希的真实身份被揭示为梅根的一个朋友以及她的母亲洛里·德鲁和她的同事艾希莉·格里尔斯设定的。联邦地区法院判定德鲁犯有违反《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CFAA)的轻罪罪。梅根·迈尔的案子推动了将网络欺凌定罪的立法。 [19] 通过社交媒体记录对话和评论被认为是暴政,但它的积极方面是可以利用它在网络欺凌调查中找出网络骚扰的肇事者。
猫鱼的在线存在
[edit | edit source]术语“鲶鱼”(Catfish)用来形容那些在网上伪装身份,通常是为了寻求浪漫或欺骗而撒谎的人。他们通过隐藏个人信息,例如外表,来隐藏身份,例如使用其他人的照片来代表自己。这个词的流行归功于“现实惊悚片”和纪录片《鲶鱼》的成功,这部影片记录了现实生活中一名男子寻找网上恋人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该节目突出了通过社交网站谎报真实身份是多么容易,尽管《鲶鱼》主要关注的是 Facebook 上的“鲶鱼”。
正如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和身份——母亲、雇主、女儿、姐妹——一样,一个人在线也有灵活地为自己创建多个角色的可能性。作为社会人,我们适应自己的方式以适合我们与谁以及什么进行互动,这对我们在网上构建的自身身份也是如此,这取决于我们互动的环境。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抽取自己的各种属性,夸大并围绕它们构建一个完整的身份——因为我们都是多种属性的集合,所以可以在数字环境中的各种平台上塑造自己不同的版本。一个人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媒介在线创建多个身份,例如,一个“热爱生活、年轻有活力、充满灵感”的博主,讨论音乐和旅行;一个老练而有见地的 Twitter 账户,提出政治和道德问题;一个非正式、真诚的 Facebook 账户,针对特定的、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受众,同时可能维护一个学术网站。许多人有意识地根据网站和情况改变他们的句子语法和打字方式,这很像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会使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语言。将这些自身特征与自身分离,就像一个人在“去躯体化效应”中将自身与身体分离一样,允许一个人在“一个人一个身体”的概念之外构建各种身份,而这个概念被现实生活中、世俗社会所持有。 [20] 多重性对用户的在线责任具有严重影响,因为有些人可以利用他们在网上的流动性和多重身份,在没有责任的情况下做出不当行为。 [21]
Jonathan Vanasco 在其关于“元身份和身份侧面” 的工作中扩展了多重身份的概念。Vanasco 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社交圈中表现不同,那么我们在网上不应该也能这样做吗?当人们谈论互联网活动时,他们通常会想到他们在网上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的生活。人们倾向于根据每个社交网络所散发出的特定个性来调整自己的在线身份。如前所述,Twitter 被认为是老练的,而 Tumblr/Instagram 等博客被认为更具创意和年轻,而 Facebook 则从一开始就拥有更精致的个性,之后演变成更休闲的、全面的社交媒体网站。因此,最终我们的多重身份世界变得相当复杂,因为我们正在
- 与朋友、家人和同事分享生活中的不同方面。
- 根据某些网络的个性定制这些方面。
- 体验重叠 这些方面(而这就是多个在线身份遭遇问题的所在)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它们越来越相互关联。许多社交媒体公司现在都包含了同时更新所有在线个人资料的选项,并允许查看你个人资料的人链接到你的其他社交媒体帐户。随着社交网络继续推动个人资料的真实性,这使得保持多个在线身份彼此分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
Jonathan Vanasco 认为,我们在线身份正在越来越普遍地融入我们的所有活动中。如今,人们拥有多个社交网络帐户、电子邮件、在线游戏个人资料、教育网站、工作场所个人资料、音乐流媒体个人资料、Renkoo 等社交日历,甚至零售商现在也开始社交,比如亚马逊、eBay 等。人们不断地创建和积累多个身份侧面,一次又一次。这与无处不在 的概念同义,即我们的在线身份是我们新发现的“始终在线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始终与社交媒体保持联系,以维护他们的形象,并向他们允许查看的人展示自己。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在世界各地的集成,这种情况急剧增加。
请参阅 始终在线文化 中关于 Danah Boyd 和无处不在的部分,以了解更多信息。
Goffman 认为,表演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塑造观众对他们的印象,例如通过学习他们的语言或协调他们的动作,但有时他们可能会做出无意识的动作,例如绊倒或忘记台词,这些动作仍然是表演者整体印象的一部分。 [22] Goffman 关于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传递信号的理论可以应用于人们的在线表现。例如,Facebook 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上传的图片或分享的个人数据来管理朋友对他们的印象。然而,他们的一些信息仍然可能无意中被泄露出去,例如,当他们被标记在他们不想被标记的图片或状态中时,这些信息也会塑造他们的自我表现,因此这也是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上有 1200 多个聊天室,可以轻松进入,不受任何审查机构的监管。 [23] 因此,所有年龄段、性别、种族和背景的人都可以访问聊天室,在那里他们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交谈。人们担心这是否安全和健康,Davidson 的书重点关注未经保护的交流带来的伤害和虐待。由 David Schwimmer 执导的电影《信任》探讨了这个概念,它重点关注许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卷入危险的成年人(情感操纵他们并滥用他们的信任)的担忧。 [24]
然而,作家 Rolf McEwan 认为,聊天室实际上可以让人们更有自信,更自然,因为他们不会害怕被他们不认识的人拒绝。 [25] 在朋友群体中,人们可能会担心被拒绝,如果他们说或做了任何其他人不认可的事情。这个主题在最近的电视剧《我的疯狂肥胖日记》中得到了探讨,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女孩子努力在一群期望她以传统方式行为的新朋友中做自己的故事。 [26]
McEwan 的论点是,尽管聊天室可能会鼓励反社会行为,甚至由于缺乏问责制而导致虚假身份,但它也让人们自由地通过与另一个人的交谈来探索他们的自然个性,而那个人的观点或反应不会对生活产生如此负面影响,因此鼓励有自卑感的人放松。因为用户能够进行对话,而对方没有对他们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也没有直接看到他们,他们可能感觉没有其他地方互动中所带来的包袱。对于许多人来说,打字可能是一种更容易将事情说出来的方式,消除了言语上的不安,并提供了在提出问题或话题之前仔细思考的机会。
数字领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们生活的社会动态中。电子邮件、聊天室和博客都为建立社交网络提供了新的方式,并为自我表达提供了创意平台。 [27] 社交网站 (SNS) 是面向社交活动的平台,允许通过公开展示的联系来介绍自我。这些公开展示的联系被用于验证身份并通过与社交圈关联的过程来介绍自我。个人和集体身份同时被呈现和推广。社交网站是自我展示和身份协商的场所。 [28] Facebook 是一个主要的例子,它展示了社交网站如何帮助创建和展现在线身份。每个 Facebook 用户都有一个个人资料页面,他们可以在其中描述自己、自己的喜好和爱好,以及讲述自己的生活。大多数用户还拥有一个个人资料图片来帮助识别自己。社交网站在结合多种沟通方式方面独树一帜,因此可以广泛控制社交线索。
社交媒体在企业中的使用正在增加,成为广告活动的主要关注点。大约 80% 的企业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社交媒体[29]。企业将社交媒体作为营销工具——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在与目标市场沟通方面非常有效。最近的研究表明,30 岁以下的成年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现在使用社交媒体而不是传统媒体,如报纸或电视,这意味着企业使用社交媒体对于了解人们如何获取信息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说,社交媒体可以创造一种与使用社交媒体的人群相似的身份——由于特定的人群通常倾向于使用特定的社交网络[30],企业可以巩固其现有市场,或与市场之外的区域建立联系。社交网络还为企业提供了摆脱专业性的平台——变得更像“人”,并赋予公司一种个性化的结构。
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努力定义人们对我们的看法,希望产生积极的印象。印象管理需要努力强调某些特征,同时淡化或隐藏其他特征,我们可以发布呈现理想形象的信息。这是关于呈现自我的一种高度选择性的版本。即使是您电子邮件中的姓名也是我们是谁的重要标志。正如 Papacharissi 所说,“自我呈现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循环,通过这个循环,个人身份被呈现、比较、调整或抵御社会、文化、经济或政治现实的星座。”[31]
自我的灵活性
[edit | edit source]许多人创建多个 SNS 页面,以帮助他们进行印象管理。这种多样性只允许特定受众看到该人的特定版本,或者限制更广阔的世界能够将两者联系起来,因为他们希望将生活和个性的不同部分分开。创建多个页面与我们在面对面环境中呈现自我不同版本的方式相平行。身份学者戈夫曼认为,自我扮演着日常生活中的多种角色,不能被充分理解为单一的统一实体。自我具有灵活性并且是多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不同的化身。[32] 印象管理是关于分享、保留和歪曲信息的平衡。
通过文本媒体建立的在线身份还提供与现实世界及其社会结构相比,获得关注的不同方式。外表出众的人会在聚会上引起注意,但口齿伶俐、有洞察力、机智且会拼写的人会在网上引起注意。许多人利用他们的在线身份来实现并满足他们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满足的需求。在线身份允许您做自己或成为您想成为的人。刘 (2007) 检查了超过 127,000 个 MySpace 个人资料,结果显示,用户平均倾向于让自己与朋友区分开来,而不是与朋友认同。[33]
在 SNS 上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推销
[edit | edit source]观察社交网站可以看出,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它们将用户连接起来,并让他们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向彼此展示自己。SNS 的数量在增加,因此可以找到针对各种目的的各种网站。José Van Dijck 认为,用户需要区分他们的在线身份,因为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与朋友交流的内容与他们与雇主和同事分享的职业身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34] 例如,Facebook 主要用于个人互动,而 LinkedIn 则用于职业社交。根据 LinkedIn 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 (Jeff Weiner) 的说法,“关键的区别在于,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您希望人们想知道您是谁。无论您喜欢与否,人们都在寻找您或像您这样的人。” [35] 比较 Facebook 和 LinkedIn 可以看出,印象管理——即使是以不同的方式——也适用于这两个网站。用户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但是,虽然 Facebook 最初是为自我表达而创建,而不是为自我推销而创建,但 LinkedIn 主要集中在自我宣传和展示自己的技能方面。它被称为“穿西装的 Facebook”。通过拥有 Facebook 和 LinkedIn 个人资料,用户可以呈现他们的社交和职业身份。据 Van Dijck 说,“许多用户会尝试同步他们在两个网站上的个人资料,即使 Facebook 和 LinkedIn 上的界面迫使他们执行不同的策略。” [36]
职业在线身份
[edit | edit source]职业在线身份是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在互联网平台上呈现自己的理想、经验、态度和信仰。职业在线身份的管理在工作场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员工越来越多地在本质上是私人的在线社交网络(如 Twitter 或 Facebook)上与他们的职业联系人互动。这会导致职业身份和个人身份发生冲突。“在线社交网络为员工提供了边界管理和身份谈判的机会和挑战。最近的数据表明,在线网络中的职业领域和个人领域正在变得模糊,这加剧了对积极边界管理的需求。” [37] 在线联系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可用的信息不太适合特定的对话。在面对面和其他个性化互动(例如电话、电子邮件、短信)中,员工可以通过限制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向工作联系人展示的个人信息的类型和数量来管理职业身份和个人身份之间的界限。并通过不断地将这种披露适应他们特定的二元关系。[38] 尽管短信限制了自我表现行为的灵活性,但它们也“创造了展示身份线索和选择互动伙伴的新机会结构”[39]
真实性
[edit | edit source]社交网站的发展改变了在线身份的形成和呈现方式。社交媒体中的第一个在线身份是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它们只需要一个昵称。2002 年,Friendster 诞生,它开创了现实生活朋友的在线连接,随后是 MySpace 和其他社交网站,如 2004 年的 Facebook,它促使 Clay Shirky (2003) 提出“YASNS”一词:Yet Another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40] 这意味着在线身份必须更加真实,这就是为什么创建全新的在线身份更加困难的原因。真实的在线身份意味着它必须具有用户的真实姓名、真实的联系,以及越来越多地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例如通过 Instagram 发布 Facebook 照片。[41]
然而,随着 2006 年 Twitter 和 2007 年 Tumblr 的出现,创建不真实的在线身份变得更加容易。但大多数用户似乎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创建 Twitter 帐户,他们的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会关注他们。这表明真实的在线身份的出现让人们想要将他们的在线身份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联系起来。此外,随着真实身份的出现,用户对非真实在线身份变得更加不信任。尽管如此,像 Tinder 这样的社交媒体仍然很流行,这表明对真实性的需求并没有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复杂性
[edit | edit source]然而,通过社交网络进行自我展示的过程很复杂。由于受众群体多样,以及不同的公开性和隐私设置,个人必须进行多场小型表演,才能创造出一种让多个受众都理解的自我展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别人应该“接受真实的自己”。然而,印象管理与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矛盾,因为它引发了关于我们是否真正认为人们应该接受我们真实自我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隐私设置和账户管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受欢迎了。
互联网为我们的关系和自我表达蕴藏着乌托邦式的潜力,因为它有可能弥合分歧,创造有意义的新联系。然而,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往往被指责导致人们对自己的谎言。[42] 此外,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到底展现了多少真实的自己也是有争议的,因为社交网络通过提供预先设定好的身份构建类别来设计自我展示。它限制了人们称自己为个体并充分表达自己身份的程度。
杰伦·莱尼尔[43] 认为,一项技术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如何改变人们,并警告人们不要被锁定在特定技术中。在社交网络中的在线身份方面,盖特·洛文克也支持这种担忧。[44] 他认为,在线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自由度很小,社交网络网站只为用户提供有限的选择来向世界展示个人和职业信息。他接着引用了评论家扎迪·史密斯的话来质疑 Facebook 强加给用户的这种狭隘选择,她说,“这算什么生活?从你的 Facebook 墙上退一步:它是否突然看起来有点荒谬?你的生活以这种形式展现。” 这似乎印证了莱尼尔的观点,即被锁定在特定技术中的问题:我们的在线身份,即我们生活的展现形式,被“强行”塞进一个框架中,以便社交网络网站能够整齐地打包用户的资料,以便将内容货币化。
个人资料图片
[edit | edit source]在他们的书《网络自我》[45] 中,帕帕查里西和门德尔森研究了 Facebook 照片库以及它与在线身份的联系。研究得出结论,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试图通过使用社交网络,特别是使用个人资料图片,来定义自己积极的印象。个人资料图片很重要,因为它是大多数在线用户可以查看的唯一图片。它被选择用来传达一些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是积极的,并传达给世界其他地方。
数字时代允许创建虚拟社区,在那里,社会群体相互交流并观察个人资料以了解他们的性格。Facebook 上的图片表达了描绘它们的人的特定价值观。韦尔斯[46] 认为,摄影以前以捕捉绝对准确的瞬间而闻名,保持着对事件的忠实和真实的影像。然而,随着数字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而加剧,数字摄影的使用允许印象管理。因此,个人资料图片不一定是对该人的真实写照。个人可以通过编辑的方式传达他们的价值观、关系和社交性,以他们希望其他社交网络用户感知他们的方式。这意味着通过编辑来强调和减少性格特征,创造一个可能不准确的感知人格。帕帕查里西和门德尔森[47] 认为,使用个人资料图片会导致自恋,创造一种自我陶醉的个人文化。尽管个人资料图片被理解为个人对整个社交网络社区的代表,但使用印象管理的风险在于人们会创造自己的假象,推断品质并对他们的在线受众进行欺骗性的表演。
社交媒体中的安全和隐私
[edit | edit source]2013 年曝光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大规模监控国际互联网流量,包括社交媒体[48],使在线隐私和安全问题得到了凸显。尽管如此,根据思科 2012 年《互联世界技术报告》,91% 的 18-30 岁的人认为“隐私时代已经结束”。此外,他们发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并不担心他们存储和收集的所有数据。”[49]
这些数据得到了 CIFAS(英国反欺诈服务机构)进行的类似调查的支持,该调查表明
“88% 的使用社交网络网站的人分享了可能被用于实施身份欺诈的信息”。
他们进一步支持思科的数据,称:“此外,只有 1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在社交网络网站上分享信息或其安全风险,10% 的人分享了可能被用于假冒他人身份的信息。”[50]
因此,似乎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并不担心我们在网络上的数据。在那些不相信我们在网络上拥有任何真正隐私的人中,几乎有一种“谁在乎?这会对我有什么影响?”的态度。一方面,这可能是真的。在社交媒体,尤其是 Facebook 的背景下,有超过 10 亿用户[51],至少从理论上讲,可以争论说,随着这么多人的数据在该领域中传播,你的特定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被破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仅仅因为数字本身的原因。然而,这只是围绕数据隐私的辩论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它完全忽略了该数据的内在价值——对你这个所有者和 Facebook 或任何他们可能与之“共享”你的数据的公司来说。目前社交媒体的情况类似于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提出的担忧的混合体,因为悲观地说,通过社交媒体,虽然我们的注意力经常被从紧迫的事情转移到休闲和无关紧要的闲聊上,但我们同时也在让相当一部分在线数据被它观察和整理。
在《社交媒体批判性导论》[52] 一书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认为 Facebook 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典型表现,在这个阶段,公共与私人的关系,以及劳动与娱乐的关系崩溃,而资本则利用这种崩溃。”,剥削是 Facebook 和类似的社交网站目前采用的政策的一个非常贴切的词。社交媒体机构表示,对于广告商来说,Facebook 会员对其品牌的忠诚度带来的货币价值在 118 美元到 174 美元之间。撇开隐私问题不谈,将账户信息出售给其他人的做法可以说是非人道的,因为它不是促进个人独特身份的发展,而是促进了企业将人简化为仅仅是统计数据的可能性。
汉娜·阿伦特在她《人的境况》[53] 一书中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她在书中写道:“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区别……等同于应该展示的东西和不应该隐藏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在 Facebook 的背景下,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福克斯认为,对于 Facebook 来说,公共与私人的主要问题在于,Facebook 可以访问并基本上拥有其所有用户的数据,而用户对 Facebook 的内部运作及其自身数据几乎没有那么多的访问权限。在这种情况下,它就变成了关于隐私措施平等性的问题,从用户到供应商的信息传递量远远大于从供应商到个人用户的传递量。正如前面提到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它引发了剥削问题,因为正是用户生成的数据让 Facebook 等公司赚钱。就像在工厂里,工人把自己的时间卖给工厂来生产商品一样,用户也在为公司创造数据。主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个人用户的“劳动”进行补偿;也就是说,实际上补偿很少。近年来,在关于在线数据挖掘和用户商品化的讨论中,“自由劳动”的概念浮出水面,用来描述用户本质上创造了这些公司赚钱的商品(数据和信息),但没有得到报酬或补偿的想法。
社交媒体提供商,尤其是 Facebook 的利用行为,已遭到研究社交媒体人士的严厉批评。Rory O'Connor 在《赫芬顿邮报》的文章“朋友,粉丝和未来”中指出:“[社交网络服务] 主要是通过利用他们收集的关于你的私有信息来投放广告获利。扎克伯格曾多次做出突然的,有时是考虑不周的,而且往往沟通不良的政策变更,导致曾经的私有个人信息变得公开且立即可见。因此,曾经潜伏的隐私、权力和利润方面的担忧浮出水面,导致国内外监管机构对该公司进行更密切的审查... 成员个人信息被处理的方式过于蛮横,事先没有进行任何咨询或沟通,Facebook 越来越占据整个社交网络领域的主导地位,扎克伯格不断且公开地宣称隐私已死,以及他对新社交规范的强加,所有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即他和 Facebook 本身不可信任。”[54]
因此,问题就变成了信任问题。不仅是对媒体公司,也对你的 Facebook 或其他社交网络用户。在涉及用户将其数据上传到网络以供自己私人使用的情况下,听到“如果你不想让别人看到,你就应该把它放到网上”这句话并不少见。显而易见,这种说法暗示,在互联网上,我们不能信任任何人,以至于他们不会在有足够的动机的情况下“泄露”我们提供的私有数据。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报复色情”网站,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不得不让朋友取消对我们不太好看的照片的标签或删除这些照片。这再次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对自己的数据拥有多少控制权?它去了哪里?谁在看它?毕竟,一个很常见的事件链是:一个朋友在他们的时间线上发布了你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以及拍摄地点可能会与社交媒体提供商目前在线存储的关于你的所有其他数据相关联,并被用来针对你进行广告投放。所有这些都几乎是瞬时发生的,唯一真正阻止它的方法是阻止你的朋友在第一时间发布这张照片。
这表明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积极的用户,而不是传统上被 Facebook 等社交媒体供应商用来进行商业利益获取的被动用户原型——这种所谓的“产消者”概念最早由阿尔文·托夫勒在 1980 年的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后来由布伦斯在 2009 年将其扩展为“产制者”。克拉克将产消者定义为:“产消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消费者(例如,有要求,并期望与生产者互动),或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例如,期望能够利用数字内容进行混音)。这种积极主动的消费者比被动消费者更有可能要求其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克拉克说,这可能会推动对社交媒体网站的不信任趋势,并迫使他们改变其隐私和数据安全政策。”[55]
社交网络和广告
[edit | edit source]“社交网络广告”或“社交媒体定向”是指专门针对社交网络网站的在线广告形式。社交网络广告涉及根据从社交媒体资料收集的用户资料定制广告。考虑到社交网络网站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用户每天花费在上面的大量时间,公司越来越意识到 SNS 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因此,在线广告正经历着从简单地通过网站进行分发到有效地跟踪和收集 SNS 上的用户行为和个人信息的转变。这使得品牌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识别并定位他们的目标受众,以及可能对其产品感兴趣的人群。这些信息来自客户本身这一事实对公司来说非常有利,因为他们可以详细分析个人数据,而不必依赖自己的统计预测。社交网络广告中使用的两种策略是“定向广告”和“定制广告”。
在“定向广告”中,品牌旨在根据网站相关内容或其目标群体的兴趣来调整产品展示。内容定向广告会根据广告横幅显示的网站的特定用途和内容进行调整,而定向广告则会跟踪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浏览行为。许多网站要求用户使用其 Facebook 帐户进行注册,以便之后在社交网络网站上显示类似的广告内容。通过使用 cookie,可以追踪用户访问过哪些网站,因此他们很可能会在其他网站上看到类似的内容。公司还可以追踪他们是否之前遇到过特定客户的某个广告,因此能够避免同一个用户多次看到同一个广告,从而以适当的间隔显示他们的广告 [56]。一个类似的功能可以识别与最近访问特定网站的用户兴趣相似的 Facebook 用户。
在线广告已经从仅仅通过 cookie 跟踪用户浏览行为转变为更加注重利用 SNS 上的个人资料信息来创建“定制广告” [57]。社交网络帐户将有关用户位置、兴趣和社交圈的宝贵信息出售给广告代理商和公司本身。用户对外部网站的点赞和链接进一步提供了可能成为未来目标客户的信息。用户会收到经过预先选择的广告,这些广告被认为最符合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根据他们的帐户信息确定),因此应该更吸引他们。
然而,由社交网络上的“真实身份”产生的海量数据也是关于 Web 3.0 影响的日益激烈争论的中心 [58]。正如约瑟夫·图罗所建议的,“新广告行业正在通过在社交网络上展示定制广告来定义你的身份和你的世界” [59]。通过这种方式,商品化、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市场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它们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网上进行社交互动 [60]。因此,社交网络必须被视为一把双刃剑 [61]。一方面,社交网络对用户来说具有极大的赋权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数据也受到 Daily Me、Medicx Media 和 Rapleaf 等数据挖掘和分析公司的持续监控,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抵制 [62]。因此,问题的根源在于,通过网络网站,模糊了塑造 20 世纪媒体的广告和内容之间的界限 [63]。然而,个性化广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用户数据成为塑造品牌的重要标准,更重要的是它走得更远。通过“社会分层”,社交网络甚至会影响社会结构,根据个人资料上发布的信息将人们分配到“目标”或“浪费” [64] 群体。品牌可以明确地筛选掉那些对他们的产品响应度最高的,根据他们的兴趣、收入或其他特征,筛选掉那些对他们的产品响应度最差的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在每个用户面前的广告反映了他们在公司眼中的社会地位,使广告成为地位信号 [65]。然而,公司必须考虑在线身份和线下身份之间的差异,因为到目前为止,社会分层过程仅仅基于 SNS 上产生的个人信息。因此,客户资料只是有限地反映了资料背后的“真实”个人,包括他们对产品的需求。虽然社交媒体的功能为人们构建在线身份提供了工具,但它们也受到网站经济目的的严重影响。科恩认为,由于其设计和分享文化的规范化,SNS 可以被认为是企业利益影响下不断商品化的身份的一部分 [66]。
声誉系统和 SNS
[edit | edit source]声誉系统根据帖子数量或在线货币交易的信誉等标准对网站用户进行排名。它们通常被用于亚马逊或 eBay 等在线商务平台,但它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出现越来越多,帖子获得的 Facebook 点赞或转发次数越多,看到它的人就越多。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概念,因为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会量化受欢迎程度,它建立了一种思想等级制度,其中原创性、创造力和智慧是更宝贵的品质。虽然这无疑比无目的的消费更有效地利用了认知盈余,但这些声誉系统很少有真正的目的或意义。
除了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流行的在线社交网络可以用于约会界面之外,现在还出现了一系列移动应用程序,它们不仅充当社交媒体平台,而且将社交媒体与在线约会结合在一起。这些应用程序被称为基于位置的实时约会 (LBRTD) 应用程序,在当今社会中非常受欢迎。例如,Grindr 是一款约会应用程序,允许同性恋者找到附近的其他单身人士。然而,杰里米·伯恩霍尔茨将 Grindr 描述为单身人士的虚拟场所,它“在用户自我呈现的策略中制造紧张,因为他们在可能被外界认为是负面的环境中打造积极的身份”。[67] 这领域的两大巨头是流行的移动应用程序 Grindr 和 Tinder。
如前所述,Grindr 是一款针对男同性恋者的移动 LBRTD 应用程序。与大多数社交媒体一样,身份盗窃是一个问题。您的个人资料可以包含的照片数量有限,因此,由于它需要的信息量少于 Facebook 等,因此看起来更容易看起来合法。因此,似乎更容易通过该应用程序谎报身份。然而,Grindr 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制定了针对冒充者和虚假个人资料的投诉政策。
用户必须按照以下步骤提出投诉1. 报告冒充者。点击他个人资料中的灰色旗帜来报告他。
2. 向我们发送您的 Grindr 帐户电子邮件地址(或黑莓支持代码)。这将帮助我们找到您的个人资料。
3. 在一张纸上写下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向我们发送一张您手持纸张的清晰照片。
4. 发送一张您的随机照片。我们需要确保您是“真实”的您。[68]
此外,由于用户除了非常有限的个人资料之外几乎没有空间来扩展他们的个性,因此许多人认为这限制了身份。“Grindr 的设计为男性提供了很少的空间来阐明他们的个性或兴趣。他们的身份被简化为仅仅是身体,这使得他们变成了物体,就像广告中的模特一样。”[69] 这种物化产生了 Grindr 仅供同性恋者勾搭的刻板印象。这种应用程序中缺乏真实身份已转化为纯粹的性冲动,因此,Grindr 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几乎鼓励在线身份与线下身份分离的在线社交网络。
Tinder 与 Grindr 非常相似,但同时面向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它的设置与 Grindr 非常相似,但有一些区别。Tinder 的口号是“Tinder 是人们相遇的方式。它就像现实生活,但更好。”[70] 这个口号表明了几件事——首先,它公开表明这是一个完全在线的社区,因为它公开声称不是现实生活,而是更好。因此,这可能会积极鼓励用户将他们的在线自我视为不同于他们的线下自我,并失去他们的抑制,因为 Tinder 和现实世界是两个独立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碰撞。然而,这似乎与 Tinder 的理念完全相矛盾,因为 Tinder 是一款约会应用程序,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人们相遇并开始一段关系。关于 Tinder 的另一件事是,它需要访问您的 Facebook 帐户才能让您成为用户。因此,它依赖于以前可用的信息来运行。使用 Tinder 也意味着将大量有关您身份的信息交给他们,尽管“Tinder 表示他们不会与 Facebook 或其他用户分享您在 Tinder 上的私人信息或活动,但他们完全可以将信息出售给与他们合作的第三方和供应商。请注意,他们可能会将您的性取向、伴侣的理想年龄以及通过 Tinder 的聊天功能进行的对话发送给广告商和第三方。” [71] 因此,Tinder 并不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对身份友好,用户的隐私并未完全掌握在 Tinder 的所有者手中。
YouTube 是一个公开的视频分享网站,创建于 2005 年。各个年龄段、种族和性别的人使用 YouTube 作为形成在线身份的一种方式。在娱乐性的家庭视频片段和业余短片中,视频博客 (Vlogging) 是 YouTube 最受欢迎的趋势之一,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媒介来创建“真实的我”的公开访问表演。霍布斯鲍姆认为,当今时代的特点是“对安全身份的渴望”(奇爱博士,2010 年)。这突出表明了视频博客的明显吸引力,因为它让任何拥有摄像机和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记录他们的身份并将其呈现给全世界观看。视频博客是最原始的媒体形式之一,因为它只是人们与世界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历,正如范·科滕在讨论麦克卢汉关于热媒体和冷媒体的理论时所说,“...当我们剥去媒体的外层时,最终会剩下人类经验”。(范·科滕,2009 年)这种与人类体验的接近和人们在视频博客 (Vlogs) 中表达的诚实鼓励其他人使用这种媒介并分享他们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以在社区中感觉自己像一个个人。门德尔森和帕帕查里斯讨论了凯里 (1975 年) 如何“强调一种仪式化的传播观,它有助于通过分享共同的经历和价值观来促进社区融合”(门德尔森和帕帕查里斯,2011 年)。确实,YouTube 被视为一个社区,是分享这些感受和经历的安全场所,YouTube 的用户通常被称为“YouTube 社区”。但为什么人们会使用这种公开的视频论坛来分享这些内心深处的忏悔,而不是保持物理日记或进行现实生活中的对话?谢丽·特克尔在她的 TED 演讲“互联,却孤独?”中说,“‘没有人听我说’的感觉让我们想要花时间与似乎关心我们的机器在一起”(特克尔,2012 年)。YouTube 为任何用户提供了即时的听众,数百万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访问 Vlog,即时听众的社区无疑是人们选择通过 Vlogs 而不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互动来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的关键因素。然而,特克尔还表示,通过她的研究,她发现许多人认为一种感觉或经历只有在通过互联网(通常通过某种形式的 SNS)分享之后才是有效的,“我分享,所以我在”(特克尔,2012 年)。因此,通过在 YouTube 上分享这些个人/忏悔视频,用户不仅会收到一个即时听众来倾听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试图弄清楚自己的身份,而且他们还会通过分享过程来获得对这些感受的认可。成为一个社区的一部分,该社区也认可内心深处的感受,这对于许多人来说一定很有吸引力,因此 YouTube 上的 Vlogs 很受欢迎。然而,在 YouTube 上呈现的身份并不一定准确地反映了这些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方式。迈克尔·斯特兰格洛夫在他的书《观看 YouTube:普通人制作的非凡视频》中讨论了“网上有数百个名为‘真实的我’的视频,这些视频探索了录像师在屏幕上的角色与他们的‘真实’自我之间的区别。”他继续举了一个由大学生凯文·吴制作的标题为上述标题的视频的例子,凯文解释了他如何与他的视频中的人不同,“你不了解我......你不会真正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个人”(斯特兰格洛夫,2010 年)。在所有媒体中都可以看到对 SNS 上理想角色的构建;YouTube、Facebook、Twitter、Tumblr 等。在讨论大学生在 Facebook 上的照片库的形成时,门德尔森和帕帕查里斯指出,我们“在镜头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自己,描绘出我们希望成为的自己”(门德尔森和帕帕查里斯,2011 年)。因此,虽然人们希望感觉他们的感受得到了认可,并且他们自己被接受为社区的一部分,但普遍情况仍然是,他们呈现出自己的理想版本,并将其推向社会,将其视为他们的真实身份,无论它是否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现实世界角色。
爱德华·托里·希金斯 (1987) 提出了“自我差异理论”,该理论可以与在线身份的形成和对在线身份的需要联系起来。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由多个不同的领域构建的。除了一个人的真实性格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自我”可能影响这个人的行为,例如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自我的一个领域(实际的;理想的;应该的)和自我的一个立场(自己的;重要他人)构成了每种自我状态的表征。”实际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状态(个人希望成为或渴望成为的样子)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能导致负面结果,例如对自我的失望或不满情绪,并导致个人自尊心显著降低的脆弱状态。另一方面,自我概念与应该自我状态(即个人对自身或重要他人对个人责任、义务或责任的信念的表征)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焦虑相关的情绪,例如恐惧或威胁感。为了避免这些差异,可以使用印象管理来控制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被他人看待。毕竟,在线身份是可以管理的自我表征,实际上是可以被操控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印象。它不仅可以让外人的印象发生改变,还可以帮助一个人澄清他们自己的理想自我形象。因此,如果以这种方式管理在线身份,不仅可以避免可能导致情绪困扰或焦虑相关感受的差异,而且还可以提高一个人对他们理想自我的看法,并鼓励他们改变行为以相应地改变。
许多人利用在线身份的机会和可能性来获得或体验归属感。每年都有更多的人写博客、参与在线讨论、分享信息、音乐和照片,以及上传视频。在线制作和分享东西是一个创造网络、情感支持和重要社会纽带的过程。
在一个在线社区中,人们可以获得共享空间的感觉、体验共享实践的仪式、交换社会支持,而共享身份则有助于营造社区感。 [72] 许多人加入群体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共同的社会身份,例如种族、民族或职业。
博客是实现归属感的一种方式。博客将人们与拥有类似想法、感受和主题关联的人联系起来。大卫·布雷克进行的研究表明,所有博客中 70% 是个人博客。 [73] 写博客可以让你追求沟通的愿望。
博客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网页;博客还涵盖了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网站上出现的当代社交网络状态。大卫·冈特莱特在他的《制作即连接》一书中对人们为什么使用 Twitter 进行了一项调查。主要原因是让其他人学习和娱乐;出于分享想法和创意努力的愿望;记录他们的存在;自我推销;为社区做出贡献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以及为了被听到的感觉。 [74] 这项研究突出了温暖的社交联系、认可和欣赏的重要性。这些方面对于一个社区和归属感至关重要。在需要和鼓励回复的博客上,例如 SNS,评论和讨论的重要性集中在对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创作在线内容的人的温暖社交联系、认可和欣赏上。 [75] 还进行了一项关于人们为什么使用 Facebook 的研究。这项研究表明,低投入和社会奖励以及人际关系的结合使其物有所值。 [76] Facebook 只需要简单、短暂的投入,作为回报,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网络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相互参与和社区意识,重要的是通过在线身份获得归属感。
人们想要分享自己想法的概念已经存在很久了。然而,让你的想法和意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布是一件困难的事。无论是事实性的信息书籍还是虚构作品,找到愿意接受你的作品的出版商都是一项挑战,因为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其他作品都在提交。然而,在线博客的发展改变了这一点,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大规模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作品。在线空间是如此广阔、无止境且易于访问,以至于博客开辟了无限出版的机会,而这些机会不需要经历被接受和选拔的艰苦过程。
这本质上是一种源于博客的活动形式。参与媒体,特别是新闻,带来了极大的重要性和归属感。过去新闻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结构性断裂”,而现在这些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77] 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网络用户变体,即生产者。如果个人认为他们在做出贡献,毫无疑问这将证实他们的在线存在具有价值。从受众消费到参与甚至生产的巨大转变意味着在“公民记者”的称号中存在一种社区意识。
技术促进了在线收集和制作新闻的普及。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让那些“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的人能够成为新闻报道的积极参与者。从广义上讲,社交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平台。内容被阅读、分享、讨论和辩论,这表明网络站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布新闻。由于公民新闻不受传统新闻准则的约束,因此存在发表意见和讨论的机会。评论不仅是可选的,而且在线新闻机构鼓励评论,以传达公众意见对当前问题的任何重要性。
乔伊·罗森将这种现象描述为“那些以前被称为观众的人,利用他们拥有的新闻工具来相互告知”。 [78] 这种用户生成的内容影响了一些历史性的政治运动,例如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等等。这是一种人们可以抓住并根据自己的意愿使用的力量,以有利于个人和社会认为重要的东西。
我们在线身份以及在线存在是一种持续的表演和争夺所有权的斗争。如果一个人研究 Facebook,就会发现一个人个人资料的内容经过大量操纵和编辑,以创造某种角色。
每个 Facebook 页面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无聊的重复公式,与其他数百万个页面相比,没有任何个性。然而,Facebook 确实允许人们记录他们喜欢什么:音乐、电影、电视节目、商店、书籍和概念。一个人还可以分享他们生活的个人信息、照片和链接,以表明他们与其他每个人都不同。
但是,由于技术操纵,社交网络允许人们不表现出他们真实、完整、真实的自我——包括所有缺点。Facebook 坚持认为,人们在经过精心制作和批准后,只能看到扭曲和肤浅的身份形象。这种行为是需要人们感到自己的表演符合社会习俗和性格群体的规则的结果。因此,一个人的 Facebook 页面并不完全属于他们,因为他们的提交受到更广泛的社区的心理刺激,而他们发布的内容由他们所处社会圈子的社会公认原则决定。
在理查德·詹金斯关于社会身份的书中,他提到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站创造了一种新的表演人际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舞台。 [79] 他认为,人们会受到那些观看他们的在线存在和参与的人的影响,他们的互动基于对顺从的需要,因为受到一个庞大而挑剔的受众的注视。
Facebook 是一个可以让人们通过发布个人页面和编辑个人资料来表达个人特性的论坛。由于每个页面都属于一个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内容属于他们,他们有权分享它,无论其他人如何反应。然而,Facebook 上的人们经常会收到对他们帖子进行挑战和引发争议的回复。Facebook 朋友可以通过“点赞”帖子、评论或上传全新内容来做到这一点。有些人认为负面回复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该页面仅代表他们自己,使其成为他们在线身份的安全、受尊重的个人空间。另一方面,其他人认为,如果你在 Facebook 上发布内容,那么你就是在允许你的 Facebook 朋友看到它,因此你是在邀请他们的贡献并允许进行辩论。
随着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网站的发展,在线粉丝社区迅速增长。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群体,他们聚集在一起分享共同的兴趣,粉丝群体在网络上的存在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文化分析师 Myc Wiatrowski 研究了在线粉丝社区,并观察到:“在信息时代,粉丝群体已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全球村庄,能够进行协调一致的即时全球联系”。[80] 这突出了新技术和媒体如何使这些“粉丝群体”发展起来,并创造了更强的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是粉丝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面对面互动的影响,用户可以自由地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互动和建立联系,并且可以发展他们选择的在线身份。在线粉丝社区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然而,发展最快的社区围绕着流行的文本、电影和名人。像《暮光之城》这样的流行青少年小说是网络“粉丝群体”的绝佳例子,在其中,文本被粉丝重新解读和改写。视频托管网站(如 YouTube)提供的货币化激励措施,以及粉丝网站上的广告收入,似乎也积极鼓励创建新的粉丝制作产品,这反过来又为他们关注的媒体提供了免费广告。拥有在线身份并属于大型在线群体的保护,使粉丝能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会分享的戏剧改编。类似地,像“方向者”这样的“单向”乐队粉丝利用他们的网络存在作为一种“受保护”的方式与乐队联系,完全不受抑制。
在网络文化中,人们需要感觉到自己的网络存在传递着强烈的自我信息。专门研究在线行为背后的原因的理论家 Ainslie McDermott 认为,在各个领域,人们选择发布某些材料,因为他们认为这将呈现出积极或特定的生活形象。[81]
例如,在博客中,有些人认为重要的是要表明他们有文化意识,无论是通过分享他们对以下方面的认识:新闻、政治、名人文化、科学、技术,或者实际上是任何主题。McDermott 认为,博客的内容不仅仅是分享信息,或者因为喜欢而进行活动,而是因为需要证明某种类型的性格。同样,在 Facebook 上,McDermott 指出,个人资料图片和封面照片的选择是为了表明你是哪种人。上传的照片通常会透露很多信息。外出的照片可能暗示你是有趣且外向的。情侣的照片暗示你是可爱的,并且能够维持积极的关系。度假的照片暗示你是有文化的,甚至可能富裕到可以花时间外出。此外,所选位置通常会说明很多关于这个人以及他们选择拍摄什么内容的信息。慈善活动的照片暗示你是乐于助人的,并且几乎暗示你没有时间进行肤浅的娱乐,而是专注于“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正如 McDermott 所说。
最后,一个人在 Twitter 上关注谁反映了他们钦佩或感兴趣的榜样类型。人们往往需要表明与最符合社会规范的名人有联系,而不是与那些暗示更独立的性格的人有联系,这些性格允许一个人脱离社会小圈子。McDermott 的研究认为,在所有在线活动的推理背后,人们参与的方式以及他们链接到的内容都是为了证明强大的社会归属感。
游戏世界允许通过发展虚拟身份来创建角色。在众多游戏中,在线头像可以进行自定义,从外貌、服装到个性。因此,玩家可以超越线下身份,例如性别、种族和政治信仰;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成为另一个人,他们的真实性格被隐藏起来。文化习惯可以在线表达,例如阶级,以及文化社区和归属感。在线游戏已被一些年轻人用作缓解压力的工具,可以被视为压抑的沮丧情绪的积极出口。相反,研究表明,患有先前疾病的人比其他人玩得更频繁,游戏本身对导致逃避现实的现有问题解决不了什么,而这些更频繁的玩家可能倾向于将时间投入到游戏中,而不是直接解决任何问题。这会导致更大的压力,更多逃避压力情况的尝试,并导致恶性循环。[82]
虽然使用在线身份对许多用户来说无害,但在虚拟的、游戏的世界中存在着对在线身份成瘾的风险。游戏世界中的人们的在线身份是独特的实验性[83],人们玩着他们的角色和个性,成为他们渴望成为的人,或者在网站和游戏社区的范围内过上他们一直梦寐以求的生活。
因此,在线游戏可能成为一种成瘾,直接原因是人们保持着控制自己虚拟生活情节和故事的力量[84]。人们进入一个可以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的情况的世界[85]。因此,人们可能在他们的虚拟生活中感觉到一种不受抑制的感觉,这与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存在相矛盾。人们可能会过上与现实生活相悖的生活,使他们能够扮演虚拟和高度理想化的自己。[86]。这可以更进一步,用户可以包含解离的想象力。
玩家对玩家 (PvP) 游戏的兴起导致许多玩家,尤其是在游戏本身中,将他们玩游戏的身份置于许多线下身份之上,例如种族、性别、政治或经济观点变得无关紧要。在 PvP 游戏中使用匿名性可以减少或挑战某些线下身份的现有概念。
同样,不断发展的技术概念已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其他主要行业,影响着时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和社会方面。Zeki(2014 年)在与设计师 Tuba Ergin 的采访中描述了——时尚界和科技界如何变得越来越“和谐”,以及它们如何互相补充。设计师 Ergin 在 2014 年的伊斯坦布尔梅赛德斯-奔驰时装周上展示了他的设计,所有设计都包含了在新款服装(包括连衣裙和上衣)中添加电路板,此外还添加到了鞋子和包袋中。Ergin(2014 年)提到,我们现在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都完全受到技术吸收的巨大影响,这使得我们能够创造在线身份。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我相信药物滥用与科技成瘾之间几乎没有区别”[93] 这种说法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如何通过设备完全建立了在线身份,以及这种程度可以与像毒品这样极具成瘾性的物质相提并论,因为我们的网络存在。在采访中,Ergin 接着讨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使用的设备的发展,例如科技眼镜和手表。这些进步将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发展在线身份。但是,他接着说,未来的技术将导致可以对人体温度和脉搏做出反应的衣服,预计这种进步将使健身商品激增。
技术身份对以商业为导向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不断地出现在网络世界并被融入其中,大型企业可以从这些用户身上赚取数千英镑。人们越意识到自己使用手机和科技设备,公司赚的钱就越多。像 Facebook 这样的大型组织允许他们的广告变得更加昂贵,仅仅通过用户在线活动在其世界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就能从客户身上赚取巨额财富。Cookie 和其他互联网漏洞允许营销人员跟踪我们在网上的每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特定网页上停留的时间以及鼠标悬停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特征以及我们的个性如何转化为我们在线的网络活动。这些细节允许他们存储大量关于日常用户的资料,并可以显示日常用户在线识别和存在的程度。因此,很明显,营销人员正在利用我们始终可见的在线形象来赚钱。
混合身份
[edit | edit source]虽然混合身份的概念起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但近年来已被媒体理论家借用,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身份创建过程,该过程包含两个部分,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从粉丝论坛到约会网站[87]。首先,用户会创建一个在线角色,将他们线下身份的各个元素与他们选择加入的在线群体或环境的某些方面融合在一起。其次,当用户在线下环境中遇到他们在网上认识的人时,他们在线角色的某些方面会反馈到他们的线下身份[88]。
对许多人来说,将他们的在线身份和线下身份融合在一起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混合身份可以为某些人提供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表达自己的机会。例如,Natilene Bowker 和 Keith Tuffin 认为,个人可以对其在线身份施加的控制程度可以使残疾人培养一种身份意识,不受现实世界中社会污名的束缚。因此,通过获取他们线下身份的某些方面并将它们与一个“消除支配人们对他人解释和评价方式的视觉中心主义”的在线世界融合,他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品格而不是他们特定的残疾来评判[89]。
然而,从消极方面来说,人们在线创建理想角色的诱惑意味着身份的融合会导致妄想行为蔓延到他们的线下身份。随着一个人越来越沉浸在他们的在线身份中,并习惯了他们在印象管理方面的控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他们的在线身份比他们的线下身份更准确地反映了他们是谁。当他们被迫与线下环境中的人们(例如朋友和家人)互动时,他们可能会因此产生紧张和痛苦,因为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在线身份。
粉丝社区中的混合身份
[edit | edit source]Andrea J. Baker 在她的期刊文章《Mick 还是 Keith:在线摇滚乐迷的混合身份》中探讨了这些与在线粉丝文化相关的想法。在两年的时间里,Baker 研究了各种滚石乐队在线粉丝论坛的成员,在在线和线下环境中观察他们的在线身份是如何构建的,以及这如何影响他们的线下身份。她发现在线角色的呈现包含三个方面:用户名、头像以及个人与他们狂热追随的对象的认同方式[90]。
研究发现
[edit | edit source]用户名通常反映了用户需要与他们狂热追随的对象密切认同。许多用户选择以歌曲、歌词或乐队成员的昵称来命名自己。除此之外,用户似乎很欣赏用户名选择方面的创造力。虽然头像可以实现与用户名相同的一般目的,但它们的主要功能往往是作为论坛内地位的图片指示器,因为那些经常发帖的人通常会通过他们的头像而不是用户名来识别。最后,所有用户都根据他们认同的乐队成员来识别。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名和头像的选择,也提供了一些对用户性格偏好的有限洞察。例如,认同 Mick Jagger 的用户往往认为他负责任且关心他人。另一方面,Keith Richards 的粉丝则认为 Mick Jagger 冷酷且控制欲强[91]。
当 Baker 在线下环境中遇到她一直在研究的用户时,她发现他们的在线身份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线下身份,尤其是在行为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在线和线下环境中,男性通常会通过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来试图与乐队成员认同。例如,许多男性粉丝痴迷地收集来自现场表演或旧演示磁带的罕见录音,并花费大量时间在线讨论 Keith Richards 和 Ronnie Wood 的吉他演奏。相反,女性通常更专注于尝试与乐队成员建立联系。Baker 给了一个例子,一个女粉丝坚持说她是在线和线下吉他手 Ronnie Wood 的妻子[92]。
其次,那些拥有特别令人难忘的用户名的人经常在线下环境中被他们的在线用户名称呼。此外,粉丝所在的在线论坛似乎影响了他们的着装方式。Shattered 论坛的成员穿着他们自己制作的亮绿色 T 恤,而其他群体的粉丝则试图避免穿着任何明显表明他们是该群体粉丝的衣服。有趣的是,那些实际上曾经见过乐队的人往往属于后者而不是前者。然而,最具争议性的问题是用户在多大程度上选择在线下环境中拥抱他们作为粉丝的角色。虽然有些用户乐于在公共场合公开展示“粉丝般”的行为,但另一些人则对承认自己是在线粉丝论坛的成员感到尴尬,尤其是对家人[93]。
担忧
[edit | edit source]虽然 Baker 最终得出结论,需要对在线身份对线下行为的影响进行更多研究,但她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混合身份的有趣且令人担忧的观点。似乎混合身份的在线方面会掩盖线下方面。在 Baker 研究的背景下,这一点可以从论坛用户几乎总是通过他们的用户名和头像而不是他们线下身份的任何特定方面来识别的事实看出。此外,论坛社区似乎更可能根据他们最喜欢的滚石乐队成员的既有刻板印象来判断用户的性格,而不是真正去了解他们。因此,许多用户,尤其是那些不经常发帖的用户,可能会发现他们被大量概括和他们在线身份的表面特征所定义。
沉浸在这种环境中的影响在反馈到用户线下身份的行为中显而易见。许多人似乎认为,他们需要在现实世界中扮演他们的在线身份,才能感觉自己仍然是粉丝社区的一部分。那些相信自己是 Ronnie Woods 妻子的人似乎已经让他们的线下身份被他们为自己创造的有时古怪的在线角色所吞噬。同时,在另一方面,有些人感到需要隐藏他们在线身份的任何痕迹,并强调他们的线下身份,以避免被粉丝社区之外的人嘲笑。因此,似乎虽然身份融合似乎是参与在线社区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人们在努力寻找在线身份和线下身份之间的平衡时,可能会失去自我意识。
在线交友是身份融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通常涉及线上和线下互动。其理念是线上和线下身份应以类似的方式构建,即使不完全相同。一个用户实际上是根据另一个用户的个人资料页面(通常包含至少一张个人照片以及列出的性格特征)来判断对方,这些信息都包含在他们共同使用的交友网站上。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欣赏另一个人的个人资料,他们可能会通过网站内的消息服务、个人资料页面上的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联系对方。
在线交友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的伴侣,因此,如果两个用户认为彼此有潜力,他们可能会希望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见面,即线下(在“现实世界”中)。用户通常希望的是,他们的“约会对象”的线下身份与其线上身份一致;例如,不要比他们在网上展示的年龄更大,或者不是不同性别。这与粉丝社区不同,因为交友网站通常更倾向于用户显示真实姓名并使用自己的照片作为个人资料图片,以免误导潜在的“约会对象”。
多重身份的概念始于第一代互联网本身,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在早期互联网文化中,人们非常渴望创造一个新的自我,无论是简单地创建一个独特的用户名,还是创造一个全新的角色。在早期网络文化中,论坛和公告板是人们选择在网上采用新角色的热门场所。尽管人们采用了昵称和角色,但仍然存在很强的个人联系,并且可以说,人们对自己发布的帖子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像 Usenet 这样的服务与我们现代的社交媒体有很多共同点,因为许多用户除了列出相当私人的信息(例如他们的母校甚至家庭住址)外,还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这当然是在导航软件和谷歌地图出现之前)。
媒体教授吉尔特·洛文克(Geert Lovink)在他的社交媒体评论中说,人们开始将计算机视为从“官方现实”中逃脱的一种方式。他观察到人们意识到他们可以“设计未来,增强身体,扩展思维”。[94]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初期,当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互联网还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时,许多理论家对身体增强和思维扩展的理念采取了非常直观的理解;有些人提出虚拟现实可能会成为未来在线交流中有用的工具。尽管可能没有按照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但他们的核心思想是预见性的,即互联网将形成一种手段,以使人们能够共同分享、编译、编辑、扩展和传播信息。
与社交媒体仅仅进一步强化了多重身份概念的流行观点相反,洛文克认为 Facebook 强调了对“真实自我”的承诺。[95] 他观察到,这可能是由于在 Facebook 上与朋友在一起的感觉,洛文克似乎认为真实战胜了虚假,但也承认这可能限制了我们在网上的自由。
围绕这个话题,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有争议地说:“对你自己有两种身份,这是缺乏诚信的例子。”这完全与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有影响力的观点相矛盾,他提出了戏剧理论,认为人际互动的要素取决于时间、地点和受众。[96] 这一概念至今仍在社会学和媒体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
2002 年,亚当·乔恩森博士(Adam Joinson)提出了一个理论,即线上参与允许人们以各种方式进行角色塑造,以满足各种受众,而不会造成冲突。[97] 例如,一个人可能有一个适合家人的 Facebook 页面,在页面上他们表现得负责任和成熟。另一方面,他们可能还有一个封闭的私人页面,展示了更狂野的个性,朋友可以访问这个页面。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多重角色,而不必担心投诉和质疑。
乔恩森博士还在第 147 页谈到了一个名叫雷·雷·达伦(Rae-Rae Darron)的博主,她拥有七个不同的博客网站。此人利用这些不同的博客来写关于:名人文化、流行演员和歌手与有才华的演员和歌手的概念、时尚趋势、地方政治、环境、自然科学和进化论与宗教的对比。雷·雷·达伦在 2001 年接受了《连线》杂志的采访,她解释说,她曾尝试创建一个博客页面,探索她所有感兴趣的领域,但被告知观众对此感到厌倦和不快,他们更喜欢专注于一个主题的页面。雷·雷·达伦随后解释说,她感觉自己无法再表达自己整体和广泛的个性,而是必须将自己的兴趣框起来,才能吸引具有不同兴趣和理念的观众。
2010 年,心理学家詹姆斯·F·马斯特森(James. F Masterson)在 1990 年版人格障碍书籍的续集中重新审视了雷·雷·达伦的案例。[98] 马斯特森认为,人们已经变得如此专注于在互联网上创建不同的表演区域,以至于存在失去自我现实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花费太多精力戴着不同的社会面具,那么他们就开始忘记哪一个是真诚的,哪一个是占主导地位或最重要的。通过拒绝拥有自然和真实的个性,这种个性在它的优点、缺点和个性中保持一致,那么现实就不再存在,诚实的身份也不再为人所知,导致混淆的人格障碍从互联网转移到现实生活中。
虽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对媒体理论的大部分开创性研究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进行的,当时媒体环境与今天的媒体环境大不相同,但他关于技术决定论的观点塑造了我们对媒体的理解,并且仍然被当代理论家(如哈米德·范·科滕(Hamid van Koten))所借鉴,科滕在他的《数字视觉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麦克卢汉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线上身份。在《理解媒体:人的延伸》中,麦克卢汉强调了技术在改变和操纵人们如何认识“自我”方面所具有的未被识别、几乎不可察觉的力量。将这个想法应用于线上身份,可以说,人们拥有独特线上角色的想法及其对人们如何互动和反思自身的重要性所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它并不是完全(或者可能根本不是)在人们的控制之下。麦克卢汉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计算机是否延伸到了人类神经系统,从而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控制着人们如何感知和使用媒体。
在文化理论的另一端是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他在其著作《电视、技术和文化形式》中阐述的关于“文化决定论”的观点对形成以下理论至关重要,即并不是媒体本身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而是媒体产生的先决社会和文化现象。考虑到这一点,线上身份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想法可以与用户事先对它存在的渴望联系起来;也许是为了增加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的机会,或者为了让个人能够以在使用线下身份时不可能的方式体验生活。
- ‘The Digital Image a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The Consumption of Realism in the Age of Simulation’
范·科滕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主要研究问题包括
· 数字化表达的生产和消费中有哪些力量在起作用?例如,是什么让电子游戏如此受欢迎?
· 其中涉及哪些叙述和表征问题,这些问题告诉我们关于我们文化和我们自己的什么信息?
具体来说,本文旨在揭示两个主题: 叙述 和现实主义作为数字表达在生产方面的优势形式,以及 拉康 从真实到虚构的转变作为对这些表达消费的驱动力的优势形式。
冯·科滕在他的论文中认为,电子游戏充当了集体潜意识内部力量的出口,允许荣格称之为“男性原形”和“女性原形”有喘息的空间。简单地说,它为我们可能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或满足的欲望提供了一个出口。可以说,互联网和整个社交媒体也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这可能是有益的,正如人们帮助或捐赠给可能距离他们数百英里的原因所表现出的仁慈一样。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会利用他们的在线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对匿名性来做一些不太积极的事情,例如犯罪或骚扰其他用户。
此外,范·科滕引用了 乔治·格伯纳 的作品。
乔治·格伯纳
[edit | edit source]范·科滕提到了 乔治·格伯纳 在近 30 年时间里进行的电视纵向研究。通过他的研究,他发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受到他们观看电视习惯的影响。例如,那些每周观看大量电视节目的人往往认为世界比实际情况更暴力。
格伯纳支持这样的理论:电影和电视对性别、少数民族和权力关系的表征是现实生活中构建和维持社会身份的重要因素,同样可以将此应用于我们在线身份的构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会根据他们在媒体中看到的东西来塑造他们的个人和在线形象。然而,对此的反驳是,媒体中所描绘的是根据现有的社会价值观、态度和信仰构建的。
乔纳森·瓦纳斯科
[edit | edit source]- 'Meta-Identities and Identity Facets'
乔纳森·瓦纳斯科深入探讨了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在他们生活的不同社交圈中展现出不同的角色,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同事。瓦纳斯科认为,这反映在我们创建的多个在线身份中,例如使用不同的电子邮件地址用于不同的内容(私人、工作、教育等)。当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短信并符合特定网站的惯例时,也是如此(Facebook - 专业,Instagram - 创意,Snapchat - 古怪)。对瓦纳斯科作品的详细解释可以在这里找到 -瓦纳斯科的理论
杰伦·拉尼尔
[edit | edit source]杰伦·拉尼尔 在考察在线身份时很重要。他是最初的数字先驱之一,但他不是“领先的科技爱好者”。[99] 在他的著作《你不是一台机器》中,他讨论了他对网络,特别是 Facebook 的发展方式的担忧,以及这对在线创造力和自我表达意味着什么。
他认为,1990 年代的 HTML 混乱主页比 Facebook 的“改进”更好(结果是整洁的图片和信息方框集)。他将个人创造力和自我表达置于首位,因此得出结论,多样化、手工制作的个人页面比“Facebook 推动的公式化、模板驱动的身份表达”更可取。 [100] 它们混乱、音调出人意料或缺乏一致性并不重要 - 正是它们的特质赋予了它们明显的人性,与现代主流社交网络所偏爱的僵化和无菌页面形成鲜明对比。
拉尼尔认为,我们应该始终愿意花一些时间制作我们身份的个人表达,我们不能允许自己沦为模板。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数字系统将所有事物简化为简单的信息片段,以便能够进行处理。 [101] 他警告说,当我们将人性降级以适应机器的要求时,我们会失去我们的一部分。他认为,虽然 Facebook 个人资料的统一性质使事物保持简单和可预测,但人类之所以值得珍惜,是因为他们的独特和个性 - 而不是因为他们简单和可预测。 [102] 他进一步认为,Web 2.0 将个人创造力降级为普遍的“糊状物”,以合作的名义导致个人声音的稀释和沉默。
马歇尔·麦克卢汉
[edit | edit source]马歇尔·麦克卢汉 是数字媒体领域的关键理论家,他的主要思想源于技术决定论。他曾经说过,“媒介即信息”,这句话概括了他对技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的看法。麦克卢汉认为,所有媒体都是人类身体的延伸,会对他的环境造成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将这种延伸描述为“器官的放大”。 [103] 这可以应用于在线身份,因为我们的在线自我可以被视为我们当前身份的延伸。因此,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理论可以被认为适用于在线身份的概念。麦克卢汉还引入了“热媒体”和“冷媒体”的概念,热媒体指的是参与度较低的媒体(如广播和电影),而冷媒体则指的是参与度较高的媒体(日常对话、电视、电话服务)。然而,由于持续的媒体融合,将其应用于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变得越来越困难。
齐齐·帕帕查里西
[edit | edit source]齐齐·帕帕查里西 是一位学者,她的在线身份研究涵盖了通信技术和通信理论等领域。帕帕查里西目前是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分校传播系教授兼主任。她的工作重点是“新媒体技术的社会和政治后果”。
她在《网络化自我》一书中的研究调查了 Facebook 照片库与用户在线身份之间的比较性联系。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者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试图通过印象管理来定义和完善自己积极的看法,这通过不断更新社交网络和个人资料图片来实现。请参阅下面的个人资料图片以获取更多信息。
JJ 赖特
[edit | edit source]JJ Wright 对网络活动对个人身份的影响很感兴趣,他问道:“网络空间/网络活动是否在复杂化还是简化身份和沟通?”他当然回答“两者都有”,因为网络存在对人类身份既有复杂化也有简化作用。他认为,在全球村落出现之前,在没有现代科技和没有承载我们宝贵社交网站的网络的时代,身份很容易通过一个人的身体特征来定义。• 性别 • 种族 • 民族 • 年龄 • 体重。这些个人之间共有的特征共同构成了一种共同的身份。然而,现在人们更关注个人身份,并且能够完全访问网络世界,网络世界在改变自我方面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人们更容易控制自己的个人身份,并通过过滤他人可能在网络上看到的内容来掌握自己的身份。
虽然个人经常会在网上稍微修改或改变自己的身份,比如那些在第二人生或魔兽世界等网络游戏里进行性别转换的人,但总体而言,人们认为个人倾向于更公开地展示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在网上比在现实中更公开。这是因为,在网上社交或分享有关自己的事情时,负面反应的风险较低。个人在网上也可能受到较少关于其真实特征(如种族、宗教或年龄)的评判,因此更有可能分享与其身体特征无关的关于其身份的信息,从而改善或构建其“自我项目”。
一个人的“自我项目”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身份。JJ Wright 认为,我们将线下身份带到线上,也将线上身份带到线下,这当然都加剧了我们的“自我项目”。对于 JJ Wright 而言,网络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打破现实世界中可能阻碍我们互动障碍的机会,网络使这成为可能,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身份方面进行尝试,而不会对他们线下生活产生真正的负面影响。因此,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互动而不受身体特征评判的领域,而这些特征可能阻碍面对面的交流。[104]
在这里找到他的原始文章。http://g.virbcdn.com/_f/files/46/FileItem-266593-EvolutionTrendsPresentPaper.pdf
词汇表
[edit | edit source]猫鱼:在网上假冒他人,发布虚假信息,如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他人的照片。该术语的灵感来自亨利·朱斯特和阿里尔·舒尔曼执导的 2010 年纪录片 猫鱼。
文化决定论:一种理论,它强调技术出现的环境以及技术的使用方式的重要性。由雷蒙德·威廉姆斯倡导。
定制广告:一种根据目标客户通过社交网络资料生成的信息进行塑造和展示的在线广告形式。
去抑制:缺乏约束,表现为多种方式,包括漠视社会习俗、冲动和风险评估不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保护”在线身份而缺乏约束。
分离:分离,无论是身份还是周围环境。在网络身份的背景下,这通常用来指代个人在网上表现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做的事情不同(或多或少)。
线下身份:在物理世界中形成的一种个人身份,用于在线下环境中进行社交、信息和商业互动。
角色:一个人通过表演扮演的角色或角色。
公开展示联系:通过社交网络网站展示(炫耀)朋友。
目标广告:一种在线广告形式,公司旨在根据网站相关内容或目标群体的兴趣来塑造产品展示。这通常通过跟踪人们的浏览行为来实现。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塑造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这是一种比较理想主义的观点,由开创性的数字媒体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采用。
越界:违反法律或道德准则。
生产者:生产者(在某些情况下为专业人士)和消费者的结合。
现实主义:倾向于或依附于真实的事物;(因此)接受现状并准备应对的態度或做法;与理想主义形成对比的任何观点或体系。
注释
[edit | edit source]- ↑ Baym, N. (2010).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数字媒体与社会系列,(第 13 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Van Koten, H. (2009). 数字图像与快乐原则:模拟时代中现实主义的消费。在 Bentkowska-Kafel(编)中,数字视觉文化:理论与实践,(第 89 页)。布里斯托尔:智力出版社。
- ↑ Adams, G. (2013) “Facebook 饮食:50 个关于 Facebook 成瘾的有趣迹象以及使用数字排毒方法断网的方式(断网系列),(第 1-146 页)。伦敦:有意识地生活
- ↑ Whitty, T 和 Carr, A(2006)“网络空间浪漫:网络关系的心理学,(第 45-53 页)。英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 ↑ Jones, S G(编)(1998)“网络社会 2.0:重新审视计算机媒介的交流与社区”,(第 159-182 页)。伦敦:圣智学习出版社有限公司。
- ↑ Cristian Lupsa(2006 年 11 月 29 日)。“你是否需要一名网络公关?”。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 ↑ Greenspan, Robyn. 2013 年高管职位市场情报报告。报告。Execunet,2013。 http://www.execunet.com/promo/pdf/ExecuNet_Executive_Job_Market_Intelligence_Report_2013.pdf。
- ↑ Suler, J.,网络去抑制效应,第 7 卷,第 3 期,玛丽·安·利伯特出版社,可访问: http://www.samblackman.org/Articles/Suler.pdf
- ↑ Suler, J.,网络去抑制效应,第 7 卷,第 3 期,玛丽·安·利伯特出版社,可访问: http://www.samblackman.org/Articles/Suler.pdf
- ↑ Baym, N. (2010).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数字媒体与社会系列。剑桥:政治出版社。
- ↑ Suler, J.,网络去抑制效应,第 7 卷,第 3 期,玛丽·安·利伯特出版社,可访问: http://www.samblackman.org/Articles/Suler.pdf
- ↑ Suler, J.,网络去抑制效应,第 7 卷,第 3 期,玛丽·安·利伯特出版社,可访问: http://www.samblackman.org/Articles/Suler.pdf
- ↑ Lister 等人。新媒体:文化导论,(2009 年),(第 211 页)。牛津:劳特利奇出版社。
- ↑ Davidson, P. 社交媒体读者,(2012 年)。(第 132 页)。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
- ↑ Suler, J.,网络去抑制效应,第 7 卷,第 3 期,玛丽·安·利伯特出版社,可访问: http://www.samblackman.org/Articles/Suler.pdf
- ↑ Willard, Nancy. (2007). 网络欺凌与网络威胁(香槟:研究出版社)。
- ↑ Storm, Paris & Storm, Robert (2006) 青少年:初步评估在教育论坛第 70 卷,第 1 期,第 21-36 页。
- ↑ Storm, Paris & Storm, Robert (2006) 青少年:初步评估在教育论坛第 70 卷,第 1 期,第 21-36 页
- ↑ Ruedy, Matthew C. (2008) “MySpace 青少年自杀的后果:是否应该制定反网络欺凌法律?”。北卡罗来纳州法律与技术杂志第 9 卷,第 2 期,第 323 页。
- ↑ NBaym, N. (2010).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数字媒体与社会系列。剑桥:政治出版社。
- ↑ 网络身份与儿童,常识视频,YouTube。可访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E0B82EwwNc
- ↑ Goffman, E. (1959)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纽约:锚书出版社。
- ↑ Davidson, W(2012)“眼泪与恐惧;帮助、建议和讨论,针对儿童性虐待、性贩卖、约会强奸、网络捕食者、聊天室和恋童癖的受害者,(第 34-93 页)。伦敦:emp3books
- ↑ Schwimmer, D. (2010) “信任,美国:千禧年电影公司
- ↑ McEwan, R(2013)“聊天室:博客集,(第 23 页)。纽约:CreateSpace 自助出版平台
- ↑ Kirby, Tim. (2013 and 2014) "我的疯狂肥胖日记,. 英国:虎视眈眈制作公司
- ↑ Van Koten, H. (2009). 数字图像与快乐原则:模拟时代中现实主义的消费。在 Bentkowska-Kafel(编)中,数字视觉文化:理论与实践,(第 92 页)。布里斯托尔:智力出版社。
- ↑ Papacharissi, Z. (2011) 网络化自我:身份、社区和社交网络网站的文化,(第 304 页)。艾宾登:劳特利奇出版社。
- ↑ 《社交媒体:大多数公司不知道什么》,哈佛商业评论,2011年(http://hbr.org/web/slideshows/social-media-what-most-companies-dont-know/6-slide)
- ↑ 究竟是谁使用社交媒体?人口统计学分析,作者 Adam Popescu,2013年(http://mashable.com/2013/04/12/social-media-demographic-breakdown)
- ↑ Papacharissi, Z. (2011) 网络化的自我:社交网络网站上的身份、社区和文化,(第304页)。阿宾登:劳特利奇
- ↑ Baym, N. (2010)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数字媒体与社会系列,(第106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Baym, N. (2010)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数字媒体与社会系列,(第111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Van Dijck, J. (2013). 你只有一个身份:“在Facebook和LinkedIn上表演自我” 在媒体、文化与社会,35(2),199-215,Doi:{10.1177/0163443712468605}.
- ↑ Lapin, N. (2011.) LinkedIn的CEO:被遗忘的采访. CBC NetNet,10月23日。2014年2月4日从http://www.cnbc.com/id/43135238/LinkedIn_CEO_The_Forgotten_Interview检索
- ↑ Van Dijck, J. (2013). 你只有一个身份:“在Facebook和LinkedIn上表演自我” 在媒体、文化与社会,35(2),199-215,Doi:{10.1177/0163443712468605}.
- ↑ Ollier-Malaterre, A., Rothbard, N.P. 和 Berg, J.T. 2013 "当世界在网络空间发生碰撞时:在线社交网络中边界工作如何影响职业关系。” 管理评论 38.4: 645-669.
- ↑ Collins, R. 1981. 关于宏观社会学微观基础。美国社会学杂志,86: 984-1014
- ↑ Swann, W.B., Jr. 1987. 身份谈判:两条道路的交汇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53: 1038-1051.
- ↑ boyd, danah, Ellison, Nicole (2008) 社交网络网站:定义、历史和学术 在人机交互杂志,pp.214-216
- ↑ Krotoski, Aleks (2012)"在线身份:真实性还是匿名性更重要?" 在theguardian.com
- ↑ Baym, N. (2010)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数字媒体与社会系列,(第100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Lanier, J.(2011). 你不是小工具。企鹅出版社:伦敦
- ↑ Lovink, G. (2011). “没有原因的网络:对社交网络的批判”,(第41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Papacharissi, Z. (2011). 网络化的自我:身份、社区和文化在社交网络网站上。牛津:劳特利奇
- ↑ Wells, L. (2000). 摄影:批判性介绍. 劳特利奇,伦敦。
- ↑ Papacharissi, Z. (2011). 网络化的自我:身份、社区和文化在社交网络网站上。牛津:劳特利奇
- ↑ 卫报(2013):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the-nsa-files
- ↑ 思科互联世界技术报告(2012):http://www.cisco.com/c/dam/en/us/solutions/enterprise/connected-world-technology-report/ASR_CCWTR_Summary.pdf
- ↑ CIFAS:(2014) http://www.actionfraud.police.uk/Identity_fraud_continues_to_rise_with_4_million_victims_in_UK_alone
- ↑ Statisticbrain(2014):http://www.statisticbrain.com/facebook-statistics/
- ↑ Fuchs, C. (2014). 社交媒体批判性介绍 [加州] 萨奇出版公司
- ↑ Arendt, H. (1958). 人类状况。[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 ↑ Rory O'Connor(2012):http://www.huffingtonpost.com/rory-oconnor/facebook-privacy_b_1426807.html
- ↑ Roger Clarke(2013): http://www.rogerclarke.com/DV/SMTD.html
- ↑ Braun, M. (2011). 衡量在线广告效果. 检索自:http://www.wharton.upenn.edu/wcai/files/WCAI_Case_Study_Ad_Effectiveness_Final.pdf
- ↑ Spyer, N. (2013). 利用社交媒体上的定向广告. 检索自:http://www.theguardian.com/salesforce-partner-zone/taking-advantage-of-targeted-advertisements-on-social-media
- ↑ Hoffman, R. (2012). 个性化互联网的阴暗面. 检索自:http://www.newscientist.com/blogs/culturelab/2012/02/the-dark-side-to-personalised-internet.html
- ↑ Turow, J. (2012). 每日你:新的广告行业如何定义你的身份和价值. 耶鲁大学出版社。
- ↑ Cohen, N. S. (2008). 监控的价值化:走向Facebook的政治经济学。民主公报,22(1)。
- ↑ van Dijck, J. (2013). 互联文化的批判性历史:社交媒体. 牛津大学出版社。
- ↑ White, T., Zahay, D., Thorbjornsen, H. & Shavitt, S. (2008). "过于个人化:对高度个性化电子邮件征求的抵制”。营销快报 19(1), 39–50
- ↑ Turow, J. (2012). 每日你:新的广告行业如何定义你的身份和价值. 耶鲁大学出版社。
- ↑ Turow, J. (2012). 每日你:新的广告行业如何定义你的身份和价值. 耶鲁大学出版社。
- ↑ Turow, J. (2012). 每日你:新的广告行业如何定义你的身份和价值. 耶鲁大学出版社。
- ↑ Cohen, N. S. (2008). 监控的价值化:走向Facebook的政治经济学。民主公报,22(1)。
- ↑ Jeremy Birnholtz, "看到和被看到:使用Grindr,一个位置感知的同性恋约会应用程序,进行共同情境和印象形成" 2014年,http://nms.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4/02/06/1461444814521595.full
- ↑ "举报冒充者或假冒资料", 2013年 (http://help.grindr.com/hc/en-us/articles/200302264-Report-an-Impostor-or-Fake-Profile)
- ↑ Jamie Woo, 2013 "认识Grindr:一个应用程序如何改变了我们连接的方式" 第133页
- ↑ Tinder,2014年 (http://www.gotinder.com/)
- ↑ "Tinder的5个隐私小贴士", 作者 Olivia Campbell,2013年 (http://www.abine.com/blog/2013/5-privacy-tips-for-tinder/)
- ↑ Baym, N. (2010).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数字媒体与社会系列,(第86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Gauntlett, D. (2011) 制作即连接:创造力的社会意义,(第104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Gauntlett, D. (2011) 制作即连接:创造力的社会意义,(第100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Gauntlett, D. (2011) 制作即连接:创造力的社会意义,(第104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Gauntlett, D. (2011) 制作即连接:创造力的社会意义,(第96页)。剑桥:政治出版社
- ↑ Jenkins, Henry (2006). 融合文化:新旧媒体的碰撞。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第308页
- ↑ Jay Rosen (2008年7月14日). "公民新闻最有用定义". PressThink
- ↑ Jenkins, R (2008) "社会身份", (pp.1-64). 牛津:劳特利奇出版社
- ↑ Wiatrowski, M. (2011) 粉丝群体的动态:探索在线空间中的粉丝社区,(第1-2页)。论文,俄亥俄州立大学
- ↑ McDermott, A (2012) 克隆:技术如何使我们变得一样,(第5-35页)。
- ↑ Kuss, D.J. & Griffiths, M.D. (2012).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对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行为成瘾杂志,1(1) 第2页
- ↑ Marwick, A. (2005). “推销自己:商品化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身份。”
- ↑ Clark, N. (2009). “游戏成瘾:体验和影响。” 麦克法兰与公司公司,北卡罗来纳州
- ↑ Clark, N. (2009). “游戏成瘾:体验和影响。” 麦克法兰与公司公司,北卡罗来纳州
- ↑ Marwick, A. (2005). “推销自己:商品化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身份。”
- ↑ Nolan, M. & Rubenstein, K. (2009). 混合身份及其心理后果. 2014年4月2日从http://press.anu.edu.au/hrj/2009_01/mobile_devices/ch03s02.html检索
- ↑ Baker, A. J. (2009). 米克还是基思:在线摇滚乐迷的混合身份。信息社会中的身份,2(1),7-21。Doi: 10.1007/s12394-009-0015-5
- ↑ Bowker, N. & Tuffin, K. (2002). 残疾在线身份的论述,残疾与社会,17(3),327-344,Doi: 10.1080/09687590220139883
- ↑ Baker, A. J. (2009). Mick or Keith: blended identity of online rock fans. Ident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1), 7-21. Doi: 10.1007/s12394-009-0015-5
- ↑ Baker, A. J. (2009). Mick or Keith: blended identity of online rock fans. Ident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1), 7-21. Doi: 10.1007/s12394-009-0015-5
- ↑ Baker, A. J. (2009). Mick or Keith: blended identity of online rock fans. Ident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1), 7-21. Doi: 10.1007/s12394-009-0015-5
- ↑ Baker, A. J. (2009). Mick or Keith: blended identity of online rock fans. Ident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1), 7-21. Doi: 10.1007/s12394-009-0015-5
- ↑ Lovink, G. (2011) Networks Without a Cause: A Critique of Social Media, (pp.39).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 Lovink, G. (2011) Networks Without a Cause: A Critique of Social Medi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p.40).
- ↑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Anchor Books
- ↑ Joinson, A. (2002)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Internet Behaviours: Virtual Worlds, Real Lives, (pp.145-203). Oxford: Palgrave Macmillan
- ↑ Masterson, J.F. (1990 and 2011) “The Search for the Real Self: Unmasking the Personality Disorders of Our Age , (pp.23-39). London: The Free Press
- ↑ Gauntlett, D. (2011). Making Is Connecting: The Social Meaning of Creativity, (pp.194).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 Gauntlett, D. (2011). Making Is Connecting: The Social Meaning of Creativity, (pp.19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 Lanier, J. (2011). You Are Not A Gadget: A Manifesto, (pp.68). London: Penguin Books
- ↑ Lanier, J. (2011). You Are Not A Gadget: A Manifesto, (pp.5). London: Penguin Books
- ↑ "Marshall McLuhan Playboy Interview, 1969" by Phillip Rogaway http://www.cs.ucdavis.edu/~rogaway/classes/188/spring07/mcluhan.pdf
- ↑ http://g.virbcdn.com/_f/files/46/FileItem-266593-EvolutionTrendsPresentPaper.pdf
Adams, G. (2013) “Facebook Diet, The : 50 Funny Signs of Facebook Addiction and Ways to Unplug With a Digital Detox (The Unplug Series), (pp.1-146). London: Live Consciously.
Arendt, H.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ker, A. J. (2009). Mick or Keith: blended identity of online rock fans. Ident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1), 7-21. Doi: 10.1007/s12394-009-0015-5
Baym, N. (2010). Personal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 Ser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wker, N. & Tuffin, K. (2002). Disability Discourses for Online Identities, ‘’Disability & Society’’, 17(3), 327-344, Doi: 10.1080/09687590220139883
boyd, danah, Ellison, Nicole (2008)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olarship i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pp.214-216) http://www.postgradolinguistica.ucv.cl/dev/documentos/90,889,Social_network_boyd_2007.pdf
Davidson, W (2012) “Tears and Fears; Help, Advice and Discussion for Victims of Child Sexual Abuse, Sex Trafficking, Date Rape, Internet Predators, Chat Rooms and Paedophiles , (pp.34-93). London: emp3books
Fuchs, C. (2014) "Social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lifornia] Sage publishing
Gauntlett, D. (2011). Making is Connecting: The Social Meaning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Anchor Books
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 308
Jenkins, R (2008) "Social Identities", (pp.1-64). Oxford: Routledge Publishers
Joinson, A. (2002)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Internet Behaviours: Virtual Worlds, Real Lives, (pp.145-203). Oxford: Palgrave Macmillan
Kirby, Tim. (2013 and 2014) “My Mad Fat Diary,. UK: Tiger Aspect Productions
Kuss, D.J. & Griffiths, M.D. (2012).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in adolesc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Behavioural Addiction, 1(1) pp.2
Lanier, J. (2011). You Are Not A Gadget: A Manifesto. London: Penguin Books
Lapin, N. (2011.) CEO LinkedIn: the forgotten interview. CBC NetNet, 23 October. Retrieved 04/02, 2014, from http:// www.cnbc.com/id/43135238/LinkedIn_CEO_The_Forgotten_Interview
Lovink, G. (2011) Networks Without a Cause: A Critique of Social Media, (pp.40).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asterson, J.F. (1990 and 2011) “The Search for the Real Self: Unmasking the Personality Disorders of Our Age , (pp.23-39). London: The Free Press
McDermott, A (2012) Clones: How technology has made us all the same, (pp.5-35).
Nolan, M. & Rubenstein, K. (2009). Blended identification and its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Retrieved 02/04/2014, from http://press.anu.edu.au/hrj/2009_01/mobile_devices/ch03s02.html
Online Identity and Kids, Common Sense Videos, YouTube. Available a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E0B82EwwNc
McEwan, R (2013) “Chat Room: A Book of Blogs , (p.23). New York: Create 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Papacharissi, Z. (2011). A Networked Self: Identity, Community and Culture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Oxon: Routledge.
Schwimmer, D. (2010) “Trust", USA: Millennium Films
Strangelove, M. 2010. Watching YouTub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Turkle, S. 2012. Sherry Turkle: Connected, but alone?. TED Talks. [podcast] February. Available at: http://www.ted.com/talks/sherry_turkle_alone_together#t-84666 [Accessed: 2 Apr 2014].
Vanasco, J. (2007) "Meta-Identities and Identity Facets", Online Identities and Social Mapping, Available at: http://www.destructuring.net/IdentityResearch/Essays/2007_11/01/2007-11-01--II_theory.html#id2
Van Dijck, J. (2013). You have one identity’: performing the self on Facebook and LinkedIn in Media, Culture & Society,35(2), 199-215, Doi:{10.1177/0163443712468605}.
Van Koten, H. (2009). The Digital Image a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The Consumption of Realism in the Age of Simulation. In Bentkowska-Kafel et al (Eds.). Digital Visual Culture: theory and practice (pp.89-98). Bristol: Intellect.
Whitty, T and Carr, A (2006) “Cyberspace Romance: The Psychology of Online Relationships , (pp.45-53).
Wiatrowski, M. (2011) The Dynamics of Fandom: Exploring Fan Communities in Online Spaces, (pp.1-2), Ohio State University
Zeki, O. (2014). It Is Time For Wearable Technology. Available: http://www.dailysabah.com/fashion/2014/04/02/it-is-time-for-wearable-technology. Last accessed 3rd Apr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