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1:RCL 电路
 
当开关闭合时,一个电压阶跃被施加到 RCL 电路。将开关闭合的时间设为 0 秒,这样开关闭合前的电压为 0 伏,闭合后的电压为电压 V。电容两端的电压由一个强迫响应  和一个自然响应
 和一个自然响应  组成,使得
 组成,使得
 
 
强迫响应是由开关闭合引起的,对于  ,其值为电压 V。自然响应取决于电路参数,如下所示。
,其值为电压 V。自然响应取决于电路参数,如下所示。
定义极点频率  和阻尼系数
 和阻尼系数  为
 为
 
 
 
 
根据  和
 和  的值,系统可以被描述为
 的值,系统可以被描述为
1. 如果  ,系统被称为 **过阻尼**。系统的解形式为
,系统被称为 **过阻尼**。系统的解形式为
 
 
2. 如果  ,系统被称为 **临界阻尼**。系统的解形式为
,系统被称为 **临界阻尼**。系统的解形式为
 
 
3. 如果  ,则该系统被称为 **欠阻尼**。系统的解具有以下形式:
,则该系统被称为 **欠阻尼**。系统的解具有以下形式:
![{\displaystyle v_{n}(t)=e^{-\alpha t}{\big [}B_{1}\cos({\sqrt {\omega _{n}^{2}-\alpha ^{2}}}t)+B_{2}\sin({\sqrt {\omega _{n}^{2}-\alpha ^{2}}}t){\big ]}}](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6c77dcbba342fe275c1436d250f6e725bfaaa934) 
 
这些方程是如何计算的?
给定以下值,当开关闭合时,系统的响应是什么?
| R | L | C | V | 
| 1kΩ | 0.5H | 100nF | 1V | 
 
首先计算  和
 和  的值。
 的值。
 
 
 
 
从这些值中可以看出, 。因此,该系统为 **欠阻尼**。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方程为:
。因此,该系统为 **欠阻尼**。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方程为:
![{\displaystyle v_{c}(t)=1+e^{-1000t}{\big [}B_{1}\cos(4359t)+B_{2}\sin(4359t){\big ]}}](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84428e532c87a637a1745de0053cf2c0d3a596c4) 
 
在开关闭合之前,假设电容器完全放电。这意味着开关闭合的瞬间(t=0)时,v(t)=0。将 t=0 代入上述方程得到:
 
 
因此, 。类似地,在开关闭合的瞬间,电感器中的电流必须为零,因为电流不能瞬时变化。将
。类似地,在开关闭合的瞬间,电感器中的电流必须为零,因为电流不能瞬时变化。将  的方程代入电感器方程,并在开关闭合的瞬间(t=0)求解,得到:
 的方程代入电感器方程,并在开关闭合的瞬间(t=0)求解,得到:

![{\displaystyle 0=100\cdot 10^{-9}{\big [}4359B_{2}-1000B_{1}{\big ]}}](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f4078e945d9d5f0f977108ecc1cd506974e051a4) 
 
因此  。一旦
。一旦  已知,电感器和电阻器上的电压(
 已知,电感器和电阻器上的电压( )由下式给出
)由下式给出
![{\displaystyle v_{out}=e^{-1000t}{\big [}\cos(4359t)+0.229\sin(4359t){\big ]}}](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2c45b74b86eac6b0fc84a42045a3c2e955d852fe) 
 
您遗漏了很多步骤,它们在哪里?

图 2:欠阻尼响应
 
文件:Example1 underdampe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