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互联文化中的伦理辩论 2019/隐私 1:私人领域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面向开放的世界

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私人领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Facebook 因其对用户隐私的安全保障存在疑问而受到审查

一个新的数字时代已经出现,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作为个人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沟通、互动和思考方式。 [1] 据 Zizi Papacharissi 称,数字技术创造了一个“虚拟领域”,消除了地理界限和政治约束,这些数字平台的巨大潜力也对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传统意义提出了质疑。私人和公共的界限现在变得模糊,因为数字媒体用户现在正在将他们的私人生活发布到这些公共数字媒体平台上——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虚拟世界”。 [2]

随着技术的创新,在线用户能够与其他人互动,创建、重新分发或交换信息和观点,并在虚拟社区中表达自己。所有这些互动方式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交换被称为“社交媒体”。 [3] 虽然许多人出于许多有效的原因享受使用社交媒体,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尤其是私人信息的利用和滥用。因此,本章将提供有关社交媒体中个人自我的信息和研究,并探讨私人信息是否真的私密。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以及用户数量的增加也影响了政治,它改变了竞选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方式,以及个人与相关政治行为者互动和获取政治信息的方式。社交媒体为政治行为者提供了一个成本效益高、数据丰富的平台,使他们能够通过收集用户数据、创建目标信息以及同时触达数百万公民来监控和影响他们的公民,对他们的最终决定产生重大影响。政治行为者现在能够创建自己的社交媒体页面,并向更广泛的公众展示自己的形象,分享他们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观点,破坏人们的民主制度。同时,用户现在拥有一个平台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政治信仰,更多地参与政治进程,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的用户建立联系。据作家 Langdon Winner 称,社交网站振兴了民主社会,使公民能够指挥成为有效自治所需的政治和经济资源。 [4] 然而,虽然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开的空间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信仰,但政党可能会通过针对性的广告来操纵这些观点,这些广告专门用于影响人们的信仰。因此,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政治观点不是我们自己的?

以下章节将重点关注社交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各种影响。我们将以剑桥分析公司丑闻为例,探讨社交媒体,尤其是 Facebook,如何在个人层面和政治层面上影响私人领域,以解决这些问题。

主要讨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私人生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的私人信息是否私密?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今不再是开和关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随时随地连接到人与信息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假设。 [5] 即使我们没有在线或上网,我们也始终连接到网络,这就是始终在线的含义。始终在线的概念正在影响社交媒体上的私人领域。我们每天都会通过社交媒体不断接收信息。例如,来自朋友和家人的信息,重要的里程碑,政治辩论,或来自世界各地的灾难性事件。人们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其中许多人倾向于过度分享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每次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你都会透露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你是谁,你喜欢什么,甚至可能你住在哪里。由于所有这些原因,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非常薄,几乎透明。最近,Facebook 给人们提供了使他们的个人资料和信息更私密的选项,提供了更好、更强大的隐私设置。但是,用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设置以反映他们的偏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理解和修改相关设置的技能水平。 [6] danah boyd 和 Eszter Hargittai 发现,关于 Facebook 上的相关问题,似乎一切正常,因为许多年轻的成年用户都在积极管理其个人资料的公共访问权限。 [6] 然而,他们不知道用户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实施的更改,或者它是否符合他们的偏好。


Facebook Privacy Settings


在阅读了 boyd、Turkle 和 Pariser 的作品后,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社交媒体用户对他们私人信息的安全性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人们通常有一种匿名感,缺乏社会责任感,这通常源于使用以文本为中心的远程通信,最终导致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分享。这些信息然后可以被你不认识的人使用,例如,用于身份盗窃或跟踪。

焦虑是新连接的一部分。 [7] 许多人害怕错过,无法放下手机或电脑,停止滚动浏览社交媒体。然而,许多人也对自己的隐私感到焦虑。技术和焦虑密切相关。技术帮助我们管理生活压力,但也产生了自己的焦虑。 [7] Sherry Turkle 采访了许多年轻人,他们解释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焦虑和恐惧。他们解释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说的所有内容都被记录下来,并保留在互联网上,他们必须多么小心,以及他们如何在日记中写下个人信息,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谈论它。

数据是如何被使用/滥用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浏览的网络,也在引导着我们。例如,谷歌追踪我们的搜索,构建个性化的结果,这些结果是根据我们所谓的需求而定制的。Facebook 收集我们的点赞、登录时间和其他指标来定向投放广告。亚马逊建立了一个数字帝国,其基础是存储的消费者行为、购买相关性研究和预测性营销的“炼金术”。[8] 由于我们接收的信息,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是以一种验证我们的信念和观点的方式定制的,我们还能说我们的观点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吗?大量个人信息在我们浏览器数字面纱的背后被不当处理。工程师、市场人口统计学家和数据聚合器组成的矩阵是我们的信任主机的承包第三方;他们没有与 Facebook 在 2010 年同意的相同隐私标准签订合同。[8] 社交媒体平台上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旨在个性化体验并优化销售,最终影响我们的文化,塑造全球经济、思想流和信息获取渠道。

社交媒体上信息被滥用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劍橋分析公司醜聞。劍橋分析公司從 Facebook 收集個人數據,並開發出微目標化個人消費者或選民的能力,向他們發送最有可能影響其行為的信息。[9] 這種微目標化被用於在唐納德·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中影響投票。因此,提出以下問題:那些特朗普支持者是否真的是真正的支持者?或者他們的意見是在他們腦海中“編碼”的?隱私很好地為我們現代的親密和民主觀念服務。沒有隱私,親密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7]

政治生活

[edit | edit source]
社交媒体作為政治人物的工具
[edit | edit source]
唐納德·特朗普

如前所述,社交媒體對政治的主要影響之一是,這些政治人物能夠收集公民的數據,包括人口統計、瀏覽活動和以前的投票或政治參與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識別目標受眾,並創建目標化信息,直接與公民互動,並同時向大眾傳播政治信息。

到目前為止,數據收集是政治人物利用社交媒體謀取利益的最普遍用途之一,在線使用率高的所有大型科技巨頭都監控和收集用戶數據和行為趨勢,包括谷歌、Facebook、推特和 Instagram 等。用戶數據被分類為與人口統計、心理統計、政治信仰等相關的特定群體,然後反過來被政治人物用於設計他們的競選活動。最近的例子之一是劍橋分析公司和唐納德·特朗普的競選勝利的醜聞,這一醜聞將在本節章節中得到更詳細的闡述。

社交媒体作為公众的工具
[edit | edit source]
#MeToo 社交運動抗議

社交媒體平台的興起不僅影響了政治人物的成功,還為個人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讓他們能夠創造政治變革,影響追隨者的政治決策,並在全球範圍內創造社會變革。據英國獨立教育慈善機構 Demos 稱,2018 年,近三分之二的年輕人(64%)認為社交媒體平台是實現社會變革的必要部分,超過一半的 35-50 歲人群同意(55%)。[10] 社交媒體讓用戶更容易參與政治和社會問題,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平台來行使言論自由,在很多情況下催化社會變革,甚至改變歷史進程。

多年來,我們見證了世界各地通過人民的力量和社交媒體平台而發生的社會變革。新一波的網絡活動人士出現,促進了社會運動和政治意識。社交媒體平台催化的社會變革中最突出的例子包括阿拉伯之春,這是一系列發生在 2010 年代初葉中東地區的反政府抗議活動。另一個例子是 #MeToo 社交運動,該運動始於 2006 年,在社交媒體上針對性騷擾和性侵犯,近年來已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動力。社交媒體上社會運動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在廣泛可及性和傳播信息和接觸更廣泛受眾的能力方面非常有效,促進了跨國溝通和動員全球行動。此外,社交媒體還賦予用戶權力,使其能夠在與傳統方式相比,在一個水平的公民空間中促進新的激活。[11]。因此,我們可以在與民主和政治相關的方面,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看待社交媒體。然而,與私人生活領域相關的是,社交媒體引發了如前所述的嚴重的隱私問題,以下將進一步詳細探討。

案例研究:劍橋分析公司醜聞

[edit | edit source]

劍橋分析公司是誰?

[edit | edit source]

根據其前網站,劍橋分析公司將自己定位為選舉活動的政治諮詢公司。該公司會獲取相關的線上數據,以創建旨在針對特定受眾的關鍵信息,目標是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贏得選票,滿足客戶的需求。劍橋分析公司的可疑服務在 2018 年初引發了警報,當時發現,這家鮮為人知的諮詢公司秘密地收集了超過 5000 萬個 Facebook 用戶資料的個人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通過特別設計的廣告影響和操縱目標人群。[12]隨後,Facebook 的數據做法也遭到了猛烈抨擊。[13] [14]

出了什麼問題?

[edit | edit source]
克里斯托弗·懷利在劍橋分析公司抗議活動中

2018 年 3 月,《紐約時報》和《觀察家報》發表了對一名名叫克里斯托弗·懷利的吹哨人的坦誠採訪。劍橋分析公司的前研究主管詳細介紹了該公司的數據挖掘實務,包括大規模收集數百萬個 Facebook 用戶資料。懷利還洩露了與唐納德·特朗普選舉活動相關的信息,稱該公司在操縱 Facebook 用戶投票給這位總統候選人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15] 通過特朗普的勝利,劍橋分析公司的努力取得了成功。[16]

剑桥分析公司通过专门开发的应用程序从 5000 多万 Facebook 用户处收集了个人数据。 [13] [17] [12] 通常,当应用程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数据时,该应用程序只会收集该用户的个人信息。然而,据披露,这款特定应用程序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了用户及其 Facebook 朋友的个人信息。超过 270,000 名个人使用过这款应用程序。Facebook 因此受到大量批评,面临着围绕个人数据滥用的重大质疑。 [18] [19] 然后,剑桥分析公司利用这庞大的数据池,通过使用具有说服力的广告来定位潜在的特朗普选民,并使用定制的创意内容来传递他们的信息。 [13]

后果

[edit | edit source]

剑桥分析丑闻引发了数百万 Facebook 用户的严重担忧。人们越来越怀疑他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收集和泄露的。 [19] 一年多以后,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并没有减轻。丑闻的影响引发了关于在线隐私以及信息控制的问题。

讨论和结论

[edit | edit source]

社交媒体与私生活

[edit | edit source]
Facebook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根据已发表的文献,随着社交网络网站的成熟,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视为独立的越来越困难。这是因为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很大程度上是不明确的。 [20] [21] 文献表明,曾经有一段时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很容易区分,因此被认为是二分的。然而,由于社交网络网站的出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22] [23] [24] [25] 这与前面提到的始终在线的概念密切相关。

根据博伊德的说法, [5] 始终在线不仅仅是关于内容的消费和生产,还关于创建一种生态系统,让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微数据保持彼此的间接联系。这是关于创建网络并在其上叠加信息。因此,每当我们在网上执行一项操作,包括每次点击、点赞、标签、消息等等,我们都会将关于我们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运营这些平台的组织,从而进一步模糊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此外,如前所述,特克尔 [7] 将焦虑识别为新连接的一部分,这是由于围绕在线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而产生的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剑桥分析丑闻证明了这种焦虑:人们通过删除他们的 Facebook 帐户来表达抗议,参加了 #DeleteFacebook 运动。 [span>26] [27] 它表达了公众的全球性担忧,他们认为,数字环境越来越关注财务目标,而不是用户的隐私和关怀。

在剑桥分析丑闻之后,马克·扎克伯格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使 Facebook 成为一个更安全和更私密的平台的变更。然而,无论这个社交媒体巨头引入了多少新的隐私功能,用户信息对于这些组织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8] 根据 Opsahl 的说法,Facebook 最初是一个与您选择的一组人进行交流的私人空间。很快,它就变成了一个默认情况下您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的平台。如今,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您别无选择只能公开某些信息的平台,而这些公开信息可能会被 Facebook 与其合作伙伴网站共享,并用于定位广告。 [28] 这样,用户就变成了产品,而不是客户, [29] 用户似乎正在将他们大部分的“私生活”在“公共领域”公开。 [25] 这就是 Facebook 和其他社交网络网站能够提供免费服务的原因:它们收集用户信息,然后广告商使用这些信息来运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活动。 [8]

社交媒体与政治生活

[edit | edit source]

很明显,社交媒体可以被政党和个人用作工具,既可以破坏民主,也可以赋予民主力量。根据塔克尔等人的说法,社交媒体经常被描述为“好的”民主力量(他们使用社交媒体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和“坏的”专制和压制力量(他们试图审查该渠道以压制这些自由派力量)之间冲突的场所。 [30]

然而,个性化的兴起引发了许多与私人领域政治相关的担忧。帕里塞尔指出,我们接收的内容越个性化,我们的社会就越不民主。 [8] 韦瑟雷尔认为,投票权与拥有独特政治观点的权利相伴而生。 [31] 在线内容的个性化剥夺了我们这种权利,就像在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活动中剑桥分析公司所做的那样。

根据达尔格伦的说法,在民主国家,个人可以相互交流并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利益,包括他们的政治立场。 [32] 这个定义假设我们的政治利益和观点是在不受限制的信息流中形成的。然而,剑桥分析丑闻引发了以下问题:如果我们的政治观点实际上并非我们自己的呢?

根据帕里塞尔的说法,民主要求公民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但相反,我们越来越被封闭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 [8] 作为对当今数字世界中不断增长的信息流的回应,信息不再是“拉”现象,而是“推”现象。我们不去寻找它,而是它主动找到我们。 [33] 换句话说,是 Facebook 和 Google 等媒体组织通过内容个性化来决定我们作为用户接触到的内容类型。因此,这些平台为我们每个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信息世界。这就是帕里塞尔所说的信息茧房: [8] 一个在线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用户接触到与他们自己相似的人,以及强化他们现有兴趣的内容。这样,信息茧房可以用来描述内容个性化对我们社会内部民主产生的影响,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接触想法和信息的方式。 [8]

这正是围绕剑桥分析公司发布的新闻迅速成为丑闻的原因:因为这家政治咨询公司利用从数百万 Facebook 用户处收集的数据来发布有利于特朗普竞选的政治广告,要么通过强化用户的政治观点,要么引导他们开始改变想法。因此,提供给这些用户的信息以一种最终会操纵他们的投票的方式被过滤。因此,可以说,当今世界的数据收集可能会导致重大的社会后果,引发围绕个人数据隐私和我们拥有自由观点权的伦理考虑。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Hayles, N. K. (2012). 我们如何思考:数字媒体与当代技术生成. 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2. Papacharissi, Z. (2013). 私人领域:数字时代中的民主. 霍博肯:威利。
  3. Kaplan, A. M., & Haenlein, M. (2010). 世界的用户,团结起来!社交媒体的挑战与机遇. 商业地平线, 53(1), 59-68.
  4. 互联网与民主复兴的梦想. 在 公民网络:在线政治与民主价值观. 大卫·安德森 & 迈克尔·康菲尔德. 兰汉,马里兰州:罗曼与利特菲尔德,167-183。
  5. a b boyd, d. (2012). 参与全天候生活方式. 在 社交媒体阅读器 (pp.71-76). 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
  6. a b boyd, d., & Hargittai, E. (2010). Facebook 隐私设置:谁关心? 第一周, 15(8).
  7. a b c d 图克尔, S. (2011). 独自在一起:为什么我们期待科技更多,而彼此之间却期待更少. 阿歇特英国。
  8. a b c d e f g h 帕里塞, E. (2012). 过滤气泡:互联网对你隐藏了什么. 企鹅英国。
  9. Isaak, J., & Hanna, M. J. (2018). 用户数据隐私:Facebook、剑桥分析公司和隐私保护. 计算机, 51(8), 56-59.
  10. 演示. (2018, 9 月 21 日). 插入:年轻人认为社交媒体对社会变革至关重要,但数字宣传的好处可能分布不均. 检索自 https://demos.co.uk/press-release/plugged-in-young-people-believe-social-media-is-essential-to-social-change-but-benefits-of-digital-campaigning-risk-being-unevenly-distributed/.
  11. Hwang, H., & Kim, K.O. (2015). 社交媒体作为社会运动工具:社交媒体使用和社会资本对参与社会运动意愿的影响. 国际消费者研究杂志, 39(5), 478-488.
  12. a b 奥斯本, H. (2018, 3 月 18 日). 什么是剑桥分析公司?Facebook 数据泄露事件中心的公司. 检索自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18/mar/18/what-is-cambridge-analytica-firm-at-centre-of-facebook-data-breach.
  13. a b c 卡德瓦拉德, C., & 格雷厄姆-哈里森, E. (2018, 3 月 17 日). 披露:5000 万个 Facebook 个人资料在重大数据泄露事件中被剑桥分析公司获取. 检索自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18/mar/17/cambridge-analytica-facebook-influence-us-election.
  14. 吉尔伯特, B., & 马, A. (2019, 8 月 23 日). Facebook 早于之前所说的时候就了解到与特朗普相关的公司剑桥分析公司的危险. 检索自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ambridge-analytica-a-guide-to-the-trump-linked-data-firm-that-harvested-50-million-facebook-profiles-2018-3?r=US&IR=T.
  15. 连线. (2018, 3 月 22 日). 马克·扎克伯格与连线谈论 Facebook 的隐私问题. 检索自 https://www.wired.com/story/mark-zuckerberg-talks-to-wired-about-facebooks-privacy-problem/.
  16. 陈, R. (2019, 10 月 5 日). 剑桥分析公司举报人解释了该公司如何利用 Facebook 数据影响选举. 检索自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ambridge-analytica-whistleblower-christopher-wylie-facebook-data-2019-10?r=US&IR=T.
  17. 张, A. (2018, 5 月 2 日). Facebook 和剑桥分析公司丑闻,用简单的图表解释. 检索自 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18/3/23/17151916/facebook-cambridge-analytica-trump-diagram.
  18. 黄, J. C. (2018, 3 月 22 日). 马克·扎克伯格就剑桥分析公司事件中 Facebook 的“错误”道歉. 检索自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8/mar/21/mark-zuckerberg-response-facebook-cambridge-analytica.
  19. a b 连线. (2018, 3 月 22 日). 剑桥分析公司故事,解释. 检索自 https://www.wired.com/amp-stories/cambridge-analytica-explainer/.
  20. 福克斯, C. (2014). 社交媒体与公共领域. 全球可持续信息社会开放获取期刊, 12(1), 57-101.
  21. 谢, G. (2018, 3 月 31 日). 剑桥分析公司:侵入私人领域. 检索自 http://www.sirjournal.org/blogs/2018/3/31/gvuptra0yvk128506l2rxlnla42rg7.
  22. 索拉普尔, M. (2003). 筛选时刻,滚动生活:网络上的日记写作. 传记, 1-23.
  23. 古姆布雷希特, M. (2004). 博客作为“受保护的空间”. 在 博客生态系统研讨会:聚合、分析和动态.
  24. boyd, d. (2007). 社交网络网站:公共、私人或什么. 知识树, 13(1), 1-7.
  25. a b 福特, S. M. (2011). 信息技术时代重新概念化公共/私人区分. 信息、传播与社会, 14(4), 550-567.
  26. 巴哈德瓦吉, P. (2018, 3 月 19 日). #删除Facebook 正在趋势,因为 Facebook 用户对剑桥分析公司数据收集处理不当感到愤怒. 检索自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deletefacebook-facebook-cambridge-analytica-fiasco-twitter-2018-3?r=US&IR=T.
  27. 朗, C. (2018, 3 月 22 日). 马克·扎克伯格谈论 #删除Facebook 运动. 检索自 https://time.com/5210799/mark-zuckerberg-addresses-delete-facebook-campaign-after-cambridge-analytica/.
  28. 奥普萨尔, K. (2010). Facebook 侵蚀的隐私政策:时间表. 电子前沿基金会.
  29. 兰切斯特, J. (2017). 你就是产品. 伦敦书评, 39(16), 3-10. 检索自 https://www.lrb.co.uk/v39/n16/john-lanchester/you-are-the-product.
  30. 塔克, J. A., 塞奥查里斯, Y., 罗伯茨, M. E., & 巴贝拉, P. (2017). 从解放到混乱:社交媒体与民主. 民主杂志, 28(4), 46-59.
  31. 韦瑟雷尔, S. (2018, 4 月 3 日). 剑桥分析公司与选民的死亡. 检索自 https://www.versobooks.com/blogs/3720-cambridge-analytica-and-the-death-of-the-voter.
  32. 达尔格伦, P. (2006). 践行公民身份:公共领域中公民代理的文化起源. 欧洲文化研究杂志, 9(3), 267-286.
  33. 安德烈耶维奇, M. (2013). 信息泛滥:太多信息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认知. 劳特利奇。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