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文化中的伦理辩论 2019/敏感话题 1:暴力
在当今的 Web 2.0 时代,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使用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各行各业都得到快速发展。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工作效率提高,沟通便利,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其他方面也得到简化(Castells 等,2009)。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网络带来了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具有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影响(Graham 和 Dutton,2019)。
虽然互联网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两面性,网络暴力这种负面现象值得思考。它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和一个新的问题。网络暴力可能针对所有的人,因此没有人能够感到安全和受到保护。互联网暴力的力量非常强大。这种暴力一直存在于互联网中,近年来甚至有所加强。随着社交软件和大众媒体的广泛产生和发展,网络暴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并演变成网络社区中的一种行为模式。由于网民知道他们几乎不会因为不当行为而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催化了网络暴力的传播。它也对人们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Flüchter 和 Schöttli,2014)。同时,这种网络现象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整体文化规范。同时,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与网络媒体的监管体系有关。在上述背景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批判性地回顾和分析网络暴力作为现象的本质、类型、原因和后果,以强调在现代网络和线下领域应对网络暴力的重要性。
网络暴力的定义和本质
网络暴力通常与欺凌相关,欺凌是一种将身体行为模式转移到网络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McGuire 和 Holt,2017)。正如 McGuire 和 Holt(2017)所解释的那样,现实世界中的欺凌是指针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是有意的,可能源于个人之间力量失衡。这意味着欺凌的受害者通常在社会地位或身体上,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应该更弱。
虽然网络空间中的欺凌与现实环境中的暴力相似,但它也有一些差异和具体表现,值得注意。首先,应该提到暴力本身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网络暴力被定义为构成网络交流中攻击性的身体、心理、情感或言语行为,可能采取在网上发布诽谤性、名誉损害或煽动性言论的形式,这些言论有意或无意地对受害者造成重大伤害(Reyes 等,2011)。
网络暴力与传统暴力的区别在于,网络暴力来自互联网,将网络暴力带入现实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线下暴力。虽然网络暴力不是对受害者身体的真实暴力,但它对受害者的心理和情感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这通常伴随着折磨和犯罪行为,人们可以使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和其他手段进行规范(Reyes 等,2011)。因此,网络暴力也是社会暴力的延伸。互联网用户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的分类
与此同时,Cassidy、Faucher 和 Jackson(2018)区分了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行为类型。这使得有必要概述网络暴力的主要类型,因为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这是一个涵盖各种类型在线攻击性有意或无意行为的广泛术语。
Graham 和 Smith(2019)概述了四种类型的网络暴力,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跟踪、网络谩骂和网络钓鱼。
网络欺凌是指在网上反复有意地进行行为,向受害者和其他人传递敌对和攻击性的信息,目的是造成伤害、不适和负面情绪。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一样,网络欺凌在由比受害者更有权势的人或一群人实施时最为有害(Graham 和 Smith,2019)。
有许多案例表明,名人因受到数百万人的网络攻击而自杀,这可能是网络欺凌的直接或间接结果。例如,在最近的案例中,韩国在过去一个月内发生的两起 K-pop 明星自杀事件被认为是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的后果,这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欺凌可能造成的影响的质疑(Yi 和 Cha,2019)。这种媒体关注以及对网络欺凌问题的整体认识和讨论使其成为最普遍且最容易识别的网络暴力形式之一。
网络跟踪是指使用电子通信手段和所有相关设备有意地反复跟踪一个人(Reyns、Henson 和 Fisher,2011)。虽然这种暴力形式不像点赞或评论帖子、发送消息和在线交流那样明显地具有攻击性,这些行为可能被其他人视为普遍做法,但正是受害者对跟踪者的恐惧,并将其与特定人士的这种行为联系起来(Bocij,2004)。因此,不是跟踪行为本身,而是它对受害者情绪的影响,受害者因此感到压力和焦虑加剧,并可能对健康和生命造成重大伤害。
网络谩骂是网络暴力中最无意的形式之一,是指在讨论有争议性问题时,一个人对他人表达的敌意和侮辱,这种反应是由情绪和普遍的偏离行为倾向引起的(Gordon,2018)。有些人甚至不认为网络谩骂是犯罪,而只是网络上的情绪化争吵,人们在其中越过了可接受的行为界限(Graham 和 Smith,2019)。
网络钓鱼可以定义为有意和故意旨在在网络上引发冲突的行为,通常包括羞辱和嘲笑某人,在评论和帖子中跟踪此人,以及其他类型的侵入性攻击性互动(Bishop,2013)。与网络谩骂类似,网络钓鱼是一种偏离的网络行为,可能并不总是犯罪或网络暴力的表现,但仍然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正如 Graham 和 Smith(2019)所解释的那样,网络谩骂和网络钓鱼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通常是自发的,是人们对某些评论事件或他人的行为的情绪反应,而后者则是更自觉和故意的行为,旨在产生长期影响(Graham 和 Smith,2019)。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的主要方法和表现形式包括通过各种渠道在网上发布威胁或其他伤害性信息,包括社交媒体、即时通讯或其他公共平台(McGuire 和 Holt,2017)。显然,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根据上面讨论的暴力类型而有所不同。但是,可以概述最常见的表现形式。Cassidy、Faucher 和 Jackson(2018)提到了对法国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以确定他们所面临的主要网络暴力形式。根据结果显示,人们最常成为受害者的网络攻击形式是指各种类型的恐吓和令人讨厌的信息,在统计上紧随其后的是未经同意共享个人信息、恐吓电子邮件和色情信息,即发送令人不快性内容的信息或提议。
正如 Navarro、Yubero 和 Larrañaga(2015)所指出的那样,在一些国家,不同类型的网络欺凌被称为不同的名称,虽然这些术语可能可以互换使用,但这使得可以更精确地概述网络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例如,在韩国,所有属于网络欺凌范畴的行为都被区分开来,称为学校网络暴力、网络中群体孤立、群体骚扰或群体虐待。
在这方面,有趣的是,不同国家网络暴力的主要形式,特别是网络欺凌,存在差异。这可能归因于施虐者试图对受害者造成最大伤害,而对何种伤害最大存在差异,这取决于人们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例如,正如纳瓦罗、尤贝罗和拉拉纳加 (2015) 所报道的那样,香港最常见的网络欺凌形式是在线活动中将某人排除在群体之外,忽视和孤立此人。这可能解释了中国根据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是一个集体主义社会,群体归属是舒适生活的关键方面(Khairullah 和 Khairullah,2013)。因此,被群体排斥会导致负面情绪,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总体影响。
网络暴力的原因
网络暴力的原因与网络的主观和客观环境有关。
首先,网络的隐藏特征导致网络暴力的出现,因为网络的隐藏特征在两个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通过观察网络时间和空间隔离来访问信息,这些隔离隐藏在主体文本和语言手段中。其次,在在线网络中,用户的身份通过注册多个用户 ID 来隐藏,这使得网络的隐私变得更加复杂。用户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在网络中活跃。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个人无需对网络活动负责,因此道德底线很容易被打破。许多用户可以利用网络的隐私对网络上的其他用户进行暴力言论攻击,但如果他们以真实身份参与竞争,他们必须三思而后行(郝,2007)。
网络暴力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是集体行为和娱乐欲望。集体行为是指社会集合,网络暴力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为;同时,它具有明显的群体娱乐功能(岳华,2008)。网络暴力的积极参与者更有可能让世界害怕陷入混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暴力的脱节是为了娱乐观众,吸引观众受害者的注意,并让观众乐于追随。集体行为使网络暴力的群体积极参与网络暴力,并以非理性的思维方式面对网络暴力问题。参与者越来越没有责任感。参与者根据简单的信息做出道德判断并评判他人,轻松解决参与者的问题,从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以微妙的方式攻击他人并伤害受害者(Juanqi 等人,2009)。
网络暴力形成的第三个原因是自由的错位。互联网的诞生为草根人民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户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数用户认为,互联网上的自由评论是自由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因为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言,并充当舆论监督和正义的主人。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认为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自我表达是社会的一种独特观点,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并且不同意其他观点。当互联网用户达成共识和自由时,他们不会意识到网络攻击会伤害他人。所以这种不受限制的自由是一种错位自由。在互联网论坛中,这种错位自由会导致用户缺乏反思和控制,从而导致网络暴力(Juanqi 等人,2009)。
网络暴力形成的第四个原因是缺乏法律和道德约束。网络暴力的弊端是,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缺乏法律意识,导致社会道德扭曲。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因法律约束而对其行为负责。然而,网络中没有法律来规范用户,这使得网络道德缺失。一旦缺乏道德约束,人们就会对其行为不负责任。郝(2007)在网络中有太多未知数,所以用户通常不必承担责任。此外,由于网络法律的制定远远落后于现实,当出现网络暴力时,没有及时建立合理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用户,这导致网络暴力不断增长的趋势。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网络暴力的可能性。
网络暴力的后果
虽然人们不能通过互联网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但网络暴力的后果可能与受害者相似,甚至更严重,具体取决于许多因素。与现实世界中的欺凌一样,网络暴力对受害者造成了有害的后果。麦圭尔和霍尔特 (2017) 列出了负面情绪状况、尴尬、愤怒、羞愧,甚至抑郁等持续攻击的主要影响,仅举几例。
网络暴力的主要影响包括四个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攻击者在网上的信息和指控是虚假的,但这种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使得受害者难以及时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并阻止其传播(Khosrow-Pour,2018)。接收和传播此类信息的受众很广,因此受害者会陷入困境和危险,不准确的信息会对受害者的在线和离线生活造成严重损害。
网络暴力是虚假信息的传播,真假难辨。随着网络暴力的发展,许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成了虚假且不可靠的虚假信息。这个过程通常是真相被曲解,这会让人们误解某些信息或相关方。
当许多网民参与网络暴力事件时,他们会以个人情绪对待事物。换句话说,他们倾向于对事件有“第一印象”,而这种“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标准。许多不知道真相的网民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入网络暴力,因为他们相信虚假信息的内容,从而实际上充当网络暴力发展的推动者。因此,网络暴力中的虚假信息不利于社会,也缺乏道德(Flüchter 和 Schöttli,2014)。
网络暴力侵犯了权利和利益。在网络暴力中,当事人会受到身体和心理伤害。这种不理智的暴力直接影响着当事人的现实生活。特别是通过网络对当事人个人信息的调查和曝光,个人隐私泄露,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骚扰。这是一种严重的权利侵犯。例如,许多明星因为无法忍受网络暴力的批评而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这足以证明权利侵犯是网络暴力非常严重的影响。网络暴力会损害互联网用户的道德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社会和谐和正常运转的保障。网络暴力侵犯了人们自身的防御系统,道德价值观会在网络暴力的影响下扭曲。原本提倡的辩证法在网络暴力中被完全忽视,导致了两个极端。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参与事件的网民盲目地支持一方的观点和过于绝对的个人色彩,在忽视自身错误的同时做着违反道德的事情。
这就是网络暴力扭曲价值观的表现。网络暴力的发生使参与者强化了自身的观点。因此,当其他意见入侵时,参与者会尽力维护自身的观点,导致自欺欺人,不再接受其他意见,价值观扭曲。
网络暴力会引发社会恐慌。网络暴力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当事人的人身名誉权和隐私权,增加了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引发公众恐慌。网络上一些不理智的言论或行为触犯了法律,使道德和诚信逐渐丧失。研究人员称,全球范围内网络暴力受害者受到的骚扰正在上升,并且它造成的网络犯罪比传统暴力更多。一些网络暴力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的行为和语言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媒体在公共生活中展现出来,随着人肉搜索的发展,私人信息被泄露,太多互联网用户关注和批评网络事件来扩大事情的影响力,引发网络暴力,这些行为对一方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网络暴力而不信任政府或其他人的帮助,社会信誉下降。
结束语
[edit | edit source]
结论
正如分析所表明,网络暴力是网络通信和网络本身的一个严重负面方面。它可能采取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因网络暴力表现形式、影响和后果而异。网络暴力的最普遍形式是网络欺凌,它通常基于权力失衡,可能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同时,其他形式的网络暴力,如网络跟踪、恶意攻击或网络钓鱼,也可能是蓄意伤害受害者的行为,因此都是偏离网络行为的例子。网络暴力滋生的原因和因素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的匿名特性、网络上人们感受到的集体行为压力和自由,以及对这种行为缺乏法律行动和惩罚。当考虑这种行为的后果时,很明显这个问题比任何人都能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意味着需要在多个层面采取全面的集体行动来应对现代网络社会的这一挑战。
Bishop, J. (2013). Examining the Concept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Trolling. Hershey: IGI Global.
Bocij, P. (2004). Cyberstalking: Harassment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how to Protect Your Family. 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Cassidy, W., Faucher, C., and Jackson, M. (2018). Cyberbullying at University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s. London: Routledge.
Castells, M., Fernández-Ardèvol, M., Qiu, J. L., and Sey, A. (2009).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A Glob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IT Press.
Flüchter, A. and Schöttli, J. (2014). The Dynamics of Transculturality: Concepts and Institutions in Motion. New York: Springer.
Gordon, S. M. (2018). Coping with Online Flaming and Trolling. New York: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Graham, M. and Dutton, W. H. (2019). Society and the Internet: How Network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re Changing Our L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ham, R. S. and Smith, S. k. (2019). Cybercrime and Digital Deviance. London: Routledge.
Khairullah, D. H. Z. and Khairullah, Z. Y. (2013). Cultural Values and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Humanities and Technology, 3(2), pp.1-12.
Khosrow-Pour, M. (2018). Advanced Methodologies and Technologi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ershey: IGI Global.
McGuire, M. R. and Holt, T. J. (2017).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echnology, Crime and Justice. London: Taylor & Francis.
Navarro, R., Yubero, S., and Larrañaga, E. (2015). Cyberbullying Across the Globe: Gender, Family,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Springer.
Qi, Y., Zhou, W. and He, X., 2009, March. An Analysis 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Violence. In 2009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 (Vol. 2, pp. 165-167). IEEE.
Reyes, A., Brittson, R., O'Shea, K., and Steele, J. (2011). Cyber Crime Investigations: Bridging the Gaps Between Security Professionals, Law Enforcement, and Prosecutors. Rockland: Elsevier.
Xiang Hao,“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东南传播,2007年10月,第50-51页。
戴月华,“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青年记者,2008年8月,第21-22页。
Yi, H. Y. and Cha, S. (2019). Cyber bullying, star suicides: The dark side of South Korea's K-pop world. Reuters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southkorea-kpop/cyber-bullying-star-suicides-the-dark-side-of-south-koreas-k-pop-world-idUSKBN1Y20U4 [accessed: 28 Novembe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