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IB 心理学/级别/社会文化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 概述定义社会文化分析水平的原则,并解释这些原则如何在研究中得到证明。讨论为什么使用这些研究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伦理影响。
    • 人类是群居动物,天生就有归属感。
      • 这在阿希线段研究等研究中得到证明。阿希让一群人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然后报告他们的判断。小组中只有一人是参与者;其余都是研究者的同谋。他们对线段长度进行了三次判断。所有同谋都在参与者之前进行判断,前两次都给出正确答案;第三次,他们一致给出了错误答案。在关键(最后)条件下,参与者 33% 的时间给出了小组的错误答案。这表明人类愿意违背个人信念以保持群体归属。
      • 这是一项实验。使用实验是因为它允许研究人员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操纵一个变量,以确定该变量对行为的影响。在社会文化研究中,这使得心理学更具科学性;否则,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性和相关性研究,而这些研究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 一项伦理问题是,实验需要知情同意,这对于获得至关重要。与一致性研究相关的具体问题是,该研究很可能导致痛苦,因为当所有同谋都给出错误答案时,参与者会感到困惑和压力。
    • 文化影响行为。
      • 霍夫斯泰德使用调查和相关性研究来识别影响个人行为的各种文化维度。例如,他确定的一个文化维度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个国家在这个尺度上的位置会影响人们的从众倾向;史密斯和邦德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从众水平更高。
      • 这些研究使用了调查和相关性研究。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研究无法在实践中操纵的情况和变量;没有研究人员能够创造自己的文化来进行操纵和研究。通过使用相关性研究,研究人员至少可以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使他们无法建立因果关系。它还允许创建理论,这些理论然后可以,也许,在实验中进行研究。
      • 一个伦理问题是,相关性研究可能允许人们对人和/或文化得出歧视性结论,即使相关性研究无法
    • 人们为自己构建社会身份。
      • 这发生在群体成员身份的一部分,即使所讨论的群体是边缘群体,例如谢里夫的“盗贼洞穴”研究。在“盗贼洞穴”研究中,不认识彼此的男孩被分配到两个群体之一,即老鹰队或响尾蛇队。很快,这些男孩建立了群体身份和规范,即使他们在研究开始之前彼此不认识。他们还表现出对另一个群体的敌意,由于对体育奖品的竞争,表现出异群体敌意。这种敌意只是因为需要合作才能实现的目标(上位目标)才得以克服。
      • 这项研究结合了隐蔽观察和实验。隐蔽观察允许研究人员研究由于其本质而会被观察所改变的情况,例如非法的群体(帮派,毒贩)。它还允许研究人员研究如果被要求将拒绝接受研究的群体(邪教)。
      • 一项伦理问题是,这些研究由于其本质,需要对参与者进行欺骗,并且无法涉及知情同意。
    • 人们的世界观难以改变。
      • 即使面对相反的证据,人们也会坚持既定的信念,就像费斯廷格的“末日研究”中的受试者一样。费斯廷格潜入一个末日邪教,以研究当预言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时,他们会做出何种反应。当世界继续存在时,该群体成员表现出合理化,说由于他们的祈祷,世界得以幸免。这实际上加强了他们的信念,而不是改变他们的信念。成员们必须坚持他们的信念,尽管有相反的证据,因为这样做会损害他们的自尊。(http://en.wikipedia.org/wiki/When_Prophecy_Fails)
      • 这是一项隐蔽参与者观察研究。隐蔽参与者观察允许研究人员研究由于其本质而会被观察所改变的情况。它还允许研究人员研究如果被要求将拒绝接受研究的群体。
      • 一项伦理问题是,这些研究由于其本质,需要对参与者进行欺骗,并且无法涉及知情同意。
  • 描述情境因素和性格因素在解释行为中的作用。
    • 情境因素是基于外部因素、事件属性来解释行为/事件的方式。情境因素通常用于解释一个人参与的事件。这是因为,由于这个人参与了该事件,他们对结果的外部原因有更清晰的理解。这是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结果。
    • 性格因素是将事件归因于内在的、固有的东西的解释。外部观察者倾向于使用性格因素来解释事件。由于他们没有参与,他们看不到情境因素。这是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结果。
    • 这些解释的使用受到几种归因偏差/错误的影响(见下文)。
  • 讨论归因中的两种错误。
    • 基本归因错误是在解释行为,尤其是他人行为时,高估性格因素的影响,而低估或忽略情境因素的影响的倾向。这可能是因为,虽然人们了解自己的内部决策过程,该过程会考虑情况,但他们无法进入他人的脑海,因此将行动归因于人的固定特征,而不是情况的可变方面。这种错误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尤为常见,在这些文化中,个人而不是群体/情况被归咎于事件。
    •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将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这保护了自尊。
    • 谦逊偏差是集体主义文化中将失败归因于个人因素的倾向。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基于群体,而不是个人表现,因此他们通过将失败归咎于自己来保护群体。
  • 评价社会认同理论,参考相关研究。
    •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群体归属感是自尊心的来源。这会导致人们试图加入成功的群体,赞扬自己的群体,并对异群体形成负面看法。
      • 西奥迪尼在足球支持者中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更有可能在成功后而非失败后佩戴球队徽章,通过与成功的群体认同来支持自尊心,同时尽量减少与失败群体的认同。
      • 塔吉菲尔等人(1971 年)发现,群体不需要基于任何重大因素;即使只是基于绘画偏好将它们放在一起,最小群体也会表现出内群体/外群体偏见模式。
    • 然而
      • 这更像是一个描述性理论,而不是一个预测性理论。
      • 它没有解释为什么有时个人身份会压倒群体身份。
      • 它也没有将环境视为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解释(文化期望、潜在奖励、贫困)。
  • 解释刻板印象的形成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 刻板印象是对个人基于其群体成员身份的社会认知。
    • 刻板印象的形成基于个人经验和从父母和媒体等看门人那里获得的信息。
    • 解释刻板印象形成的两种方法是
      • 真相粒度假设(坎贝尔,1967 年),它指出与个人的一次体验(遇到一个数学不好的女孩)会导致将这一结论泛化到一个群体(所有女孩数学都不好)。这意味着刻板印象是基于现实的,尽管很松散。
      • 虚假相关是指看到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关系,而实际上并不存在。当两个罕见事件同时发生时,这尤其可能发生,例如犯罪和黑人。
        • 大卫·汉密尔顿和理查德·吉福德(1976 年)检查了虚假相关在刻板印象形成中的作用。受试者被告知 A 组和 B 组成员执行的行为描述。负面行为很少见,B 组很小,这使得两者都相对不常见且有特色。然后要求参与者回答是谁执行了特定行为:A 组的人还是 B 组的人。结果表明,受试者高估了两个有特色的事件,即 B 组成员身份和负面行为同时发生的频率,并且对 B 组的评价更负面。尽管事实上两组的正面行为与负面行为的比例相同,并且群体成员身份与行为之间没有实际的相关性。这种影响对负面特征比对正面特征更为明显。
      • 一旦刻板印象形成,确认偏差就会保护和传播它。这意味着人们会特别注意证实他们信念的证据,无论这些证据多么罕见或不可能,而忽略挑战这一信念的证据,无论这些证据多么普遍或令人信服。
        • 斯奈德和斯旺通过告诉女大学生为内向者或外向者准备一份问题清单来研究这一点。他们倾向于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证实他们对内向者/外向者是什么样子的看法。
    • 它们影响具有刻板印象的人和被刻板印象的人的行为。
      • 持有刻板印象的人会根据假设来对待其他人,而不是根据现实。
      • 刻板印象会改变被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对外部反馈的解读方式。他们可能会将反馈归因于个人缺点,比如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或者归因于评估者对他们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反之,积极的反馈要么被归功于个人功劳,要么被贬低为一种同情或怜悯的表现。
        • Crocker 等人 (1991) 发现,当黑人参与者被知道他们种族的白人评估时,黑人受试者会不信任反馈,将负面反馈归因于评估者的刻板印象,将正面反馈归因于评估者希望显得公正。当评估者不知道黑人参与者的种族时,他们对反馈更能接受。
      • 在刻板印象特征相关的场合,刻板印象威胁会对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人们害怕被以刻板印象的方式评判,或者害怕证实刻板印象。
        • Steele 和 Aaronson (1995) 发现,非洲裔美国人在语言能力测试中表现不如欧洲裔美国人,但在解决问题策略测试中表现相同——尽管测试内容相同。
  • 解释社会学习理论,并引用两个相关的研究。
    •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型来学习,而不需要外在动机。
    • 模型可以是活生生的(真人)、言语的(口头指示)或象征性的(电视、书籍)。
    • 社会学习发生需要四个因素:
      • 注意力:学习者必须关注模型的行为。
      • 保留:学习者必须记住行为。
      • 再现:学习者必须有能力再现行为。
      • 动机:包括一致性、与模型的认同、奖励/惩罚、喜欢模型
    • 两个研究:
      • Bandurra (1961)
      • Kimball 和 Zabrack (1986) 发现,加拿大城镇引进电视后,儿童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 讨论顺从技巧的使用。
    • 低球策略
      • 提问者先获得对请求的同意,然后才透露额外的额外成本;因为这个人已经同意了小请求,所以即使有隐藏的成本,他们也会坚持到底。
      • 研究:Cialdini (1978) 询问学生 1) 是否愿意参加上午 7 点的学习,或者 2) 是否愿意参加学习。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说不行。在第二种情况下,说同意的人被告知学习在上午 7 点进行;大多数人仍然出现了。他们承诺了一件小事,尽管增加了负担,但仍然坚持承诺。
      • 解释:这可能是认知失调的结果。Festinger 认为,人们希望自己的行为和自我认知保持一致,从而保护自尊。为了减少由于不匹配而产生的紧张,我们可能会改变信念、行为或对行动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己已承诺,但对增加的负担感到恼火;为了保持一致性,他们会改变对负担的看法。
    • 得寸进尺
      • 请求者提出一个小请求,获得同意,为了保持一致性,同意者会同意随后更大的真实请求。
      • 研究:Sherman (1980) 给人们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理论上为美国癌症协会志愿服务 3 个小时。三天后,他们再次接到电话,要求他们实际捐出时间;那些假设上说同意的人更有可能实际志愿服务(31% 对比 4% 只打电话要求时间)。
      • 解释:自我认知理论 (Bem 1972) 认为,人们从自己的行为中推断出自己的态度,因此当人们在理论上同意时,他们认为自己是有帮助的人,而有帮助的人就会同意实际志愿服务时间。
    • 门面策略
      • 提出一个大请求,被拒绝,所以,因为感觉不好,这个人会同意随后较小的真实请求。
      • 研究:Cialdini (1975) 询问参与者是否愿意陪护违法少年去郊游;大多数人说不行。另一组被问及是否愿意每周辅导孩子 2 个小时,持续 2 年;同样,大多数人说不行。第三组首先被要求做导师,说不行,然后请求降低到只陪护郊游;这次有 50% 的人说同意。
      • 解释:这可能是互惠规范的结果,这意味着我们对别人对我们做的恩情表示回馈。降低请求被视为一种恩惠,所以人们也会回馈恩情,自愿贡献时间。
  • 评估关于群体规范顺从性的研究。
    • Asch 组织了一组人判断比较线的长度,然后报告他们的判断。组中只有一人是被试,其余人是研究者的同伙。他们判断了三次线的长度。所有同伙都在被试之前报告,前两次都给出了正确答案;第三次,他们一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关键(最后)条件下,被试 33% 的时间给出了群体错误的答案。这表明人类愿意违背个人信念来维持群体归属。
    • 问题
      • 所有参与者都是白人男性;因此,高度顺从可能是参与者文化的反映;1950 年代是一个非常同质化、高度顺从的时期。
      • Perrin 和 Spencer (1981) 重现了这个实验,实验对象是大学理科专业学生,发现顺从率大幅降低。然而,这项研究的一个问题是,理科专业学生可能接受过训练,在判断上更加独立。
  • 讨论影响顺从的因素。
      • 群体规模:给出错误答案的人数越多,顺从效应越强,直到一定程度;超过 4-5 人,顺从率保持不变或下降,可能是因为人们开始怀疑。
      • 异议者的存在:在另一项研究中,Asch (1951) 在群体中增加了一位持不同意见的同伙,发现这将顺从率降低了 80%。
      • 文化:Smith 和 Bond (1996) 对顺从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集体主义文化中的顺从性高于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意味着基于个人独特特征的强烈的个人认同,而集体主义意味着共同点和与他人的相互联系。此外,与个人主义文化的人相比,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更关心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更重视传统,并将自己更多地定义为他们的社会角色。所有这些因素都应该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增加顺从性,而个人主义文化则有所不同。
  • 定义“文化”和“文化规范”这两个词。
    • 文化
      • Matsumoto 将文化描述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规则体系,包括明确的和隐含的规则,群体建立这些规则来确保生存和团结。
      • 霍夫斯泰德将文化描述为一组内化的群体模式,这些模式影响着思维、情感和行为。它是通过群体互动学习的。
    • 文化规范是群体典型的行为模式。它们也可以被定义为群体对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如何行为的信念。
  • 考察两个文化维度对行为的作用。
    • 个人主义与顺从
      • Smith 和 Bond (1996) 对顺从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集体主义文化中的顺从性高于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意味着基于个人独特特征的强烈的个人认同,而集体主义意味着共同点和与他人的相互联系。此外,与个人主义文化的人相比,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更关心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更重视传统,并将自己更多地定义为他们的社会角色。所有这些因素都应该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增加顺从性,而个人主义文化则有所不同。
      • 然而,仅仅因为一种文化倾向于集体主义,并不能证明一个群体会顺从。顺从性受到其他因素的强烈预测/影响,例如,如果集体主义文化处在一个他们有真正联系的群体中(例如,家人、朋友、同事),而不是一个随机选择的人群中(Williams 和 Sogon, 1984),他们就会更加顺从。
    • 邻近空间理论
      • 霍尔 (1966) 描述了一种对个人空间的需求的文化维度。不同的文化对人们可以彼此站得多近,以及谁被允许进入人们的个人空间有不同的规范。美国人倾向于比其他文化的人感到更舒适的个人空间,这使得他们在其他文化的人“靠得太近”时会感到不舒服。
  • 使用一个或多个例子解释“内涵”和“外延”的概念。
    • 内涵概念是指在单个文化中被认为有意义的概念,因此内涵研究只考虑一个国家/文化。
      • 花哨的定义:内涵结构是指用研究对象所属文化成员认为有意义和合适的概念方案和类别来表达的解释、描述和分析。只有当内涵结构符合研究对象所属文化的内部人士认为合适的感知和理解时,它才被称为“内涵”。因此,内涵知识的验证就成为了一种共识问题——即,本地知情人的共识,他们必须同意该结构与他们文化特征的共享感知相符。需要注意的是,用于获取人类学知识的特定研究技术与该知识的性质无关。内涵知识可以通过诱导或观察获得,因为客观观察者有时可以推断出本地人的感知。
    • 外延概念是指外部观察者对行为的描述,允许跨文化比较;他们试图避免任何文化偏见或限制性的视角。
      • 花哨的定义:外延结构是指用科学观察者群体认为有意义和合适的概念方案和类别来表达的解释、描述和分析。只有当外延结构符合科学认为合适的原则时(即,外延结构必须精确、逻辑、全面、可重复、可证伪、观察者独立),它才被称为“外延”。因此,外延知识的验证就成为一种逻辑和经验分析问题——特别是,逻辑分析是否满足可证伪性、全面性和逻辑一致性的标准,然后是经验分析该概念是否已被证伪和/或重复。同样,用于获取人类学知识的特定研究技术与该知识的性质无关。外延知识有时可以通过诱导和观察获得,因为本地知情人完全有可能拥有科学有效的知识。
      • 例子: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例子是 Mead (1935) 对新几内亚三个不同部落的性别发展的研究。她发现,芒杜古莫尔部落表现出“男性”特征,因为男性和女性都具有攻击性。阿拉佩什部落表现出“女性”特征,因为男性和女性都情绪化且不具有攻击性。在查姆布利人中,她发现了一种性别逆转。男人管理家庭,而女人管理村庄。这些民族志研究说明了文化对行为的作用。Mead 认为,性别角色是由文化决定的,而不是由西方人所认为的先天的性别差异所决定的生物决定,她指出,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男性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女性的行为。这项研究也可能展示了研究中强加的外延。强加的外延是一种技术或理论,它植根于研究者的个人文化中,然后被用来研究其他文化。Mead 的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强加的外延,因为她使用西方的男性/女性概念来记录非西方文化的性别角色。将阿拉佩什人描述为“女性化”将西方概念附加到可能独一无二的阿拉佩什人的行为模式上。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