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心理学导论/心理学批评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心理学批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心理学作为规范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变态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障碍?”在医学领域,一个人是否患病可能更为明显。但当研究人类思想的深处时,谁来界定疾病和非疾病之间的界限?谁有权决定谁是“愚蠢”的,谁不是?

作为科学的争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尽管现代心理学试图成为一种科学的努力,但该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对心理学的某些批评是基于伦理和哲学理由提出的。有些人认为,通过将人类思维进行实验和统计研究,心理学家将人客观化。因为它将人类视为事物,视为可以通过实验检验的物体,心理学有时被描绘成非人化的,忽视或淡化了作为人类最本质的东西。这种批评也来自该领域内部,特别是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对心理学的常见批评是它作为科学的模糊性。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 1962 年提出,心理学处于一个前范式状态,缺乏像化学和物理学等成熟科学中发现的事实共识。由于心理学的某些领域依赖于“软”研究方法,如调查和问卷,批评者声称心理学不像心理学家假设的那样科学。一些心理学家使用的内省和精神分析等方法本质上是主观的。客观性、有效性和严谨性是科学的关键属性,而一些心理学方法在这些标准上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统计控制的更多使用以及越来越复杂的研究设计、分析和统计方法,以及对不太科学方法的使用减少(至少在学术心理学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批评的影响。

然而,争论仍在继续,例如对概率检验作为有效研究工具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人们担心这种统计方法可能会将微不足道的发现提升为有意义的发现,尤其是在使用大量样本时。[5] 心理学家开始更多地使用效应量统计数据,而不是仅仅依赖传统的 p<.05 决策规则。

研究-实践者差距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研究人员还担心,在基于经验证据的实践之间存在着感知到的科学差距。证据支持的心理实践的倡导者表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领域见证了科学与实践之间不断扩大和令人不安的差距”,“越来越少的研发成果进入咨询室,越来越少的实践者工作来自科学证据。”此外,还有许多“未经验证且有时有害的心理治疗方法”被该行业广泛采用。然而,“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领域最近越来越重视基于证据的心理健康实践。”Lilienfeld,Scott O. "SRMHP:我们的理由". 检索于 2010 年 2 月 13 日.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