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爱尔兰文学和电影选读/爱尔兰电影:唤醒尼德·戴文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背景和凯尔特之虎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唤醒尼德·戴文》是一部爱尔兰喜剧片,背景设定在爱尔兰乡村的一个小村庄,灵感来自一个真实故事。[1] 这部电影于 1998 年上映,当时爱尔兰的经济表现处于历史高位。[2] 虽然都柏林等城市享受着这种被称为凯尔特之虎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优势,但爱尔兰的农村地区并没有真正从中受益。[3] 这部电影并没有以苦涩或怨恨的态度来处理这一敏感问题,而是利用黑色幽默和嘲讽来引起人们对农村社区所面临问题的关注,从缺乏便利设施和服务到经济困境,比如在没有可行增长潜力的前提下维持企业。这部电影还关注金钱可以让人摆脱刻板印象的的爱尔兰角色(务农)这一想法,以及金钱可以提供舒适和安全感的看法。虽然凯尔特之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这场经济繁荣对许多爱尔兰人产生了影响,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利益,所以尽管故事是从村民的角度讲述的,但这部电影有效地展示了金钱,尤其是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经济失衡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边缘化,而不是团结一个国家。这部电影松散地触及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这种经济不平等,但避免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入探讨” [4] 一些人认为这是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的原因。

农村与城市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村民们齐心协力,收集了社区里最近去世的成员尼德·戴文的彩票奖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金钱可以将许多群体分开,但这部电影却展示了金钱如何能将这个社区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将这种团结归因于贪婪是可能的,但潜在的信息是,为了共同获得彩票奖金,这个小社区的纽带必须牢不可破,超越这种单一的努力。[3] 金钱所代表的,即重燃的希望、社区的复兴以及其中的人民,比金钱本身更为重要。外来人对这个社区的反应,即来自都柏林的彩票调查员,进一步突出了农村的隔离感,以及与城市生活的鲜明对比。当调查员到达村庄时,他不断地打喷嚏,可能是由于过敏,他对村民的反应暴露了他对城市精致的理解,而村民则认为他的反应是他“无法处理乡村(真正的爱尔兰)”。[5] 这里有一个被挑战的刻板印象,那就是乡下人是古朴、古怪和缺乏教养的,这完全低估了他们超越他们所知世界的能力,并且相信这种刻板印象让彩票调查员被蒙蔽了。

幽默与人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部电影拥抱了爱尔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经济,但它以幽默的方式呈现了这些问题。虽然这部电影被归类为喜剧,但其幽默是黑色幽默,它让观众能够以一种既令人愉悦又充满娱乐性的方式处理死亡和垂死等话题,因为笑声可以用来对抗痛苦和绝望;[6] 每个角色都用幽默来交流,并应对他们的处境。爱尔兰的喜剧传统拥抱幽默、机智和讽刺,以及模仿,所有这些都展现了文化上的连续性[7],而《唤醒尼德·戴文》就是幽默如何能为困难情况增添轻松氛围的良好例子,例如发现尼德已经去世。

尽管村民们经历着经济困境和简单的生活,但这部电影中关于幽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社区意识的总体主题却取得了胜利。这种联系和熟悉感似乎为角色提供了一种舒适感,事实上,加拿大政府[8] 甚至建议幽默是爱尔兰的文化规范,目的是友好和建立信任。在电影中,关于更严肃问题的“戏谑”性质的交流,比如如何分配这笔钱,体现了爱尔兰幽默的精髓,因此,与其说是有明显的敌意,不如说是友好的玩笑。[9] 这部电影有效地展示了住在一个小而孤立的社区中所带来的相互关联性,虽然电影为了效果进行了夸张,但小村庄里的气氛让观众对爱尔兰人口数量有多么少有了切实的认识。

在马恩岛的选择和拍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爱尔兰是一个小国,人口只有 400 万。虽然爱尔兰的独立电影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在不断发展,但由于成本和人力资源有限,它很难维持。[3] 《唤醒尼德·戴文》展示了爱尔兰,并忠实于爱尔兰的文化和身份,但在爱尔兰以外的地方拍摄这部电影使得讲述尼德·戴文的故事成为可能。尽管这部电影是在马恩岛拍摄的,这引发了一些关于其爱尔兰真实性的争论,但这部电影的叙述忠实于爱尔兰的文化、人民和传统。

电影导演柯克·琼斯最初打算在爱尔兰共和国拍摄这部电影,但由于后勤和成本原因,这个计划未能实现。琼斯在爱尔兰待了三个月,沉浸在当地的文化中,吸收“方言、口音和人物”,[10] 但最终未能找到一个在后勤上符合他故事艺术愿景的地点。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村庄里的建筑和房屋需要靠近,而不是相隔数英里,这在爱尔兰真正的农村农业村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琼斯面临着挑战。[11] 现实情况是,从爱尔兰海岸就能看到的马恩岛在景观和地理美景方面是相似的。事实上,琼斯竭尽全力确保电影中展现了爱尔兰的自然风光,他非常小心地将一场梦境场景拍摄在爱尔兰海,而不是像最初计划的那样在室内拍摄,这正是为了突出展现爱尔兰壮丽的美景。为了实现这一点,琼斯描述了拍摄这场场景所需的条件:16个人组成人链,将设备“传递到一个布满海藻和粘液的滑腻、危险的半岛的尽头”。[12]

叙事与民族主义

[edit | edit source]

不将电影拍摄在爱尔兰的选择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和后勤上的决定,而不是为了在经济上或在真实民族认同方面削弱爱尔兰。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此导演除了要对爱尔兰保持真实性之外,还必须像任何艺术家一样,对自己的作品和愿景保持真实性。为了最好地讲述他的故事,有必要考虑制作这部电影的财务方面,以及在马恩岛拍摄这部电影所带来的艺术自由。这不是一部纪录片或历史记录,因此,不可能对《唤醒内德·戴维恩》设定一个没有应用于其他类似虚构电影的标准。国家是通过叙事建立起来的,只要作品真实地表达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它就不一定需要在地域上忠实。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包括《勇敢的心》和《拯救大兵瑞恩》。尽管这两部电影都在爱尔兰拍摄,但电影的主题分别是苏格兰和美国,因此故事被广泛接受为分别代表苏格兰和美国。[13]

评论家甚至质疑这部电影爱尔兰性的真实性,因为导演是英国人,一位主角是苏格兰人,尽管他们没有提出任何支持仅仅评论演员和导演,而不是故事本身的论点。这种仅仅因为演员和导演的国籍而宣布一部电影不真实的武断决定,随后将否定许多被广泛接受为代表一个国家身份的电影。演员的职责是代表角色,并通过接演角色而承担起一种人格,以及国籍。例如,《冷山》是一部关于美国内战的电影,拍摄于罗马尼亚,主演妮可·基德曼,一位澳大利亚人,和裘德·洛,一位英国人,然而,它被归类为一部美国电影 [14] 因此,有必要考虑和分析除电影制作之外的许多因素来确定民族电影。[15]

考虑到从编剧、资金来源、拍摄地点到演员,制作一部电影的因素很多,如果为了确保真实性,每个人都必须是爱尔兰人,那么要创作出完全忠实于一个国家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因此,制作实践使国家区分变得非常困难。[16] 也有人认为,仅仅根据对爱尔兰及其人民的概括性评论来否定这部电影的爱尔兰性,就意味着根据不应该用于塑造国家身份的偏见来否定一部作品,因为它为了做到这一点而诉诸于刻板印象。[17] 对国家、人民或文化进行刻板印象的问题在于,根据其定义,刻板印象是“错误的或误导的”。[18] 尽管这部电影因各种原因被指责为不爱尔兰,批评尖刻而似乎没有道理,但这部电影确实成为关于爱尔兰的对话的催化剂,这无疑是这个虚构故事的积极方面,因为它将爱尔兰推上了世界舞台,这本身对于塑造身份和打破刻板印象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edit | edit source]
  1. 佩特拉基斯,约翰。“琼斯导演的《唤醒内德·戴维恩》酝酿已久”。《芝加哥论坛报》。1999年1月1日。
  2. “凯尔特之虎”——对爱尔兰经济增长表现的分析”。欧洲大学学院。RSC No. 2000/16。
  3. a b c 汉弗莱斯,萨拉。“现代爱尔兰文学”。特伦特大学,奥沙瓦校区。奥沙瓦,安大略省。2013年11月7日。第9讲:爱尔兰电影复兴。
  4. 克拉克,大卫,鲁本·哈拉索·阿尔瓦雷斯。“在爱尔兰之虎的浪潮中——21世纪的爱尔兰研究”。奥雷罗斯:Netbiblo, S. L.,2010年。
  5. 曼恩,埃里卡·诺埃尔。“电影中的绿色是黄金:爱尔兰性在电影中的商品化”。论文。惠顿学院,伊利诺伊州惠顿,1999年。
  6. 利克曼,亚历克斯。“我们为什么笑”。《今日心理学》。杂志,2011年1月23日。
  7. 梅森杰,约翰·C。“幽默是一个爱尔兰民间社区”。《爱尔兰大学评论》。第6卷,第2期(秋季,1976年),第214-222页。
  8. 加拿大政府。“文化信息——爱尔兰”。
  9. 吉莱斯皮,迈克尔·帕特里克。“爱尔兰电影的神话:如何看待以爱尔兰为主题的电影”。纽约:雪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0页。印刷版。
  10. 普费弗曼,娜奥米。“勇敢地前往马恩岛”。《全球村庄》。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杂志,1999年2月。
  11. 普费弗曼,娜奥米。“勇敢地前往马恩岛”。《全球村庄》。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杂志,1999年2月。
  12. 普费弗曼,娜奥米。“勇敢地前往马恩岛”。《全球村庄》。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杂志,1999年2月。
  13. 吉莱斯皮,迈克尔·帕特里克。《新爱尔兰评论》。/《爱尔兰新报》。第7卷,第2期(夏季,2003年),第145-147页。
  14. 吉莱斯皮,迈克尔·帕特里克。“爱尔兰电影的神话:如何看待以爱尔兰为主题的电影”。纽约:雪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4页。印刷版。
  15. 佩蒂特,兰斯。“爱尔兰银幕:电影和电视中的表现”。纽约: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2000年。印刷版。
  16. 吉莱斯皮,迈克尔·帕特里克。《新爱尔兰评论》。/《爱尔兰新报》。第7卷,第2期(夏季,2003年),第145页。
  17. 吉莱斯皮,迈克尔·帕特里克。“爱尔兰电影的神话:如何看待以爱尔兰为主题的电影”。纽约:雪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0页。印刷版。
  18. 布鲁姆,劳伦斯。“刻板印象和刻板印象:道德分析”。《哲学论文》。第33卷,第3期(2004年11月):251-289。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