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中的模型与理论/整合创新扩散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
1962年,一位名叫埃弗雷特·罗杰斯的传播学教授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以了解技术在社会中传播的速度。该理论的关键特征包括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用性和可观察性。所有这些特征都总结了创新相对于社会中已有的技术或信息所感知到的程度。罗杰斯将“扩散”解释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过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特定的渠道,将新思想传播到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他还解释说,“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系统的成员创造和参与现有的信息,而“信息”是影响不确定性的物质-能量。因此,创新扩散理论的四个主要要素是
- 创新
- 传播渠道
- 时间
- 社会系统
DOI 的“采用率”是指采用一种创新所需的时间长短,随着个体采用创新,扩散曲线攀升,直到达到其渐近线,此时扩散过程已完成。DOI 的结果是存在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罗杰斯解释说,每种文化都有不同的规范、价值观、信仰和态度,这些规范、价值观、信仰和态度在特定情况下对其有效。这种相对性在 DOI 理论中造成了知识和创新者(变革代理人)的差距,使其难以使用。新技术的复杂性和兼容性在扩散决策过程中将由最终用户如何感知其难度及其在特定社区/社会中使用的优势来决定,这些优势将在可观察性下经过未知的时间进行传播。这个时间可以用技术接受模型来衡量和预测。
1989年,弗雷德·戴维斯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 (TAM) 的概念。他从技术准备评估指南中发展了这一概念,该指南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模型,根据信念和主观规范预测行为。TAM 彻底改变了 TRA 和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的想法,并将其用于衡量人们对技术的易用性感知 (PEOU) 和有用性感知 (PU),以使其被社会接受。这让人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或文化比其他文化更迟缓地采用创新,并推测实际的信息技术系统使用受行为意图 (BI) 的影响,而行为意图本身又受对使用的态度的影响。这些行为意图是外部挑战。其他挑战包括
- 用户信念和态度
- 满意度
- 适应变化
- 文化的作用
- 教育和意识
TAM 帮助研究人员识别不可接受的系统以及应采取的适当步骤。根据台湾中央大学企业管理系和外语系的一项研究,他们使用罗杰斯的五个因素: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用性和可观察性,来检验创新扩散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之间的关系,作为戴维斯关键特征 PU 和 PEOU 的决定因素,这些特征可能对电子学习系统接受度的理论发展和测试有用。他们发现所有五个因素都对员工使用电子学习系统的行为意图 (BI) 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设计人员应注意电子学习系统的创新特征和内容的开发,以便潜在用户使用”。该研究表明,TAM 可用作一种经济有效的衡量方法,用于预测未来电子学习系统的使用,根据 DOI 理论,采用是一个“持续分阶段的过程,可以调查和促进。潜在用户必须首先学习… 并被说服尝试使用它。” 这表明员工必须熟悉系统以及试用机会,才能对系统建立理解。
Davis, F. D., Bagozzi, R. P., and 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 1989, 982-1003.
Lee, Y.-H., Hsieh, Y.-C., & Hsu, C.-N. (2011). Add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to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Supporting Employees' Intentions to use E-Learning System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4 (4), 124–137.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Free Press.
什么是技术接受模型 (TAM) (什么是技术接受模型 (TAM)) http://www.igi-global.com/dictionary/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29485
Venkatesh, V. and Bala, H. “TAM 3: Advanc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a Focus on Interventions,” Manuscript in-prep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