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开放式社会奖学金注释书目/第一部分:开放式知识的形式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的开放书籍
开放式社会奖学金注释书目
第一部分:开放式知识的形式(概述) 开放式知识的形式及其历史 →

部分概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开放式知识的形式”部分讨论了开放式知识在数字和非数字环境中的传播。本部分的条目分为几类,展示了不同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形式,包括开放式知识的历史实例、西方世界知识生产的主要转变以及数字媒体中知识创造的当代表现形式。包括的作者都认为知识是普遍的人权,应该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得。本类中的资源将一些早期的开放式知识实例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学术交流、开放获取和学术界以外的开源运动的背景下,探索了其他更当代的开放式知识形式。这些运动的基础设施是通过组织的承诺建立起来的,例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负责互联网的开放协议)和自由软件运动(为开放结构的稳定性提供辩护)。全球范围内知识获取的普遍增加是当代世界区别于前几代人的一个重要特征(Kelty 2008)。

本部分的 157 个条目中,大多数是在 2000 年之后出版的;五个类别中的每一个都展示了 12 到 47 个注释。

  1. 开放式知识的形式及其历史
  2. 新的学术交流模式
  3. 开放获取
  4. 开源
  5. 开放数据

“开放式知识的形式及其历史”类别讨论了开放式知识形成和巩固的一些关键历史时刻,包括西方世界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发展;从私人信件到期刊作为分享知识的手段的转变,标志着《哲学学报》的出现;以及 17、18 和 19 世纪机构中公共获取哲学的兴起。第二类“新的学术交流模式”追踪了数字时代学术交流的演变,重点关注开放获取文化带来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开放获取”是第三类中讨论的运动和实践,它与知识是人权并且应该让任何拥有互联网访问权限的人都能够获取的意识形态相一致。这种观点得到了那些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成功实施开放获取提供实际路径的作者的证实。通过整理与“开源”这一总称相关的资源,第四类通常是指公开分享、修改和重用软件代码的做法。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源运动在当前互联网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继续成为当代关于网络可访问性辩论中捍卫用户利益的主要声音(Kelty 2008)。本类别还包括开源编程的发展,从其起源于 Linux 和 Apache,到其在协作软件开发中的潜力(Godfrey 和 Tu 2000;Hars 和 Ou 2001;Lerner 和 Triole 2002)。资源范围从理论到技术到政治。第五类也是最后一类“开放数据”包括讨论使研究数据公开可用和可用的资源。本类别还探讨了机构和研究人员公开发布或不发布其数据的动机(Murray-Rust 2008;Piwowar 和 Vision 2013)。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Godfrey,Michael W. 和 Qiang Tu。2000。 “开源软件的演变:案例研究”。在《国际软件维护大会(ICSM '00)论文集》中。华盛顿特区:IEEE 计算机学会。
  • Hars,Alexander 和 Shaosong Ou。2001。 “免费工作?——参与开源项目的动机”。在《第 34 届夏威夷国际系统科学大会论文集》(2001)中。华盛顿特区:IEEE。
  • Kelty,Christopher M. 2008。 《两比特:自由软件的文化意义》。达勒姆:杜克大学出版社。
  • Lerner,Josh 和 Jean Tirole。2002。 “关于开源的一些简单经济学”。《工业经济学杂志》50 (2):197–234。
开放式社会奖学金注释书目
第一部分:开放式知识的形式 传统开放式知识的形式及其历史 →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