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认识论概要/伦理学基础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伦理学是关于精神善的知识。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知识。它是一种伦理知识,因为知识是精神的善。

善是必须存在的东西。当事物如其应有之状态时,它就是善。

惰性物质没有义务,或者说它已经如其应有之状态。

生命之善在于坚持其存在。健康意味着拥有完全维持生命的手段。繁殖是生命的延续。生命之善在于继续保持其本来的状态。精神不必规定其应有之状态。

精神之善在于作为精神而活得美好,因此,在于良好地意志、思考、感受、行动、感知、注意、想象、冥想……伦理学是关于精神之善的知识,因此是关于精神美好生活的知识。

当一个人生活得美好,按照其应有的方式生活时,精神就得到了满足。

"蛇比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狡猾。耶和华神所造的。蛇对女人说,神真的说,你们不可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

惟有园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

蛇对女人说,你们决不至死。

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你们的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女人见那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并且那树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了它的果子吃了,又给了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 (创世纪,3,1-7)


每个人,或者几乎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是理性的。几乎没有人真正努力尊重理性。

思想和意志的滥用会导致巨大的痛苦。思想和意志的正确运用可以减轻许多痛苦。

我们相信自己了解善恶,但我们并不了解它们。相信自己了解善恶,而实际上并不了解它们,是许多邪恶行为的根源。这是根本错误,即原罪。

传说中,禁果是性快感。事实并非如此。禁果是善恶的知识,即伦理知识。

原罪神话可以从理性角度解读:如果我们相信自己了解善恶,而实际上并不了解它们,我们就注定要遭受不幸。这个警告并非毫无希望,因为它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对善的认知不足——也指出了解决方案:对善的良好认知。

善意就是意志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善意必然是要意志善,要尽可能地想要去做它。如果一个精神不想要自己的善或他人的善,他就是在滥用自己的意志。他只剩下自我毁灭或毁灭他人。

精神不能自我毁灭,它必须坚持其存在,它必须为精神而活。

精神必须为了精神而存在,这句话有非常实际的含义:我们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如果我们不努力,我们必然会过得很糟糕。如果一个精神想要享受生活,它必须给自己创造条件,必须为自己和他人努力。

坚持自我存在的意志是善意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精神必须为了精神的善而活,而不仅仅是为了精神而活。有组织犯罪是为了继续生存而活,而它并非精神的善。

为了活得美好,我们必须想要活得美好。没有善意,就无法活得美好。精神必须想要精神的善。

既然善意是善,那么当我们想要善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想要善意继续下去。这是精神生命延续的循环。

善意是核心和根本,因为良好地思考、行动、感受、感知、注意、想象、冥想……就是按照善意进行思考、行动、感受、感知、注意、想象、冥想……(康德,1785)。

想要善,为了善而感知、想象、思考、感受和行动,就是为了善而活。

精神之善在于为了善而活。对于精神来说,活得美好就是为了善而活。

对善的爱是欲望、知识和行动。爱善就是想要它,并且尽力去感知、想象、思考、感受和行动来实现它。爱善就是为了善而活。

精神之善在于爱善。精神通过爱善、通过欲望、知识和行动而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对如何做出决定做出决定。精神可以对其意志的运用方式运用其意志。我们可以决定采用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的善。因此,我们决定始终按照我们所采用的原则做出决定。我们可以决定始终通过想要善来做出决定。

由善意驱使的行动是善的,即使它没有达到目标,因为善意本身就是善的。反之,没有善意驱使的行动就不是善的,即使它有益的结果,因为缺乏善意本身就是恶的。意图对于评估行动至关重要,因为善意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后果:我们有义务尽可能地预见我们行动的后果,并且要适应情况。

关于循环定义的说明 :诸如“物质是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东西”,“自然数要么是零,要么是自然数的后继”和“善是精神为了善而活”之类的原则并没有错。它们决定了基本概念的含义。在形式上,我们将其翻译为公理。非正式地说,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定义为真的,或者说它们定义了基本概念。循环定义只禁止用于从基本概念定义的派生概念。但它们并不禁止用于基本概念,因为公理可以被视为基本概念的隐式定义。

为所有精神的福祉而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们不能违背他人的意愿为他人做善事,因为我们不能替他们做决定。他们的善在于他们拥有善意并自由地运用它。既然我们没有义务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永远没有义务为他人做善事,我们应该只关心自己的善。一个自私的精神,只为自己的善而活,而不关心其他精神的善,能活得美好吗?

我们不能为他人做善事,但我们可以给他们做善事的手段,或者相反,阻止他们过上美好的生活。

一个自私的精神放弃了他的社会性。他可以对其他精神善良,但他放弃了这种善良。他是一个日渐衰败的精神。

一个精神通过对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善良而活得美好。但他也可以对所有人善良,因为理性的成果是普遍的。当一个精神了解理性时,他同时了解什么对他自己有利,什么对其他人有利。通过揭示理性,一个精神证明了自身,也证明了其他人,他可以对所有精神善良,因为我们都可以从理性的成果中受益。

通过拒绝对他人善良,一个自私的精神也同时拒绝对自己真正善良,因为他剥夺了自己理性的力量。我们同时学会对自己善良,也学会对他人善良。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对他人善良,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对自己善良。

当一个精神为了所有精神的福祉而活时,即他自己的福祉和所有其他精神的福祉时,他就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一个精神的善不能与所有精神的善分离。

"以这样一种方式行动,即你对待人性,无论是在你自己身上还是在任何其他人身上,都始终同时作为目的,而不是仅仅作为手段"(康德,1785)。只将一个精神视为手段,就是有意无视他的福祉。要真正将他视为目的,我们就必须想要他的福祉。

爱一个精神就是为了他的福祉而活。理性规定要为了所有精神的福祉而活,因此要爱他们。

« 要爱人如己 » (利未记 19, 18) 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原则,它也是一个理性原则。如果人类不想互相帮助,那么理性就不能存在于他们之间。

仇恨使我们发疯,因为它违背了理性,理性要求我们始终渴望所有精神的福祉。如果我们想保持理性,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敌人”(马太福音 5, 44)。我们必须宽恕,因为仇恨阻止我们渴望善,因此也阻止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

理性要求我们爱所有心灵,但爱不能被命令。情感不受意志的直接控制。我们不会决定被感动。我们不会选择去爱。爱我们的敌人可能看起来不可能或荒谬。然而,理性并不要求我们做不可能的事。

好与坏的模式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觉悟者)

“他侮辱我,他殴打我,他击败我,他偷走我”。他们是否执着于这些责备:他们的仇恨没有得到平息。

“他侮辱我,他殴打我,他击败我,他偷走我”。他们是否没有执着于这些责备:他们的仇恨得到平息。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仇恨永远无法平息仇恨,但没有仇恨就可以做到:永恒的法则。

(法句经 3-5)


解释是感知的一部分。因此,对现实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决定。因为现实只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中,所以当我们选择我们的解释时,我们便创造了自己的现实。

佛陀觉悟的时候,他明白了自己是现实感知的创造者,就像一个梦醒的人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对现实的感知并不仅仅取决于我们的决定。我们不能随意地发明感知到的现实,就像我们随意地发明任何幻想一样。我们必须考虑感官和内省的证据。

对现实的感知可以更适应或不太适应不受我们控制的事物,即我们没有决定的外部或内部现实。

对现实的解释取决于我们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为自己设定模式,即先入为主的观念或原则的系统,这些系统决定了我们感知的方式,我们如何预测行为的后果以及我们如何做出决定。我们需要良好的模式来适应现实。只要我们没有模式,我们就不知道如何解释我们感知到的东西。但我们内化的模式并不总是好的。糟糕的模式会阻止一个人适应现实,它们会使人失明,使人虚弱,使人痛苦,使人反复犯同样的错误,使人陷入看似绝望的境地,使人痛苦和谴责。好的模式会揭示现实提供的可能性,它们会使人开悟,使人强大,减轻痛苦,展示如何从经验中汲取教训,赋予人们避免或克服障碍的力量,使人喜悦并给人希望的理由。

模式方法:识别不适应的模式,并将其修改或替换为更好的模式。

模式方法的原理很容易陈述,但并不总是容易应用。识别不合适的模式总是需要认真的工作。找到好的模式也不总是容易。一点点常识就足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

模式方法的原理是常识的原理。我们需要好的模式和好的原则来很好地感知、很好地思考和很好地做出决定。

模式方法是基于精神自我塑造、自我编程、做出决定的能力。我们不会注定要忍受不良模式的影响。选择基于良好原则的良好模式,等同于给自己良好的程序,以便很好地感知、很好地思考、很好地感受、很好地行动和很好地生活。

模式方法被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心理治疗(Jeffrey Young 2003,Jean Cottraux 2001 ...),性自由,前罪犯的自我康复(Shadd Maruna 2008)...它可以应用于人类智力发挥作用的所有领域,因为它邀请我们充分利用智力的力量。

模式方法不能以暴政的方式使用。它只有在使用者的意志下才能有效。它的力量在于良心、智慧和善意。如果没有真正的良心自愿工作,它就无法结出果实。

模式方法的潜力在先验上是无限的。一旦认识到好的原则和好的模式,所有理解它们会使自己更胜任、更强大、更清醒的人都会采用它们。如果它们真的很好,真的有用,它们自然会强加于所有从中受益的人。通过发明或发展具有良好原则的良好模式和良好理论,一个人可以使自己对所有精神有用。

好的知识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要有善意,就需要好的知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想要的善以及我们所处的现实。而且我们必须很好地了解它们:很好地感知,很好地想象我们决定的后果,很好地感受和很好地思考。

为了很好地思考,我们不仅要相信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必须知道相信我们相信的东西的充分理由。我们必须能够用好的原则、好的观察和好的推理来证明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东西。

我们并不总是必须成为专家才能很好地思考,但我们总是需要最低限度的常识来识别好的原则并正确地应用它们。

当我们用好的原则和好的观察进行正确的推理时,我们就了解并尊重理性。

我们通过好的原则的成果来识别它们。当它们帮助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时,它们就会结出果实。

理性对所有精神都有益。它的成果是普遍的。好的观察、好的原则和好的推理对每个人都有益。伟大的原则揭示了理性的力量。它们赋予所有精神获得所有知识、理解所有精神和揭示理性所有益处的工具。

通过学习伟大的原则教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也学习到我们可以为所有精神的福祉而思考。对所有精神都有益并不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这是理性思维的现实。

为了让知识得到分享,它必须只依赖于对所有人开放的共同资源。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限制性的限制,通过剥夺私有资源,也会剥夺最好的知识,但事实恰恰相反。当我们的智力仅限于共同资源时,它才最强大。正是通过互相帮助,我们才最能发现我们智力的力量,我们才发展出最好的知识,我们才让理性活起来。

当我们理解理性是普遍的时,我们同时理解了可以作为所有理性知识基础的伟大原则。一切都像理性是一个慷慨的神灵,它将智慧赐予那些真正想要知道它的人。关于理性的第一个真理就是它确实是慷慨的。它并不嫉妒,它并不剥夺我们最好的东西。如果它剥夺我们任何人的最好的东西,它就不是最好的。« 神灵不可能嫉妒。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A 卷,983a) 了解知识可以被所有人分享,我们就拥有能够理解所有理性知识的基本知识。

为美好生活而存在的情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需要很好地思考。但我们并没有预先拥有所有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决定的良好原则和所有良好的模式。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思维和感知方式。

我们需要情感来学习如何过上美好的生活。它们表明了什么重要。当它们令人愉快时,它们教会我们寻找什么,当它们不令人愉快时,它们教会我们避免什么。它们提醒我们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或者相反,什么会阻止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它们通过赋予我们评估现实的手段来提供对现实的认识。

同一个决定可以产生许多后果,有些令人愉快,有些则不。行使善意需要全面了解并平衡地评估可预见的后果。一种过于弱的情感会阻止我们意识到什么重要。一种过于强烈的情感会压制其他情感并使我们失明。为了让情感帮助我们生活,我们需要“中庸之道”,不多不少(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情感通过向我们展示如何评估目的和手段来启迪我们。但它们也可能使我们失明。一种特定的情感只显示了情况的一个方面。如果它很强烈,它可能会阻止我们全面了解情况,并导致我们做出有偏见、不宽容和不公正的决定。情感并不像敌人一样与理性对立,因为它们启迪我们了解美好生活的工具,而是像有时与共同利益相抵触的特殊利益一样。

快乐是美好生活的指标。但美好的生活并不仅仅是追求快乐。善意不能简化为服从情感,因为它需要平衡地评估我们决定所有可预见的后果。追随眼前的快乐并不等于善意,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好的原则和好的模式。

理性并不凌驾于情感之上,因为我们需要情感来评估我们的理性。情感并不与理性相悖,而是情感失衡。过强的情感会阻止我们拥有平衡的判断。理性要求我们拥有平衡的全局观。情感平衡是理性的必要条件。

要思考得当,我们必须感受良好。但由于情感依赖于我们的思想,因此要感受良好,我们必须思考得当。因此,情感和思想之间存在一个良性循环:情感平衡促进平衡思考的发展,从而增强情感平衡。反之,情感失衡会形成恶性循环。情感失衡会导致不平衡的思考,从而放大情感失衡。

感受良好,拥有帮助我们根据良好意愿适应现实的情感,是美德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赫斯特豪斯 2001 年))。美德需要情感平衡,但情感并不服从意志的命令。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想要像我们必须感受的那样感受呢?

情感的触发并非直接受意志控制,但情感并非对意志无所不能。人们可以自愿控制情感的表达,保留或释放它们。我们还可以自愿控制触发它们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特别是,情感取决于对现实的解释方式。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思想,通过改变我们的解释来改变我们的情感反应。通过自愿控制我们的解释,我们可以获得对我们情感的控制权。通过思考,自我意识足以平息或熄灭情感之火。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善意来学会感受良好,去爱和保持平衡。

不满的消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不满(dukkha)总是苦难,因为我们因挫折而受苦。苦难总是令人不满,因为我们希望不遭受苦难。

佛陀在《转法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SN 56,11)中说

“这是被称为dukkha的崇高真理。出生是dukkha,衰老也是dukkha,疾病也是dukkha,死亡也是dukkha,与不爱的人在一起是dukkha,与爱的人分离是dukkha,得不到想要的也是dukkha。"

“这是被称为dukkha根源的崇高真理。正是这种‘渴求’导致了轮回和重生,它与贪婪的欲望相连,这种欲望在某个地方寻求新的享受,有时在这里,有时在那里,也就是对感官快乐的渴求,对存在和重生的渴求,以及对不存在的渴求。”

“这是被称为dukkha的止息的崇高真理。它是这种‘渴求’的彻底止息,是放弃它,抛弃它,从它中解脱出来,摆脱它。”

“这是被称为通往dukkha的止息的道路的崇高真理。这就是崇高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行、正业、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我们从出生起就感到不满,因为我们想要成为我们还没有成为的样子。老年令人不满意,因为我们想要继续成为我们不再是的样子。一般来说,当我们想要不存在的东西存在,或者想要存在的东西不存在时,我们就会感到不满意。

不满的根源始终是“渴求”,一种渴望,一种欲望或一种意志。当一种欲望不能或不应该得到满足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抑制我们的渴求,放弃我们的欲望,改变我们的意志来消除我们的不满。涅槃意味着灭绝。

智慧之路并非放弃所有欲望——没有对智慧的渴望,就没有智慧,没有对生活的渴望,就没有美好生活——但它不是一条不满之路,因为对智慧的渴望不会注定要失败。对真正智慧的真正渴望是坦塔罗斯折磨的完全相反(荷马,奥德赛,XI):只需弯下腰来清澈的水就会出现,因为对真正智慧的真正渴望本身就是一种真正智慧。

“正是带着‘这条通往dukkha的止息的道路的崇高真理已经走过’的理解,在我以前从未听过的事情上,我的视野出现了,我的知识出现了,我的智慧出现了,我的科学出现了,我的光明出现了。”(转法轮经)

美德是始终准备好感知得当,关注得当,想象得当,感受良好,思考得当,想要得当,行动得当,冥想得当……或者几乎总是这样。美德是成为美德的特殊方式。

美德对于美好生活是必要的,但它还不够。它本身不能治愈疾病,不能阻止酷刑者的手,不能使人免受痛苦。为了过上美好生活,除了美德之外,精神还需要有利的条件:健康、和平与繁荣。

美德并非预先赋予。精神必须学会成为它必须成为的样子。当他学会成为美德时,精神还不是他必须成为的样子,因为他必须学会它,但另一方面,他已经成为了他必须成为的样子,因为他必须学会,因为学习阶段必须存在。学习成为美德本身就是开始成为美德,因为想要善就是善。对智慧的渴望是智慧的开始。当我们爱善时,我们爱的是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我们想要的而没有拥有的善,因为对善的爱就是善。“凡是喝这水的,必不再渴,因为这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涌出永生泉的水。”(约翰福音 4,14)


下一章:什么是知识?>>>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