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放射肿瘤学/毒性/颈动脉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颈动脉放射毒性


海绵窦脑膜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梅奥诊所,2005 PMID 16029803 -- "对影像学确定的海绵窦脑膜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结果。" (Pollock BE,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5 Aug 1;62(5):1427-31.)
    • 文本作者指出他们在其机构记录了 4 例内颈动脉狭窄(海绵窦脑膜瘤 n=2,垂体腺瘤 n=2);然而,他们没有说明治疗了多少患者。在本系列研究中,报告了 49 例海绵窦脑膜瘤,平均边缘剂量为 15.9 Gy。
  • 马赛,2000 (法国)(1992-1998) PMID 11143266 --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海绵窦脑膜瘤。" (Roche PH, J Neurosurg. 2000 Dec;93 Suppl 3:68-73.)
    • 回顾性研究。80 例患者,50 例原发性,30 例辅助性。平均处方剂量为 28 Gy,中位周边等剂量线为 50%。
    • 3 个月时出现 1 例海绵窦内颈动脉暂时性闭塞。估计颈动脉剂量为 36 Gy。


头颈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颈动脉爆裂综合征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积极治疗头颈部癌症的并发症
  • 通常表现为明显的、难以控制的鼻腔出血
  • 诱发因素:RT、根治手术和手术并发症(瓣膜坏死、伤口感染、咽皮瘘)、持续性/复发性肿瘤
  • 由血管外膜的破坏或损伤引起
  • 大多数发生在内颈动脉的岩骨段,这可能是由于高剂量 RT 后相关的骨坏死
  • 台北系列出现该综合征的患者的平均剂量为 73 Gy(范围为 54-110)
  • 潜伏期从不到 1 年到超过 20 年不等
  • 出血的治疗可以通过血管内方法进行


  • 台北
    • 2008 (1997-2006) PMID 18164999 -- "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爆裂综合征:血管造影特征和血管内治疗。" (Luo CB,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8 Jan;138(1):86-91.)
      • 回顾性研究。14 例鼻咽癌患者出现 15 例颈动脉爆裂综合征,最初仅接受 RT 治疗。所有患者均出现鼻腔出血。部位为内颈动脉(n=10)、外颈动脉(n=4)或颈总动脉(n=1)
      • RT 信息:平均剂量 73 Gy(54 - 110 Gy);平均潜伏期 33 个月(8 - 70 个月)
      • 治疗:血管内栓塞术。
    • 2006 PMID 16538509 -- "鼻咽癌放射性急性颈动脉爆裂综合征升主动脉和内颈动脉。" (Luo CB,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6 Jul;263(7):644-6. Epub 2006 Mar 15.)
      • 病例报告。NPC 患者出现放射性急性颈动脉爆裂综合征,累及颈部内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RT 后,接受超过 40 Gy 剂量的血管约 50% 会出现颈动脉狭窄
  • 多项其他研究记录了加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
  • 可能需要进行双普勒超声筛查
  • 对 T1-2 期声门癌而言,颈动脉保护性 IMRT 是可行的,但长期疾病控制和颈动脉结局尚不可知 PMID 19679406


  • 梅奥诊所;2005 (1974-1999) PMID 16169673 -- "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的历史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Brown PD,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5 Dec 1;63(5):1361-7. Epub 2005 Sep 19.)
    • 回顾性研究。44 例头颈部患者接受单侧 RT 治疗。进行双侧颈动脉双普勒超声筛查
    • 结局:RT 侧显着狭窄 18% 对照侧 7%(NS),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增加
    • 结论:应考虑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
  • 刘易斯堡,华盛顿州;2004 PMID 15135672 -- "对头颈部癌症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进行高风险人群的集中筛查。" (Steele SR, Am J Surg. 2004 May;187(5):594-8.)
    • 回顾性研究。40 例患者接受高剂量(>55 Gy,平均 64 Gy)头颈部 RT 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 10 年
    • 结局:显着颈动脉狭窄 40%;在年龄、RT 剂量、吸烟、RT 后时间或合并症方面没有差异。单侧完全闭塞 15%。8% 出现脑血管意外
    • 结论:颈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具有临床意义,需要积极筛查
  • 威尔斯亲王医院;2001 (香港) PMID 11745291 -- "放射治疗后鼻咽癌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Lam WW, Cancer. 2001 Nov 1;92(9):2357-63.)
    • 回顾性研究。对 71 例鼻咽癌患者在 RT 后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与 51 例新诊断的 NPC 患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 结局:RT 组动脉狭窄 79% 对照组 22%(SS);仅 RT 后组出现显着狭窄(>50%)51%
    • 结论:RT 会导致显着颈动脉狭窄
  • 玛丽女王医院;1999 PMID 10587192 --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射诱发颅外颈动脉狭窄。" (Cheng SW, Am J Surg. 1999 Oct;178(4):323-8.)
    • 比较性横断面研究。对 240 例接受头颈部 EBRT 治疗的患者进行双普勒超声检查。RT 后平均间隔时间为 6 年
    • 结局:12% 的患者出现显着(>70%)ICA/CCA 病变
    • 显着狭窄的预测因素:年龄(>60 岁)、脑血管症状、RT 间隔(>5 年)、部位(鼻咽或喉部)
    • 结论:RT 后颈动脉狭窄的风险很高;建议进行常规超声筛查
  • 华盛顿特区退伍军人事务部;1999 (1993-1998) PMID 10587388 -- "高剂量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加速的颈动脉疾病:常规颈动脉双普勒监测是否有作用?" (Carmody BJ, J Vasc Surg. 1999 Dec;30(6):1045-51.)
    • 病例对照研究。23 例接受 RT 治疗的患者和 46 例年龄匹配的对照组。平均 RT 剂量为 60.6 Gy。筛查平均间隔时间为 6.5 年
    • 结局:RT 组晚期颈动脉疾病 22% 对照组 4%(SS);23 例 RT 患者中有 16 例接受了第二次超声检查,并出现进一步进展
    • 结论:高剂量 RT 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显着危险因素,可能需要进行常规超声筛查
  • 首尔;1994 PMID 8040432 -- "治疗性放射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 MRI。" (Chung TS, 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4 Jul-Aug;18(4):533-8.)
    • 回顾性研究。16 例患者,RT 前后(>40 Gy)的 MRI 扫描由 2 位阅片者进行盲法评估
    • 结局:56% 的患者出现颈动脉管腔(颈总动脉、内颈动脉或外颈动脉)间隔性狭窄;管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6 例患者出现新的严重狭窄;7/16 例患者出现颈动脉平面弥漫性闭塞
    • 结论:RT 后加速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可能高于预期

乳腺癌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安德森癌症中心;2008 PMID 18000801 -- "对 8 年或 8 年以上前接受锁骨上照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颈动脉血流进行前瞻性分析:未发现放射后同侧颈动脉狭窄增加。" (Woodward WA, Cancer. 2008 Jan 15;112(2):268-73.)
    • 回顾性研究。46 例乳腺癌患者,接受 SCV 辅助性 RT 治疗。中位剂量为 50 Gy。进行颈动脉双侧多普勒超声检查。最短随访时间为 8 年,中位随访时间为 14.6 年
    • 结局: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9%,但仅 2%(1 例患者)仅照射颈动脉,2%(1 例患者)双侧,4%(2 例患者)对侧狭窄。两侧峰值收缩压血流没有差异
    • 结论: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晚期、临床上相关的颈动脉狭窄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