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lor.org 的世界古代文明/老子与道教
道教(现代:道教)是一个哲学和宗教传统,强调与道(现代罗马化“道”)和谐相处。道这个词的意思是“道路”,“路径”或“原则”,也出现在道教以外的中国哲学和宗教中。然而,在道教中,道表示既是万物的源泉,又是推动万物存在的动力。它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道教的文学基石是《道德经》,这是一本简明而含糊的书,其中包含了中国哲学家老子的教诲。连同庄子的著作,这些文本构成了道教的哲学基础。庄子和老子都反对孔子坚持将个人推入特定角色,从而迫使社会和政治和谐。对于那些认定自己是道教徒的人来说,这打断了自然的流动。相反,人们,尤其是统治者,应该只是“存在”。这样,自然秩序就会建立起来。道教的“无为”概念表达了对生命自然流动和秩序的信心,它敦促统治者不要制定规则和类别——就像儒家会让统治者做的那样。这种哲学上的道教,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没有制度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化的形式以各种不同的学派的形式发展起来,这些学派往往融合了甚至早于基石文本的信仰和实践——例如,道家学派的理论,它综合了阴阳五行等概念。道教学派传统上以敬畏老子、神仙或祖先为特色,以及各种占卜和驱邪仪式,以及实现狂喜、长寿或长生不老的实践。道教的礼仪和道德可能因学派而异,但总的来说,它强调无为(通过无为而为)、“自然”、简单、自发以及三大宝:仁爱、中庸和谦逊。
道教在几个世纪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制度化道教的僧侣(中文:道士;拼音:dàoshi)通常会注意区分他们的仪式传统与中国民间宗教中的习俗和做法,因为这些区别有时显得模糊不清。中国炼丹术(尤其是内丹)、中国占星术、禅宗佛教、几种武术、中医、风水以及许多气功风格在历史上一直与道教交织在一起。在中国以外,道教也对亚洲周边社会产生了影响。
在老子和庄子之后,道教的文献不断增加,曾经以道藏的形式编撰——道藏,有时是在皇帝的命令下出版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道教曾多次被提名为国教。然而,在 17 世纪之后,它逐渐失宠。与所有其他宗教活动一样,道教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头几十年遭到压制(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但在台湾继续被实践。如今,它是中国大陆承认的五大宗教之一,虽然它不容易从其亚洲根源传播出去,但在许多社会中都有信徒。
老子(老子;也罗马化为老子、老子、老子、老子、老子、老子、老子等等)是一位古代中国的哲学家,最著名的作品是《道德经》(通常简称为《老子》)。
他的名字,老子,是一个敬称。老(老)意思是“尊贵”或“老”。子(子),威妥玛拼音 tzu,在此处通常翻译为“大师”。子在古代中国被用作敬称后缀,表示“大师”或“先生”。因此,老子这个名字相当于“老或尊贵的哲学家”。在流行的传记中,老子的名字是耳,他的姓是李(形成李耳,李耳),他的字是伯阳。聃是老子的谥号,有时也被称为李聃(李聃)。
与其他类似人物一样,中国传统与历史证据之间存在很大分歧。传统认为老子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而历史学家更有可能认为他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纪到 4 世纪之间,或者他实际上是多个人物的综合体,或者完全是虚构的。
关于他起源的许多流行传说在几个世纪中流传下来。最早关于老子的可靠记载见于中国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 145-86 年)的《史记》。在其中,老子被提及三次。在两次中,据说他是孔子的同时代人(公元前 551-479 年),他写了一本分几部分的书。在第三次中,他被认定为史官和占星师老子(老聃“老长耳朵”),生活在秦朝献公(公元前 384-362 年)在位期间。
根据流行的传统传记,老子是一位学者,曾在周王室担任典籍保管员。据称这使他能够广泛接触黄帝和其他经典作品。故事中声称老子从未开办过正规学校,但他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忠实的弟子。关于孔子向老子咨询礼仪的故事有很多变体。
到 20 世纪中叶,学者们达成一致意见,认为老子的历史性是可疑的或不可证实的,而《道德经》是“许多人手写成的道教格言汇编”。迄今为止挖掘出最古老的《道德经》文本是写在竹简上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 世纪后期。[1]
《道德经》或《道德经》传统上被认为是老子的作品,尽管其作者和/或编者的身份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
《道德经》是中国宇宙论中最重要的论著之一,换句话说,它是关于宇宙起源和本质的哲学研究。它将道(或道)描述为所有存在的源泉和理想:它看不见,但不是超验的,极其强大,却又极其谦逊,是万物的根源。人类在道中没有特殊的地位,仅仅是它无数(“万千”)表现形式之一。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欲望和自由意志(因此能够改变自己的本性)。许多人“不自然”地行动,扰乱了道的自然平衡。《道德经》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回归”他们的自然状态,与道和谐相处。
庄子(庄子)是一位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生活在公元前 4 世纪左右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与中国思想的哲学高峰——诸子百家相对应,并被认为撰写了——部分或全部——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作品,《庄子》。他的名字庄子(英文“庄先生”,子是一个敬称)有时拼写为庄子、庄周、庄子、庄子、庄子、庄子或庄子。
庄子传统上被认为是其名字所指作品《庄子》的作者至少一部分。这件作品,以其目前的形态,包括 33 章,传统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被称为“内篇”,包括前 7 篇文章;第二部分,被称为“外篇”,包括接下来的 15 篇文章;最后,被称为“杂篇”,包括剩余的 11 篇文章。
这三部分书名的含义存在争议:郭象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是他的弟子所著,“杂篇”则是其他人所著;另一种解释是,这些名称指的是章节标题的来源——“内篇”的标题取自章节内部的短语,“外篇”的标题取自章节的开头,“杂篇”则是两种来源的混合。
对文本的进一步研究并没有为这两种解释提供明确的选择。一方面,正如汉学家马丁·帕尔默在他翻译的引言中指出的那样,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关于庄子的传记中提到的三个章节中的两个来自“外篇”,第三个来自“杂篇”。“某些纯粹主义者不承认这两篇为真正的庄子著作,但它们同样充满了庄子的精神,就如同第二章中著名的‘蝴蝶梦’一样。”另一方面,第三十三章经常被认为是插入的,因为它是对“百家争鸣”时期主要流派的一次概述,重点强调了惠施的哲学。此外,A.C. 格雷厄姆和其他批评家对文本进行了风格分析,并在书中识别出四种思想流派:a) 庄子或其弟子的思想;b) 一种类似于老子思想的“原始主义”思想;c) 在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中非常明显的流派,被认为是杨朱的哲学;d) 第四种流派可能与黄老哲学学派有关。本着这种精神,马丁·帕尔默写道:“试图按顺序阅读庄子是错误的。这本书是一部文集,而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论证。”
庄子以其精妙的文字游戏和使用寓言传达信息而闻名。他对儒家社会和历史人物的批评幽默而有时讽刺。
哲学
[edit | edit source]主要概念
[edit | edit source]总的来说,庄子的哲学是怀疑论的,认为生命有限而要获得的知识无限。他说,用有限的东西去追求无限的东西是愚蠢的。我们的语言和认知通常都预设了一种道,每个人都因其各自的过去——他们的道路——而对其承诺。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我们经历了不同的过去,我们最仔细的考虑的结果可能会显得失误。庄子认为,除了经验之外,我们的自然倾向还与后天习得的倾向相结合——包括对事物名称的使用、基于这些名称的认可/否定以及根据具体化标准的行为的倾向。思考和选择我们在道或道路上的下一步,取决于这套独特的自然习得的倾向。
庄子的思想也可以被认为是价值体系中相对主义的先驱。他的相对主义甚至让他质疑实用主义论据(一个好的行动方式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的基础,因为这预设了生命是好的,死亡是坏的。在“大乐”(至乐 zhìlè,第十八章)的第四部分中,庄子对他看到躺在路边的头骨表示同情。庄子哀叹头骨现在已经死了,但头骨反驳道,“你怎么知道死是坏事呢?”
然而,这种主观主义被一种在著名的“鱼之乐”(鱼之樂 yúzhīlè)部分中体现的敏感的整体主义所平衡。
- 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散步,庄子说:“你看那些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就是鱼真正的快乐!”
- 惠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 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 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我当然不知道你所知道的东西。另一方面,你肯定不是鱼——所以这仍然证明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 庄子说:“请回到你最初的问题。你问我如何知道鱼的快乐——所以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知道我知道了。我站在濠梁边,就是这么知道的。”(第十七章,沃森 1968 年版翻译:188-9,拼音罗马化)
查德·汉森(2003:145)写道,对这个“道家经典”的传统解释是“神秘主义者和逻辑学家之间幽默的误解”。这次相遇也概述了道家观察和从自然界学习的一部分实践。
蝴蝶梦
[edit | edit source]书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部分,也在第二章中,通常被称为“庄周梦蝶”(莊周夢蝶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第二章,伯顿·沃森 1968 年版翻译:49)
这段文字暗示了心智哲学、语言哲学和认识论中的许多问题。这段文字的名称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中国成语,并传播到西方语言中。它出现在何塞·奥尔加·拉萨里的著名文章“对时间的新的反驳”中,可能启发了 H.P. 洛夫克拉夫特 1918 年的短篇小说“北极星”。它也出现在维克多·佩列文的 1996 年哲学小说《佛陀的小手指》中。
其他概念
[edit | edit source]- 无政府主义:庄子说世界“不需要治理,事实上不应该被治理”,以及“当事物被放任自流时,秩序自然产生”。美国历史学家默里·罗斯巴德称他为“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 进化:在第十八章中,庄子还提到生命形式具有内在的能力或力量(化 huà)来改造和适应周围环境。庄子还提到人类也受到这个过程的影响,因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2]
归属
[edit | edit source]- ↑ “老子”(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ozi
- ↑ “庄子”(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Zhua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