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Saylor.org 的比较政治/比较方法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重新思考全球化和“国家”在比较政治中的持续相关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作者:博尼费斯·E·S·姆贡加 & 厄尼斯特·基汉加

摘要 - 比较政治是政治学学科中的一个子领域,也是一种跨国研究政治和发展的方法。作为研究领域,比较政治侧重于了解和解释发生在国家、社会、国家或政治体系内的政治现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比较政治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但其定义也随之改变。因此,本文对整个比较政治领域内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全面的辩论,并对全球化世界中国家持续相关性进行了批判性思考。作为一种批判性反思,本文并没有依赖任何单一的世界观或关于全球化的结论。总的来说,本文遵循以下命题:尽管国家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攻击,但在比较政治研究以及当代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仍将至关重要。

“没有比较,头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1945 年)

I. 导言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比较政治是政治学学科中的一个子领域,也是一种跨国研究政治和发展的方法。比较政治借鉴了比较研究方法,即密尔所称的“一致方法”和“差异方法”,或者更常见的是,最相似(例如英美民主)和最不同(例如民主与独裁)的体系。通过借鉴比较方法,比较政治试图对世界政治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并试图解释政治体系之间和内部的相似性和差异。它是对世界政治进行系统性、比较性的研究,旨在解释这些政治体系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Wiarda,2007;Lijphart,1971;Hopkin in Marsh,D. and G. Stoker,2002)。

可以说,比较政治更多地是由其方法论定义的,而不是由其实质性甚至理论关注领域定义的,而这些领域是相当异质的。比较政治集中在诸如民主化、国家与社会关系、身份和族裔政治、社会运动、制度分析和政治经济等领域。它从多个理论角度探讨这些主题,例如理性选择理论、政治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制度主义。正如 Kesselmanet al (2007) 所论证的那样,比较主义者通常通过考察两个或多个选定用于隔离其共同特征和对比特征的案例来分析政治制度或过程。比较政治研究可以是单一国家案例研究、对两个或多个国家的比较,或者对整个全球国家宇宙的某些维度进行研究(Wiarda,2007)。在这方面,跨学科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借鉴了比较研究。

比较政治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关于政治的规则。McCormick 将 CP 称为一种工具,通过了解他人来了解我们自己,即通过了解他人来获得自我知识。因此,通过研究其他社会如何治理自己,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政府体系的性质、起源、优势和劣势(同上)。此外,比较政治探讨了利益集团如何与国家或政府、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发生关系。Wiarda 进一步指出,比较政治研究了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化和民主化;公民社会如何在不同国家兴起;以及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作为研究领域,比较政治侧重于了解和解释发生在国家、社会、国家或政治体系内的政治现象(Lim,2006,5)。它并不一定是要决定哪种政治制度最好或最差,而是要更多地了解不同制度为何不同或相似。在这方面,比较政治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政治体系中差异和相似性的影响。事实上,比较政治的现实世界可以被视为政治学家的一个实验室,他们可以在其中批判性地、系统地评估什么有效,什么无效,以及证明不同政治变量之间重要的理论关系。Sartori (1970) 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比较就是‘同化’”,即在次要差异的表面之下发现更深层或更基本的相似性”。这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当两个或多个项目在“足够相似”的程度上既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不同时,我们才能获得可比性(同上)。

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和研究领域一样,政治学在二战结束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Lim,2006)。部分原因是了解其他国家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保护美国的军事战略利益。正如 Wiarda (由 Lim,2006: 9 引用) 所指出的那样,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和军事崛起,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的共产主义崛起,对比较政治领域以及整个政治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近,冷战的结束为世界带来了机遇之窗,不仅导致了一些非凡的政治变化,而且导致世界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融合(Green and Luehrmann 2007)。Lim 告诉我们,比较政治的这一历史传承清楚地告诉我们,该领域并不不受许多主观、大多隐藏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影响,并且“过去的事实几乎可以肯定地适用于现在”(第 11 页)。虽然比较政治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定义也随之改变。许多作者对比较政治的定义侧重于发生在国家内部的事情,而国际关系则主要侧重于发生在国家外部的事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然而,有趣的是,20 世纪 80 年代政治学家对全球化的重新兴趣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国家在社会中作用的变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Held (2000) 与许多学者一起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全球中世纪’,尽管民族国家仍然有活力,但它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边界,因此受到各种内部和外部压力的影响”。

然而,本文不同意这种关于国家及其在当代治理中的中心地位的相当悲观的观点。本文提供了关于整个比较政治领域的全面知识,并对全球化世界中国家(特别是在第三世界)的持续相关性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作为一种批判性反思,本文并没有依赖任何单一的世界观或关于全球化的结论。同样,Mittelman 认为,关于如何理解批判性概念以及什么构成全球化的特征,没有达成普遍共识。有些人从内部向外看待全球化,而另一些人则提供边缘视角,从外部向内看待全球化。在这方面,批判性视角考察了如何以“全球化”的名义人为地构建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事实,以及这些事实服务于谁的利益。本文摒弃了关于国家国内和国际问题的任何严格区别,并密切关注国家周围的环境及其对国家之间差异的影响。本文遵循以下命题:尽管国家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攻击,但在比较政治研究以及当代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仍将至关重要。

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和主题定义。第二部分提供比较政治学的一般知识,重点介绍比较政治学的主要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争论、假设和僵局,以及主要理论方法。第三部分缩小范围,讨论比较政治学在第三世界背景下的应用。在本节中,将考察全球化与国家之间的核心论点,并探讨全球化中“什么是新的,什么是旧的”。最后,本文以展望对国家及其在全球化世界中对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清晰理解而结束。由于无法涵盖本文中的所有内容,因此必须做出选择和专门化。

二、比较政治学的内容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a) 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关于比较什么、为什么比较以及如何比较的问题是任何比较政治学家的主要关注点。因此,比较政治学和比较方法非常适合解决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提供了知识扩展,而且还提供了一种获取和验证新知识的策略(萨托里,1970)。进行比较是人类的自然活动。比较国家 X 的过去和现在,并将其经验与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对这两个国家及其政策、历史和正在比较的经验的了解(阿尔曼德和鲍威尔,1996)。比较政治学,除其他外,旨在描述特定国家或国家组的政治现象和事件(兰德曼,2003)。比较方法是一种强大而适应性强的工具,它通过提供更广泛视角的概念和参考点,增强了我们描述和理解任何国家政治进程和政治变革的能力。因此,这将比较政治学领域暴露于不同的智力事业中。虽然彼得斯 (1998) 将这种异质性视为比较政治学的优势和劣势,但维尔巴(彼得斯引述,1998:9)认为,这种异质性将延长该领域的活力,它是一种优势,而不是劣势。根据维尔巴的观点,该领域对各种理论和方法的开放性有助于保持其活力及其应对快速变化的政治世界中现实的能力。因此,比较政治学的实际分析师不仅需要了解政治现实(本体论)是什么,还需要了解如何开始认识和解释它(认识论),然后才能解决正在调查的具体问题(方法论)。兰德曼 (2003:16) 讨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些术语出现在科学哲学的讨论中,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比较文献中往往变得不清晰。因此,这三个概念彼此之间提供了一种“方向依赖性”。本体论确定了什么是可知的,认识论讨论了它是如何可知的,方法论讨论了它是如何系统地获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广泛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影响着不同的方法论取向或偏好(马什和斯托克,1995:14)。将方法论与本体论联系起来,霍尔 (2003) 认为,“如果方法论包括关于因果关系观察的技术,那么本体论包括关于世界深层因果结构的前提,分析从这些前提开始,如果没有这些前提,关于社会世界的理论将毫无意义。”这位作者进一步论证说,本体论对方法论至关重要,因为特定方法集对特定问题的适用性取决于关于它们旨在发现的因果关系性质的假设。

比较政治学中的“本体论”是指存在论,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关注。它与什么可以研究、什么可以比较以及什么构成比较政治学相关。霍尔 (2003) 将本体论定义为学者对社会和政治世界本质的根本假设,尤其是对该世界中因果关系本质的假设。它是现实世界本身的特征(同上)。在比较政治学中,本体论与我们对“什么”的研究相关,即可以观察到的、需要描述或分析的国家、事件、行动者、制度和过程。虽然我们在比较政治学中可能有许多需要分析的东西,但彼得斯讨论了至少五种被归类为比较政治学组成部分的研究类型。根据彼得斯的观点,第一个分析单位是关于 X 中政治的单一国家描述,无论 X 是什么。虽然这是该学科中最常见的分析形式,但它对推进比较政治学的科学地位的作用最小。这种方法的明显弱点在于它不是真正的比较,而仅仅是对“其他地方”的政治的阐释(同上)。

比较政治学的第二个分析单位是进程和制度。这可能是一些在某些重要方面看起来相似或可比的实例的选择;然后使用这些实例来阐明过程本身或制度本身的性质,或发生该过程或制度的国家的政治。这种方法不是描述和隐含地比较整个系统,而是发展特定制度或政治过程的较低层次比较。例如,可以对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政治学的第三种方法是类型形成,其中比较政治学家制定了国家或政党制度不同组成部分的分类方案。这种分析形式用于通过将各个国家实际表现与概念模型进行比较来分析各个国家的政治。CP 分析的第四种类型是区域统计分析。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检验关于特定区域内政治的某些命题。这种方法的最初目标是仅对该区域进行概括,如果成功,最终目标是将该分析扩展为关于政治的更一般性的命题。例如,可以对西欧和北美的福利国家进行研究。彼得斯讨论的最后一个选项是全球统计研究。它对整个世界所做的事情与区域研究对子集所做的事情一样。例如,可以进行世界发展报告或透明国际腐败感知指数。

社会科学中的认识论表达了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知道什么,尤其是关于什么构成对政治事件或过程的充分解释的观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1 是两种极大地影响当代社会科学的显著思维模式(奇尔科特,2000:32)。实证主义(及其经验主义认识论)尤其在几十年来一直主导着比较政治学和社会科学。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史密斯等人,1996),早期的理论家,如奥古斯特·孔德、大卫·休谟和赫伯特·斯宾塞就是例子。特别是孔德是 19 世纪初创造了“实证主义”和“社会学”这两个词的人(奇尔科特,2000;史密斯等人,1996;诺伊费尔德,1995)。他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一种基于自然科学方法的社会科学。根据孔德的观点,实证主义方法将提供一种方法论统一的科学概念,这种概念将以因果规律的形式提供真实的、客观的知识,这些规律来自观察(诺伊费尔德,1995)。孔德的观点在 19 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中意义重大,它从根本上影响了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埃米尔·涂尔干等作家(史密斯等人,1996;诺伊费尔德,1995)。尽管如此,孔德的观点存在一些模糊之处,甚至存在内部挑战,这些挑战让位于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诞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奥地利(维也纳学派)、德国(柏林学派)和波兰。这种方法断言,科学是唯一真实的知识形式。因此,它变得非常主导,也许是社会科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变体,可追溯到 20 世纪上半叶(诺伊费尔德,1995)。逻辑实证主义者将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中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归咎于语言的使用不清。这种变体的支持者认为,为了避免产生无意义的陈述,科学语言必须受严格的意义规则支配。他们诉诸经验感觉知觉的确定性,以努力稳定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霍尔等人,1995)。然而,逻辑实证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哲学,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否定。其认识论和本体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整个社会和行为科学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从而导致了后实证主义的兴起(塔沙科里和特德利,1998)。

另一方面,后实证主义是对广为否定的实证主义格言的回应,而其许多教条与前者的教条直接相反。后实证主义认为,研究受调查者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调查者使用的理论或假设。此外,它认为现实的本质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是构建的(同上)。后实证主义的目标不是完全否定科学项目,而是确定需要正确理解自己在从事任何形式的研究时在做什么(费舍尔,1998)。因此,后实证主义可以解释为试图理解和重建在从事科学探究时已经在做的事情。对于后实证主义者来说,政治中的核心辩论通常不是关于数据本身,而是关于组织这些数据的潜在假设(同上)。塔沙科里和特德利指出,由于这些原则反映了关于“现实本质”和社会和行为研究的进行的共同理解,因此它们被定量和定性导向的研究者广泛共享。

此外,女性作为一个类别,性别作为一个主题,以及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是政治科学中对女权主义认识论做出贡献的三大思想来源(Grant 和 Newland,1991)。根据 Randall(Marsh 和 Stoker 2002),女权主义在政治科学中经历了三个认识论阶段: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反理性主义和后理性主义(解释主义)。在她看来,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和早期的激进女权主义都隐含着理性主义,但没有反思自身的认识论基础。反理性主义方法将世界视为一系列二元对立,例如文化与自然,或精神与肉体,分别与男性和女性相关联(同上)。Randall 解释说,这种方法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女权主义者来说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女权主义立场是试图摆脱反理性主义方法的一种尝试。

Nancy Hartsock (1983) 认为,立场女权主义在智力上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 Hartsock (1997) 的说法,女权主义立场建立在马克思对经验的理解之上,并被用来批判主要或完全依赖男性经验的政治科学中的父权理论。Hartsock 的观点借鉴了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更侧重于生活的社会方面,而不是物质方面。女权主义立场继承了更现实的历史局限性意识的概念。也就是说,它“取决于这样一种假设,即认识论是以复杂而矛盾的方式从物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同上)。然而,立场理论也受到了其他女权主义者的批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批评来自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者。这种向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范式转变发生在 80 年代中期,受到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让-弗朗索瓦·里奥塔尔等法国思想家的强烈影响(Benhabib,1994)。由于这些理论的影响,无论其多样性如何,有时甚至相互矛盾,都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家也发现了后现代主义在其关注点上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盟友。作为对立场理论的批评,朱迪斯·巴特勒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不存在可以真正构建知识的具体的“女性经验”。从巴特勒的观点来看,女性的服从没有单一原因,也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法。因此,立场理论未能考虑到女性生活之间实质性的差异(Randall,2002:115)。换句话说,女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活是如此的多样化,因此不可能对其经验进行概括(Benhabib,1994)。

鉴于政治中女权主义的多样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共同的女权主义认识论立场(Randall,2002)。女权主义认识论是一种松散组织的认识论方法,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学派或理论。它的多样性反映了认识论本身的多样性,以及构成政治科学领域中女性地位的各种理论立场。然而,所有女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是对性别认识论意义的强调,以及在讨论、批评和重建认识论实践、规范和理想时使用性别作为分析范畴。由于性别是政治本身的内在因素,女权主义认识论对政治研究的政治和变革价值对于克服这一问题上的性别沉默至关重要(Hudson,2005)。

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比较政治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对象,也是一种研究手段。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包括用于检验理论、指导探究和寻找现实世界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程序、工作概念和规则(Chilcote,2000)。它是一种看待、组织和赋予探究形状的特定方式。Green 和 Luehrmann (2007) 认为,通过使用比较方法,我们试图描述、识别和解释趋势——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预测人类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因果关系的推断,其中方法论的目标是增强对一个变量或事件 (x) 对另一个变量或事件 (y) 产生因果影响的断言的信心(同上)。由于比较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许多政治学家强调注意明确的假设以及系统和定量研究。这意味着比较政治科学研究的系统程序,类似于自然科学。在比较不同的案例时,比较政治学使用各种模型或假设来简化和解释各种政治现实。模型将不同的部分整合在一起,并展示关系(同上)。一个有效的模型通过将现实划分为清晰且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来简化现实(Wiarda,2007:36)。模型帮助研究人员组织、突出和赋予各种事件、过程和机构以连贯性。它们简化了复杂事件,使研究人员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它们。但是,研究人员应该认识到模型的整体效用及其局限性,尤其是在它们超过其效用后。

政治学的有系统研究涉及该学科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因此,不同比较方法或方法之间的区别是研究类型、时间和资源可用性以及研究人员的认识论立场的结果。Landman (2003) 强调,比较政治学中不同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取决于“抽象程度”和“研究或调查中涵盖的国家或案例范围”之间的关键权衡。如果概念抽象程度较高(例如,关注多个国家),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在其研究中包含大量国家或案例。相反,如果抽象程度较低(例如,关注一个案例或几个案例),研究人员不太可能使用更扎根于调查特定背景的抽象概念。

案例研究方法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流行的研究设计形式(Burnhamet al,2004)。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它一直是美国政府和政治研究的主要模式(Eulau,1962)。然而,霍尔 (2003) 认为,多年来,案例研究的角色一直被掩盖,因为人们对构成案例的内容以及构成与理论检验相关的观察的内容感到困惑。Burnhamet al 对案例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即“有多少”和“哪些”。Yin (2003) 建议将案例研究定义为一种研究策略,即对现实生活背景中的现象进行实证调查。案例研究使比较研究人员能够专注于单个个人、群体、社区、事件、政策领域或机构,并深入研究(同上)。虽然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但它更具定性特征,因为它会产生大量与一个特定案例相关的数据。从比较的角度进行案例研究意味着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主要案例进行深入(高度集中)研究,还必须对一系列其他相关案例进行广泛(广泛)研究(Lim,2006,50)。然而,案例研究在社会科学中的缺点是,单一案例研究可以为创造新的概括或为使现有的概括失效提供很少的基础(Axline,1994)。人们经常注意到,所研究的群体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观察者在其感知中可能存在偏差。同样,假设很少能够经受客观检验,在某些情况下,分析可能不会超出简单的描述。

虽然案例研究方法在比较政治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案例选择也值得特别关注。这是因为,任何比较研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研究中包含的案例。鉴于大多数比较工作确实涉及有目的的案例选择,而不是随机选择案例,这一点至关重要(Peters,1998)。但是,包含在比较研究设计中的案例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合适的案例可用于此类研究。比较案例选择应基于三个选择原则:案例应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实验方差,最小化误差方差并控制无关方差 3(Peters 1998,31;Burnham,2004,62)。选择案例的两种主要比较方法是:最相似系统 (MSS) 和最不同系统 (MDS) (Przeworski and Teune,1970)。虽然两种系统设计都用于比较政治学,主要由比较少数国家或案例的人使用,但它们在更大程度上存在差异。MSS 设计是最常见的政治比较学家进行的方法。它包括一系列在尽可能多的方面看起来相似的国家或案例,以控制伴随变化(Peters,1998,37)。MSS 设计特别适合从事区域研究的人员(Przeworski and Teune,1970;Landman,2003)。它更直接地将国家视为分析单位,并试图通过选择不太可能出现此问题的案例来控制无关的方差来源。总的来说,MSS 寻找看起来有很多共同点的案例之间的差异,例如美国和加拿大。另一方面,MDS 设计对国家并不特别感兴趣,而是更基于变量的研究。它主要感兴趣的是寻找可以在各种不同国家之间传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Peters,1998)。虽然 MSS 中的案例应该具有不同的自变量,但 MDS 中的自变量应该在所有案例中都相同(Burnham et al,2004)。因此,这种研究比较两个或多个在除了自变量之外的所有方面都尽可能不同的案例(同上)。MDS 寻找在经验上完全相反的案例之间的共同点。

b) 比较政治学中的理论方法

[edit | edit source]

理论框架是比较分析的逻辑前提,因为它本身可以提供这种比较标准,没有这种比较标准,比较是不可能的(Eula,1962)。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行为主义、政治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发展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之间的区别揭示了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采用的各种倾向。

行为主义政治分析是美国政治学中,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范式之一(Burnham 等人,2004)。桑德斯(2002:63)将行为主义分析解释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个人、制度行为者和国家会表现出他们所表现出的行为?” 行为主义分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可观察的行为(个人和社会总体的行为)应该成为分析的重点(同上)。桑德斯进一步解释说,任何对这种行为的描述都应该倾向于科学的实证检验。这种方法重新将研究领域转向研究和检验政治活动,例如大众政治参与,尤其是投票;领导行为;利益集团的行为;以及地方和国际层面的政党。这种范式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一种广泛而深刻的信念的代言人,即政治学应该抛弃传统研究方法,并进行更现代的分析(Burnham 等人,2004)。然而,这种方法也面临来自三个方面的批评。首先,它因无法实现自身目标而受到批评,即即使在投票行为这样的领域,也无法对政治的最重要维度给出充分的解释(Gibbons,2006; Burnham 等人,2004)。其次,行为主义者还因在以牺牲政治事件和制度内容和实质为代价的情况下,过度强调过程而受到批评。桑德斯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许多在行为主义方法框架内工作的学者更加关注归纳主义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易于衡量的东西,而不是理论上重要的东西。此外,美国政治科学协会(APSA)在1967年批评行为主义方法“毫无意义”,因为它倾向于关注易于观察的现象,如投票,而不是更微妙和更深入的分析(Burnham 等人 2004;桑德斯 2002)。尽管存在所有这些批评,但行为主义及其对应的后行为主义在21世纪留下的遗产依然巨大,因为它的思想贯穿于几乎所有实证社会研究者(桑德斯,2002)。正如马克斯里迪斯(1968)所说,行为主义打开了对政治结构和形式发展以及政治角色繁荣的背景因素的研究。

政治文化方法是另一种在政治领域,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方法。阿尔蒙德(2000)解释了政治文化概念,他认为政治文化是自古希腊罗马帝国以来最强大的经典文学主题之一。他认为,希腊人有一个循环的政治变革理论,从社会心理角度解释了政治制度的兴衰。另一方面,雅各布森和洛萨达(2005)解释了“政治文化”概念的演变,从它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的起源,到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学,再到更近期的“文化转向”,其中文化被视为普遍构成社会关系和身份的因素。他们将政治文化定义为“对任何人类政治实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变革和连续性过程的视角,这种视角优先考虑符号、话语、仪式、习俗、规范、价值观和个人或群体的态度,以理解权力结构和制度的构建、巩固和拆解”(同上:58)。同样,维尔达(2007:66)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不同国家公民对他们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观、信念、思想、态度和取向”。他认为,X国的政治文化是指该国人民对政治的认知、情感和取向。它包含核心价值观,而不是暂时的价值观,例如,人们是否接受他们政治制度的基本前提,例如民主制度、法治、权力分立、公民自由等,而不是人们是否每天都赞成或反对总统及其内阁的工作方式(同上)。由于政治文化因国家而异,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政治信仰和态度的相似性和差异激发了比较,从而使“政治文化”成为比较政治学关注的主要课题(同上)。政治文化有助于我们理解推动政治或政治变革的不同因素。在宏观层面,政治文化用于描述国家或国家政治制度(奇尔科特,2000:104)。然而,奇尔科特认为,宏观政治文化围绕着还原论、偏见和解释价值。这位作者进一步认为,“大多数社会科学都受文化束缚,大多数概括只有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才有效”(同上,105)。阿尔蒙德(2000:7)指出,马基雅维利、孟德斯鳩和卢梭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对政治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阿尔蒙德的说法,马基雅维利和孟德斯鳩都从罗马历史中汲取了教训,他们认识到道德和宗教价值观以及教养对形成罗马性格的重要性,这最终解释了共和国在战争与和平中坚定不移的路线和非凡的表现。然而,马基雅维利和孟德斯鳩都强调政治文化和社会化,以一种主观和描述性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分析性的方式(同上)。相反,卢梭习惯于用道德、习俗和舆论来识别政治文化,他将这些视为一种比法律本身更重要的法律,即一种刻在公民心中的法律。

理性选择理论 (RCT) 是另一种在战后政治学中,尤其是在美国,但也影响其他地方的范式(Burnham 等人,2004)。这种范式旨在理解,并经常模拟社会和经济行为。RCT揭示了有意的理性行为者如何产生集体结果和总体行为(莱维,1997)。虽然理性选择的模型可能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假设个人根据稳定的偏好函数和他们面临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行动。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生成可检验的理论,具有明确的范围条件,并且能够通过提供一个合理的、令人信服的故事来解释相关性或一组事件,该故事确定了将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在一起的因果机制(同上)。莱维讨论的另一个优势是,理性选择理论揭示的普遍主义可以应用于超出直接调查范围的案例。RCT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多个个体相互作用、社会情境或群体出发。强调个人及其利益始终是任何理性选择理论的起点。RCT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它在社会学上是极简主义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理性选择理论家可能会对个人做出一些不同的简单假设,并从个人出发,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更大的社会群体和/或系统的复杂性。因此,虽然这种方法在方法论上是个人主义的,但它的重点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个人选择的集合。然而,莱维认为,比较理性主义者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即“如何提供既符合逻辑又符合经验的解释”(第20页)。同样,格林和夏皮罗(如莱维所引)质疑理性选择是否已经为政治做出了重大的实证贡献。一般来说,RCT因过于个人主义、过于极简主义以及过于关注社会行动中的理性选择而受到批评。根据维尔达(2007)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比较政治学学者都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然而,本文同意维尔达的观点,即政治过于复杂和多方面,无法接受任何单一的因果解释。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初期,政治发展 (PD) 理论作为比较政治学中的主要理论,起源于北美。PD 被视为一个因变量,它将许多不同的理论纳入其中,如文化论、结构论、理性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制度主义和政体分析(Hagopian,2000)。然而,PD 学者声称,他们在这些领域的工作方式不同于专门研究其中任何一个理论的学者。Pye 在 1965 年(Hagopian 引用)将 PD 定义为“现代”行为模式在多大程度上胜过“传统”行为模式,以及当成就考量取代归属标准,当社会关系中的功能特异性取代功能差异,以及当普遍主义规范取代特殊主义规范时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来说,PD 可以被视为社会为政治行动而组织起来的能力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增长(同上)。鉴于全球南方国家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和 60 年代初期的突然涌现,PD 学者发现研究这些新兴国家或新国家的政治尤其合适。20 世纪 60 年代,不仅见证了关于一系列主题的发展研究的传播,而且还见证了发展和现代化研究作为比较领域的主要范式出现(Wiarda,1999)。现代化理论阐述了社会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它们在现代性或发展各种指标上的位置,这些指标衡量了它们与现代工业社会的相似性(Peet 和 Hartwick,1999)。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现代化被认为是指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过程,类似于 17 世纪到 19 世纪在北美和西欧发生的事情,后来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些变革过程包括从简单技术向基于科学知识的技术进步;从自给农业向商业农业演变;从使用人力和动物力量向动力驱动的机器转变以及从农场和乡村向城市中心迁移。总的来说,这种范式更关注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所需的条件和机制。然而,PD 方法面临着许多批评。其中,这种方法被批评为有偏见,民族中心主义,完全基于美国和欧洲的发展经验。此外,这种方法中提出的发展时机、顺序和阶段是基于西方经验,可能无法在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复制。最后,Wiarda (1989) 指出,PD 只是美国推动的一种更大范围的冷战策略的一部分,旨在使第三世界保持萧条和“受控制”。因此,依赖理论 (DT) 源于对 PD 方法及其主要现代化范式的失望,它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初作为一种思想和实践指南出现在拉丁美洲(Wiarda,1999)。DT 提出的主要论点是,美国和拉丁美洲的发展并没有互补地和谐地进行,工业化国家的發展是在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往往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背上发生的(Rodney,1974;Wiarda,1989;Wiarda,1999)。因此,不发达被视为发展的另一面,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是第三世界国家不发达的产物(同上;Wilber,1979)。据 Stavrianos (1981) 称,这种学派的中心论点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是“中心”对“边缘”的经济剥削的结果,而不是现代化和发展内部阻碍的结果。这是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它强调了基于不平等条件和权力结构的贸易。DT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视角(阶级分析)的基础上,这种视角对于理解不发达国家的情况越来越重要。因此,DT 对美国更加批判,并且经常使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两个词来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而 PD 将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归因于发展中国家本身的国内和内部问题(例如缺乏政党、利益集团、有效政府等),DT 指责美国和欧洲是第三世界落后的根源。尽管 PD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受到严厉批评,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消失,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它以“华盛顿共识”6 的形式复兴,而最强烈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是 30 年前 PD 架构的制定者(Wiarda,1999)。华盛顿共识的支持者坚持认为,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政治和经济安排造成了不利环境,并减缓了发展速度(Smith,2006 中 Owusu 的观点)。因此,华盛顿共识带来了“新政治经济学”,它要求消除以前由保护主义国家造成的跨国互动和交换的障碍(Haques,2002)。在这种架构下,国家不仅采用了市场驱动型政策,如私有化、放松管制和自由化,而且还将剩余的公共部门转变为商业化实体,包括其角色、结构、方向和组织文化(同上)。虽然这种治理模式在发达国家可以轻松运作,但在第三世界国家内部和外部都产生了許多负面后果。正如 Haques 所说,内部影响包括加剧贫困和不平等,以及削弱公民社会和政治权利的地位。在外部,主要问题是国家主权的削弱、外部依赖的加剧以及国际不平等的扩大。

三、第三世界的比较政治

[edit | edit source]

a) 第三世界:谱系与理论视角

[edit | edit source]

“第三世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正如马 (2005) 指出,这个词起源于法国的三级制度:神职人员、贵族和包含普通人的“第三等级”。因此,1952 年,法国人口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发明了“第三世界”这个词,指的是法国大革命前的“第三等级”。最初的含义是,第三世界指的是经济贫困、政治无力和社会边缘化的国家。事实上,这个词是建立在 1945 年后的去殖民化、民族解放和冷战的背景下的(Berger,2004)。尽管第三世界的最初概念“并非基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先验存在”(Ma,1988:344),但这种明确的划分产生了第一世界的概念,指的是由美国领导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与由苏联集团国家组成的第二世界形成对比。在这种对抗性的地缘政治背景下,第三世界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意义,表达了保持中立地位或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阵营之间找到第三条道路的吸引力——不结盟运动 (NAM) (Payne, 2001)。尽管 NAM 试图保持中立,但大多数民族主义运动和第三世界政权都与超级大国中的一个或两个保持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例如加纳和坦桑尼亚——东部集团,而肯尼亚和尼日利亚——西方集团。

然而,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现代化视角来看,重点更多地放在经济上。因此,世界被划分为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乐观地看待)或“欠发达国家”(仅仅稍微悲观地看待),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同上)。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依赖理论的思想体系下,世界体系方法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即“核心”(发达国家)和“边缘”(欠发达国家),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是“半边缘”,用于那些在体系中发挥中间作用的国家。正如 Payne 指出,总体方法仍然基于两极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格局的特征是南北分界线。这主要是指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将北美与南美分开,将欧洲与非洲分开,将北亚与南亚分开,只是为了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划入经济和政治北方(Payne,2001)。如今,比较政治学中的大多数教科书传统上根据依赖关系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即中心(全球北方)和边缘(全球南方)。

然而,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随着苏联集团的崩溃,冷战的结束以及全球化的加剧,许多学者对第三世界的概念提出了质疑。马 (1998) 对三世界分类法(即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有效性提出了疑问,因为所谓的“第二世界”已经消失,许多前苏联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一些以前被归类为欠发达的国家正在迅速工业化。第一批被确定为“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 的国家包括香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这些国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经历了快速工业增长,吸引了大量资金投资,现在与高科技产业相关联。最近,泰国、中国和马来西亚被归类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然而,曹 (2005) 认为,第三世界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它作为分析类别的有效性仍然存在。他认为,第三世界从威权统治向民主政权的过渡应该带来万隆精神7 的复兴。从万隆精神的角度来看,曹认为,第三世界面临的唯一挑战是研究它如何与当前的全球化背景联系起来。曹建议,第三世界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加强国家主权上,通过恢复民族国家的操纵能力并强调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战略仍然是基本和重要的。维姬·兰德尔(在 Berger 2004 中)认为,第三世界在某些地缘政治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其战略相关性。1996 年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 NAM 峰会(其中大多数国家是第三世界国家)表明,第三世界国家要求在世界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在真正理解、团结和凝聚的氛围中,进行了深刻而富有成效的辩论,这使得能够通过对不结盟运动未来至关重要的文件。从我的角度来看,“第三世界”这个词没有用,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带有负面含义8。本文作者更喜欢使用其他术语,例如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仅仅因为他们对第三世界持乐观态度。东亚的“奇迹”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说明了如何乐观地看待第三世界国家。

b) 辩论全球化和第三世界国家持续相关性

[edit | edit source]

全球化已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Kiely,2005),也是从 1990 年代开始的一种新的真理政权(Blackmore,2000)。虽然全球化的概念并不新鲜,但直到冷战结束,这个词才成为分析的焦点(Haynes,2003)。全球化通常被描述为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以及由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的流动而产生的新的跨国金融和政治形成,既有同质化趋势,也有差异化趋势。吉登斯 (1990:64) 将全球化定义为“全球社会关系的加强,这些关系将遥远的地区联系起来,以至于当地发生的事件受到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反之亦然”。全球化改变了政治过程与领土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通常归因于国家的政治责任和实践已转移到国际层面(Ougaard,2004)。这导致越来越有影响力的非国家行为者(例如恐怖组织、民间社会)以及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出现。因此,政治决策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层面而非地方层面做出。在当前的全球体系中,为多个国家制定政策的能力赋予了国际机构,因为它不再属于单个国家的范围。正如 Ougaad 所说,这种能力在处理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流行病、移民增加、贫困加剧、经济衰退、武器扩散、恐怖主义和资源短缺)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9

然而,正如米特尔曼所描述的那样,全球化是一个高度争议的领域,因此没有绝对的界限来划分它。事实上,现有的文献中对全球化的含义、强度、维度、范围、原因和后果存在不同的解释(Haque,2002)。虽然经济学家将全球化定义为“开放经济”,但社会学家可能会将相同的内容定义为“开放社会”(Van Der Bly,200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因此,正如库马尔(2003)所解释的那样,“……全球化的本质取决于一个人的理论视角……”同样,巴特尔森认为,全球化概念与国际关系世界之间存在着双重和矛盾的关系。据这位作者说,全球化概念似乎一方面预示着分层和划分,另一方面又超越了这种分层和划分。巴特尔森写道:“事实上,全球化概念的逻辑似乎不仅破坏了那些决定国际关系的可理解性和自主性的区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进行这种本体论区分的做法本身”。(Bartelson,2000:183)

相反,社会理论家将全球化视为从早期现代开始的相互交织和长期的社会过程的一部分。正如博曼 (2004) 指出,全球化的社会事实证明是典范性的,因为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因此最好在一个多视角的实践探究中理解决策和问题解决的框架。范德布利提出了同样的主张,即当前的全球化社会学概念对各种解释持开放态度,这些解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她认为,优点是“能够以一种广泛的方式从各种角度突出概念”。另一方面,缺点是由于这种广泛而尚未定义的隐含参考点而产生的混乱。因此,范德布利认为,“如果某件事是所有事物,最终它将变成一无所有”;因此,在这方面,“虚无的全球化”(Ritzer,2004)已成为一个同义反复。

此外,新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探索了他们自己对全球化的独特定义,这些定义将全球化定义为世界已经进入的“阶段”或“阶段”。库马尔探索了新马克思主义安琪·霍格维尔特的观点,即全球化不是“国际化”或“跨国化”的委婉说法,也不是……资本主义的扩张阶段,而是“资本主义的深化阶段”。库马尔还讨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他将这个“阶段”描述为远离现代性的转变。因此,全球化是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之间的过渡状态,据他所说,这种过渡状态尚未完成。芒克 (2002) 探索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一种新帝国主义。这位作者认为,全球化并没有导致全球社会和经济状况的均衡,而是导致了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社会排斥的急剧增加。维拉斯 (2000) 在同一轨道上争论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是经济帝国主义的现阶段。据这位作者说,全球化将市场转变为经济调节的普遍机制,并加剧和复杂化了国际和国内的不平等。因此,奇尔科特认为,全球化只能是帝国主义和破坏性资本主义秩序的表现形式。虽然全球化是一种新现象,但我同意许多学者的观点,即全球化在冷战后,特别是冷战后,在当代世界改变了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然而,比较学家需要明确界定“什么是新的”和“什么是旧的”,特别是与国家传统角色相关的当代全球化。

在现代政治学中,国家理论和分析主要受两种传统的支配:一种源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另一种源自马克斯·韦伯。源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认为国家及其机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代理人,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牺牲其他阶级(无产阶级)。相比之下,韦伯对国家的描述比马克思的描述更少政治色彩,更精确。他更关心“国家如何运作”,而不是其统治的性质或其产出的性质。对于韦伯来说,现代国家是一个有领土基础的强制性协会;由其成员合法化并由非个人化的官僚机构管理;在法律行政秩序的背景下;受立法和代议制政府的规范和限制(Leftwich,1994)现代国家的根本假设是,公职不应用于私人利益,并且占用公职不应该包含任何特定私人客户群的私人庇护权。总的来说,韦伯的现代国家和官僚制概念一直是经验民主理论以及公共行政和政策的核心争论。然而,正如莱夫维奇所论证的那样,现代国家的这些特征仅仅是理想类型的,现代世界中没有一个国家“完美”地拥抱它们。

“第三世界”的经验表明,在殖民地和后殖民环境中,现代国家的建立并非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增长或转型发展。因此,这些国家缺乏与发达国家出现相关的多数条件和能力。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殖民统治者造成的。除了日本在朝鲜的统治外,发展中国家的其他殖民统治者在某种意义上并非发展型的,而是将提取财富和原材料作为他们的核心目标。在沃尔特·罗德尼的著作《欧洲是如何使非洲落后的》中,他论证道,“非洲帮助发展了西欧,就像西欧帮助使非洲落后一样”(1972:75)。因此,在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国家在确立其主权并维持其边界内以及与地区和国际政治力量之间主权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难。他们中的大多数渴望结合他们自己的治理传统中的精华来监督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基于:前殖民地政治体制的性质;殖民统治的经济目的;殖民地国家机构的特征;主导这些机构的社会政治团体以及;前殖民地政治过程和制度融入殖民和后殖民统治制度的方式(Leftwich,1994)。

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理论与实践因国家和时代而异。因此,不同的国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非常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发展挑战,这使得概括变得更加困难。在过去二十年中,发展型国家已经开始摆脱“福利落后”的声誉,尤其是在东亚。发展型国家的概念与查默斯·约翰逊及其对日本战后快速而成功的重建和再工业化的有影响力的分析密切相关。约翰逊的核心论点是,日本非凡的、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工业复兴既不是偶然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计划理性”国家努力的结果。据他所说,一个计划[检查拼写] 理性或发展型国家是一个坚定地影响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国家,它直接干预发展过程,而不是依靠市场力量的非协调影响来分配经济资源。这种形式的国家以其定义、追求和实施发展战略的能力而闻名,这些战略可以而且确实会超越阶级、地区或部门利益,以实现声称的国家利益。它涉及国家和私营部门之间更加密切的共生关系,但具有自治、有效性和合法性。从历史上看,这种形式的国家可以追溯到俾斯麦时代的德国和明治时代的日本。然而,在当代第三世界,它在韩国、台湾、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和博茨瓦纳得到了广泛复制。总的来说,这种形式的国家维护公共物品的控制,这是一个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其中讨论共同问题并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迈向全球化和国家,Hirst 和 Thompson(1996)与其他学者一样,认为当代全球化表明国家的一些(如果不是全部)传统权力正在下降。这些作者认为,民族国家作为行政和政策制定机构的权力正在下降,而国家作为经济工程师的作用正在减弱。Held 还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国家权力已经减弱,因此“民族国家基本上已经成为决策接受者”。同样,哈贝马斯(1999)探讨了民族国家权力弱化的想法。他认为,国家不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其公民免受其他行为者所做决定的外部影响。Kahler(在 Katznelson 和 Milner 中)认为,全球化带来了非政府组织影响力的增强,这些组织拥有国际盟友。在他看来,国家与非国家行为者之间议价权力的这种转变导致那些对全球化对国家的影响感到悲观的人加剧了国家能力的下降,无论采取何种国家政策。本文讨论的关键问题是:哪个国家正在失去权力?我们可以比较美国或英国和赞比亚,并“平等地”认为国家正在屈服于全球化而失去权力吗?赞比亚这样的国家可能正在失去权力,但美国或英国正在屈服于全球化而失去权力,还是正在获得更多权力?对我来说,这听起来像是帝国主义战略的掩盖,美国和许多全球北方国家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以牺牲全球南方为代价。Lentner(2004)声称,随着全球化的概念,自由主义国家在国际体系中保持主导地位,通过协调的、主要是制度化的行动来管理国际政治经济,美国在这个安排中仍然是中心和霸权地位(第 44 页)。此外,9 月 11 日事件和所谓的“反恐战争”似乎突出了国家的经典作用。这些事件还突出了全球合作对全球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性。这表明,9/11 之后,尽管存在全球化力量,但国家已经重申了权力,但回到我们的问题是:哪个国家重申了权力?例如,虽然美国公民不需要签证就可以前往赞比亚,但赞比亚移民和访美者仍然面临着旧的和新的程序和限制,以及更大的审查和怀疑。此外,自 9/11 以来,签证流程实施了许多安全增强措施,增加了其成本。正如 Chowdhury(2006)所言,全球化有时被用来掩盖无休止的战争,美国作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将其政治权力扩展到破坏全球体系。

虽然全球化并非新现象,但本文同意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加剧了。然而,关于“全球化与国家”的整个辩论在我看来,国家并没有失去权力,而是在改变或修改其作用。还应注意,国家作用的改变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作用,而是指国家在应对全球化挑战时更“有效”的作用。Weiss 认为,国家不是在很大程度上放弃权力,而是寻求权力共享安排,这使其有机会保持积极的参与者,成为一个“催化剂”国家。

Hirst 和 Thompson(1996)讨论了国家作为国际体系的关键要素的三种相互关联的关键功能:即国家必须建立一个分配联盟,以赢得关键经济行为者以及代表这些行为者的有组织的社会利益的接受;国家必须协调行为者之间就共同的国家经济目标达成社会共识;国家还必须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分配其财政资源和监管活动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Weiss 指出,“…民族国家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促进而不是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edit | edit source]

总的来说,比较政治的历史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扩张”超越了地方边界。毋庸置疑,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明确界限已经被构成当代全球秩序的跨国经济、文化、技术和关系的复杂集合所抹去。Hynes(2003)指出,由于全球化,国家现在受到多种外部影响,必须在一个以模糊和不断变化的权力结构为特征的世界中制定政策。正如 Sartori 所指出的,由于世界变得更加政治化和全球化,政治客观上变得更大。相反,政治在主观上变得更大,因为政治焦点和/或关注点已从地方转移到全球。因此,21 世纪饱受全球化资本主义、新战争、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探索以及对新批判性知识的发现所带来的动荡所困扰。正如 Kesselman 所说,我们有陷入自己创造的世界中的危险。这种观点不可避免地承认了国家对持续促进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国家并没有消失,在所谓的“全球化时代”,国家对于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体系和一个繁荣的政治经济仍然不可或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本文一直在探讨的基本论点是,“一个有效且自主的国家使一个社会能够充分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并从中受益,并抵抗来自国际政治经济的压力”。Munck 探索了一个概念,即“全球是动态的、流动的,而地方是嵌入的、静态的、受传统束缚的”。也就是说,没有强大的国家,一个国家将无法在全球化世界中竞争。虽然资本是全球性的,存在于流动空间中,并以计算机网络的瞬时时间存在,但劳动力存在于地方,存在于“地方空间”中,并以日常生活的时间存在。正如 Munck 所建议的,我们现在可以考虑颠覆 1970 年代的“全球思考,当地行动”的口号,变成“当地思考,全球行动”。然而,从本文早些时候的分析来看,很难摆脱这样的感觉,即为了使国家在当代全球化时代正常运作,它必须重新定义其角色,以考虑新兴的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挑战。


注释

[edit | edit source]

1 根据 Chilcote 的说法,历史主义起源于 19 世纪的德国学术辩论。该模型处理历史,影响了黑格尔、马克思和其他思想家。历史学家试图描述和解释塑造世界的事件(参见 Lewy,1968)。实证主义者批评历史主义者对广泛的概念性问题进行理论化,利用数据来说明而不是作为其理论的基础,以及未能将理论与数据联系起来(参见 Chilcote,2000,第 33 页)。

2 参见 Butler,J(1990)

3 Guy Peters 将实验方差定义为因变量中观察到的差异或变化,这些差异或变化是分析中被认为至关重要的自变量的函数。“误差方差”另一方面是因变量中观察到的方差的那一部分,不是随机事件和测量误差的函数,而“无关方差”是指存在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因变量有系统关系的情况,也许还与分析中的自变量有关。无关方差更有可能潜入分析中。

4 Tertium comparationis 是拉丁文,字面意思是“比较的第三者”。它是比较的基础,其中两个被比较的事物所共有的质量。它是比较的比较点,它促使比较的作者将某人或某事与第一个比较的某人或某事相提并论。

5 沃尔特·W·罗斯托在 1950 年代后期至 1960 年代中期开发了一个模型,以阐明经济增长的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的先决条件;起飞;走向成熟;高大众消费。根据罗斯托的说法,所有社会在其经济维度上都被确定为位于这五个类别中的一个。

6 华盛顿共识是约翰·威廉姆森于 1990 年首次创造的短语,用于描述一组相对具体的十项经济政策处方,他认为这些处方构成了华盛顿特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等机构为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标准”改革方案。从那时起,“华盛顿共识”这个短语已成为反全球化抗议者、发展中国家政客和官员、贸易谈判代表以及许多其他人的不满的导火索。它通常与“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个短语互换使用。

7 万隆是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中部的一座城市,位于雅加达东南约 180 公里处。它是 1955 年亚非会议期间产生不结盟运动理念的地方。这场会议在动员所谓的第三世界反霸权力量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反对二战后出现的双重霸权(Mushakoji,2005)。Cho(2005)将万隆精神定义为“一种反对强权,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的不结盟自助组织,并分析了这种精神在何种国内条件下产生,这些最初条件如何在第三世界威权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第三世界如何在其威权主义统治下的民主化过程中重振其最初的精神,并考虑为重振万隆精神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8 指的是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在 1952 年发明的。

9 请参考 NIC


V.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Almond, G. “Political Theory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0, No. 4. (Dec., 1966): 869-879.

2. Almond, G. (1990).A Discipline Divided.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3. Almond, G. & Powell, G. (eds) (1996).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of View, 6th Editio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4. Anonymous. “Rational Choice Theory (RCT)” Sociology 319 (February 8 &10, 2000) (http://uregina.ca/~gingrich/f1000.htm) retrieved on October 9, 2007.

5. Axline, W. (ed) (199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London: Printer Publishers.

6. Bartelson, J. “Three Concepts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5, (2000):180-196.

7. Bates, R.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Rational Choice: A Review Essa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1, (1997): 699-704.

8. Baylis, J. &Rengger, N. (eds) (1992). Dilemmas of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Issues in a Changing Worl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9. Beer, 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nd the Study of British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1, No. 1. (Oct., 1968): 19-36.

10. Benhabib, S. “From Identity Politics to Social Feminism: A Plea for Ninetie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94) (http://www.ed.uiuc.edu/EPS/PESYearbook/ 94_docs/BENHABIB.HTM) accessed on 8th Nov. 2007.

11. Berger, M. “After the Third World? History, Destiny and the Fate of Third Worldism”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25, No. 1(2004): 9-39.

12. Blondel, J. “Then and Now: Comparative Politics” Political Studies, Vol.47, No.1, (Mar., 1999): 152- 160.

13. Bohman, J. “Toward a Critical Theory of Glob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Practice and Multi- Perspectival Inquiry” Concepts and Transformation, Vol. 9, Issue 2 (June 2004): 121-146.

14. & Patersen, R. (1999).“Introduction: Critical Comparisons” in Bowen and Petersen (Eds) Critical Comparisons in Politics and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0.

15. Boyer, R. & Drache, D. (eds) (1996). States Against Markets: 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6. Brawley, M. (2003).The Politics of Globalization: Gaining Perspective, Assessing Consequences. Toronto: Broadview Press.

17. Browers, M. (2003). “The Reconciliation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Jennifer Holmes, (ed). New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Lanham: Lexington Books.

18. Brown, B. (2000). 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 9th Edition. Fort Worth: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19. Brysk, A. (ed) (2002).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 Burbules, N. & Alberto Torres, C. (eds) (2000).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1. Burnham, P. et al (eds) (2004). Research Methods in Politics. New York Palgrave Mac Millan.

22.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 Routledge.

23. Castells, M. (1996).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24. Cheema, S. (2005).Building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Governance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cester: Kumarian Press, Inc.

25. Chilcote, R. (2000). Comparative Inquiry in Polit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Theories and Issue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26. Chowdhury, K. “Interrogating ‘Newness’: Globalization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in the Age of Endless War” Cultural Critique, 62 (Winter 2006): 126-161.

27. Chunakara, G. (ed) (2000). Globa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Rights. Hong Kong: CCA.

28. Cho, H. “’Second Death’ or Revival of the ‘Third World’ in the Context of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Vol. 6, No. 4 (2005): 497- 509.

29. Crothers, L. & Lockhart, C. (2000).Culture and Politics: A Read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30. Crott, W. (ed) (1991). Political Science: Looking to the Future.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31. Dahl, R. “The Behavioural Approach in political Science: Epitaph for a Monument to a Successful Protes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5, No. 4. (Dec., 1961): 763-772.

32. Dankwart, A. and Erickson, K. (eds.) (1991).Comparative Political Dynamics: Glob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33. Dervis, K. & Özer, C. (2005).A Better Globalization: Legitimacy, Governance, and Reform. Washington, D.C.: Centre for Global Development.

34. Dogan, M. & Dominique, P. (1990).How to Compare Nations: Strategi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Chatham.

35. Eckstein, H. “Unfinished Business: Reflections on the Scope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31, No.4, (Aug., 1998): 505- 534.

36. 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 Increases Nonimmigrant Visa Application Fee” Press Release, Lusaka, Zambia (http://zambia.usembassy.gov/2007_press_releases /pr121707/) accessed on 15th February 2008.

37. Eulau, H. “Comparative Political Analysis: A Methodological Note”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6, No. 4 (Nov., 1962): 397-407.

38. Fischer, F. “Beyond Empiricism: Policy Inquiry in Post-positivist Perspectiv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 26, No. 1 (Spring 1998): 129-146.

39. Foucault, M. (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Discourse i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40. Gibbons, M. “Hermeneutics, Political Inquiry, and Practical Reason: An Evolving Challenge to Political Scie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100, No. 4 (Nov., 2006): 563-498.

41. Giddens, A. (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42. Goldstein, J. (2002).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ief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43. Grant, R. & Newland, K. (eds) (1991).Gend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44. Green, D. and Luehrmann, L. (2007).Comparative Politics of the Third World: Linking Concepts and Cases.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45. Grubel, H. “Immigr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in Canada: growing Conflicts, Constructive Solutions” Public Policy Sources: The Fraser Institute Occasional Paper, No. 84 (Sept., 2005).

46. Habermas, J. “The European Nation-State and the Pressure of Globalization” Blatter fur Deutsche und Internationale Politik. (1999): 425-436.

47. Hall, P. “Aligning Ont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Mahoney, J. and Rueschemeyer, D. (2003)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3-401.

48. Hall, S. et al (eds) (1995). 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49. Hanrieder, W. “Review: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Toward a Synthesis” World Politics, Vol. 20, No. 3. (Apr., 1968): 480-493.

50. Haque, S. “Globalization, New Economy, and Governance: A Third World Viewpoint”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 Vol. 24, No. 1, (2002): 103-124.

51. Harbeson, J. &Rothchild, D. (eds) (1991). Africa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52. Hartsock, N. “Comment on Hekman’s ‘Truth and Method: 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 Revisited’: Truth or Justice?”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22, No. 2 (Winter 1997).

53. Haynes, J. “Tracing Connections betwee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Globalization”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24, No. 6 (2003): 1029-1047.

54. Held, D. “Regulating Globalization? The Reinvention of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 15, No. 2 (2000): 394-408.

55. Held, D. “Davos: A View from the Summit”. Open Democracy. (www.opendemocracy.net).

56. Hirst, P. & Thompson, G. (1996).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 Hirst, P. & Thompson, G. (2000) “National Economic Governance” in Pierson, C. and Castles, F.The Welfare State Read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58. Hopkin, J. “Comparative Methods” in Marsh, D. and G. Stoker (ed.)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1995]) .

59. Hudson, H. “‘Doing’ Security as Though Humans Matter: A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uman Security” Security Dialogue, Vol. 36, No. 2 (June 2005): 155-174.

60. Hyden, G. (2006). African Politic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1. Inglehart, R. (1990). 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2. Inglehart, R. 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Democracy: The Human Development Sequ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3. Jacobsen, N. & Losada, C. (eds) (2005). Political Cultures in the Andes, 1750-1950. Durban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64. Johnson, C. (1982).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y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5. Joseph, W. et al (eds) (2004).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3rd Edition. 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66. Kalleberg, A. “The Logic of Comparison: A Methodological Note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Systems” World politics, Vol. 19, No. 1. (Oct., 1966): 69-82.

67. Kapstein, E. (1994). Governing the Glob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8. Katznelson, I. & Milner, H. (eds) (2002).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3rd Edition, New York: Norton.

69. Keman, H. (1993). Comparative Politics: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s, Amsterdam: VU University.

70. Keselman, M. et al (eds) (1996). Comparative Politics at a Crossroads. Lexington: DC Heath and Company.

71. Kesselman, M. et al (eds). 2007.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4th Edition. 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72. Kiely, R. “Globalization and Poverty, and the Poverty of Globalization Theory”. Current Sociology, Vol. 53, No. 6 (2005): 895-914.

73. Kothari, U. (ed) (2005). A Radical History of Development Studies: Individuals, Institutions, and Ideologies. London: Zed Books.

74. Kumar, V. “A Critical Methodology of Globalization: Politics of the 21st Century?”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Vol. 10, No. 2 (2003): 87-111.

75. Lane, J. &Errson, S. (1994). Comparative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and New Approa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

76. Landman, T. (2003).Issues and Method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77. Laswell, H. (2005). The Futur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78. Lecours, A. (编) (2005)。新制度主义:理论与分析。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出版社。

79. Lentner, H. (2004)。全球化中的权力与政治:不可或缺的国家。纽约和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

80. Levi, M. (1997)。“模型、方法和地图:比较历史分析中的理性选择”。在 Irving Lichbach, M. 和 Zuckerman, A. (编)。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

81. Lewy, G. “比较政治分析中的历史数据:关于理论的一些问题的说明” 比较政治,第 1 卷,第 1 期。(1968 年 10 月):103-110。

82. Lichbach, M. & Zuckerman, A. (编) (1997)。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83. Lieberson, S. “小 N 和大结论:对基于少量案例的比较研究推理的考察”,社会力量,第 70 卷,第 2 期,(1991 年 12 月):307-320。

84. Lijphart, A. “比较政治与比较方法” 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 65 卷,第 3 期。(1971 年 9 月):682-693。

85. Lim, T. (2006)。比较政治研究:方法和议题导论。博尔德和伦敦:莱恩·里纳出版社。

86. Ma, S. “第三世界研究、发展研究和后共产主义研究:定义、距离和活力” 第三世界季刊,第 19 卷,第 3 期(1998):339-356。

87. Macarov, D. (2003)。市场对人们的影响:私有化、全球化和贫困。伦敦:禅宗书店。

88. Macintyre, A. (1973)。“比较政治学有可能吗?” 在 Ryan. A. (编) 社会解释的哲学。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71-188。

89. Macridis, R. “比较政治与政府研究:寻求焦点” 比较政治,第 1 卷,第 1 期。(1968 年 10 月):79-90。

90. Magubane, Z. (2005)。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非洲研究。阿斯马拉:非洲世界出版社。

91. Marsh, D. 和 Stoker, G. (编) (1995)。政治科学中的理论与方法。纽约:圣马丁出版社。

92. Mayer, L. (1984)。重新定义比较政治。纽伯里公园:圣智学习出版社。

93. Mbaku, J. “国家在非洲发展中的意义:为新世纪做好准备” 亚洲和非洲研究杂志,第 34 期(1999):298-320。

94. McCormick, J. (2007)。转型中的比较政治 第 5 版。贝尔蒙特:汤姆森出版社。

95. Meckstroth, W. “最不同体系和最相似体系:比较调查研究” 比较政治研究,第 8 卷:2(1975 年 7 月):132-157。

96. Mittleman, J. “什么是批判性全球化研究?” 国际研究视角,第 5 卷,第 3 期(2004 年 8 月):219-230。

97. Moss, T. (2007) 非洲发展:解读问题和行动者。博尔德:莱恩·里纳出版社。

98. Muncky, R. “全球化:解构与超越”。拉丁美洲视角,第 127 期,第 29 卷,第 6 期(2002 年 11 月):24-31。

99. Mushakoji, K. “万隆会议 50 周年:呼吁三洲对话全球霸权” 亚洲文化研究,第 6 卷,第 4 期(2005):510-522。

100. NNeumann, S. “比较政治研究” 社会与历史比较研究,第 1 卷,第 2 期。(1959 年 1 月):105-112。

101. Olsen, J. 和 March, J. “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 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 78 卷,第 3 期。(1984 年 9 月):734-749。

102. Ougaard, M. (2004)。政治全球化。纽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

103. Payne, A. “发展全球政治:走向新的研究议程” 发展研究进展 1, 1(2001): 5-19。

104. Peet, R. & Hartwick, E. (1999)。发展理论。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

105. Peters, G. (1998),比较政治:理论与方法,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

106. Peters, G. (2005)。政治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二版。伦敦:连续体出版社。

107. Pierre, J. ““权力”还是“权力”?:重新思考国家实力”。将在 2004 年 11 月 2 日至 5 日在马德里举行的拉丁美洲发展管理中心 (CLAD) 第九届国际大会上发表的论文,主题为国家和公共部门改革。

108. Pierson, P. (2004)。时间中的政治:历史、制度和社会分析。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09. Pierson, C. & Castles, F. (编) (2000)。福利国家读本。剑桥:政治出版社。

110. Przeworski, A. 和 Teune, H. (1970)。比较社会调查的逻辑。纽约:威利-英特赛斯出版社。

111. Przeworski, A. “制度重要吗?” 政府与反对派,第 39 卷,第 4 期(2004):227-240。

112. Ragin, C. 和 Zaret, D. “比较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两种策略” 社会力量,第 61 卷,第 3 期,(1983 年 3 月):731-754。

113. Redford, E. “对一个学科的反思” 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 55 卷,第 4 期(1961 年 12 月):755-762。

114. Roberts, T. & Hite, A. (编) (2000)。从现代化到全球化:关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视角。牛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

115. Rodney, W. (1974)。欧洲如何使非洲落后。华盛顿特区:霍华德大学出版社。

116. Sartori, G. “比较为什么以及如何:比较、误比较和比较方法” 在 Mattei, D. 和 Kazangil, A. (编) (1994)。比较国家。剑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

117. Sartori, G. “比较政治中的概念误解” 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 64 卷,第 4 期(1970 年 12 月):1033-1053。

118. Saunders, K. (编) (2002)。后发展主义思想的女性主义:重新思考现代性、后殖民主义和代表性。伦敦:泽德图书。

119. Smith, S. 等人(编)(1996)。国际理论:实证主义与超越。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120. Stavrianos, L. (1981)。全球裂痕:第三世界崛起。纽约:威廉·莫罗出版社。

121. Stuart Mill, J. (1970)。“两种比较方法”,在 AmataiEtzioni 和 Frederic L. Du Bow 编著的《比较视角:理论与方法》中。波士顿:小布朗出版社。

122. Tashakkori, A. & Teddlie, C. (编) (1998)。混合方法: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千橡:圣智学习出版社。

123. “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女性主义认识论” (http://www.iep.utm.edu/f/femepis. htm) 于 2007 年 11 月 8 日访问。

124. 南方委员会报告 (1990)。对南方的挑战。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125. Tickner, A. “9/11 事件的女性主义视角” 国际研究视角,第 3 卷(2002);333-350。

126. Van Der Bly, M. “全球化:模糊性的胜利” 当代社会学,第 53 卷(2005):875-893。

127. Vilas, C. “全球化作为帝国主义” 拉丁美洲视角,第 127 期,第 29 卷,第 6 期(2000):70-79。

128. Wallerstein, I.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兴衰:比较分析的概念”。在 Roberts, T. 和 Hite, A. (编) (1979)。从现代化到全球化:关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视角。马尔登:布莱克韦尔出版社。

129. Weatherby, J. 等人(2007)。另一个世界:发展中国家问题和政治,第 7 版。纽约:皮尔森·朗曼出版社。

130. Weiss, L. “全球化与无权国家的神话” 匿名(1998)。

131. Wiarda, J. “比较政治死了吗?冷战后时代对该领域的重新思考”,第三世界季刊 19:5(1998):935-49。

132. Wiarda, J. (2007)。比较政治:方法和议题。林汉:罗曼与利特尔菲尔德出版社。

133. Wilber, C. (编) (1979)。发展与欠发达的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纽约:随机屋出版社。

134. Yin, R. (2003)。案例研究,第三版。千橡:圣智学习出版社。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