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Saylor.org 的早期全球化:东西方相遇(1200-1600 年代)/拜占庭帝国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拜占庭帝国:概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公元 555 年,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帝国最大的版图。

拜占庭帝国(或称拜占庭)是晚期古代和中世纪的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该国也被称为东罗马帝国,主要是在晚期古代背景下,尤其是在西罗马帝国仍在意大利维持统治的时候。无论是“拜占庭帝国”还是“东罗马帝国”都是后世几个世纪后才出现的历史术语。在整个存在过程中,这个国家被称为罗马帝国或罗马尼亚,是罗马国家直接的延续,维护着罗马国家传统。随着西罗马帝国在 5 世纪的分裂和崩溃,东罗马帝国继续蓬勃发展,存在了一千多年,直到 1453 年。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该帝国是欧洲最强大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力量。

由于“罗马”和“拜占庭”之间的区别是现代约定俗成的说法,因此不可能指定一个单一的过渡日期。但是,有一些重要的日期。在 285 年,戴克里先皇帝(公元 284-305 年在位)将罗马帝国的行政管理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在 324 年,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公元 306-337 年在位)将东部首都从小亚细亚的尼科米底亚迁至欧洲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拜占庭,这座城市被称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城”或“新罗马”。过渡的最后阶段始于君士坦丁二世皇帝(公元 610-641 年在位)晚年的统治时期,当时他通过引入主题改革军队和行政管理,并将帝国的官方语言从拉丁语改为希腊语,彻底改变了帝国。由于在君士坦丁二世和其直接继任者统治时期,中东和北非的大部分非希腊领土都被新兴的阿拉伯哈里发国占领,帝国只剩下以希腊语为主的核心地带,因此过渡也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拜占庭今天与古罗马本身的区别在于,它面向希腊文化,以东正教为国教(公元 380 年之后),而不是罗马多神教,并且主要使用希腊语而不是拉丁语。

查士丁尼一世出现在意大利拉文纳圣维塔莱大教堂著名的马赛克之一上。

在查士丁尼一世(公元 527-565 年在位)统治期间,帝国重新征服了地中海西海岸的许多地区,包括北非、意大利和罗马,帝国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一直控制着这些地区。在 6 世纪中叶,查士丁尼瘟疫消灭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帝国人口,造成了重大的军事和经济困难。尽管如此,在莫里斯皇帝(公元 582-602 年在位)统治期间,帝国的东部边界得以扩张,北部边界得以稳定。然而,莫里斯在 602 年被暗杀,导致与萨珊波斯长达 20 年的战争,尽管君士坦丁二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这场战争耗尽了帝国的人力和资源,导致拜占庭与阿拉伯战争在 7 世纪遭受重大失败和领土损失。尽管遭受了这些挫折,帝国在 10 世纪的马其顿王朝统治下复兴,再次成为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在 1071 年之后,帝国的心脏地带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被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科穆宁王朝的复兴收复了一些失地,并在 12 世纪短暂地重新确立了统治地位,但在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皇帝(公元 1183-1185 年在位)去世以及科穆宁王朝在 12 世纪后期结束之后,帝国再次衰落。1204 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帝国造成了致命打击,帝国被解散,分裂成相互竞争的拜占庭希腊和拉丁王国。

尽管君士坦丁堡最终恢复,并在 1261 年在巴列奥略王朝统治下重新建立帝国,但在其存在的最后两个世纪里,拜占庭仍然是该地区众多敌对国家之一。然而,这一时期是帝国文化生产力最旺盛的时期。14 世纪连续的内战进一步削弱了帝国的实力,其大部分剩余领土都在拜占庭-奥斯曼战争中丢失,这场战争在 1453 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和 15 世纪奥斯曼帝国征服剩余领土中达到顶峰。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