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生物化学/酶/米氏方程
V0 = Vmax ([S]/([S] + KM))
米氏方程源于酶促反应的一般方程:E + S ↔ ES ↔ E + P,其中 E 是酶,S 是底物,ES 是酶-底物复合物,P 是产物。因此,酶与底物结合形成 ES 复合物,ES 复合物转化为产物,同时保留酶。从 E + S 到 ES 的正向反应速率可以称为 k1,逆向反应速率为 k-1。同样,对于从 ES 复合物到 E 和 P 的反应,正向反应速率为 k2,逆向反应速率为 k-2。因此,ES 复合物可以溶解回酶和底物,或继续前进形成产物。
在初始反应时间,当 t ≈ 0 时,几乎没有产物形成,因此可以忽略 k-2 的逆反应速率。新的反应变为
E + S ↔ ES → E + P
假设稳态,以下速率方程可以写成
ES 形成速率 = k1[E][S]
ES 分解速率 = (k-1 + k2) [ES]
并将它们设为相等(注意方括号表示浓度)。因此
k1[E][S] = (k-1 + k2) [ES]
重新排列项,
[E][S]/[ES] = (k-1 + k2)/k1
分数 [E][S]/[ES] 被称为 Km,或米氏常数。
根据米氏动力学方程,在低底物浓度 [S] 下,浓度在分母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 KM >> [S],所以方程本质上是
V0 = Vmax [S]/KM
这类似于一级反应。
在高底物浓度下,[S] >> KM,因此 [S]/([S] + KM) 项本质上变为 1,初始速度接近 Vmax,这类似于零级反应。
米氏方程是
在这个方程中
V0 是反应的初始速度。
Vmax 是反应的最大速率。
[底物] 是底物的浓度。
莱恩威弗-伯克图 -
Km 是米氏常数,它表示当反应速度等于反应最大速度的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它也可以被认为是衡量底物与给定酶结合程度的指标,也称为结合亲和力。具有低 Km 值的方程表明结合亲和力大,因为反应将更快地接近 Vmax。具有高 Km 的方程表明酶与底物结合效率不高,只有当底物浓度足够高以饱和酶时才能达到 Vmax。
当底物浓度在恒定酶浓度下增加时,随着反应进行,蛋白质上的活性位点将被占据。当所有活性位点都被占据时,反应就完成了,这意味着酶已经达到最大容量,增加底物浓度不会增加周转率。以下是一个有助于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的类比。
Vmax 等于催化剂速率常数 (kcat) 与酶浓度的乘积。然后米氏方程可以改写为 V= Kcat [酶] [S] / (Km + [S])。Kcat 等于 K2,它测量每秒由酶“周转”的底物分子数量。Kcat 的单位为 1/秒。然后 Kcat 的倒数是酶“周转”一个底物分子所需的时间。Kcat 越高,每秒“周转”的底物就越多。
Km 是反应达到 Vmax 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 小表示亲和力高,因为它意味着反应可以在少量底物浓度下达到 Vmax 的一半。这个小的 Km 将比高 Km 值更快地接近 Vmax。
当 Kcat/ Km 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酶效率的衡量标准,单位为 1/(摩尔浓度*秒) = L/ (摩尔*秒)。当 Kcat 周转率高且 Km 数值小,酶效率可以提高。
对米氏方程的两边取倒数得到: 为了确定 KM 和 Vmax 的值,可以使用米氏方程的双倒数。
双倒数方程的图形也称为莱恩威弗-伯克图,1/Vo 与 1/[S]。y 轴截距为 1/Vmax;x 轴截距为 -1/KM;斜率为 KM/Vmax。莱恩威弗-伯克图在分析酶动力学在抑制剂存在下(竞争性、非竞争性或两者混合)的变化时特别有用。
有四种可逆抑制剂:竞争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性和混合抑制剂。它们可以在双倒数图上绘制。竞争性抑制剂是看起来像底物的分子,它们与活性位点结合并减缓反应速度。因此,竞争性抑制剂会增加 Km 值(降低亲和力,减少底物进入活性位点的机会),而 Vmax 保持不变。在双倒数图上,与没有抑制剂存在的斜率相比,竞争性抑制剂将 x 轴 (1/[s]) 向右移动到零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以与活性位点附近结合,但不占据活性位点。因此,非竞争性抑制剂会降低 Km(增加亲和力)并降低 Vmax。在双倒数图上,与没有抑制剂存在的斜率相比,x 轴 (1/[s]) 向左移动,y 轴 (1/V) 向上移动。非竞争性抑制剂不与活性位点结合,而是结合到酶上的某个位置,从而改变其活性。它与没有抑制剂的酶具有相同的 Km,但 Vmax 更低。在双倒数图上,斜率在 y 轴 (1/V) 上比没有抑制剂的斜率更高。Km 值在数值上等于一半的酶分子与底物结合时的底物浓度。km 值是酶对其特定底物的亲和力的指标。非竞争性抑制对 Km 值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