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地质/区域构造框架
区域构造框架 印度尼西亚群岛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延伸部分。它南部和西部与印度-澳大利亚(印度洋)板块接壤,东部与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接壤。板块边缘发生碰撞,导致板块沿俯冲带消减,形成火山弧,以及形成挤压和斜滑构造。人们普遍认为,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由两个所谓的陆架区域主导。巽他陆架区(或一些作者称为巽他大陆)位于西部,萨胡尔陆架区位于东部,中间隔着一个地质复杂的深海盆地和岛弧区域。
这两个陆架区都为群岛东西两半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稳定大陆核心。萨胡尔陆架区是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延伸穿过大部分的伊里安查亚、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南部,并向南延伸至现今的澳大利亚陆地。巽他陆架区代表欧亚大陆板块淹没的东南延伸部分,包括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大部分地区、爪哇和婆罗洲、爪哇海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海南部。
陆架区由强烈变形的前第三纪沉积岩、结晶岩浆岩和变质岩组成,自第三纪以来一直处于构造稳定状态。较不稳定的边缘部分经历了第三纪造山运动和伴随的沉降运动,目前表现为火山内弧岛屿(海沟-斜坡断裂)。火山弧包括苏门答腊、爪哇,并进一步向东延伸至巴厘岛、龙目岛、松巴哇岛、弗洛雷斯岛以及环绕班达海东部和东北部的小岛。非火山外弧包括苏门答腊以西的岛屿和爪哇南部的一条海底山脊,以及帝汶、塔宁巴尔、凯和塞兰等非火山岛屿,被认为是其东部延伸。
印度尼西亚西部主要是第三纪沉积岩沉积区,而印度尼西亚东部则是整个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主要沉积中心。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苏门答腊、爪哇、班达海弧(也称为巽他弧)与巽他陆架和萨胡尔陆架这两个大陆区域在构造上是连续的,但现在看来,这些弧线是长期板块聚合的结果。事实上,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引入了新的概念来描述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地质演化。这些思想否定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发展起来的旧构造模型,这些模型遵循了几个造山带围绕巽他大陆核心形成弧形(或同心圆)模式,并向印度洋方向不断扩展的概念。
1967年,当全球板块构造的新概念被引入时,印度尼西亚西部(即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地区)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焦点。该地区拥有深海沟、火山链、沉积盆地和克拉通大陆地区,位于向北移动的印度洋板块在欧亚大陆板块下方俯冲的汇聚带。
Hatherton 和 Dickinson(1969)、Fitch(1970)、Hamilton(1970、1979)和 Katili(1971)进行了研究,但直到1973年,Katili才发表了印度尼西亚西部的第一个板块构造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列出了苏门答腊和爪哇横断面上的以下构造带
- 活动俯冲带
- 岩浆火山弧
- 前陆(弧后)盆地。
俯冲带已系统地远离大陆向印度洋移动。岩浆带也呈带状排列,但火山和花岗岩带的年龄并不一定向海洋方向变年轻。这给早期提出造山带同心圆排列理论的研究人员带来了问题,但可以用贝尼奥夫带倾角随时间变化(Katili,1980)的假设来解释。印度尼西亚西部(即苏门答腊)的岩石圈下降似乎也发生在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中新世和上新世时期,并且今天仍在继续。总的来说,发生在这种板块构造环境中的弧后(前陆)盆地决定了含油第三纪盆地的位置。在更详细的细分中,可以注意到以下构造要素
- 海沟
- 非火山外岛弧
- 弧前盆地(在弧-沟间隙上)
- 火山/岩浆弧
- 弧后盆地。
- 巽他大陆克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