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受害者/罗姆人
Porajmos(也称为Porrajmos)字面意思是吞噬,或Samudaripen(大规模杀戮)是罗姆人(吉普赛人)用来描述纳粹政权试图在二战期间灭绝欧洲大多数罗姆人的尝试。这一现象研究甚少,而且很大程度上被Shoah(希伯来语,指纳粹消灭犹太人的运动)所掩盖。
由于东欧的罗姆人社区不像犹太人社区那样有组织,因此很难评估实际的受害者人数,尽管据信在 200,000 到 2,000,000 之间。直到最近几年,罗姆人社区才开始要求在纳粹政权的受害者中获得认可。到目前为止,反应褒贬不一。
在游牧的罗姆人部落在欧洲游荡的千年中,他们遭受迫害和羞辱;他们被污蔑为惯犯、社会不适应者和流浪汉。鉴于纳粹对“种族纯洁”的偏好,罗姆人成为他们的首批受害者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第三帝国的早期,罗姆人给希特勒的种族意识形态者带来了一个难题。吉普赛语(罗姆语)是印度-雅利安语的一种,起源于印度北部。纳粹人类学家意识到罗姆人从印度迁移到欧洲,并且是当时被认为从欧洲入侵印度的该次大陆雅利安占领者的后裔。换句话说,吉普赛人与德国人一样是雅利安人。
纳粹种族主义者汉斯·根特尔在种族纯洁理论中增加了社会经济因素。虽然他承认罗姆人确实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但他们来自较贫困的阶层,在他们游荡期间与他们遇到的各种“劣等”种族混杂在一起。他解释说,这解释了他们的极度贫困和游牧生活方式。虽然他承认有一些群体是“纯粹的雅利安人”,但大多数吉普赛人由于种族混杂而对雅利安人的霸权构成了威胁。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纳粹在 1936 年成立了种族卫生和人口生物学研究单位(Rassenhygienische und Bevölkerungsbiologische Forschungsstelle,帝国卫生部 L3 部门)。该机构由罗伯特·里特博士及其助手伊娃·贾斯廷领导,其职责是对“吉普赛问题”(Zigeunerfrage)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制定新的帝国吉普赛法律所需的数据。经过 1936 年春季广泛的实地考察,包括访谈和体检以调查家谱和遗传数据,人们确定大多数罗姆人对德国种族纯洁构成了危险,应该被消灭。对于其余人(约占欧洲罗姆人总人口的 10%),主要是住在德国的辛提和拉勒里部落,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尽管提出了一些建议。海因里希·希姆莱甚至一度建议建立一个偏远的保留地,让“纯种吉普赛人”在那里可以不受阻碍地继续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据他说
- "...国家为维护德国民族同质性而采取的措施的目的是,将吉普赛人从德国民族中进行身体上的隔离,防止种族混杂,最后,规范纯种和部分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
1936 年 1 月 3 日,禁止犹太人和雅利安人通婚的纽伦堡法也扩展到了吉普赛人。吉普赛人与犹太人一样,在 1936 年 3 月 7 日失去了投票权。
绝大多数罗姆人将遭受与犹太人相同的侮辱,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遭遇甚至更加残酷。根据 Porajmos 历史学家伊恩·汉考克的说法,按比例计算,罗姆人的死亡人数与“几乎可以肯定超过犹太人受害者的死亡人数”。[1] 他们被赶进隔离区,包括华沙隔离区(1942 年 4 月至 6 月),在那里他们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下层阶级。根据隔离区日记作者埃曼努尔·林格尔布鲁姆的说法,吉普赛人被送往华沙隔离区是因为德国人想要
- "..将所有具有典型肮脏、破旧、怪异特征的东西扔进隔离区,这些东西让人害怕,而且无论如何都必须被消灭。"
更往东,行动队追蹤罗姆人营地,当场杀害了居民,没有留下受害者的记录。
吉普赛人也是与第三帝国在战争期间合作的傀儡政权的受害者,尤其是臭名昭著的克罗地亚乌斯塔沙政权。在亚塞诺瓦茨集中营,与塞尔维亚人和犹太人一起,成千上万的吉普赛人被杀害。
1942 年 12 月 16 日,希姆莱下令将被处决的罗姆人候选人驱逐到奥斯威辛-比克瑙。对于欧洲的罗姆人来说,这一命令相当于当年 1 月 20 日在万湖会议上做出的决定,纳粹官僚在会上决定对“犹太人问题”进行“最终解决方案”。然后,希姆莱于 1943 年 11 月 15 日下令将吉普赛人和“部分吉普赛人”置于“与犹太人同等地位,并送往集中营”。
根据犹太人和纳粹目击者的证词,被送往死亡集中营的吉普赛人往往比犹太人遭受更糟糕的待遇。在某些情况下,纳粹对罗姆人到达运输列车的景象感到如此震惊,以至于他们甚至不允许他们在集中营的大门处进行挑选,而是在火车站台附近直接杀害他们。在一个非凡的例子中,受害者如此害怕会被当场杀害,以至于他们实际上冲进了死亡集中营的大门,要求被允许进入——他们立即被带到毒气室,尽管他们一直相信在那里可以找到庇护所。
纳粹德国盟友,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政府,也参与了纳粹灭绝罗姆人的计划,但规模较小,大多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罗姆人幸存下来。匈牙利政府将 30,000 至 70,000 名罗姆人送往奥斯威辛,而克罗地亚政府则送去了 26,000 人[2];在被杀害的罗姆人中,大约有一半是在亚塞诺瓦茨集中营被杀害的。同样,伊昂·安托内斯库领导的罗马尼亚政府在德涅斯特河左岸有自己的集中营,在那里 25,000 名罗姆人被驱逐,其中 11,000 人死亡[3]。
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罗姆人被关押者在被转移到奥斯威辛-比克瑙进行毒气处决之前,被送往莱蒂和霍多宁集中营。莱蒂集中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由捷克警卫看守,他们可能比德国人更加残暴,正如保罗·波兰斯基在《黑色沉默》一书中所证明的那样。
- ↑ "犹太人对 Porrajmos(罗姆人大屠杀)的反应," 明尼苏达大学大屠杀与种族灭绝研究中心(访问于 2005 年 6 月 24 日)
- ↑ 亚塞诺瓦茨,在犹太虚拟图书馆。
- ↑ 罗马尼亚大屠杀国际委员会的报告 (PDF), 来自雅德瓦瑟姆
- ""吉普赛人"作为纳粹德国的社会边缘人",作者西比尔·H·米尔顿,收录于罗伯特·盖拉特利和内森·斯托尔茨福斯编辑的《纳粹德国的社会边缘人》(2001年,精装本,ISBN 0-691-00748-9;平装本,ISBN 0-691-08684-2).
- 保罗·波兰斯基,《黑色的沉默:莱蒂幸存者讲述》(ISBN 0-89304-241-2)
- 罗马尼·罗斯,《纳粹对辛蒂和罗姆人的种族灭绝》(海德堡:德国辛蒂和罗姆人文献与文化中心,1995年)
- 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纪念册:奥斯维辛-比克瑙的吉普赛人》(纽约:K.G.索尔出版社,1993年)
- 克莱姆珀,伊丽莎白,《1938-1945年奥地利对罗姆人和辛蒂人的迫害与灭绝》,《吉普赛民俗学会杂志》第5卷,第3期,第2号 (1993年)
- 米尔顿,西比尔,《大屠杀:吉普赛人》,收录于威廉·S·帕森斯、以色列·查米和塞缪尔·托滕编辑的《20世纪的种族灭绝:批判性文章和口述历史选集》(纽约,1995年),第209-264页。
- 蒂尔瑙尔,加布里埃尔,《吉普赛人和大屠杀:书目和导言》(蒙特利尔,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