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立陶宛

来自维基教科书,为开放世界提供开放书籍


立陶宛 是欧洲东北部的一个国家。它与 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拉脱维亚 接壤。首都为 维尔纽斯。立陶宛的其他大城市有考纳斯和克莱佩达。立陶宛自2004年起成为 欧盟 的成员。立陶宛的货币为 欧元

立陶宛的历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显示立陶宛在欧洲位置的地图
立陶宛的国旗。

立陶宛最早形成于公元6世纪。立陶宛最早出现在13世纪中叶的地图上,当时明道加斯统一了立陶宛领土。他于1253年成为国王,随后立陶宛被承认为立陶宛王国。后来,这个国家迅速扩张,并在15世纪初,立陶宛公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从波罗的海延伸至黑海。然而,由于莫斯科大公国入侵的巨大威胁,立陶宛于1569年与波兰联合,成立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立陶宛拥有自己的军队、货币、法律(立陶宛三法典)和机构。

(Definition)

波兰-立陶宛——五百年前,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涵盖了现代的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

1795年,在第三次瓜分波兰期间,这个国家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占领。大部分立陶宛领土都在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在普鲁士。立陶宛于1918年2月16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宣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于1940年6月占领立陶宛,一年后立陶宛被德国军队占领,并于1944年被苏联重新占领。超过13%的立陶宛人口,包括立陶宛犹太人,在战争期间被杀害,其中许多人被苏联秘密警察部队驱逐到西伯利亚古拉格,在那里死于寒冷和饥饿,其他人被送往德国劳改营。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成为第一个恢复独立的苏联共和国。立陶宛于1991年9月17日加入联合国,并于2001年5月3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1994年1月4日,立陶宛成为波罗的海国家中第一个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2004年3月29日,立陶宛成为北约成员国,并于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立陶宛于2015年采用欧元作为其货币。

立陶宛阿利图斯附近的尼曼河
(Definition)

苏联解体——1991年后,苏联的15个部分成为独立国家,如今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俄罗斯以及许多其他国家

立陶宛的地理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立陶宛位于北欧。它拥有沙质海岸线,拥有巨大的沙丘,其中一些面向开阔的波罗的海。立陶宛没有山脉,只有丘陵,高度不超过300米(1000英尺)。然而,这里有许多湖泊和湿地。主要的河流是尼曼(尼蒙纳斯)。绿色森林覆盖了约30%的土地。气候潮湿温和,尽管有时会出现天气波动,冬季为-25摄氏度,夏季为38摄氏度。根据一种地理计算方法,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距离欧洲地理中心仅几公里。

立陶宛的人民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立陶宛只有336.62万人,其中84.6%是讲 立陶宛语 的立陶宛族裔,立陶宛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与拉脱维亚语一起,它是波罗的海语系中仅存的两种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语言之一。立陶宛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包括波兰人(6.3%)、俄罗斯人(5.1%)和白俄罗斯人(1.1%)。

大多数立陶宛学校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教授,但学生也可以学习德语,或者在一些学校学习法语。大多数立陶宛人是 基督教 天主教徒,即使他们是最晚接受洗礼的欧洲人。据说,许多立陶宛人直到18世纪中期才信仰波罗的海异教。许多传统、庆祝活动和歌曲都来自异教时代。当时的人们相信许多神(大地之神、风之神、雷神、水神等)。

自2004年以来,许多立陶宛人迁往欧盟其他地区,尤其是德国、英国和爱尔兰,在那里工作和生活。

立陶宛的景点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今,立陶宛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数游客来自邻近的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德国、波兰和英国。首都维尔纽斯是文化博物馆和夜生活的热门城市。立陶宛有三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克尔纳维(考古遗址)、库尔斯沙嘴(与俄罗斯共有)和维尔纽斯旧城。 十字架山 是一个著名的宗教旅游景点。


  维基少年欧洲简介欧盟地理人民语言事实测验 编辑

Andorra Belgium Denmark France Iceland Ireland Liechtenstein Luxembourg Netherlands Norway Portugal Switzerland United Kingdom Albania Bosnia Croatia Cyprus
Greece Italy Malta Monaco Montenegro San Marino Kosovo Slovenia Spain Vatican City Austria Czech Republic Estonia Finland Germany Hungary Latvia
Lithuania Macedonia Poland Serbia Slovakia Sweden Armenia Azerbaijan Belarus Bulgaria Georgia Kazakhstan Moldova Romania Russia Turkey Ukraine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