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刑事证据/可信度/先前刑事记录
根据《加拿大证据法》第 12(1) 条,任何证人均可被询问其是否被判犯有先前罪行。证据可能与可信度有关,但与品行不良或犯罪倾向无关。如果偏见的影响大于证明价值,它也将受到限制。
《加拿大刑事证据法》第 12 条允许对任何证人进行交叉询问,以确定其是否有犯罪记录。辩方可以对控方证人进行交叉询问,询问其犯罪记录背后的任何细节。唯一的限制是与提交给法庭的案件的相关性。[1]
允许对任何联邦法律下的定罪进行交叉询问,[2],某些省级法律下的定罪[3],以及在加拿大构成犯罪的外国法律下的定罪。[4]
陪审团不能将共同被告人因同一罪名被判罪作为对其有罪的证据,而只能将其用于评估被告人的知识和意图。[5]
除非被告人将自己的品行置于争议之中,否则检察官不能对被告人进行交叉询问,询问其先前犯罪记录。检察官可以询问被告人定罪的日期和地点;被判的罪行;判处的刑罚。[6]
辩方可以通过“科伯特申请”来寻求限制使用犯罪记录。
- ↑ R. v. Davidson (1974) 20 CCC 2d 292 (ONCA) 第 443 页
R. v. Gassyt and Markowitz (1998) 127 CCC (3d) 546 (ONCA) 第 560 页
R. v. Miller 1998 131 CCC 3d 141 (ONCA) 第 147 页
R. v. H(BJ) [2000] O.J. No.279 (ONCA) 第 2 段 - ↑ R. v. Watkins, (1992), 70 C.C.C. (3d) 341 (ONCA)
- ↑ R. v. Green (1943) 79 CCC 227 (BCCA
- ↑ R. v. Stratton (1978), 21 O.R. (2d) 258 (Ont. C.A.)
- ↑ R v Garneau 2012 NSCA 41
- ↑ R. v. Vincent, [1998] O.J. No. 3666 (C.A.) 第 16-17 页
R. v. Menard (1996), 108 C.C.C. (3d) 424 (0nt.C.A.) 第 435-436 页,经确认 (1998), 125 C.C.C. (3d) 416 (SCC) 第 427-428, 433 页
R. v. Bricker (1994), 90 C.C.C. (3d) 268 (Ont.C.A.) 第 274-279 页
R. v. Shortreed (1990), 54 C.C.C. (3d) 292 (Ont.C.A.) 第 305-307 页
R. v. Furrant (1983), 4 C.C.C. (3d) 354 (SCC) 第 368-369 页
R. v. Laurier (1983), I O.A.C. 128 (0nt.C.A.) 第 131 页
R. v. Howard and Trudel (1983), 3 C.C.C. (3d) 399 (0nt.C.A.) 第 417 页
R. v. Lizotte (1980), 61 C.C.C. (2d) 423 (Que.C.A.) 第 432-434 页
R. v. Boyce (1975), 23 C.C.C. (2d) 16 (Ont.C.A.) 第 35-37 页
R. v. McLaughlin, (1974), 20 C.C.C. 59 (0nt.C.A.) 第 60-61 页
可以对非被告证人进行交叉询问,询问其先前定罪所依据的罪行的相关情况。[1]
- ↑ R v Bugar, 2010 ABCA 318
如果证人否认其记录,第 12(2) 条规定了证明记录的方式
第 12 条...
如何证明定罪
(2) 可以通过出示以下文件来证明定罪
- (a) 证明书,仅包含起诉书和定罪书的实质内容和效果,省略正式部分,如果是可公诉罪行,则出示副本;如果是可经简易程序审理的罪行,则出示简易程序定罪书的副本,证明书声称由法院书记官或其他保管该法院记录的官员签署,如果是在公诉中判决的,则由该法院保管记录,如果是简易程序,则由该法院保管记录;以及
- (b) 身份证明。
R.S.,1985,c. C-5,s. 12;1992,c. 47,s. 66。
– CEA
科伯特申请是辩方提出的申请,要求将被告人犯罪记录中发现的某些定罪从对被告人进行交叉询问时提出的证据中排除。
该决定是基于平衡以下因素做出的:[1]
- 定罪的性质;
- 距离提交给法庭的案件的时间;
- 案件是否归结为被告人与其他证人之间的可信度之争;
- 被告人的记录——无论是其严重性还是其持续时间——是否表明其对社会规则和法律的蔑视,这表明一个拥有这种态度的人不会犹豫在宣誓后撒谎。
犯罪记录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的。[2] 证明编辑其记录任何部分的依据的责任在于被告。[3]
有许多案例陈述了关于使用记录的相互矛盾的原则。某些案例指出,长期的犯罪记录可能会压倒陪审团,因此应予以编辑。[4] 一些案例认为,唯一可接受的定罪是那些证明不诚实或直接与正直有关的定罪。[5] 而另一些则指出,暴力记录可以表明被告人完全无视生命,这表明撒谎对他来说不是道德挑战。[6]
法官有权“清理”记录,例如将性侵犯称为袭击,否则记录将过于具有偏见。[7]
另请参阅
- R v Batte 2000 CanLII 5750 (ONCA)
- R. v. P. (N.A.) 2002 CanLII 22359 (ON CA)
- R. v. Peterson, 2012 MBQB 100
- ↑ R v Corbett [1988] 1 SCR 670, 1988 CanLII 80 (SCC)
- ↑ Corbett 第 686 页:“因此在我们看来,当被告人走上证人席时,‘他带着自己的品行……’。缺乏信任可以通过其对法律的持续和反复的蔑视来体现,这些法律他从法律和道德上都必须遵守,……尽管违反行为并非仅仅与涉及‘不诚实和虚假陈述’的罪行有关。”
- ↑ R v Madrusan, 2005 BCCA 609
- ↑ R v Madrusan, 2005 BCCA 609
- ↑ R v Ceballo, [2008] OJ No 4931, 2008 CanLII 63565 (ONSC)
- ↑ R v Saroya 1994 CanLII 955 (ONCA)
- ↑ R v Batte 2000 CanLII 5750 (ON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