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LGBT历史/二战后加拿大/概述
此页面已导入,需要去维基化. 书籍应谨慎使用维基链接,仅用于引用理解内容至关重要的技术或深奥术语。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维基链接都应直接删除。请在页面去维基化后删除{{dewikify}}。 |
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恢复了繁荣,并在随后的几年里继续发展,包括全民医疗保健、老年金和退伍军人津贴。[1][2] 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导致纽芬兰自治领在1934年放弃负责任的政府,成为一个由英国总督统治的殖民地。[3] 1948年,英国政府给了选民三个纽芬兰公投选择:保持殖民地地位、恢复自治领地位(即独立)或加入加拿大。加入美国不是一个选择。经过激烈的辩论,纽芬兰人投票于1949年加入加拿大,成为一个省份。[4]
在冷战期间,加拿大的外交政策与美国密切相关。加拿大是北约的创始成员国(加拿大希望北约也成为一个跨大西洋经济和政治联盟[5])。1950年,加拿大在朝鲜战争期间向朝鲜派出了作战部队,作为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联邦政府渴望在冷战期间维护其在北极的领土主张,这表现在北极高地迁徙上,在该项目中,因纽特人从努纳维克(魁北克北部三分之一地区)被迁移到荒凉的康沃利斯岛;[6] 该项目后来成为皇家原住民委员会长期调查的主题。[7]
1956年,联合国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反应是召集了一个联合国紧急部队来监督入侵部队的撤军。维和部队最初是由外交部长兼未来的总理莱斯特·B·皮尔逊提出的。[8] 皮尔逊因其在建立维和行动方面的贡献而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8] 在整个1950年代中期,路易斯·圣洛朗(加拿大第12任总理)和他的继任者约翰·迪芬贝克试图制造一种新型的高级喷气式战斗机,即Avro Arrow。[9] 这架有争议的飞机于1959年被迪芬贝克取消。迪芬贝克转而购买了BOMARC导弹防御系统和美国飞机。1958年,加拿大(与美国一起)建立了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北美防空司令部)。[10]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本和意义". 加拿大百科全书. 2015年5月13日. 检索于 2019年8月23日.
- ↑ "移民 | 多元文化加拿大". 多元文化加拿大. 2008. 检索于 2010年8月23日.
- ↑ "纽芬兰自治领" (PDF). 汉密尔顿-温莎区教育局. 1999. 检索于 2010年4月13日.
- ↑ 卡尔·麦克尼尔,厄尔 (1998). "一种关系: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与美国的关系". 加拿大研究美国评论. 28.
- ↑ 《经济学人》,2009年5月9日至15日,第80页,“一个60年的梦想”
- ↑ 麦克格拉斯,梅拉妮。漫长的流亡:北极高地因纽特人背叛和生存的故事。Alfred A. Knopf,2006年(268页)精装本:ISBN 0007157967 平装本:ISBN 0007157975
- ↑ Dussault,René; Erasmus,George (1994). "北极高地搬迁:关于1953-55年搬迁的报告(原住民皇家委员会)". 加拿大政府出版. p. 190. 检索于 2010-06-20.
- ↑ a b "1957年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基金会. 检索于 2010-04-12.
- ↑ "ADA-Avro Arrow Archives-AVRO CF-105 ARROW". Arrow数字档案. 2009. 检索于 2010-04-13.
- ↑ "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NORAD)". 加拿大空军(国防部). 2009. 检索于 2010-04-13.
加拿大LGBT历史 |
---|
简介 • 贡献者 • 印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