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辩论 2019/在线社区
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在线生活和线下生活区分开来;然而,在科技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社会中,这种区分已经变得模糊,几乎不存在[1]。社交关系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在线社区在虚拟世界中开始或维持,但关于这些社区对用户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存在一些争议,这些用户中大多数是年龄在 18 到 24 岁之间的年轻人[2]。
特许经营社区是允许粉丝创作内容(尤其是粉丝艺术、游戏改装和同人小说)出售或提供给社区其他成员的社区。这些作品主要托管在 Etsy、Redbubble、Steam、Archive of Our Own 和 fanfiction 等网站上,这些网站提供简单的方式来分享粉丝创作的内容。特许经营社区允许创作者通过粉丝艺术和同人小说等内容回馈其各自的粉丝群。在很多方面,这些社区以以前无法预见的方式团结了整个粉丝群体。然而,特许经营社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那些通过创作粉丝创作内容来赚钱的人身上。由此,关于粉丝创作内容的合法性和其在更广泛的粉丝群体中的地位存在着持续的辩论。
粉丝创作内容将永远是内容原始授权持有者(尤其是那些能够通过粉丝创作内容获利的人)的争议点。大多数那些能够将其内容货币化的人通常是粉丝艺术家,他们拥有多个平台来分发他们的内容,而无需原始授权持有者的同意。虽然创建粉丝创作内容并将其上传到网上供社区其他成员使用并不违法,但将其货币化是违法的,因为粉丝创作者不拥有原始来源的版权。尽管如此,Etsy 和 Redbubble 等网站并未严格执行禁止版权内容的规则,尽管在其使用条款中都规定[3] [4] 他们遵循知识产权政策以确保其网站上不会托管版权内容。即使实施了这些政策,Etsy 仍然是粉丝创作内容的最大托管者之一。
然而,并非只有粉丝创作内容的货币化会与法律冲突 - 同人小说也经常受到原始作者的压力,要求将其删除,因为存在版权问题。《吸血鬼编年史》的作者安妮·赖斯不允许任何基于其创作的同人小说作品[5] - 请求 FanFiction.net(最大的粉丝写作托管网站之一)删除所有包含其角色的故事。FanFiction 现在在其社区指南[6] 中列出了禁止在其网站上发布基于其作品的粉丝创作作品的作者或出版商。内容创作者通常希望制作原创内容来吸引观众,但他们不希望这些作品受到粉丝创作内容的影响,因此受到法律地位和原始作品完整性的保护[7]。然而,一旦作品被广泛传播,就会有粉丝创作者制作内容来满足社区的需要,无论是否盈利。
然而,有些网站正试图缓解粉丝创作内容的法律压力。Archive of Our Own (AO3) 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粉丝作品网站,由转化作品组织 (OTW) 运营,依靠网站访问者的捐款来维持运营。该网站的非营利性地位允许其托管内容,而无需可能出现的法律诉讼,因为发布作品的人不会从中获利。因此,AO3 对其用户实行严格的禁广告政策,不允许直接链接到 Ko-fi 或 Patreon 等资助网站,因为这违反了非营利性规则,使 AO3 有可能被指控将内容货币化[8]。
尽管将粉丝创作内容货币化会带来法律影响,但许多创作者仍会继续这样做。虽然粉丝主要依赖于礼物文化(从社区成员那里免费获得内容),但仍有许多人会继续通过 Etsy 等网站分发粉丝创作内容。内容创作者将永远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尤其是在内容货币化方面,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法律裁决表明粉丝创作内容损害了原始来源,或应该被视为非法[9]。
兴趣社区是指那些鼓励成员讨论他们个人兴趣的在线网站,例如某个特定的音乐艺术家、电影或书籍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网站与用于个人用途的网站(个人社区)不同,因为个人不是关注点。相反,用户通过共同的兴趣连接,导致粉丝群的形成,而粉丝群通常是一个相当排外的群体。
Tumblr 是一个微博平台,据报道是“年轻一代中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因为 Tumblr 的访客中有一半不到 25 岁[10]。对许多人来说,Tumblr 已成为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大家团结起来,作为一个社区,分享他们对不同领域的看法和兴趣。
Megan DeSouza 在一篇关于 Tumblr 社区对个人的影响的文章中解释说,“整个在线“社区”的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而无需了解彼此的现实世界身份,只需通过在这些网络上的互动即可”[11]。DeSouza 以 BBC 戏剧“神探夏洛克”为灵感,研究了 Tumblr 上粉丝的互动方式,以及他们在节目停播期间如何维持他们的社区。她发现,许多社区聚在一起猜测下一集和下一季会发生什么,并分享他们最喜欢的节目照片和“GIF”。
Twitter 使粉丝能够创建群体,这些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人群,形成了一个社区。这些群体从支持音乐艺术家到电影或电视剧都有。自 2006 年推出以来,Twitter 已确立其作为名人与其受众之间沟通的主要平台的声誉 [12]。该网站促进了名人与用户之间的讨论,Twitter 上第一个大型粉丝群可能是 One Direction 和贾斯汀·比伯的粉丝群。
One Direction 的粉丝群在该平台上占主导地位,拥有超过 3000 万粉丝。2015 年,粉丝们主导了该网站的趋势功能,他们向乐队成立五周年致敬,并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成功创建了专门针对每个成员的趋势 [13]。然而,这些粉丝群通常不会与平台上的其他人很好地互动,例如 One Direction 和贾斯汀·比伯的粉丝群之间。2016 年,当比伯的粉丝群在 iHeartRadio 颁奖典礼上击败 One Direction 的粉丝群获得了最佳粉丝群奖时,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
尽管粉丝文化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但 Twitter 仍然是一个让不同群体的人们能够围绕共同兴趣团结起来的地方。粉丝群可以创造一种社区感,他们经常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人群,他们感觉自己与他们最喜欢的名人更加亲近,并且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讨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Reddit 以及许多其他基于论坛的在线社区多年来一直是各种研究的主题,这些研究不仅涉及该网站本身及其运作方式,还涉及用户。一项特别的研究调查了用户在子论坛中的运作方式,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一个用户参与多个子论坛的可能性有多大。这项研究发现,尽管 Reddit 用户通常在其自己的社区中非常活跃,并且许多人确实承担了特定的角色,但大多数 Reddit 用户并没有积极参与多个社区。 [14]
智慧型暴民
[edit | edit source]智慧型暴民是指一组使用数字技术和媒体进行合作和沟通的人。这个概念是由霍华德·莱因戈尔德定义的[15]。智慧型暴民可以被视为集体智慧的体现,一旦沟通,他们就可以在物理上或在线上聚集。
智慧型暴民使用数字技术在现实世界中建立联系的一个例子是通过短信策划抗议或暴动,然后聚会实际参加(例如:2005 年法国骚乱)。本页将重点关注智慧型暴民在数字空间中的行动。
在线上,智慧型暴民经常聚集在社交媒体上,在那里志同道合的人群很容易攻击和辱骂他人所说或做过的事情。这种社交暴民心态最常见的地方是 Twitter,在那里很容易隐藏你的身份[16]。一个越来越流行的新词是取消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暴民宣布某人被“取消”,因为他们做了一些被认为有问题或不可接受的事情。对此的批评者经常讨论人们通常是如何因为他们过去所做的事情而被妖魔化的。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凯文·哈特在 2011 年发表的同性恋言论在 2019 年被重新提起,此前他曾多次道歉。这导致他被迫退出 2019 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持工作[17]。
这些暴民通常拒绝接受人们的观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以及文化接受度也会发生变化。“社会正义”和“社会正义斗士”的概念在 2013 年左右之前并不存在主流[18]。暴民中的人表现得道貌岸然,以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他人,他们会挖掘人们的过去,而他们自己很可能也说过类似的话。
粉丝群等级制度
[edit | edit source]自从 90 年代末互联网普及以来,粉丝社区一直在线上占有一席之地,这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现有的访问权限 [19]。在粉丝群中,出现负面方面似乎很自然;如果一个足够大的群体聚在一起,不可能每个人都友善。
《神秘博士》在 2005 年重启后,触动了不止一代粉丝的生活。根据安德里亚·麦克唐纳的论点,建立了 5 个等级的等级制度:知识、粉丝群水平、访问权限、领导者和场地 [20],每个等级都代表着一个人在粉丝群中的重要性。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假设知识是资本的隐喻;文化资本 [21]。与《神秘博士》有关的是,形成了代际等级制度,老粉丝认为他们拥有更多资本,而新粉丝则认为他们拥有更好的访问权限 [19],2005 年粉丝群运作的方式有所不同,并且技术含量更高。虽然粉丝群中形成等级制度似乎很自然,但这令人沮丧,麦克唐纳在她 1998 年的研究中认为,等级制度是为了帮助新粉丝 [20],但在 20 年后,等级制度似乎更多地用于贬低粉丝;例如,因为了解不够或购买不够,使粉丝群成为一个和谐程度低得多的场所。
个人社区
[edit | edit source]个人社区,如Facebook、Snapchat 或Instagram,允许用户创建包含个人信息的个人资料,并通过直接(直接消息)、被动/窥视(浏览而不评论)或广播方式(例如故事、直播)促进与其他用户的交流,从而实现用户创建内容的广泛分享和消费。用户受社交互动、存档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所驱动。 [22] 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他们的隐私设置,选择公开多少信息,以及是否希望他们的个人资料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自由查看。在这些社区中建立和共享的连接类型完全取决于用户,具体取决于他们选择关注谁以及他们允许谁访问他们自己的页面。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海量信息[23]。这种时间上的便利性让用户可以跟踪朋友和家人的更新,就好像他们当时就在现场一样。这些类型的互动有利于以不同的方式建立和维持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广义上是指人们之间关系积累的资源”[24],其中桥接社会资本是指与他人的较弱或松散的联系,这些联系提供信息,但不一定提供情感支持。Ellison 等人的 Facebook 研究表明,桥接社会资本通过平台降低参与门槛来促进,这意味着害羞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不那么拘谨地参与并建立这种社会资本。[24]。对于粘合社会资本,其特点是紧密而深刻的情感联系(例如亲密的朋友和家人),Facebook 在维持现有的亲密关系方面非常有用(例如,允许用户发送生日祝福)。[24]。这些平台还允许维持社会资本,即使一个人与之前的社区在物理上隔绝,例如,一个学生离开家乡去上大学。研究表明,个人社区以及通过这些社区建立和维持的联系也具有健康和身体益处,无论是失业后寻找工作时获得信息和支持[25],还是与压力缓解相关的精神健康。[26]。通过个人在线社区,整体公共健康也有提升空间,无论是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公共卫生公告来提高意识,还是患者在线与其他患者交流,甚至患者通过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平台与医护人员交流。[27]。用户个人生活之外也有益处,因为他们可以立即分享和传播信息和文章,扩展他人对当前事件、科学发现等方面的知识。虽然存在与偏见或不可靠性相关的担忧,但只要稍微努力一下,人们就可以轻松地跟踪世界上重要的事件。
网络身份与去个性化
[edit | edit source]虽然 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方面,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操纵和欺骗的地方。 互联网,更具体地说,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的自由,让人们可以打造一种不一定与现实相符的自我形象。虽然隐瞒身份在兴趣社区中是正常的,有时甚至鼓励这样做[28],但在网络社区中操纵个人展示方式的能力会导致身份盗窃和欺诈等犯罪。
身份盗窃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 网络钓鱼,这是身份替换的一个例子——用另一个身份代替自己的身份的行为[29]——当一个人使用他人的照片并编造个人信息时,通常是为了与毫无戒心的受害者建立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发展到现实生活中见面,这种行为可能会特别危险,可能会导致欺诈甚至袭击。网络匿名性的另一个可能的负面影响是 去个性化。这种现象发生在个人在网上伪装自己的身份或成为某个群体成员后失去个人身份感的时候。根据这一理论,那些经历去个性化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与他们在没有网络社区提供的匿名状态下的表现不同的行为[29]。这导致了关于人们社会参与的更广泛的讨论,以及人们的网络活动是否会影响他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Jaron Lanier 认为,随着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方面现在都数字化,人类互动应该遵循[30]:社交媒体将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也是使它们如此令人上瘾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用户感到需要“融入”社区的其他人,可能失去自己的个性。
随着去个性化,也带来了创造力丧失的威胁。Lanier 认为,随着Web 2.0的兴起,互联网经历了一场“传教士还原主义”,人性的减少,个人在网络社区中变成了他们真正自我的碎片(2011,第 48 页)[30]。他指出,“使用计算机来减少个人表达是一种原始的、倒退的行为,无论你的工具多么复杂(2011,第 48 页)[30]。这方面的例子包括 Facebook 等网站,它们将个性减少为简化的网络碎片,或者维基百科,它试图完全抹去观点,以营造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当网络自我被去个性化和非人化时,剩下的就只有泥浆了,因为数量并不一定等同于质量。
网络社区中的恶意攻击和侵略
[edit | edit source]网络匿名性让万维网获得了“狂野西部网络”的昵称:一个无序的数字领域,在那里,化名允许用户发布他们最原始的想法,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组织加上网络匿名性,创造了一个没有必要限制侵略行为的规范的环境(Malamuth、Linz & Yao,2005)[31]。网络社区中的匿名性对攻击行为有两个关键的影响:它保护了“喷子”,或者说“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辱骂的匿名人士”(Lanier,2011,第 60 页)[30],免受追责,并使受害者非人格化。
在严重的情况下,网络攻击和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已经自杀。2012 年,来自加拿大的 15 岁女孩Amanda Todd在被来自荷兰的网络“喷子”在线骚扰后自杀身亡。除了个人受害者之外,最近的网络攻击事件对政治产生了影响。俄罗斯的互联网研究机构负责雇用一支网络“喷子”团队在美国等国家散布亲俄宣传。
网络社区经常因其提供社会支持(如粉丝社区)的能力而受到赞扬,但其始终存在的阴暗面在于它对攻击性社区也能产生相同的影响。互联网会让用户产生一种印象,即许多人与他们有着相同的观点或兴趣,无论这些兴趣多么偏离。对于那些将不受限制的网络领域用作“增长和表达的沃土”的极端主义团体来说,情况就是这样(Malamuth、Linz & Yao,2005,第 176 页)[31]。在她关于“替代影响网络”的报告中,Lewis (2018)[32] 指出了视频分享平台 YouTube 上右翼极端主义社区的危害,强调了该网站上的影响者如何能够相互赋予可信度,尽管他们公开宣扬极端的、白人至上主义的意识形态。
结论
[edit | edit source]从不同角度来看,在线形成的社区对社会和个人都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方面,它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娱乐,并促进商业活动。 [33]。 这些商业活动的一个例子是用户生成的粉丝内容,这些内容在线展示,如果其他用户喜欢这些作品,就可以购买。 人们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通过名人、电视节目和音乐建立联系。 然而,在线社区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用户可能会因在线活动而遭受去个人化或抑郁。 并非所有社区都是美好的地方,网络欺凌或群体心态会导致人们受到伤害,这表明数字空间可能会产生现实生活的影响。
- ↑ Shirky, C. "A Group Is Its Own Worst Enemy", O'Reilly Emerging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03.
- ↑ Smith, A., & Anderson, M. "Social Media Use in 2018", Pew Research Center, 2018.
- ↑ https://www.etsy.com/uk/legal/terms-of-use
- ↑ https://help.redbubble.com/hc/en-us/articles/201579195.
- ↑ Michelle, P (2002). "Working the web: Fan fiction". London: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02/dec/05/internet.onlinesupplement1
- ↑ https://www.fanfiction.net/guidelines/
- ↑ Liebler, R. (2015) "Copyright and ownership of fan created works: fanfiction and beyond." 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391-403. https://works.bepress.com/raizelliebler/8/download/
- ↑ https://archiveofourown.org/tos
- ↑ De Kosnik, A (2009). "Should Fan Fiction be free?" Cinema Journal Vol. 48, No. 4 (Summer, 2009), pp. 118-124. https://www.jstor.org/stable/25619734
- ↑ Chang, Y., Tang, L., Inagaki, Y., Liu, Y. (2014) What is Tumblr: A Statistical Overview and Comparison, retrieved from: http://delivery.acm.org/10.1145/2680000/2674030/p21-chang.pdf?ip=139.153.77.101&id=2674030&acc=ACTIVE%20SERVICE&key=C2D842D97AC95F7A%2E80F7E5E6389EC556%2E4D4702B0C3E38B35%2E4D4702B0C3E38B35&__acm__=1553795713_a8b41f66f0c74685678bf7ca0908ca80
- ↑ DeSouza, M. (2013) A Case of the Red Pants Mnday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andom, Tumblr, and Consump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digitalcommons.uri.edu/tmd_major_papers/3/
- ↑ Amanda K. Kehrberg (2015) ‘I love you, please notice me’: the hierarchical rhetoric of Twitter fandom, Celebrity Studies, 6:1, 85-99, DOI: 10.1080/19392397.2015.995472
- ↑ Santero, N. K. (2016). " Nobody Can# DragMeDown": An Analysis of the One Direction Fandom's Ability to Influence and Dominate Worldwide Twitter Trends
- ↑ Buntain, C. and Golbeck, J. (2014). Identifying Social Roles in Reddit Using Network Structure, retrieved from: http://delivery.acm.org/10.1145/2580000/2579231/p615-buntain.pdf?ip=139.153.60.43&id=2579231&acc=ACTIVE%20SERVICE&key=C2D842D97AC95F7A%2E80F7E5E6389EC556%2E4D4702B0C3E38B35%2E4D4702B0C3E38B35&__acm__=1552405864_c4dca496c1448e4b0e7ce1d457b521c5
- ↑ Rheingold, H. (2002). Smart Mobs: The Next Soc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Perseus Books.
- ↑ Johansson, A. (2018). Social media mobs are worse for society than the people they shame. Retrieved from https://thenextweb.com/contributors/2018/10/31/social-media-mobs-are-worse-for-society-than-the-people-they-shame/
- ↑ Owens, E. (2019). Kevin Hart’s Oscars controversy feeds the stereotype of the black homophob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vox.com/first-person/2018/12/11/18134366/kevin-hart-resigns-homophobic-tweet-oscars-2018-ellen-degeneres/
- ↑ Ohlheiser, A. (2015). Why ‘social justice warrior,’ a Gamergate insult, is now a dictionary ent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he-intersect/wp/2015/10/07/why-social-justice-warrior-a-gamergate-insult-is-now-a-dictionary-entry/
- ↑ a b Duffett, Mark (2013). The Fan Community: Online and Offline, (pp.136) IN Understanding Fando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Media Fan Culture. New York: Bloomsbury.
- ↑ a b Macdonald, A. (1998). Uncertain Utopia: Science Fiction Media Fandom &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C. Harris, A. Alexander (Eds.), Theorizing Fandom: 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 (pp.131-152). United States: The Hampton Press.
- ↑ Hills, Matt (2002), Fan Cultures between Community and Hierarchy, (pp. 47) IN Fan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 ↑ Lee, E., Lee, J. A., Moon, J. H., & Sung, Y. (2015). Picture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Motivations for using Instagram.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9), 552-556.
- ↑ Barefoot, D., & Szabo, J. "Friends with Benefits: A Social Media Marketing Handbook", 2010.
- ↑ a b c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7.
- ↑ Burke, M., & Kraut, R. (2013, February). Using Facebook after losing a job: Differential benefits of strong and weak 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3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pp. 1419-1430). ACM.
- ↑ Nabi, R. L., Prestin, A., & So, J. (2013). Facebook friends with (health) benefits? Exploring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and perceptions of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well-being.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10), 721-727.
- ↑ Moorhead, S. A., Hazlett, D. E., Harrison, L., Carroll, J. K., Irwin, A., & Hoving, C. (2013). A new dimension of health care: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uses,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social media for health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15(4).
- ↑ Preece, J. (2000). Part One: Getting Acquainted with Online Communities, Online Communities: Designing Usability, Supporting Sociability (5 - 198). 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 ↑ a b Amichai-Hamburger, Y. (2013) Identity Manipulation: What Happens When Identity Presentation Is Not Thruthful, The Social Net (45 - 5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a b c d Lanier, J. (2011). Part One: What Is A Person?, You Are Not A Gadget (1 - 71). London: Penguin Books
- ↑ a b Malamuth, N., Linz, D & Yao, M. (2005). The Internet and aggression: motivation, disinhibitory, and opportunity aspects. In Y. Amichai-Hamburger (Ed.), The Social Net: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ur in cyberspace(pp. 163-19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Lewis, R. (2018). Alternative Influence: Broadcasting the Reactionary Right on YouTube. Data & Society. Retrieved from https://datasociety.net/output/alternative-influence/
- ↑ Lai, H. M., & Chen, T. T. (2014). Knowledge sharing in interest online communities: A comparison of posters and lurk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5, 29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