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辩论 2019/Web 2.0
理解Web 2.0的一种方式,正如 Murugesan 所提出的,它是在网络技术发展中,“强调同行之间的社交互动……并提供新的机会……更有效地吸引用户。” (Murugesan, 2007)[1]。与之前出现的互联网不同,Web 2.0 通过创新的网站设计方式,让普通网民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在线媒体。许多 Web 2.0 网站赋予用户创建账户以制作在线内容的能力,例如:在YouTube上上传视频,在维基百科上贡献文章,或在MySpace或Facebook上发布有关他们生活的信息。然而,允许任何人贡献也使得 Web 2.0 同样危险,例如针对少数群体的在线仇恨言论。由于在线文化、政治和商业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技术增长的潜力,这种更高程度的互动开启了全球通信和媒体学者研究的新时代。在 2019 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并发展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形式,Web 2.0 正在变得过时。
本文旨在探讨 Web 2.0 是什么,将其与过去被称为“Web 1.0”的版本进行比较。此外,它还将探讨 Web 2.0 在“参与式”文化、Web 2.0 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以及集体智慧等方面的潜力。最后,它将探讨 Web 2.0 的消亡以及随后开发的超越其的全新技术。在探讨 Web 2.0 的主要方面时,将参考领先的媒体学者(Jenkins、O'Reilly、Lanier 等),关于他们对 Web 2.0 发展的理论和观点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其对我们社会的影响。
Web 2.0 网站允许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对话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创建者,在w:虚拟社区中相互互动和协作。这与第一代Web 1.0 时代的网站形成对比,在那些网站中,人们只能以被动的方式查看内容。Web 2.0 特性的例子包括社交网络网站或社交媒体网站(例如,Facebook)、博客、维基、民俗分类法(在网站和链接上“标记”关键词)、视频共享网站(例如,YouTube)、图片共享网站(例如,Flickr)、托管服务、Web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协作消费平台和混合应用程序。
Web 1.0,也被伯纳斯-李称为“只读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在线查找信息“搜索和阅读”的机会 (Getting, 2007)[2]。这对网站所有者来说很有帮助,因为他们能够建立在线形象,并允许他们向用户告知重要信息。与被誉为“读写”网络的新版本 Web 相比,Web 1.0 是一个简单的平台,供用户浏览。从 Web 1.0 到 Web 2.0 的转变使得所有用户都可以创建内容并相互互动。随着社交媒体(如 MySpace、Facebook)、视频共享网站(如 YouTube)以及依赖用户提交的博客的出现,用户能够相互互动。用户终于能够相互互动,编辑自己的页面,并在用户生成的虚拟社区中分享他们的故事、图片和视频。Flew 描述了 Web 2.0 是从“个人网站到博客和博客网站聚合、从出版到参与、从网络内容作为大量前期投资的结果到持续的交互过程、从内容管理系统到基于标签的链接,或被称为民俗分类法”的转变 (Flew, 2008)。[3]
深入研究从 Web 1.0 到 Web 2.0 的转变时,了解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区别对于充分理解它们的用途至关重要。这些差异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发现,例如,“技术(用于呈现网站并允许用户交互的脚本和展示技术);结构(网站的目的和布局);以及社会学(朋友和群体的概念)”(Cormode & Krishnamurthy, 2008)[4]。从 Web 2.0 的技术和结构方面开始。当观察技术和结构方面时,很容易看出当前网站和早期网站之间的复杂程度差异。与 Web 1.0 时代使用代码不同,Web 2.0 提供了简单的方法来创建网站并在在线平台上互动,就像 Wix 这样的公司所展示的那样。[5] Wix 允许用户轻松地创建网站,无需使用代码的困难和麻烦,这反过来进一步突出了 Web 2.0 为其用户提供的易于使用和可访问工具的能力。社会因素的想法可以说是从 Web 1.0 到 Web 2.0 的转变中最深刻的变化。像 Facebook 和 Twitter 这样的网站彻底改变了与朋友联系并保持联系的想法。像 Bebo 和 Windows Live Messenger 这样的网站开创了即时消息的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连接水平。总之,Web 2.0 不仅可以看作是 Web 1.0 的一种偏离,也是 Web 2.0 出现之前世界运作方式的一种偏离。为了进一步了解从 Web 1.0 到 Web 2.0 的转变,看看一个例子很有帮助。 Google AdSense 是一种工具,允许用户在其自己的页面上发布来自 Google 的广告,并根据公式计算补偿。在数字广告中,它的祖先 DoubleClick 将软件转化为服务,但其商业模式需要正式销售合同,以将其合作范围限制在数千个大型网站。信息网络没有中心点。每个边界区域的用户构成信息网络的主体。Google AdSense 的策略是让每个网站都容易成为发布广告的地方,因此它发展迅速,并且非常成功。
Web 2.0 与文化
[edit | edit source]当社会接受从 Web 1.0 到 Web 2.0 的转变时,它极大地改变了全球通信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Web 2.0 允许每个人相互交流,无论地理障碍,并为所有有权访问这些工具的人打开了互动和信息的世界。由于 Web 2.0 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影响而产生的几个关键概念导致社会实践参与式文化,通过商业和教育改变学习方式,以及汇聚全球集体智慧。这些概念对于充分理解 Web 2.0 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展示了由为 Web 2.0 创建的创意和沟通工具的添加而引起的全球范围内的变化。Web 2.0 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还有助于进一步塑造 Web 2.0 工具,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需求,该社会寻求不同的方式来共享内容和收集信息。
参与式文化
[edit | edit source]Web 2.0 已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参与式文化创造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正如 Henry Jenkins 所定义的那样,参与式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参与有意义的艺术表达和公民参与能力的基础上的文化,同时从其他用户那里获得非正式的指导或互动(Jenkins 2009)。[6] Web 2.0 使人们能够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在全球范围内互动,这导致了人们从社会面临的压力,要求他们成为参与式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在线参与社会的压力以多种形式出现,例如始终在线文化和公民参与。由于 Web 2.0 工具几乎每天 24 小时都可供人们使用,因此很容易看到大多数用户如何在网上不断地做出贡献和参与。这种现象被称为始终在线文化,Mandiberg(2012)将其描述为“无论何时何地需要,都与人和信息建立网络”。[7] 由于能够在线访问和互动,以前通常没有技术的日常任务现在可以涉及在线互动。社交媒体平台允许用户在没有地理限制的情况下进行持续的在线互动。由于手机方便用户使用,人们始终可以保持警觉并了解在线进行的对话,并实时做出回应。
Web 2.0 与消费者
[edit | edit source]参与式文化意义的一部分是公共层面的网络交互性,即每个人都有自由以消费者身份进行添加。Web 2.0 高峰期的这种现象的流行网站是 YouTube,它至今仍然流行。YouTube 作为参与式平台,用于观看仅由其用户创建的视频,以及随后分享自己的视频供他人观看。Chau 在基础层面上研究了 YouTube 作为参与式平台的结构,评估了它对互联网社会的年轻人可访问性。他认为 YouTube 具有高度的自给自足性,因为用户群能够在没有传统媒体制作人帮助的情况下指导和辅导未来的消费者(Chau,2008)。[8] 同时,Valtysson 通过 YouTube 研究了在线媒体的“可重混性”。在能够将视频上传到网站之后,下载视频的能力紧随其后。因此,用户开始修改现有视频或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这成为互联网文化的一种流行趋势(Valtysson,2010)。[9] 互联网文化通过接触“重混”的用户生成内容而发展,例如模因。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制作自己的媒体并消费同行制作的媒体,参与式文化的新视角已经建立。
集体智慧
[edit | edit source]用户的参与和意见、创作以及知识的分享有助于创造在线集体智慧。O'Reilly(2005)提到了“利用”集体智慧,强化了 Web 2.0 作为“全球大脑”的形象。[10] 这一想法已经存在于早期的思想家,比如 Lévy(1997),他写道“网络促进了智能社区的构建,在这些社区中,我们的社会和认知潜力可以相互发展和增强”(第 17 页)。[11] 维基百科就是一个例子,说明协作工作如何创建一个信息网络,该网络作为一种集体公共资源共享,并展示了参与式文化已变得多么普遍。
相反,莱尔 (2006) 将这种现象描述为“愚蠢的集体主义”[12],因为他认为,使用维基百科等网站的人不应该在没有审查或批评的情况下发布内容。这并不是说智能暴民不能成为高度有趣和准确信息的创造者,但莱尔(2006)强调,可以包括任何内容的用户的匿名性,“无需担心出错的可能性”,以及混乱的结构可能会对该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存在这些潜在的负面部分,维基百科仍然有一个秩序和一套规则,使其能够继续成为最大的网站之一。此外,不可否认的是,Web 2.0 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民主的空间。将用户视为帮助建立更美好世界的“合作者”的概念符合奥莱利的关于平台创新方面的想法。[10]
Web 2.0 对商业和教育的影响
[edit | edit source]Web 2.0 对商业通信的影响
[edit | edit source]Web 2.0 的出现导致公司不得不重组其传统的工作环境和整体结构,以符合新的影响,并将这些变化整合到适应公司中。从 Web 1.0 到 Web 2.0 的转变影响了雇主、员工、客户以及外部供应商或投资者,因为出现了改进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新机会。Web 2.0 可以用作工具,使企业能够在考虑消费者和员工时,“克服地理和时间上的障碍”(Lytras,2009)[13]。通过即时通讯、文档共享、视频会议等方式在线交流的能力,使工作场所能够以协作和团队工作为导向,无需面对面互动。这些方面使曾经存在的界限得以克服,整个企业的沟通更加流畅和有条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这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 Web 2.0 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参与性,并推动个人和整个公司积极参与在线活动。
此外,陈 (2009) 回顾了 Web 2.0 对企业如何组织或构建其内容的影响,引入了数据库或私人公司门户网站,员工可以在其中访问简便、可查找且井井有条的资源或档案 [14]。这也使雇主能够使用更省时的方式进行日常沟通,例如旅行。消除旅行可以节省资金和公司时间。陈 2009 年介绍了在考虑 Web 2.0 对创建涉及用户生成内容的个人平台的影响时,围绕商业模式的增长增加,这些平台有助于公司实现创收计划。
利用 Web 2.0 的行业的一个例子是医疗行业,该行业从这项技术中获得了巨大的益处,并将其转变为公共生活的改进。根据对网站的调查,几乎“89% 的医生在他们的医疗实践中至少使用了一种 Web 2.0 工具”,其他令人兴奋的数据表明,Web 2.0 可以帮助解决日常行为问题。大量报告详细介绍了医生如何利用 Web 2.0 与彼此联系,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库。
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
[edit | edit source]企业不是唯一利用 Web 2.0 提供的工具的组织。世界各地的学校越来越依赖交互式技术来增强和促进学习。使用这项技术提供的应用程序可以为学生做好准备,迎接日益数字化和信息获取驱动的未来。Web 2.0 服务是学生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媒介。维基百科,正如 Anja Ebersbach 所定义的,是一个网页或一组网页,任何被允许访问的人都可以编辑(Anderson,2007)[15]。这种协作工具实施了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一起上传资源和起草文本,创建包含图像、文本、gif、视频的在线演示,以演示和分享学习成果。除了在教育中使用的这种应用程序外,Paul Anderson 还提到了其他证明 Web 2.0 基础的应用程序,例如博客、标签和社交书签、多媒体共享、音频博客和播客,以及RSS (Anderson,2007)[15]。
Web 2.0 的消亡和可能的 Web 3.0?
[edit | edit source]对 Web 2.0 的回应
[edit | edit source]虽然 Web 2.0 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形成,以满足社会需求,但许多人认为,这种转变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起源,并且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对于许多人来说,Web 2.0 的“死亡”是由互联网的最新迭代 Web 3.0 引起的,但仅仅因为存在更新的版本并不意味着旧版本的网络已经消亡。版本的讨论有助于定义互联网历史的时期,说明 Web 的连续性而非根本性转变(Allen,2012)。[16] 这种描述类似于补救的概念,“一种媒介在另一种媒介中的表现”,它解释了旧内容如何在新的媒介中得以保留。[17] 有时,新版本网络的功能并不适合网站的目的,因此不会使用。例如,一个小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不需要 Web 2.0 的用户驱动内容,因此不会使用这些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站因此而过时(Getting,2007)。[2] 因此,本节将重点讨论围绕 Web 2.0 的争论以及对其支持和反对的论点。
Web 2.0 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因此在考虑批评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批评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相关。例如,2008 年的一篇来自CNNMoney 的文章宣称 Web 2.0 的“死亡”[18],并将社交媒体网站缺乏盈利能力列为它们将过时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十年后的 2018 年,Facebook 报告了创纪录的利润。[19]
对死亡断言的理论化
[edit | edit source]这个话题在不同的语境下都被讨论过。在格雷格·辛格(Greg Singh)的《Web 2.0 的死亡》(The Death of Web 2.0)一书中,斯特灵大学的副教授辛格从连接伦理和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如前所述,如果艾伦认为 Web 1.0 或 Web 2.0 只是“版本的论述”,而不是截然不同的技术创新,那么 Web 3.0 就指的是版本论述的再现。这种延伸涉及 Web 2.0 如何持续改变当今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参与式文化领域”。媒体连接不仅创造了更加民主的文化,从文化和政治角度影响着数字素养框架,而且还产生了新的社交媒体互动形式。辛格解释了“始终在线”现象的“认可理论”。第一层级与人际关系和身份的动员有关”,以及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挑战。换句话说,社交媒体如何持续影响权利、公平和平等问题。所有这些都促成了“自我实现”的形成(Singh, 2019)。[20] 简而言之,这个话题并不仅仅是处理不断增长的技术发展,而是任何未来论述(Web 3.0 甚至 Web 4.0)的可能性,这些论述将有助于消除 Web 2.0 的缺陷。
Web 2.0 的成功
[edit | edit source]Web 2.0 仅仅是为发展互联网而创造的,被称为“第二阶段”,其特点是网页向用户生成内容的转变以及社交媒体的持续增长和兴起。Facebook 和 Myspace 等社交网站对 Web 2.0 应用的成功至关重要。事实上,内容可以通过个人连接共享和增强,而不是通过搜索或查询技术,这已成为 Web 2.0 应用成功的重大方面(Hendler, J., Gold-beck, J.)[21]。回顾本讨论的上一节,YouTube 是一个现代 Web 应用,可以被其他用户共享,从而为视频流行提供更大的平台。如前所述,Web 2.0 也因其与教育体系等组织的关系而取得了成功。
Web 2.0 的缺陷
[edit | edit source]尽管 Web 2.0 取得了成功,但被认为是 Web 2.0 缺陷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隐私,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可能导致了 Web 2.0 的“死亡”。在许多 Web 2.0 平台上,通常会忽略 Web 用户的个人信息流。在线平台(如 Twitter 或 Plazes)中存在的个人信息可以作为雇主、警察和其他活动(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的调查目的。据报道,已删除的电子邮件内容在搜索引擎谷歌(Zimmer, 2008)中被找到。[22]
其他人注意到 Web 2.0 技术与特定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Web 2.0 论述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物质化的管道。”[23] Web 2.0 的技术也可能“在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框架内发挥着一种纪律性技术的职能”。[24]
总的来说,Web 2.0 拥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导致了该技术的成功,但是 Web 3.0 或“万维网的第三阶段”正在兴起。万维网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演变,而 Web 2.0 的成功在创造用户生成内容和为企业和组织带来的益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创建允许一种新的在线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并塑造未来在线互动,如果没有它,今天人们和组织能够进行的许多交流将是不可能的。Web 2.0 是否已走到尽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目前嵌入社会的技术继续发展和适应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一项服务,使世界各地的用户相互联系和获取信息。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 Murugesan, S. (2007, August). Understanding Web 2.0. IT Professional, 9(4), 34-41.
- ↑ a b Getting, B. (2007). Basic Definitions: Web 1.0, Web. 2.0, Web 3.0 | Practical Ecommerce. [online] Practical Ecommerce. Available at: https://www.practicalecommerce.com/Basic-Definitions-Web-1-0-Web-2-0-Web-3-0 [Accessed 9 Mar. 2019].
- ↑ Flew, Terry (2008). New Media: An Introduction (3rd ed.).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9.
- ↑ Cormode, G., & Krishnamurthy, B. (2008).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Web 1.0 and Web 2.0. First Monday, 13(6). doi:https://doi.org/10.5210/fm.v13i6.2125
- ↑ https://www.wix.com/
- ↑ Jenkins et al. (2005). 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Chicago: MacArthur Foundation. p. 7-11.
- ↑ Mandiberg, M. (2014). ‘Participating in the Always-On Lifestyle’ The Social Media Reader. New York and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71-76.
- ↑ Chau, C. (2011, January). YouTube as a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128, 65-74.
- ↑ Valtysson, B. (2010, May 25). Access Culture: Web 2.0 and Cultural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6(2), 200-214.
- ↑ a b O’Reil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 ↑ Lévy, P. (1997).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 Cambridge: Perseus.
- ↑ Lanier, J. (2006). “Digital Maoism: The Hazards of the New Online Collectivism,” Ed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ge.org/conversation/digital-maoism-the-hazards-of-the-new-online-collectivism
- ↑ Lytras, M. (2009). The Web 2.0 Business Model, p. 201-237
- ↑ Chen, F (2009). Building a Platform of Business Model 2.0 to Creating Real Business Value with Web 2.0 for web Information Services Industry, p. 168-178,
- ↑ a b Anderson, P. (2007). What is Web 2.0? Ideas, technolog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ctliteracy.info/rf.pdf/Web2.0_research.pdf
- ↑ Allen, M. (2012). What was Web 2.0? Versions as the dominant mode of internet history. Available at https://dx.doi.org/10.1177/1461444812451567 [Accessed 22 March 2019]
- ↑ Bolter, J. D. & Grusin, R. A. (1999). Immediacy, Hypermediacy, and Remediation.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pp. 20-51. Cambridge: MIT Press.
- ↑ Hempel, J. (2009). Web 2.0 is so over. Welcome to Web 3.0. Available at: http://money.cnn.com/2009/01/07/technology/hempel_threepointo.fortune/index.htm [Accessed 23 Mar. 2019].
- ↑ Dwoskin, E. (2018). Facebook profit hits an all-time high, unaffected by recent scandals — so far. Available a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he-switch/wp/2018/04/25/facebook-profit-hits-an-all-time-high-unaffected-by-recent-scandals-so-far/ [Accessed 27 Mar. 2019].
- ↑ Singh, G. M. (2019). The death of Web 2.0 ethics, connectivity and recogni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 Hendler, J, Gold-beck, J. "Metcalfe's Law,Web 2.0, and the Semantic Web". Available at http://www.websemanticsjournal.org/index.php/ps/article/viewFile/130/128 [Accessed 27 March 2019]
- ↑ Zimmer, M. (2008). 搜索2.0的外部性:当追求完美搜索引擎遇到Web 2.0时出现的隐私威胁。第一周一,13(3)。doi:10.5210/fm.v13i3.2136
- ↑ Marwick, Alice (2010). "Status Update: Celebrity, publicity and Self-Branding in Web 2.0" (PDF). 存档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7-07-22. Retrieved 2017-07-06.
{{cite journal}}
: Cite journal requires|journal=
(help) - ↑ Jarrett, Kylie (2008). "互动是邪恶的!对Web 2.0的批判性调查" (PDF). 第一周一. 13 (3). doi:10.5210/fm.v13i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