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认识论/正当的真信念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和讨论知识的三分论(或“JTB”)分析。知识的三分论分析已被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所持有,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对知识三分论分析的讨论。知识的三分论分析通常被称为JTB知识,因为它基于其正当性、真理和信念的条件。据说这三个条件中的每一个都是单独地对于知识而言是必要的,并且它们共同被认为构成了共同的充分条件。

定义
知识的三分论分析:当且仅当以下条件满足时,主体S知道p:
  1. S 有正当理由相信 p,
  2. p 是真实的,并且
  3. S 相信 p

其中 p 是一个命题。

对 JTB 分析的攻击主要有两种形式:(a)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对每个条件的个别必要性的反对意见;(b)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个著名的试图证明这些条件不能总是保证我们拥有知识,因此它们不是共同的充分条件的尝试。

正当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正当性条件被置于知识之上是为了确保我们不是靠纯粹的运气来了解事物。可以说,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来相信一个命题是真或假,我们就没有任何理性的方法来判断它是否为真,因此我们只能通过纯粹的运气来判断那个命题的真假。正当性可以被认为是任何能给我们提供良好理由的东西,这些理由是我们合法地相信一个命题是真所需要的。为了理解为什么哲学家认为“幸运的知识”是一个有问题的概念,让我们看一下以下例子

  • 你和一个朋友在玩一个游戏,你们试图猜硬币翻转的结果
  • 你的朋友大声喊出他们知道硬币会正面朝上
  • 硬币恰好是正面朝上
  • 但硬币也可能轻易地是反面朝上,使他们完全错误!

这个例子旨在表明,在我们没有正确的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认为我们能了解事物存在着缺陷。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正当理由来支持我们的信念,那么唯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信念是否恰好成为现实。在专家在某个领域进行复杂的研究以得出结论和一个在该主题上随机猜测的人之间没有区别,只要他们最终都恰好是对的。只要抛个硬币,就可以将猜测者变成知道者(当然,在我们向我们的分析添加正当性条件之前!)。

试图反驳正当性对于知识的必要性的论据试图在知识的 JTB 分析和真信念之间建立等价关系,以便真信念本身就是所需要的。例如,考虑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这段话

苏格拉底:如果一个人知道去拉里萨或其他任何地方的路,并且去了那里并带领其他人去那里,难道他不是一个正确而优秀的向导吗?

美诺:当然。

苏格拉底:而一个人对路有正确的看法,但从未去过也不了解,他可能也是一个优秀的向导,不是吗?

美诺:当然。

苏格拉底:当他对他者所知的那个事物有正确的看法时,如果他认为是真实的,他将与知道真相的人一样是一个优秀的向导吗?

美诺:正是如此。

苏格拉底:那么,正确的看法与知识一样,都是通往正确行动的良好向导

三分论的反对者可以使用这个论据来声称,正当的真信念和真信念之间没有有意义的差异,因此正当性是不必要的。然而,尽管真信念和正当的真信念都是通往行动的良好向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有意义的差异。正如我们从抛硬币/专家研究的例子中看到的那样,仅仅有正确看法的人和有正当的真信念的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有正当的真信念的人拥有某种认知合法性。如果我们希望知识的地位不会被那些恰好相信真东西但受无知、不容忍或认知懒惰驱使的人获得,那么我们对知识的分析必须确保它保证了某种最低限度的认知合法性。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真理是知识条件中最安全和最无争议的。为了理解原因,让我们重新考虑我们之前的例子

  • 你和一个朋友在玩一个游戏,你们试图猜硬币翻转的结果
  • 你的朋友大声喊出他们知道硬币会正面朝上
  • 对他们来说不幸的是,硬币是反面朝上

如果你的朋友在硬币反面朝上后继续声称他们知道硬币会正面朝上,你可能会认为他们有点疯了。

基本要点是,你不可能知道某件事,而它在首位就不是真的——知识只是指向真理。

奥古斯丁将信念定义为“同意地思考”。换句话说,信念可以简单地定义为认为某件事是真实的。如果你听到有人说他们相信鬼魂的存在,但他们并不真正认为鬼魂存在,你可能会认为他们根本相信鬼魂。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说“我知道鬼魂存在,但我并不真正相信它们存在”,我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似乎对这句话的理性反应是同样地认为这个人并不真正知道鬼魂是真实的,因为他们怎么可能知道他们甚至不相信的东西。

然而,科林·拉德福德的一个反例试图表明,并非我们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被相信,其中一些可能是隐含地潜意识地知道的。

  • 阿尔伯特在几年前学校里得知伊丽莎白女王死于 1603 年。
  • 当被问及伊丽莎白女王何时去世时,阿尔伯特不相信她死于 1603 年,因为他根本不记得学习过她。他对伊丽莎白女王死于哪一年没有信念,因为他没有把握。
  • 他随机猜测,回答 1603 年,他也能正确回答许多类似的历史问题,其准确率远远高于随机机会。
  • 拉德福德认为,阿尔伯特一定潜意识地知道,这是一个没有信念的知识的例子。

相信 JTB 知识分析的人可能会否认这算作知识的例子,但他们必须解释阿尔伯特怎么可能在没有知识的情况下正确回答那么多问题(因为似乎这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发生)。

认识论
 ← 什么是分析? 正当的真信念 盖提尔案例 →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