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对于抛物线上一点 (x,y),焦点为 (h,k+p),准线为 y=k-p,有

以及该抛物线的顶点为 (h,k)
陈述 |
理由 |
(1) 任意实数 h |
已知 |
(2) 任意实数 k |
已知 |
(3) 任意实数 p,其中 p 不等于 0 |
已知 |
(4) 直线 l,其方程为  |
已知 |
(5) 焦点 F,其位置为  |
已知 |
(6) 抛物线,其准线为直线 l,焦点为 F |
已知 |
(7) 抛物线上一点,位于  |
已知 |
(8) 点 (x, y) 必须与点 f 和直线 l 等距。 |
抛物线的定义
|
(9) 从 (x, y) 到 l 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该线段垂直于 l,并且有一个端点为 在 l 上,另一个端点为 在 (x, y) 上。 |
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 |
(10) 因为 l 的 斜率 为 0,所以它是一条水平线。 |
水平线的定义 |
(11) 任何垂直于 l 的直线都是垂直线。 |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条水平线,那么它就是垂直线。 |
(12) 包含在垂直于 l 的直线上的所有点具有相同的 x 值。 |
垂直线的定义 |
(13) 点 的 y 值为 . |
(4) 和 (9) |
(14) 点 的 x 值为 x。 |
(7),(9) 和 (12) |
(15) 点 位于 (x, k - p)。 |
(13) 和 (14) |
(16) 点 位于 (x, y)。 |
(9)
|
(17) ![{\displaystyle P_{1}P_{2}={\sqrt {(x-x)^{2}+(y-[k-p])^{2}}}}](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0d35feca2ce7f0bf8ba13c38fa4bb1f1d6093b3e) |
距离公式
|
(18)  |
分配律 |
(19)  |
应用平方根;距离为正数 |
(20) ![{\displaystyle FP_{2}={\sqrt {(x-h)^{2}+(y-[k+p])^{2}}}}](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74e6bdae1d395a308f23c7ca75bfd9be0bfb8d38) |
距离公式 |
(21)  |
分配律 |
(22)  |
抛物线的定义 |
(23)  |
代入 |
(24)  |
两边平方 |
(25)  |
分配律 |
(26)  |
等式减法性质 |
(27)  |
等式加法性质;等式减法性质 |
(28)  |
分配律 |
陈述 |
理由 |
(29) 对称轴是垂直的。 |
(10);对称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条水平直线,那么它是垂直的 |
(30) 对称轴包含(h, k + p)。 |
对称轴的定义 |
(31) 对称轴上的所有点都有一个h的x值。 |
垂直线的定义;(30) |
(32) 对称轴的方程是 . |
(31)
|
陈述 |
理由 |
(33) 顶点位于对称轴上。 |
抛物线顶点的定义 |
(34) 顶点的x值是h。 |
(33)和(32) |
(35) 顶点被抛物线包含。 |
顶点的定义 |
(36)  |
(35);代入:(28)和(34) |
(37)  |
化简 |
(38)  |
等式除法性质 |
(39)  |
等式加法性质 |
(40)  |
等式对称性 |
(41) 顶点位于 . |
(34) 和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