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K12 教室中的信息素养简介 / 第 6.1 章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K12 教室中的信息素养简介 / 目录

K12 教室中的信息素养简介
 ← 第 6 章 第 6.1 章 第 6.2 章 → 


博客:在中学课堂中应用信息素养概念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使用新的策略教授 Google 一代信息素养:一个理由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008 年的一项研究评估了 X、Y 和 Google 世代在信息行为方面的差异,揭示了当前高中生群体独特的信息收集特征。有些发现并不令人意外,例如最年轻一代对数字技术的普遍接受以及对 Web 2.0 工具用于社交网络的舒适度。一些结果表明信息素养存在差距,例如倾向于忽视来源可信度、绕过图书馆,并将专家和业余来源赋予相同的价值。最令人不安的是,发现大学新生缺乏一般的信息素养技能。在不断变化的数字信息环境面前,信息素养下降表明中学课堂需要更多关于数字格式的信息素养方面的教学。[1]

在课堂中使用 Web 2.0 工具:重点关注博客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密歇根州立大学 教师Nicole B. EllisonYuehua Wu 在 2008 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网络日志或博客可以成为提高课程内容和教授信息素养的有效工具。[2] 在他们的学生样本中,大多数学生发现阅读博客比他们通过正式的回应论文对主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更有帮助。此外,当被要求通过博客而不是传统的论文来回应一个主题时,他们的回应方式对批判性分析的影响很小,在支持传统写作和博客方面产生了均匀混合的回应。[3]

博客的更多益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博客在课堂上创造了灵活性。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如何设置他们的博客。他们可以选择让每个学生创建自己的博客,或者为课堂创建一个单一的博客,让每个学生在其中贡献。同样,教师可以要求所有学生回应相同或相似的主题,或者分配相关但独特的主题,避免重复。其次,博客为课堂增添了协作环境,让来自不同内容领域的教师、图书馆员和技术专家能够同时与学生合作。教师可以通过将博客用作工具来处理切线和其他“可教学的时刻”,这些时刻通常会在传统的 45 分钟或 90 分钟的课程中因时间不足而被牺牲。最后,博客是差异化教学 工具箱中的一项很棒的补充。它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化课程内容,让害羞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对话,并让学生通过不断修改直到产品正确来根据能力进步,而不是追求一次性成绩。 [4]

一些注意事项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教学工具,博客也会带来一些挑战。例如,研究人员仍在争论数字环境如何影响学生作品的质量。在 Ellison 的研究中,学生报告说他们在写作中采取了不那么正式的语气。如果这意味着学生对工作不太认真,这可能是个问题,或者这可能表明学生会在他们的写作中表现出更真实的品质。[5] Richard Glass 认为,博客可能会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努力,因为博客的公开性激发了竞争力。[6]

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匿名性。允许学生保持他们博客的匿名性可能会鼓励他们更自由地表达想法,并且,特别是在讨论敏感或有争议的主题时,可以防止他们年轻时的言论伴随他们进入成年。[7]

如果实施得当,博客可以增强课程并促进数字环境中的信息素养。Richard Glass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他的研究中,学生在没有被要求的情况下就开始用图像和其他视觉辅助工具来增强博客。这不仅提升了课程讨论,并增加了课堂知识体系,而且还“增强了他们对数据操作和展示的技能”。[8]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Loertscher, D. (2008). What works with the Google generation? Teacher Librarian, 35(4), 42.
  2. Ellison, N. & Y. Wu. (2008). Blogging in the classroom: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student attitudes and impact on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7(1), 99-122.
  3. Ellison, N. & Y. Wu. (2008).
  4. Glass, R. (2007). Incorporating blogs into the syllabus: Making their space a learning spa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36(2), 145-155.
  5. Ellison, N. & Y. Wu. (2008).
  6. Glass, R. (2007).
  7. Ellison, N. & Y. Wu. (2008).
  8. Glass, R. (2007).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