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技术和图书馆:影响与意义
在他有先见之明的1945年文章《我们怎样思考》中,范内瓦·布什设想了一种名为“美美克斯”的机器,这是一种集体记忆机器,它将使知识更容易获得。作者从讨论世界上不断增长的信息量开始论证。不断增长的信息量和复杂性以及创建和传播之间的时间差距需要一项新技术。布什的技术将专注于信息检索的更高可用性,允许用户创建他们自己的“机械化私人文件和图书馆”。通过使用光电管或微缩胶片使数据小型化,大量信息可以存储在非常小的空间中。传统上,信息以索引或层次结构的形式存储,但这并不是大脑存储信息的方式。美美克斯将以联想的方式排列事物,模仿人脑存储和关联信息的方式。
这种美美克斯与现代计算机非常相似,因为它将是一项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的新技术,它将允许创建、存储和组织不同的材料和数据。这是一篇迷人的文章,因为它解释了对一种新方法的需求,即存储、组织和检索不断增长的数据量,从而导致了现代计算机的想法。在当今信息和数据以指数级速度不断扩张的背景下,这是一篇特别有趣的文章。未来将出现哪些新技术和数据组织变化?图书馆将如何适应这些变化?[1]
20世纪50年代,微缩胶片开始改变图书馆,20世纪60年代中期,施乐复印机出现。20世纪70年代开发了计算机数据库,提供了更多信息以及更好的搜索和获取信息的方法。OCLC 和 RLIN 等网络使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容易。虽然这篇文章先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但它正确地预测了技术将继续改变图书馆的未来。技术使更多人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但作者当时还无法准确预测数字鸿沟。他认为图书馆必须创新才能生存,而且变化速度之快,经常让人觉得“混乱”。然而,万维网通常被描述为混乱、无序且令人困惑,但它的益处远远大于其风险。由于新技术通常有助于图书馆让人们与信息保持联系,因此图书馆必须努力从技术混乱中理清头绪。作者有力地论证了企业需要竞争,但指出图书馆的结构和规则“阻止我们进行进行竞争和生存所需的创新”。他总结说,挑战不在于引入新技术,而在于为图书馆创造新的管理结构。这个计划似乎推动图书馆朝着像企业一样运作的方向发展,但我认为这会限制访问并带来新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问题。[2]
根据约翰·布什曼的说法,信息技术的实施要求图书馆员提出两个基本问题
- 为什么这项技术对图书馆、图书馆员或公众有利?
- 这项技术将把我们引向何处?
图书馆员有责任提出这些问题并参与寻找答案。所有技术进步都需要批判性地对待,了解它们可能具有社会和政治后果。图书馆员需要能够评估技术,以确定特定技术将损害或帮助图书馆及其社区。资金、让公众参与技术变化、让他们处理变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确保图书馆员能够应对压力,所有这些都是参与寻找有关信息技术和图书馆未来的答案的方法。[3]
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考察了其认为数字图书馆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下是该组织概述的五大挑战:图书馆的架构和系统、标准和实践、馆藏发展、社区如何使用数字图书馆以及对数字图书馆的长期访问。在设计和实施新技术方面,关于新技术的共享信息至关重要,因为很少有图书馆员工真正管理技术变革。图书馆需要制定计划,以便采用技术以及培训员工和用户是一个平稳的过渡。图书馆同时是信息消费者和供应商,需要制定标准来批判自己。馆藏发展中涉及的问题包括成本、版权和许可、数字化所有方面、支持服务以及对图书馆其他部门的影响。信息在线的呈现方式可以决定公众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使用它。数字信息的来源来自各种地方,共享资源可以帮助降低成本。关于哪些信息需要数字化以及预测信息保存成本的决定是最后一项挑战。
数字图书馆服务环境被定义为一个网络在线信息空间,用户可以在其中发现、定位、获取和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关于信息格式没有区别。数字图书馆的标识是图书馆公开、提供访问和支持其日益虚拟化馆藏使用的方式。管理、行政、监控和确保其馆藏的合理使用是其中的一部分,以及跟上新技术以支持教育和文化参与,以便图书馆能够发展和维持自身。完全虚拟图书馆的前景似乎还遥遥无期,但我们似乎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4]
国家数字图书馆计划由国会图书馆创建,因此图书馆、学校和家庭能够访问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原始文件。到2000年的目标是将超过500万件物品数字化。挑战在于从超过1.1亿件物品中进行选择,并将其转换为持久的技术格式。一些资金来自私人捐赠。这篇文章具有描述性和信息性,但同时也对如何选择要数字化的信息不清楚。国会图书馆是信息的主要储存库。他们为这个数字化项目选择的信息是否代表了美国和世界学者可以用来理解塑造美国历史的知识体系?我们是否应该质疑美国历史是否比世界历史上其他有影响力的文化更重要?例如,书籍《寻找文明的摇篮》(弗劳利等)将东印度人的定居点置于苏美尔、美索不达米亚和巴比伦社会之前。印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已被世界其他国家忽视。像《寻找摇篮》这样的书籍可以在神智学协会找到,该协会是惠顿当地历史的一部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在奥尔科特图书馆的部分职责是申请州立补助金,将有助于伊利诺伊州历史的馆藏重要元素数字化。[5]
为了满足通过计算机访问图书馆的读者,许多图书馆和图书馆联盟提供虚拟参考服务。这些服务可以是实时的或延时的,并通过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网络表单界面、短信,甚至虚拟现实游戏来提供。根据参考和用户服务协会,“虚拟参考响应了读者对便捷获取参考服务的需要。”[6]
尽管虚拟参考对图书馆读者来说非常方便,但其实施对传统图书馆提出了几个挑战。大多数机构没有足够的员工来定期监控即时消息服务,以使其对用户有吸引力。对于实时虚拟参考,许多图书馆是聊天合作社或联盟的一部分,其中一些联盟能够提供全天候参考服务。然而,这意味着来自其他机构的参考人员可能不熟悉读者所在机构的资源,因此可能无法提供与读者所在机构同等质量的服务。
在《数字参考服务在新千年:规划、管理和评估》的引言中,R. David Lankes 考察了数字参考这一新兴领域,它如何影响传统参考人员和服务,并探讨了两个关键问题:“可扩展性”和“模糊性”。
Lankes 认为,数字资源的可用性和使用正在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参考服务的职能。据 Lankes 说,由于数字环境的性质和用户期望的变化,图书馆参考人员正在成为“信息经纪人”。他讨论了两个问题:可扩展性(提供服务增长的能力)和模糊性(识别满足用户需求所需的资源)。他描述了几项不同的倡议,这些倡议已经或可以被用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对现有参考实践的改变,以及在数字时代提供相关参考服务的新方法。
他的论点是合理的,并提出了关于“图书馆”和“参考服务”定义的基本问题,正如人们对一本关于数字世界在参考领域中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的书的导言章节所期望的那样。然而,一些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似乎非常激进和不切实际,因为它们基于地方图书馆的分散标准参考环境,从资金和人员配置的角度来看,并假设一些“实体”(以私营部门为模型)将提供更适合数字时代的集中式结构。 [7]
戈登·弗拉格解释了联邦通信委员会如何于 1997 年 5 月 7 日一致通过了一项新规则,降低了全国各地学校和图书馆的电信服务费用。折扣范围从 20% 到 90%(最高百分比适用于低收入、农村和高成本社区的图书馆和学校)。为了筹集这项计划所需的 22.5 亿美元,他们提高了住宅用户(1.5 美元)和商业用户(3 美元)的电话线费用和税收。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此决定表示赞赏,因为它使更多学校和图书馆能够接入互联网,而在此之前,互联网的成本过高。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使用这项服务,即使他们在家里负担不起。一些专家担心,从长远来看,这种减免很难维持,因为它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且可能面临法律挑战。 [8]
材料的快速退化对保护工作的关注提出了紧迫的需求,尤其是在研究型图书馆。保护决策通常分为两大类: *选择* 和 *媒介*。
- *选择* 问题最好由图书馆员和学者组成的团队来解答,他们采用三方面的标准:馆藏、学科和使用。
- 另一方面,*媒介* 问题更主观。缩微胶片非常稳定耐用,但访问权限有限。数字化虽然缓解了访问问题,但存在成本、不稳定性以及硬件和软件变化方面的担忧。
艾比·史密斯倡导一种保护策略,包括缩微胶片和数字存储的结合。当然,这种多管齐下的方法的资金问题尚未解决,但史密斯的想法付诸实践将有助于确保为保护范围广泛的学术作品选择合适的形式,以满足研究人员对完整性和可访问性的需求。然而,自史密斯文章发表以来,数字存储获得了更大的潜力。例如,可以通过将文档存储在 1 太字节硬盘等设备上,来缓解成本和技术变化的某些问题。自 1999 年以来,硬盘的成本肯定下降了,并且硬盘不会像许多可移动格式那样迅速过时。此外,1 太字节硬盘的存储容量可能有助于提高可访问性。尽管如此,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用于保存的媒介应重新评估是显而易见的。[9]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发生了转型和现代化。用户不必去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信息。由于图书馆引入了许多新技术,图书馆管理者被迫分解预算,以便在图书馆的长期效益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如果图书馆管理者遵循成本结构模型,他们将更有可能确定直接和间接成本。此外,图书馆管理者将能够了解所暗示信息技术生命周期内的初始成本和经常性成本。管理者经常忘记包含培训和其他必要成本,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长期预算。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分析预算的每一部分,以避免浪费任何资金。
我同意作者关于预算的“大局”的观点,以及记住跟上新技术的提供的重要性。第五章提到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们隐私权意识的重要性。社会的大部分人正在适应技术,并需要提供的程序。图书馆的职责是向公众提供这些程序,在记住个人隐私权的同时,不超出预算。 [10]
采用新技术的成本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成本。作者尼科尔森·贝克坚信,采用新技术可能会以牺牲保存历史为代价。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包括学术机构的图书馆,已经用在线访问目录取代了许多卡片目录。他们正在丢弃卡片目录,有时还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尽管有一些尝试通过缩微胶片复制卡片和校对新记录来保存数据,但由于错误和遗漏,信息正在丢失。
图书馆员迅速适应了技术,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处理项目数量造成的编目危机。作者认为,他们正在忽视保存书籍的任务。他们不想成为典型的图书馆员,而是想被视为技术专家。
作者尼科尔森·贝克认为,丢弃卡片目录就像扔掉历史一样。几十年来在每张卡片上做出的注释使卡片目录本身成为一个值得保存的文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图书馆的目标是保存信息,但他们却热衷于处理目录,他认为目录不仅仅是一个查找工具。贝克用幽默、智慧和讽刺的笔调描述了图书馆目录的演变。在一些目录中,入藏日期、来源和注释可能对学者有价值,但贝克的主要目标似乎是对那些写满精心注释的、泛黄的、磨损的卡片的怀旧之情。 [11]
尼科尔森在他的 2001 年的书《双重折叠:图书馆与对纸张的攻击》中再次批评了图书馆对技术的采用。尼科尔森·贝克对图书馆对纸质材料的数字化复制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在他最引人注目的案例研究之一中,他考察了《锡拉丘兹每日标准报》的案例。该报在 1858 年声称是用“据说是从埃及木乃伊身上取下的”纸张印刷的。当他试图找到真正的报纸时,他发现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已经丢弃了该报的纸质副本,而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份缩微胶片副本。 [12]
这本书被《纽约时报》描述为“尖刻而彻底的异端攻击”,[13]遭到了图书馆界的强烈批评。反对贝克著作的主要论点是,图书馆根据当前和预期的使用来构建馆藏,而不是严格地保存他们所能保存的任何东西。并非所有出版物都能以其原始格式被收集和保存,而且并非所有出版物对图书馆用户都有用,特别是如果它已经严重损坏的话。反对该书的第二个主要论点是,大规模维护印刷品,尤其是酸性印刷品,是不切实际的。第三个论点指出,数字化和缩微胶卷往往可以使更多人获得特定项目的访问权,因为缩微胶卷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更方便地共享,而腐烂的印刷资源则难以共享,而且数字化资料通常可以与任何能够访问互联网的人共享。有关贝克著作反应的书目,请参见 研究图书馆协会的详尽清单。
结论:鲁腾贝克的“五大挑战”
[edit | edit source]根据杰夫·鲁腾贝克的说法,数字世界的持续增长给其用户带来了五个主要挑战:可塑性、选择性、排他性、脆弱性和肤浅性。
可塑性
[edit | edit source]可塑性是指数字信息从数据到图片,甚至到人们身份的完全不稳定性。与印刷品不同,数字信息可以以印刷信息无法实现的方式重新配置。
选择性
[edit | edit source]选择性指的是用户倾向于只考虑在线信息,而忽略了仅在印刷品中提供的信息。
排他性
[edit | edit source]数字鸿沟在排他性中突显出来,因为新技术不断被引入,但没有通用的方法让每个人都达到相同的熟练程度。
脆弱性
[edit | edit source]脆弱性突出了我们相互联系的固有问题。虽然我们享受着信息和思想的轻松而持续的流动,但同时,我们也让自己暴露在安全漏洞和系统故障的风险之中。
肤浅性
[edit | edit source]我认为数字时代最大的挑战是肤浅性。我们接触到如此多的信息,但不能保证我们所看到的信息都是准确的。
结论
[edit | edit source]作者清楚地指出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建议,但承认没有明确的答案可以克服任何一个挑战。大多数用户,包括我自己,在我们的个人和商业生活中都遇到过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找如何调和它们的方法,因为正如作者所承认的那样,任何答案都会导致妥协。[14]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 Bush, Vannevar. “As We May Think.” Atlantic Monthly 176 (July 1945): 101-108.
- ↑ De Gennaro, Richard. "Technology and Access in an Enterprise Society." Library Journal 114:6 (1989): 40-43.
- ↑ Bushman, John.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merican Libraries 21 (December 1990): 1026 – 1030.
- ↑ Greenstein, Daniel, Fall 2000. “Digital Libraries and Their Challenges.” Library Trends 49: 290-303.
- ↑ Lamolinara, Guy. “Metamorphosis of a National Treasure.” American Libraries 27 (1996) : 31-33.
- ↑ 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and maintaining 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s." http://www.ala.org/rusa/resources/guidelines/virtrefguidelines
- ↑ Lankes, R. David. “The Foundations of Digital Reference.” In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 in the New Millennium: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edited by R. David Lankes, John W. Collins, III, and Abby S. Kasowitz. New York: Neal-Schuman, 2000.
- ↑ Flagg, Gordon. "FCC Approves Telecom Subsidies for Libraries, Schools". American Libraries 28 (Jun/Jul 97); 12.
- ↑ Smith, Abby. The Future of the Past: Preservation in American Research Libraries. 1999. [Online] Available at www.clir.org/pubs/reports/pub82/pub82text.html. (Accessed January 29, 2006.)
- ↑ Dugan, Robert E., 200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dgets and Costs: Do You Know What Y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sts Each Year?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8: 238-243.
- ↑ Baker, Nicholson. “Discards.” New Yorker (April 4, 1994): 64-86.
- ↑ Baker, N. (2001). Double fold: libraries and the assault on paper. (1st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 ↑ Dwight Garner (April 15, 2001). "The Collector". 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books/01/04/15/reviews/010415.15garner.html.
- ↑ Rutenbeck, Jeff. "The Five Great Challenges of the Digital Age